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量角器的知识(量角器的小知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4:23   点击:23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量角器的小知识

通常用“量角器"作为度量角的工具。

因为我们对一个角测量时,是根据两个线段形成夹角的度数来确定的。一个角的度数可以从0度到360度。

我们测量的时候需要使用量角器,把量角器的底边对住需要测量的一条边,夹角顶端对齐量角器中心点,然后另一条边与量角器重合的位置所显示的数值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 量角器的作用以及方法

直尺量长度、量角器量角度、直尺画直线、曲尺画曲线。尺子又称尺、间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长度。 尺子又称尺、间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长度。我们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这个零件的长度。

直尺广泛应用于数学,测量,工程等学科 ,具有精确测量直线棱边的尺形量规的功能。

3. 量角器的小知识有哪些

直角三角形特征:

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 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外接圆半径R=C/2)

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即ab=ch.

性质5:直角三角形垂心位于直角顶点.

性质6: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两直角边之和减去斜边的差的一半,即r=a+b-c/2

性质7: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比例中项.

性质8:直角三角形中,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由此,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比等于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比

性质9: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1:√3:2

性质10: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1:1:√2

4. 量角器的相关知识

要想不用量角器画出80度角也有办法,但是比较麻烦。找一张有直角90度的硬纸,以九十度角的顶点折三块角度为三十度的角,展开两块为六十度,再将剩下的一块折成三块每块角度为十度,展开除去一块剩下二块有二十度,除去一块正是十度,剪去这十度,就是八十度,照此八十度硬紙画下就是本题的答案了。

5. 量角器的知识点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角的度量》这节课有太多的难点。首先,知识点都是全新的,之前没有任何知识铺垫,尤其是对量角器的认识;其次,学生在接受起来有难度,因为全部都是零碎的小知识,比如: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圈,外圈等等,没有太大的逻辑性,与现实现实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最后,关于量角学生操作起来有难度,同时我对于全班同学的掌握情况把握起来也有难度。

  成功之处:

  1、学生对于量角器的认识比预想的要好。

  (1)学生能在理解量角器的用途的前提下,理解“度”对于角的重要性,知道上面那些刻度是怎么来的。我让学生用手臂做角的两条边来比划出各个活动角,从0°到90°到180°到360°。让学生理解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到指定度数结束。

  (2)多数同学对于量角器的各个组成: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掌握比较扎实,能够理解各个名词所指的部位以及它的意义,为后续画角奠定基础。

  2、学生对于量角这项操作活动的掌握度大于我的预期。

  学生能在掌握量角器各个部位名称以及角的构成的前提下完成量度这项操作活动,并且正确标出已知角的度数。

  不足之处:

  1、少数学生对于量角器内圈刻度、外圈刻度不理解。

  其实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不能很好地区分哪圈刻度是内圈哪圈刻度是外圈,所以就给量角带来致命的漏洞。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2、量角时,不知道读哪个数据。

  由于角的画法的变换性以及量角器的摆放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学生对于量角器掌握不是太清晰,导致部分学生读错数。

  3、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面面俱到。

  由于本节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在自己摆量角器,自己量角,自己读数,所以我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肯定有遗漏的学生。

  4、少部分学生被学具分神。

  少部分学生对于量角器过于感兴趣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跟进教学进度,导致我不能很好地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改进之处:

  1、让量角器生活化,让它更加生动,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它的构成及其应用。

  2、加强巡视力度,尽全力兼顾每一位学生。

  3、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所以学以致用至关重要,把总结的口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尽量练习到每一种情况。

  4、让学生体会角的形成的过程,大约感受它的大小,知道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以确定到底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以减小读错度数的几率。

  以上是我对《角的度量》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希望能够督促我继续改进本节课,继续推陈出新。

6. 量角器的讲解

量角器的使用说明:

1、首先要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个半圆形,量角器的内刻度和外刻度,内刻度可以量往右边开口的角,外刻度可以方便量向左开口的角

2、怎么测量:让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就可以读出度数了

像下面这个就是错误示范,无法直观的准确读出度数。

7. 介绍一下量角器

量角度的器具。常见的为半圆形透明薄片,刻有度数,可以直接量出180°以内的角度。又称“半圆仪”。将半圆形硬塑料板分成180度,用来测量角度或画出所需的角 。因为古代没有量角器,量角器是现在社会才有的。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525年,也有用棕榈叶和铅垂线记录夜间时间和特定天体的仪器。当天体通过子午线时,从棕榈叶的开口中观察到天体穿过铅垂线的过程。在中国江苏仪征,出土了东汉中期的小型折叠铜质民间测影仪器。

  公元1400年前,埃及记录较短时间的仪器叫水钟,水钟内有刻度,下有小孔,整个水钟用雪花石膏做成瓶状。在古希腊,古罗马有当时世界上唯一的机械计时仪——水仪。通过水的传递计量时间,记录的是不断流动的概念而不是连续相等的时间,非常不精确。中国北宋时期的苏颂和韩公谦于1088年制作了天文计时器——天文仪象台。它采用民间的水车、筒车、桔槔、凸轮和天平秤杆等,是集观测、演示和报时为一身的天文钟,被称为水运天文台。

8. 量角器的知识有哪些

那可多了,有尺子,有红外测距仪,声波测距仪等等。

我们最早用的测距离是简单的尺子,后来找到一些规律和利用数学几何知识以后,有目测距离,步测距离,手测距离,绳子测距离,马测距离,光测距离,风测距离,雷达波测距离,红外线测距离等等,非常多,用在不同的地方、事物、环境。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里,因为测距离的这些现实需要,时机和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无数测距离的方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