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滤光片滤色片(彩色滤光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1 02:54   点击:1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彩色滤光片

蓝玻璃滤光片:彩色玻璃滤光片是一种利用散布在玻璃材料中的光吸收物质控制入射光波长的光学件。 此类滤光片吸收部分可见光(长波长侧),允许从紫外到红外的很宽波段的其余光线通过。从紫外到红外,只吸收一部分可见光(长波长侧),其他波长都可通过。滤光片是蓝色。

蓝玻璃滤光片应用于数码像机,数码摄像机,CCTV安防监控摄像机,手机摄像,可视电话、电子玩具等。

2. 彩色滤光片的工艺流程CF

TFT是AM-LCD的一种。TFT液晶显示屏是一种薄形的显示器件,它有两片偏光板、两片玻璃,中间加上TN液晶。TFT液晶显示屏由后板模块、液晶层和前板模块三部分组成。

(1)后板模块部分

  后板模块是指液晶层后面的部分,主要由后偏光板、后玻璃板、像素单元(像素电极、TFT管)、后定向膜等组成。

  

  在后玻璃板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许多微小的格子,称为像素单元(或称子像素);每个格子(像素单元)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透明金属膜电极,称为像素电极(显示电极)。像素电极的一角,通过一只用印制法制作在玻璃衬底上的TFT薄膜场效应管,分别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形成矩阵结构,TFT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横线相接,横线称为栅极扫描线或X电极,因起到TFT选通作用,又称为选通线;而TFT管的源极与竖线连接,竖线称为源极列线或Y电极;TFT的漏极即与透明像素电极连为一体。TFT管的功能就是一个开关管,利用施加于TFT开关管的栅极电压,可控制TFT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

  

  前、后两片玻璃板接触液晶的那一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有锯齿状的沟槽,这个沟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这样才会整齐。因为如果是光滑的平面,液晶分子的排列便会不整齐.造成光线的散射,形成漏光的现象。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并无法将玻璃板做成如此的沟槽状,一般会先在玻璃板表面涂布一层PI(聚酰亚胺),再用布做摩擦的动作,以使PI的表面分子不再杂散分布,而是依照固定均一的方向排列。而这一层PI就叫做定向膜(也称配向膜),它的作用就像玻璃的凹槽一样,提供液晶分子呈均匀排列的接口条件,让液晶依照预定的顺序排列。

  (2)液晶层部分

  

  液晶显示屏的后玻璃板上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TFT),前玻璃板则贴有彩色滤光片,前、后两层玻璃中间夹持的就是液晶层。

  

  对于TFT液晶显示屏来说,每个像素单元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夹一层TN液晶,液晶层可等效为一个液晶电容CLc,它的大小约为0.lpF;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电容无法将电压保持到下一次再更新画面数据的时刻,也就是说,当TFT管对这个电容充好电时,它无法将电压保持住,直到下一次TFT管再对此点充电的时刻(以一般60Hz的画面更新频率,需要保持约16ms)。这样一来,电压有了变化,所显示的灰阶就会不正确,因此,一般在设计面板时,会再加一个储存电容Cs(一般由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走线所形成),其值约为0.5pF,以便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刻。下图所示为一个像素单元(子像素)结构示意图及其等效电路。

  从驱动方式上看,TFT液晶屏将所有的行电极作为扫描行连接到栅极驱动器上,将所有列电极作为列信号端连接到源极驱动器上,从而形成驱动阵列,驱动阵列的等效电路。

  (3)前板模块部分

  

  在前玻璃板衬底上,也同样划分为许多小格子,每个格子均与后玻璃衬底的一个像素电极对应,但其差别是,它没有独立的电极,而只是覆盖着一小片R(红)、G(蓝)、B(绿)三基色的透明薄膜滤光片,称为彩色滤光片(或称RGB滤色膜),用以还原出正常的彩色。

  

  红色、蓝色以及绿色是所谓的三基色,也就是说,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 彩色滤光片的工艺流程

原理是通过一块电路控制板和切换器,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电路控制板驱使切换器中切换到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CCD还原出真实彩色,当夜间光线不足

