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黄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的功能)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6:33   点击: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黄道经纬仪的功能

古代的天文台在当时被称为观象台。中国古代的观象台中最著名的有河南登封的观星台和北京的古观象台。

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是中国最古老的观象台,建于13世纪末。北京的古观象台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明代的仪器如简仪、浑仪等或毁或移于别处。现存的赤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共八架天文仪器都是清代初年制造的。

2. 赤道经纬仪和黄道经纬仪

经纬仪使用水平—仰角坐标系,赤道仪使用赤经—赤纬坐标系.后者可以抵消地球自转,前者摄影时会产生场旋。

自动寻星和电跟要看具体的型号,一般赤道仪的稳定性·要比经纬仪好但更重。总之,经纬仪适合目视和外出,赤道仪适合摄影。

3. 经纬仪最基本的功能

经纬仪是一种的大地测量仪器,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 经纬仪是常用的工程测量仪器,你在建筑工地经常见到有个三脚架立着,有人在操作的就是了.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光学的现在基本淘汰了,因为读数复杂,而且误差较大,现在都常用电子经纬仪,只有你架好机,设置好一个参照点,读数置零,然后旋转到另一个测量点,仪器上自动会显示两点之间的角度.经纬仪只能用来测量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不能测量距离的,要测量距离要加装一个测距仪,或者是用传站仪,是通过红外线反射测量距离的,市政工程及工程测量放线常用,而且精度准确.当然价格不菲,一般国产的经纬仪是7000元左右,国产传站仪是五万元左右,进口的传站仪要十万以上的.

4. 黄道经纬仪的观看方法

一、赤道经纬仪

地平经纬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由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等组成。主要用来侦测太阳时和天体的赤经、赤纬。

地平经纬仪

它是由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2720千克,高3.380米。最主要的功能是测量太阳时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赤经和赤纬)。

二、黄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也是中国第一台以现代的黄道坐标系统作观测的仪器。适用于作观测太阳和行星等天体的运动。

黄道经纬仪

它是由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2752千克,高3.492米。最主要的功能是测量恒星的黄道坐标(黄经、黄纬)。

三、天体仪

天体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该仪用途有60多项,但它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

天体仪

它是由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3850千克,高2.735米。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演示天体的运动,以及进行黄道坐标、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的换算。

四、纪限仪

纪限仪又称距度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60度角以内的任意两天体的角距离的天文仪器,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是中国第一台在观象台上使用的纪限仪,丰富了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内容。

纪限仪

它是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设计,参照明代仪器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铸造。重802千克,高3.274米。用来测量两个恒星的角距离。

五、地平经仪

地平经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由地平圈、龙柱、铜柱支、立表等组成。

地平经仪

它是由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1811千克,高3.201米。用来测量天体的方位角。

六、象限仪

象限仪主要用于测定天体在地平上的或天顶距。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主要由象限环、数轴、竖轴、横轴、窥横等组成。

象限仪

它是由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也叫四分仪,重2483千克,高3.611米。用来测量天体的高度角。

七、地平经纬仪

地平经纬仪主要由地平圈、象限环、立柱、窥镜四部分构成,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坐标。

地平经纬仪

它是由德国耶稣会士纪理安在1715年设计制造,重7368千克,高4.125米。它合并了地平经仪和象限仪的功能。它也是唯一一架采用文艺复兴时期装饰风格的仪器。

八、玑衡抚辰仪

玑衡抚辰仪又叫精密赤道浑仪,由子午双圈、赤道经圈和游旋赤道圈、双层赤经圈三部分组成,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铜仪,无论从冶金制造还是雕刻方式,都反映了当时的发展水平,这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精细制造的古仪,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5. 经纬仪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经纬仪是一种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仪器,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如下:

1.架设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对中: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

4.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上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注意事项: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2.各螺旋的使用,不可用力过猛,过大。3.仪器出箱时要注意仪器在箱内的放置情况,以便按原样放回。4.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5.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6.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6. 黄道经纬仪的功能介绍

真太阳在黄道上1年走1周,平太阳在赤道上1年走1周;真太阳的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平太阳运动的速度是均匀的。

所以在任何一天,平太阳与真太阳并不会在同一个方向上,或者说;平太阳正午时,真太阳不一定是正午。因而两者所表示的时刻就会不一致。也就是说,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不一致,它们的差别就叫做“时差”。用公式表示就是:真太阳时-平太阳时=时差。 或:视时-平时=时差。 时差的数值已按天体力学的方法预先计算出来了,它刊登在“中国天文年历”中。

1年当中,每天的时差都是不相同的,最大的时差可达16分,最小的是零。1年有4次为零,约在4月15日,6月14日,9月1日,12月24日。

每年同一天的时差值并不完全相同,而有微小的变化。

如果我们应用经纬仪或其他仪器观测了太阳,定出真太阳时,然后查出时差值,就知道当时的平太阳时了

7. 经纬仪主要功能

     经纬仪是测量工作中的主要测角仪器。由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水准器、基座等组成。

测量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用可见光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  经纬仪将仪器调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定水平角和竖直角。

按精度分为精密经纬仪和普通经纬仪;按读数设备可分为光学经纬仪和游标经纬仪;按轴系构造分为复测经纬仪和方向经纬仪。

此外,有可自动按编码穿孔记录度盘读数的编码度盘经纬仪;可连续自动瞄准空中目标的自动跟踪经纬仪;利用陀螺定向原理迅速独立测定地面点方位的陀螺经纬仪和激光经纬仪;具有经纬仪、子午仪和天顶仪三种作用的供天文观测的全能经纬仪;将摄影机与经纬仪结合一起供地面摄影测量用的摄影经纬仪等。

8. 电子经纬仪主要功能

R/L

显示右旋/左旋水平角选择键。

HOLD

水平角度锁定键,按此键两次可锁定水平角度;再按一次可将其释放。

0 SET

水平角置零键。按此键两次,水平角置零。MODE

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模式转换键,连续键,仪器交替进入一种模式,并分别在键上或键下执行标记功能。

PWR

电源开关键,按键开机,按键大于2秒则关机。

CONS

专项特种功能模式键。

MEAS

测距键,按此键连续精确测距(连接测距仪有效)。

TRK

跟踪距离键,按此键每秒跟踪距离一次,精度为0.01M(连接测距仪有效)

REC

记录键,令电子手簿执行记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