返回首页

经纬仪测图(经纬仪测图实训总结)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10:10   点击:14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经纬仪测图实训总结

常用的建筑测量仪器主要有:测距仪、测量仪、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激光测量仪、速测仪、投影仪、陀螺经纬仪、测图仪、摄影仪等。

1、测距仪

应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测程在5~20公里的称为中程测距仪,测程在5公里之内的为短程测距仪。精度一般为5mm+5ppm,具有小型、轻便、精度高等特点。生产的双色精密光电测距仪精度已达0.1mm+0.1ppm电磁波测距仪已广泛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中,成倍的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和量距精度。

2、量测仪

摄影测量中用于测定立体像对上同名点的像片平面直角坐标和坐标差(视差)的仪器。由观测系统,导轨系统,像片盘,量测系统和照明设备等部分组成。有的仪器有自动坐标记录装置,还可直接获得计算机使用的穿孔纸带,或配有自动拍摄所量测像点影像的装置。主要用于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加密像控点。

3、经纬仪

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由望远镜、水平度盘与垂直度盘和基座等部件组成。按读数设备分为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和电子(自动显示)经纬仪。经纬仪广泛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中国经纬仪系列有:DJ07、DJ1、DJ2、DJ6、DJ15、DJ60六个型号在经纬仪上附有专用配件时,可组成:激光经纬仪、坡面经纬仪等。此外,还有专用的陀螺经纬仪、矿山经纬仪、摄影经纬仪等。

4、平板仪

地面人工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主要仪器。由照准仪、平板和支架等部件组成。在照准仪上附加电磁波测距装置,可使技术人员工作时更为方便迅速。

5、水准仪

利用连通管测定两点间微小高差的仪器。主要是由测深仪和控制器组成的观测系统。前者用微型电机作为动力,以测针自动跟踪水位进行观测,后者由电子设备部件经过测深仪与沉降点有线连接后,指挥任一沉降点进行工作,并由数码管显示逐点的观测值。在良好条件下,观测精度可达0.05mm左右。仪器主要用于精密测定建筑物沉降,建筑物安装及地震预报中的倾斜观测。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由望远镜、水准器(或补偿器)和基座等部件组成。

按构造分:定镜水准仪、转镜水准仪、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水准仪广泛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中国水准仪的系列标准有:DS05、DS1、DS3、DS10、DS20等型号。在水准仪上附有专用配件时,可组成激光水准仪。

6、激光测量

装有激光发射器的各种测量仪器。这类仪器较多,其共同点是将一个氦氖激光器与望远镜连接,把激光束导入望远镜筒,并使其与视准轴重合。利用激光束方向性好、发射角小、亮度高、红色可见等优点,形成一条鲜明的准直线,做为定向定位的依据。在大型建筑施工,沟渠、隧道开挖,大型机器安装,以及变形观测等工程测量中应用甚广。

7、速测仪

由电子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微型计算机、程序模块、存储器和自动记录装置组成,快速进行测距、测角、计算、记录等多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电子速测仪适用于工程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并能为建立数字地面模型提供解析数据,使地面测量趋于自动化,还可对活动目标做跟踪测量,例如对于港口工程中的船舶进出港口的航迹观测。

8、投影仪

将具有倾斜和地面起伏的中心投影像片变换成正射影像图的摄影测量专用仪器。正射影像图具有成图快速、信息丰富、直观易识等技术特点,正射投影仪一般分光学投影和电子投影两类,可以联机或脱机作业,制作正射影像图

9、陀螺经纬仪

将陀螺仪和经纬仪组合在一起,用以测定真方位角的仪器。在地球上南北纬度75°范围内均可使用。陀螺高速旋转时,由于受地球自转影响,其轴向子午面两侧往复摆动。通过观测,可定出真北方向。陀螺经纬仪主要用于矿山和隧道地下导线测量的定向工作。有的陀螺经纬仪用微处理机进行控制,自动显示测量成果,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激光陀螺经纬仪则具有精度较高、稳定和成本低的特点。

10、测图仪

航空摄影测量全能法测图仪器的统称。是摄影测量内业成图的主要仪器。其结构原理是以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为基础。由投影系统、量测系统、观察系统和绘图系统组成。仪器按投影方式分为光学投影、机械投影和光学机械投影三种,按使用范围分,有专为地面立体摄影经纬仪配套的仪器,也有既可供航测成图又可供地面摄影成图的全能仪器;有的限于测图,有的还能用于空中三角测量。

