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复合绝缘子芯棒(复合绝缘子芯棒端头与金具装配的最佳尺寸)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22:30   点击:22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复合绝缘子芯棒端头与金具装配的最佳尺寸

简单说一下

目前复合绝缘子有两种 一种是线路复合绝缘子 另外一种是铁路复合绝缘子

而其中又分为线式和柱式两种

绝缘子有三部分组成 金具 橡胶 和玻璃芯棒

生产过程

根据图纸 选择材料,准备过程主要有这么几步

(1)金具打磨 就是在金具和芯棒的接触部分 还有三者包括橡胶的接触部分 进行打磨 这个根据了解 一般都是手工打磨 用砂纸等工具

(2)玻璃芯棒打磨 这个有机器专门工具 但是芯棒的两头 需要手工打磨 一般情况下 金具的口径要小于芯棒的直径

(3)压接,因为现在基本都是整体成型技术 ,金具和芯棒组合 ,用压接机压接,这个过程有严格的数据,不能过大,过大就能把芯棒压裂,也不能过小,过小的话在成型后 产品检验无法通过 ,拉伸力和扭曲力 不达标。

(4)橡胶准备,需要一个橡胶压缩机来回压缩,使其变软,变的均匀,备用

机器准备,和芯棒准备,这个过程有两部分

(1) 机器预热,根据图纸要求,设置参数,包括温度 压力 还有硅橡胶的 多少

(2)烘烤芯棒,这个过程很重要,主要是胶水的涂抹,一般主流胶水是1401 ,涂抹均匀,包括金具的头,然后放烘箱烘烤,温度能到200摄氏度。

注塑过程

(1)机器模具 一定要打硅油,但是一定要干燥,千万不能过多,一般是棉布和竹签

(2)把芯棒放入模具,关闭,注塑橡胶,成型,这个过程比较复杂,看不见,关键是排气,手动进胶,没法具体表达

成型的橡胶 出机,然后进行后续工作,这个过程也比较繁琐,一是检查成品粘接情况,修理飞边等等

基本过程就是这样

2. 绝缘子结构及金具设计

合成绝缘子是有机硅橡胶材料复合制成高电压绝缘子。主要产品有棒式和横担式.35KV/110KV/及220KV线路上作为悬垂及耐张承载绝缘,目前也有用于10KV线路绝缘子产品。合成绝缘子不同类型各不相同,硅胶复合绝缘子主要用于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憎水性、抗老化性、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性,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抗弯强度,其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性能、防震和防脆断性能好,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其上下端部的安装尺寸与相应的瓷支柱绝缘子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合成绝缘子型号 合成绝缘子产品代号为SG,型号H为横担式,X为悬式,数字为额定电压。例如:SGH-35即为35kV横担式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外形结构近似悬式绝缘子,有端部金具、绝缘伞形波纹、护套和绝套心棒构成。

