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滤光片的误差是多少(滤光片和衰减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3 22:37   点击:1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滤光片和衰减片

能衰减激光强度,改变激光光谱成分或限定激光振动方向。

2. 滤光片和衰减片的区别

意思是现代显像管的外壳都用玻璃制成。

玻壳分三部分:屏、玻锥和管颈。

玻壳内真空度为(1—5)×10帕。显像管的屏为矩形,通常以对角线的长度表示屏幕的大小,常用的如31厘米(12英寸)、36厘米(14英寸)及48厘米(19英寸)等。

拓展资料

荧光屏 

玻屏内壁涂覆荧光粉的部分,荧光粉在受电子束激发时发光。

玻屏为烟色,起中性滤光片的作用,光的透过率约50%。照射到荧光屏上的杂光反射到观察者要经过二次衰减,而荧光屏图像的光仅经过一次衰减,这就减小了杂光对图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对比度。

3. 滤光片作用

分光片将部分入射光能量反射,吸收相对较小的一部分量,将其余的能量透射。 分光片有着明显的中性颜色特性。分光镜是以多层介电膜真空蒸镀而成, 没有金属膜会吸收的问题, 穿透与反射比例总和接近100.功能: 以真空蒸镀方式制作,光线通过滤光片后,可改变穿透比例,例如:可一半穿透、一半反射,拥有低吸收的特性。

4. 光学衰减片

滤光片是在塑料或玻璃基材中加入特种染料或在其表面蒸镀光学膜制成,用以衰减(吸收)光波中的某些光波段或以精确选择小范围波段光波通过,而反射(或吸收)掉其他不希望通过的波段。

通过改变滤光片的结构和膜层的光学参数,可以获得各种光谱特性,使滤光片可以控制、调整和改变光波的透射、反射、偏振或相位状态。滤光片的分类方法一般式按光谱波段、光谱特性、膜层材料、应用特点等特性进行分类。滤光片按照光谱特性分类可以分为带通滤光片(如NBF-808,BPF940等)截止滤光片(如IBG-650)、二向分光滤光片(如半透半反镜)、中性密度滤光片、反射滤光片等;滤光片按照光谱波段分类可以分为紫外波段滤光片、可见光滤光片和红外波段滤光片;滤光片按照应用膜层材料分类可以分为软膜滤光片和硬膜滤光片;滤光片按照应用特点分类可以分为医用生化仪用滤光片、荧光显微镜用滤光片、警用多波段硬膜滤光片等。

5. 窄带滤光片的衰减系数

从复合光中分离出某一波段单色光的滤光片。只让光线中某一波段通过。越窄,透过的光线波段或颜色越纯,仪器的识别能力越强。窄带滤光片采用多层硬膜经离子辅助沉积纳米材料高真空蒸发而成,膜层致密性好,带宽窄、高截止率、高透光率。

光学指标:

中心波长:365nm±5nm

峰值透过:T>80%

带 宽:10~30nm

截止波段:200-345nm 385nm-700nm

截 止 率:T<0.1%

应用领域:

荧光分析仪、酶标仪、医疗设备、生化设备、医学与临床仪器仪表、分析仪器等。

6. 减光片和滤光片区别

三原色分别两种,一种为色光三原色,分别为红(大红)、绿(中绿)、蓝(紫蓝);一种为颜料三原色分别为品红、黄、青。

一、色光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现各种光色。

根据托马斯·杨和赫尔姆豪兹的研究结果.这三种原色确定为红、绿、蓝(相当于颜料中的大红、中绿、群青(紫蓝)的色彩感觉)。彩色电视屏幕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二、颜料三原色

颜料和其他不发光物体的三原色是品红(相当于玫瑰红、桃红)、品青(相当于较深的天蓝、湖蓝)、浅黄(相当于柠檬黄)。

由英国化学家富勃斯特(1781—1868)研究选定的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种多样的颜色,不过不能调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的三原色外还要增加一版黑色.才能得出深重的颜色。

扩展资料

色光和颜料的配色原理

一、加法混合(色光)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而: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蓝光+红光=紫光

黄光、青光、紫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例如:红色光与青色光;绿色光与紫色光;蓝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颜料)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红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

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7. 滤光片的减光值

不同的滤镜有不同的作用,根据你拍摄的场景和拍摄需求添加在镜头上。

1、UV镜。它是单反镜头最基础的滤镜,一般旋在镜头上不取下来,它主要保护镜头不受损伤,消除紫外线及杂光对照片成像的影响。主要要求高透光率、低反射率较薄为好,主要品牌B+W,NISI等。

2、CPL(偏振镜)。它主要消除玻璃、水面和树叶表面等易反光物的有害反光,一般风景拍摄必备。也可以加深天空蓝色深度,降低相机快门一档的曝光速度,它算是镜头的第二个必备滤镜吧。

3、减光镜。顾名思义它是用来减少光线进入镜头,从而减慢相机曝光时间,让曝光时间延长。有圆形,目前市场上也有便于使用的方形。比如拍摄流水瀑布,可以营造丝绸一般的感觉,不同级别有ND2,ND4,ND8……ND400等。

4、渐变镜。渐变镜又分灰度渐变和色彩渐变,根据特殊使用也分软渐变,硬渐变和反向渐变等。中灰渐变主要适合拍摄画面上下部分光比强烈的场景,如日出日落,这时用灰度部分压住场景的高光部分,从而让整个画面的曝光正确,既保证暗部细节,又保证亮部不会过曝。而色彩渐变用于对环境氛围的渲染,加深色彩,控制整个画面的均衡。通常目前市场上都是方形渐变镜,利用架子套在镜头上,而且中灰渐变、色彩渐变可以加在一起重合使用,让整个画面更加唯美。

5、近摄镜。这个主要是通过放大镜的作用让镜头与被拍物的拍摄距离拉得更近,去表现细节,一般用在微距摄影。

6、星光镜。它是让拍摄夜景时让光源出现星芒的效果,有十字、米字甚至8星,这个用得不是很广泛,应该相机使用专业也能达到。

以前老式摄影还有天光镜、萤光镜等,滤镜主要是对拍摄的辅助增强,在摄影前期让画面更加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图片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也可以直接利用后期电脑处理让画面更加和谐,但是很容易出现失真的效果。无论哪种方式,关键在于摄影师想要达到的图片表现,希望大家合理利用,拍出理想的大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