4. 彩色滤光片原理

二向色镜的原理是在其内放置一无色方解石(冰洲石),以将光线分解成两垂直振荡的光,而透过二向色镜分别观察这两光线的颜色。 二向色镜右下角的那一端是要靠接观测物的,另一端靠接在眼睛;接物端有放大镜,可较清楚地观察观测物。 二向色镜是最常用来验证双折射的仪器。 就如同其名,二向色镜是用来检验宝石有无二向色性的仪器.由于只有双折射宝石具有二向色性,因此若能检验出二向色性,则可证明所检测者,是双折射宝石.反之不一定成立,检测不出二向色性的样本,有两种情况,可能其为单折射宝石,或者其虽为双折射宝石,但其二向色性过弱。 当正常白光透过双折射宝石时,会被分解成两束彼此垂直振荡的光线,由于二向色性的原理,这两束光线的颜色可能不同,但混合起来一起进入人眼,就是宝石的颜色,人的眼睛可没有办法将这两光束区分开来,因而要借助二向色镜;二向色镜内的方解石是自然界中,双折射效应最大的矿物,其会将射出宝石的两束光线,再次分离开,再借着二向色镜内的光学反射导引,将这两束光线分别投射到两块不同区域,而使用者只要借着观察到这两块区域的颜色是否不同,便能确认宝石是否具有二向色性,也就能推论宝石是否具有双折射了。简单的归纳起来,透过二向色镜观察宝石,会看到两个小窗口,分别代表宝石上同一块区域,但不同振荡方向的光线颜色,若这两个窗口的颜色不同,则可知宝石具有二向色性。 但有些时候,即使观察单折射宝石,由于光线反光,散射或其它原因,会让使用者觉得两窗口的颜色略有不同,这样子的情况会使得单折射宝石与弱二向色性的双折射宝石间差异不大,很难区分开,这也是仪器本身的限制,是没法子的事;因此,若观察到两窗口的颜色强烈不同,才能确认宝石具有二向色性,若颜色差异极微小,不须强认定其具二向色性,再利用其它方法确认宝石的双折射就是。 一般常见双折射宝石的二向色性大多很明显,以具强烈二向色性著称的堇青石(Iolite),榍石(Sphene),硅线石(Sillimanite)等等在二向色镜下观察时,其颜色差异更加强烈,不过,所谓的颜色差异通常仅是无色与深色的分别就是.丹泉石(Tanzanite)从不同方向用二向色镜观察时,其颜色会出现三种变化,因而被称为具三向色性,当然,同时只能观察到两种不同颜色。 利用二向色镜,可将强二向色性的宝石与单折射宝石,如钻石,尖晶石,石榴子石,玻璃等分别开来.但二向色镜的原理是检验透射光,若宝石本身是不透明的,其颜色是反射光造成的,可不能用二向色镜检测。

1 人赞

5. 彩色滤光片工作原理

LCD液晶显示模组连接方法

(1)导电橡胶连接

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传统的普通连接方式。液晶的外引线是ITO导电膜,不能焊接,但是利用一条导电橡胶条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将LCD和线路板(PCB)连接起来,使用导电橡胶连接时,必须用一结构件将LCD与导电橡胶和PCB板固定在一起,这就是压框的功能,一种压框是用硬塑料注塑而成,另一种压框则是用金属冲压而成。

(2)金属插脚连接(COB, chip on board)

由于人们习惯和信赖焊接式连接,为此,设计了金属插脚的连接方式,将金属插脚固定在LCD外引线上,然后直接将LCD焊在PCB板上,插脚一般不是由客户安装,而是由LCD生产厂装好的。

LCM液晶显示模组

其安装结构是在LCD外引线上点一银浆点,再将插脚插上,固化后再在整个插脚步上涂一层绝缘环氧胶,从其结构看插脚方式连接主要适合反版LCD,即适合观看面是窄玻璃,外引线向上的LCD,以免插脚高出LCD上表面。在使用中还应注意:

①插入插座时应按住插脚端插入插座,且插入方向应垂直,不能摇动着插入,还应避免反复插拔,以免插脚与LCD的连接松动。

②焊接时,应用低熔点焊锡,快速焊好,而且不能反复多次拆焊,以免过热而使插脚与LCD导电膜接触受损。插脚是由金属冲压成型制成的。由于插脚由金属冲压而成,插头总有一定的宽度,所以,不能适用任意引线尺寸。常用的规格尺寸有间距2.54mm,2.25mm,2.00mm,1.80mm和1.5mm等。

(3)热压胶片连接又称软膜连接

这是一种使用方便可靠的最新连接方式。热压胶片的关键是在导电条之间的热压胶,它在一定温度下经压力可以和玻璃、环氧板等各种牢固的粘接在一起。而且,时间越长,粘接越牢固。

这种热压胶片的连接、使用方法是:将保护膜撕掉,将一端胶面贴在LCD玻璃上,另端贴在PCB板上,在110~130℃(实际胶面应在180~200℃)条件下加压力30kg/cm2约5s左右即可。由于片基是柔软的,所以在使用时固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安装厚度非常薄。

(4)直接集成连接(COG:Chip On Glass)

这里的集成连接,是将LCD与IC电路直接连接在一起。而连接后的整体仍然还要和PCB板连接在一起。

把LCD外引线放在一个设计好的平面上,将LCD专用的LSI-IC专用芯片粘在其间,用压焊丝将各端点按要求焊在一起,再在上面滴铸一滴封接胶即可。而IC的输入端则同样也设计在LCD外引线玻璃上,并同样压焊到芯片的输入端点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