3. 复合绝缘子芯棒材料

  合成绝缘子是有机硅橡胶材料复合制成高电压绝缘子。主要产品有棒式和横担式,35KV/110KV/及220KV线路上作为悬垂及耐张承载绝缘,目前也有用于10KV线路绝缘子产品。合成绝缘子不同类型各不相同,硅胶复合绝缘子主要用于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憎水性、抗老化性、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性,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抗弯强度,其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性能、防震和防脆断性能好,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其上下端部的安装尺寸与相应的瓷支柱绝缘子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合成绝缘子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引拔棒,硅橡胶伞裙,金具三部分组成。  合成绝缘子型号  合成绝缘子产品代号为SG,型号H为横担式,X为悬式,数字为额定电压。例如:SGH-35即为35kV横担式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外形结构近似悬式绝缘子,有端部金具、绝缘伞形波纹、护套和绝套心棒构成。  合成绝缘子结构  合成绝缘子也称为有机复合绝缘子、橡胶绝缘子或非瓷绝缘子,它是由有机合成材料组成复合结构绝缘子,主要有芯棒、金具、伞裙护套和粘接层组成。  1.金具是合成绝缘子的机械负荷的传递部件,它和芯棒组装在一起构成合成绝缘子的连接件。结构的好坏影响到芯棒强度的发挥和绝缘子的机械性质。  2.伞裙护套是合成绝缘子的外绝缘部分,其作用是使合成绝缘子具有足够高的抗湿闪和污闪的外绝缘性能,保护芯棒免受大气侵蚀。  3.芯棒是合成绝缘子机械负荷的承载部件,同时又是内绝缘的主要部件。  4.粘接层一部分是用粘合胶完成护套与芯棒之间的连接;另一部分是用灌封胶来完成伞裙之间的连接。粘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绝缘的水平。  合成绝缘子优势  1.机械性能优越:心棒由环氧玻璃纤维制成,其扩张强度为普通钢1.5倍,是高强瓷3~4倍,轴向拉力特别强,并具有较强吸振能力,抗震阻尼性能很高,为瓷绝缘子1/7~1/10。  2.抗污闪性能好:合成绝缘子具有憎水性,下雨时合成绝缘子伞形波纹表面不会沾湿形成水膜,呈水珠状滴落,不易构成导电通道,其污闪电压较高,为同电压等级瓷绝缘子3倍。  3.耐电蚀性优异:绝缘子表面漏电闪络形成不可逆性劣变起痕现象,一般标准为不低于4.5级(即4.5kV),而合成绝缘子为6~7级。  4.抗老化性能好:经十年实践检测表明,合成绝缘子除颜色略有变深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失角稍有增加外,对表面不沾湿性及耐电蚀起痕性均无变化,说明抗老化性能良好。  5.结构稳定性好:一般瓷悬式绝缘子是内胶装配结构,电化腐蚀,运行中会产生低零值绝缘电阻,而合成绝缘子为外胶装配结构,其内心为实心棒绝缘材料,不存劣化合击穿,不会出现零值绝缘子。  6.线路运行效率高:合成绝缘子风雨自洁性好,又不产生零值绝缘子,故清扫检查工作可改为每4~5年一次,缩短检修、停电时间。  7.重量轻:含成绝缘子自身重量轻运输、施工作业中,可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4. 直线绝缘子金具组装图

输电线路杆塔分为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耐张杆塔上,导、地线是通过呈水平状态的绝缘子串(或金具串),将导、地线连接起来并张拉住,再挂在杆塔横担上的挂点上的,施工中将导地线及绝缘子串(或金具串)安装到杆塔上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挂线。

5. 绝缘棒规格与参数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介绍

什么是绝缘材料

电工常用的绝缘材料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无机绝缘材料、有机绝缘材料和混合绝缘材料。常用的无机绝缘材料有:云母、石棉、大理石、瓷器、玻璃、硫黄等,主要用作电机、电器的绕组绝缘、开关的底板和绝缘子等。有机绝缘材料有:虫胶、树脂、橡胶、棉纱、纸、麻、人造丝等,大多用以制造绝缘漆,绕组导线的被覆绝缘物等。混合绝缘材料为由以上两种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成型绝缘材料,用作电器的底座、外壳等。

绝缘材料的应用

绝缘材料的作用是在电气设备中把电势不同的带电部分隔离开来。因此绝缘材料首先应具有较高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强度,并能避免发生漏电、击穿等事故。其次耐热性能要好,避免因长期过热而老化变质;此外,还应有良好的导热性、耐潮防雷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工艺加工方便等特点。根据上述要求,常用绝缘材料的性能指标有绝缘强度、抗张强度、比重、膨胀系数等。

绝缘耐压强度:绝缘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越高,材料内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就越大,越容易发生电离碰撞,造成绝缘体击穿。使绝缘体击穿的最低电压叫做这个绝缘体的击穿电压。使1毫米厚的绝缘材料击穿时,需要加上的电压千伏数叫做绝缘材料的绝缘耐压强度,简称绝缘强度。由于绝缘材料都有一定的绝缘强度,各种电气设备,各种安全用具(电工钳、验电笔、绝缘手套、绝缘棒等),各种电工材料,制造厂都规定一定的允许使用电压,称为额定电压。使用时承受的电压不得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值,以免发生事故。

