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冷凝管进出水(冷凝管进出水操作描述最规范的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15:34   点击: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冷凝管进出水操作描述最规范的是

答:进水在低处,出水在高处,这样的话,水就可以充满整个冷凝管了,而且水是充满了冷凝管到达高处之后才可以流出去。于是随着水往高处流出的同时就可以带走大部分气体的热量,使气体冷凝!如果进水在高处,出水在低处,那么水进入冷凝管后一下子就流出去了(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这样,水也就不可以充满整个冷凝管了!由于水的快速流走,也是不可能带走气体很多热量,冷凝效果也就没有上面的好了!

2. 冷凝管进出水操作描述最规范的是哪一项

一是,延长热交换时间,充分利用资源.二是,高温的水密度比底温的水小,冷水如果由下而上,冷凝水就可能会因为下面密度小,有上升趋势,而倒致冷却水在管内形成湍流,不利于换热的有效进行.

3. 冷凝管进出水操作描述最规范的是什么

球形冷凝管下口出水是因为冷凝以后冷凝水都在冷凝管下部,所以出水口一般都开在下部

4. 冷凝管的水流进出方式

随着水加热后密度的降低,从冷凝管上开口加入冷水时,温度较低的水流向下出水口,吸热后会上升到进水口附近形成对流,有利于冷却水的利用,即效率较高;另一方面,低温水从下方进入冷凝管,吸热后直接排出,不利于对流形成。将玻璃冷凝管的接口与软管连接时,除了选择合适管径的软管外,塑料软管可以先浸泡在热水中,橡胶软管可以在接口处涂上肥皂水等润滑剂,直接套入接口内,这样,由于需要强力,接口很容易破裂。

5. 蒸馏时冷凝管的选择及冷凝水的进与出?

冷凝管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有直形、球形、蛇形三种,规格以长度(mm)表示,有150~300等多种。其工作原理: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是为了使冷水与热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

如果冷凝水是从上口进的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管壁一下子就流出去了,跟水蒸气几乎没有热交换;而从下口进的话,冷凝水是慢慢充满冷凝管的,这样冷水可以在冷凝管内停留最长的时间,同时冷水和热气的热交换主要是通过冷凝管壁进行,冷凝管中充满了水,热交换效率也比较高。

6. 冷凝管的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将冰化掉。

与制冷恰恰相反。理论上融霜过程肯定会造成温度上波动的,才有用融霜就是给库内风机或排管提供热源。或者直接人工除霜(仅限于钢排管一类硬质排管)。排管融霜一般的形式也就是热氨融霜。目前来说只有在设计融霜时选择适当的融霜方式

7. 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方式为

下冷凝器的操作方法:

  1、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器除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关闭外,其余各阀均应开启。

  2、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压力高不应超过1.5MPa(做参考),否则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压缩机全部停机15min后,才可停止向冷凝器供水。冬季长时间停止工作时应将存水放净,以免冻坏设备。

  3、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温度和水量,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差约为2-4记,一般冷凝温度比冷却水出水温度高3-5℃。

  4、冷凝器管壁上的污垢要定期清除污垢厚度不得超过1mm,一般每年清除一次。

  5、氟用冷凝器有渗漏现象时会出现油污。应及时发现冷凝器的泄漏,以便及时检修。

  6、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分水器的放置应适当,水沿管道内壁应均匀分布,水量要充足。

  7、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应下迸上出,运行时冷却水不得中断。

  8、蒸发式冷凝器运行时,应先起动排风机及循环水泵,再开启迸气阀和出液阀。喷水嘴应畅通,喷水要均匀,每年要清洗一次水垢。

  9、风冷式冷凝器应经常用压缩空气清洗管壁和散热肋片上累积的尘土,以提高传热效率。

  10、多台冷凝器组合使用时,要确定冷凝器的工作台数、所需冷却水量及水泵运转的台数,应以压缩机的负荷、冷却水的温度等参数为依据,达到制冷系统的经济、合理和安全运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