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冷凝管冷凝水的进出(冷凝水从冷凝管哪里进入)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15:08   点击:1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冷凝水从冷凝管哪里进入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是为了把冷凝管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冷凝水能够充满整个冷凝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冷凝效果。如果上进下出的话,水流根本不会贮存并充满冷凝管,起不到冷凝效果,也容易损坏仪器,使局部忽冷忽热而使冷凝管破裂。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温度在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时蒸馏,不需要用温度计来随时观察并控温,所以无需温度计。

2. 冷凝水走的是什么管道

最新管道颜色标准是:国家的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替代1987版),对管道里面的物质一般的性能分八种类别。并且规定了与这八种类别相对应的颜色。

其中水的基本识别颜色为艳绿色;酸或碱的基本识别色为紫色;水蒸气的基本识别色为大红色;可燃液体的基本识别色为棕色;空气的基本识别色为淡灰色;物质中其他液体的基本识别色为黑色;气体的基本识别色为中黄;氧气的基本识别色为淡蓝。

根据国家的标准,公司的主要管道颜色规定为油管的管道颜色为棕色;真空的管道颜色为中黄;水的管道颜色为艳绿;冷凝水的管道颜色为艳绿;压缩空气的管道颜色为淡灰。

氢气的管道颜色为天蓝;氮气的管道颜色为中黄;氨气的管道颜色为紫色;熏蒸的管道颜色为中黄;蒸汽的管道颜色为大红;污水的管道颜色为黑色;脂肪酸的管道颜色为紫色;天然气的管道颜色为中黄;酸碱的管道颜色为紫色。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四个标识的方法应该从下面的五种中选择:管道全上有标识色彩;在管道上用宽为15厘米的色环进行标识;管道上面用长方形的识别色牌进行标识;管道上面用带有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志;管道上面记挂一些带有识别色标志牌的东西识别。

一些采暖装置的识别色一律涂刷成银漆;除过塑料管之外的通风管道一律涂成灰色,对于不锈钢管、有色金属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温外用的铅皮薄护罩均可不涂色,对于室外地沟的管道可不涂色,但是在阴暗的井内应该按照其介质进行相对应的标识色上色。

所有的管道标识都必须要标明它本身的识别色介质名称以及其流向,对于人体无伤害无污染的物质,一般都用艳绿色标识;高温且对人体有烫伤危险的比如蒸汽,都标识为大红色;空气以及非指定的某种气体,比如常态空气等等都标识成淡灰色;指定某一种物质的气体(不包括氧气),颜色一般都为中黄色。无毒,且非腐蚀品,不可燃烧的液体等等都用黑色标示,氧气一般标识为淡蓝色。

管道色颜色是对管道里面的介质进行一种识别,且使用的专门的一种颜色将其进行标志。它对应的是物品介质的危险属性,所以在标注的时候需要有国家相应的标准才可,不可私自标识。

3. 冷凝管冷却水从哪进

冷凝管必须装满水才能很好的起到冷却作用嘛如果从上口进水的话,进去的水还没把冷凝管填满马上有从下口流出了,不能起到冷凝作用了;反之,如果下口进水,水就得填满冷凝管后才能从上口溢出,明白了吗?

另外,如果是下口进上口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水流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更能冷凝充分。

4. 冷凝管横着放从哪里进水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是为了把冷凝管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冷凝水能够充满整个冷凝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冷凝效果。

如果上进下出的话,水流根本不会贮存并充满冷凝管,起不到冷凝效果,也容易损坏仪器,使局部忽冷忽热而使冷凝管破裂。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温度在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时蒸馏,不需要用温度计来随时观察并控温,所以无需温度计。

5. 冷凝水从冷凝管哪里进入的

水是从冷凝器下端管口进,从上端管口流出。

          蒸馏是在蒸馏装置中进行,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与冷凝器紧密连接,还有牛角管与锥形瓶接收馏分。

         蒸气沿着冷凝器的中心管道自左而右流下,而冷凝水自右而左流动,与蒸气对流,这样冷凝效果最好,冷凝水从冷凝管的下端管口进入,从上端管口流出。

6. 冷凝水从冷凝管哪里进入空气

下进上出 如果上进下出,那么由于冷凝,管中的水温会升高 此时向下流,则在接口处的冷凝水温已很高,失去了冷凝作用 而向上流时,即使冷凝水温升高也在上部,下部的冷凝水依然有冷凝作用

7. 冷凝管进出水方向

为了增加接触时间,使蒸气充分冷凝.

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冷凝管的水只要满足下进上出,保证管套中充满冷却水就可以了,而没必要去看与蒸气的方向是否相反.

如,圆底烧瓶中发生某个反应,需要冷凝回流的,在烧瓶口竖直加一个冷凝管,此时冷凝水仍旧是下进上出,而冷凝水的方向与管中蒸气的方向就是相同的.

8. 冷凝管的进出水口

首先要检查看排水管堵塞的原因,既然知道是排水管堵塞造成冷凝水溢出,那就应该可以发现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堵塞。

如果堵塞物是空调内机本身的零件比如海绵条、泡沫等,就要求解剖整个内机,看是不是机器内部哪里的零件掉落造成的堵塞,这样的原因要由厂家承担责任;如果堵塞物是机器外部的其他杂质则很难判断是安装时造成的还是使用时进入的,这个就要看使用时间了。

如果是装机后使用没几天就堵塞漏水,则很可能是安装时进入的。但没有证据,需要找消协来协调处理。

另外,你可以用个水平尺靠在内机顶端看看内机安装时倾斜角度是否正确,也可能是出水口装高了造成接水盘内水溢出而非堵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