抗张强度:绝缘材料单位截面积能承受的拉力,例如玻璃每平方厘米截面积能承受1400牛顿的拉力。

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越差。为保证绝缘强度,每种绝缘材料都有一个适当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在此温度以下,可以长期安全地使用,超过这个温度就会迅速老化。按照耐热程度,把绝缘材料分为Y、A、E、B、F、H、C等级别。例如A级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105℃,一般使用的配电变压器、电动机中的绝缘材料大多属于A级。

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产品绝缘的耐热性分级,确定了耐热性的评定及分级的原则和任务。

本标准适用于电工产品及其绝缘的耐热性分级,亦适用于某特定场合下应用的绝缘材料、简单组合和绝缘结构的耐热性定级。

2 引用标准

GB 11026.1 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 第一部分:制订热老化试验方法和评价试验结果的总规程

3 总论

3.1 耐热等级

电工产品绝缘的使用期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电和机械的应力、振动、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潮湿、灰尘和辐照等)的影响,而温度通常是对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方法,也就是将电气绝缘的耐热性划分为若干耐热等级,各耐热等级及所对应的温度值如下:

耐热等级 温度, ℃

Y 90

A 105

E 120

B 130

F 155

H 180

200 200

220 220

250 250

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热等级,但是必须遵从上述对应关系。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第3.1.5条所述),上述分级方法不一定适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鉴别分类方法。

在电工产品上标明的耐热等级,通常表示该产品在额定负载和规定的其他条件下达到预期使用期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因此,在电工产品中,温度最高处所用绝缘的温度极应该不低于该产品耐热等级所对应的温度(否则见第3.1.2条)。

由于习惯上的原因,目前无论对绝缘材料、绝缘结构和电工产品均笼统地使用“耐热等级”这一术语。但今后的趋势是,对绝缘材料推荐采用“温度指数”和“相对温度指数”这两个术语;对绝缘结构则推荐采用“鉴别标志”这个术语;绝缘结构的“鉴别标志”只和所设计的特定产品发生联系;而对电工产品则保留采用“耐热等级”这个术语。

3.1.1 运行条件

经验证明:如果电工产品(如旋转电机、变压器等)标准是以第3.1条所列的温度为基础并适当考虑该产品的特有因素制订的,那么,按这样的标准设计、制造的电工产品在通常的运行条件下可具有满意而经济的使用期。

3.1.2 绝缘结构中的绝缘材料

标明某电工产品为某耐热等级,绝不意味着该产品绝缘结构中的每一种绝缘材料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极限。

绝缘结构的温度极限与其中各绝缘材料的温度极限可能不直接相关。在绝缘结构中,绝缘材料的温度极限可能因受到其他组成材料的保护而有所提高,也可能因材料间不相容而使绝缘结构的温度极限低于各个组成材料的温度极限。所有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功能试验来加以研究。

3.1.3 温度和温升

本标准中列出的温度是指电工产品中绝缘所承受的最高温度,不是电工产品的允许温升。

电气设备标准中通常规定温升而不规定温度。在确定这类标准中的测量方法和允许温升时,应该考虑下列因素,如结构的特点、绝缘的导热性和厚度、各绝缘部分的易检测性、通风方法、负载特性等。

3.1.4 其他影响因素

绝缘保持其效用的能力除了热因素外,还会受到某些条件(如施加在绝缘及其支撑结构上的机械应力)和某些因素(如振动和不同的热膨胀)的影响。随着产品尺寸的增加,振动和热膨胀因素的影响也变得更为重要。大气的温度,以及灰尘、化学物质或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在设计特定产品时,对这些因素都应加以考虑。详见评定和鉴别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指导性资料。