发展的趋势是主机结构趋于简单,但增加各种外围设备,如自动坐标记录装置,正射投影装置、数控绘图桌等,以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解析测图仪也可归于全能法测图仪器,它由带有反馈系统的高精度立体坐标量测仪、电子计算机、数控绘图桌、控制台及相应的软件组成。新型解析测图仪可以联机或脱机测图,其人机对话的数字摄影测量、信息库、图解系统用于地籍测量和空中三角测量,可获取数字地面模型、断面图、进行地面摄影测量以及修测更新地图等。

11、摄影仪

由摄影机和经纬仪组装而成的供地面摄影测量野外作业用的主要仪器。摄影机上有物镜、暗箱、承片框、检影器。在承片框上装有精密的框标。

2. 经纬仪测图实训报告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1、大地水准面:把一个假象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力等位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大小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不相同,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5、方位角: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方向至该直线的水平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6、危险圆:待定点P 不能位于由已知点A 、B 、C 所决定的外接圆的圆周上,否则P 点将不能唯一确定,故称此外接圆为后方交会的危险圆。

7、全站仪: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于一体。

8、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输出及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数字地面模型(DTM ):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

11、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 ,是以数字的形式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空间分布的模型,是定义在x 、y 域离散点(规则或不规则)上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字集合。

3. 经纬仪测量实验总结

1. 调整水平气泡时是否完全居中,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2. 一些朋友在转点时图省事,经常将仪器与三脚架一起扛起来就走 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时间就了会影响仪器的精度。 3. 经常忘记松动测量镜固定螺丝的情况下,旋转仪器。 4. 水平测量时,误将望远镜里面的十字丝读错,影响测量精度。 5. 角度测量时,图省事不按程序换人反方向回测,容易造成闭合差。 ......

4. 经纬仪测图实训总结怎么写

基本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在测区范围内全盘考虑,布设若干个有利于碎部测量的点,然后再以这些点为依据进行碎部地区的测量工作,这样可以减小误差的积累,使测区内精度均匀。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四个要素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测量员的工作内容:

1、进行工程测量中勘察、控制点的选点和埋石;

2、测量、计算得到符合规定精度等级的控制点数据;

3、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放样、建筑施工测量、线型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地质测量、地震测量、矿山井下测量、建筑物形变测量等专项测量中的观测、记簿,以及工程地形图的测绘;

4、进行外业观测成果资料整理、概算,或将外业地形图绘制成地形原图;

5、检验测量成果资料,提供测量数据和测量图。

测量员的能力要求:

1、熟练运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和测绘工作。

2、懂得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水准网)的布设、施测、计算。

3、熟练运用AUTOCAD、CASS、MAPGIS等软件处理测量数据内业绘图及使用南方易等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

4、需要适应野外测量工作。

5. 经纬仪测图实训总结与反思

测图(地形图)的主要内容:

1.控制测量

2.图根控制测量

3.现在数据采集

4.内业编辑

5.出版,交付使用

6. 经纬仪的认识与操作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经纬仪测绘法测地形图的基本原:

1、平面位置的确定,依靠仪器测出的水平角换算出方位角及视距法测距的原理,确定测量点平面位置;

2 、高程的确定,依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利用仪器测出的竖直角及距离,结合已知点高程换算出测量点的高程。

基本方法:

用经纬仪和皮尺(或者钢尺)进行碎部测量,需要一个小平板、量角器、铅笔、大头针、计算器、三棱比例尺。先将控制点展绘到小平板上的带有坐标格网的纸上,然后,将量角器中心通过大头针固定到图上一个控制点。

经纬仪在实地控制点上安置,照准另外一个控制点,度盘置零,经纬仪转动到碎部点方向,测量该方向与(两个控制点组成的)已知边的角度,在纸上通过量角器绘制出同样的角度;

再通过钢尺(皮尺)测量碎部点与仪器下方控制点的距离,通过三棱比例尺,在图上绘出相应的距离,即可完成单点碎步测量,依次测量所有碎部点,即可完成地图数据采集,绘出地形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