3.1.5 绝缘的使用期

电工产品的实际使用期取决于运行中的特定条件。这些条件可以随环境、工作周期和产品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此外,预期使用期还取决于产品尺寸、可靠性、有关设备的预期使用期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对某些电工产品,由于其特定的应用目的,要求其绝缘的使用期低于或高于正常值,或由于运行条件特殊,规定其温升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而使其绝缘的温度极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绝缘的使用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氧气、湿度、灰尘和化学物质的隔绝程度。在给定温度下,受到恰当保护的绝缘的使用期会比自由暴露在大气中的绝缘的使用期长,因而,用化学惰性气体或液体作冷却或保护价质,可延长绝缘的使用期。

3.1.6 工作温度的限制

绝缘除了经受老化外,有些材料受热超过一定温度会软化或发生其他劣变,但冷却后又恢复其原来的性能。使用这类材料时要注意,务必使它们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3.2 绝缘的选择和确定

电工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单位应根据绝缘的温度极限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确定绝缘的合理温度极限值的基础只能是运行经验或合适的、可接受的试验。运行经验是选择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重要基础。然而,在选用新材料和新结构时,合适的试验则是这种选择的基础(参见第4.2条)。

4 耐热性评定

4.1 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评定

同一属类的许多绝缘材料在耐热性上可以很不相同。因此,根据绝缘材料属类的化学名称来判别它们的耐热性是不合适的。

用于电工产品绝缘结构中的各种绝缘材料,它们各自的耐热性可能受到其他材料的影响。此外,各种材料的耐热性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它们在绝缘结构中所承担的特定功能。

就绝缘材料在电工产品中的使用而论,材料评定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作为电气绝缘结构组成部分的某种材料的评价,另一是对单独使用的或作为构成绝缘结构的简单组合的成组成部分的某种材料的评价。

一般,评定试验和运行经验被公认为是绝缘材料耐热性评定的可接受的基础。

以运行经验为基础时要注意:必须保证该经验是适用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将一种经验转用于另一种应用情况往往可能也合适的。应制订合适的方法以确定运行经验之间的关系。

材料评定试验方法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在确定和表达绝缘材料的耐热性方面已更加完善,对此可参见GB 11026.1,并且还将制订该导则的其他部分。

对可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性能(如电气的、机械的等)、方法和失效标准作耐热图,就可能得到不同的温度指数和半差。不同的温度指数和半差表明耐热性上有所不同,并由引决定了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它可以承担的功能。

用标准试样试验得到的结果可能与材料按其实际使用形式试验得到的结果不同。绝缘结构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绝缘结构试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材料在有关应用中的适用性。

4.2 绝缘结构的耐热性评定

估价绝缘结构的耐热性,最好用有关的运行经验作基础。没有这种运行经验时,就应当进行合适的功能性试验。为此目的,需要用一种被运行经验证明了的结构作为参考绝缘结构。通过与它对比来评定新绝缘结构的耐热性。绝缘的研究单位和电工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使用单位应设计和进行合适的试验。在设计合适的试验和制订耐热性评定标准化试验规程时,应参考评定绝缘结构的有关资料。

在选择绝缘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时,可以参考单一材料的耐热性评定结果(见第4.1条)。

只要由合适的绝缘结构试验或运行经验证明其某种绝缘材料有满意的运行特性,就可以判明该材料是否适用于某特定的绝缘结构。不用考虑材料本身的耐热性。

对很简单的和受单应力作用的绝缘结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需要进行绝缘结构的功能性试验;还是较简单地根据材料的耐热性数据作出评价,就可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需要评价某材料是否适用于某电工产品,则应该用已被合适的运行经验证明的材料作参考材料,进行对试验。对此,有关单位应提供在特定应用场合下被运行经验证明的材料的资料。同时,为了能够对材料进行恰当的分级,还应提供关于如何评价运行经验的准则。

应制订适用于对比评定的标准化试验规程。在还没有这种标准化试验规程时,绝缘的研究单位和电工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使用单位应选择合适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5 分级

电工产品及其绝缘的耐热性分级见第3.1条(特别是第3.1.5条和3.1.6条)和第4.2条。

若由试验或运行经验表明某绝缘材料、简单组合或绝缘结构,于某一特定的应用场合,能在特定的温度下可靠的工作,可以按第3.1条赋予其合适的耐热等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