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检测滤光片(监控滤光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03:13   点击:2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监控滤光片

ICR的中文名称叫双滤光片切换器,是用于让滤光片白天切换到不感红外滤光片和晚上切换到感红外滤光片的红外摄像机配件。 感红外滤光片的主要功能是滤掉一些杂光,只让红外光和可见光通过。不感红外滤光片的主要功能是只让可见光通过,包括红外光在内的其他所有波段的人眼不可视光都会被滤掉。 主要用于安防摄像头,由两片滤光片组成。其中一片是红外截至滤光片,用于白天过滤红外光,另一片是增透的用于增强夜间的可见光。

2. 滤光片检测

紫外线又称紫外辐射,监测方法有:物理监测方法、化学与生物监测方法:

物理监测方法

(1)测量仪器:紫外照度计。

(2)测量部位:操作人员的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照度或照射量;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时,应测量罩内眼、面部辐照度或照射量。

(3)测量方法:①校准仪器;②从仪器最大量程开始测量,测量值不应超过仪器的测量范围;③计算混合光源的有效辐照度需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辐照度,然后将测量结果加以计算。计算公式为:

Eeff = 0.00011×EA+0.64×EB+0.5×EC

式中:Eeff——有效辐照度,W/cm2;EA——所测长波紫外线(UVA)辐照度,W/cm2;EB——所测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度,W/cm2;EC——所测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度,W/cm2。也可参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紫外辐射》(GBZ/T189.6—2007)标准。

化学与生物监测方法

(1)照相底片。照相底片在紫外线光谱学中是常用的探测器。底片黑度的程度是测量辐射的强度,而且借助于某种类型的光密度进行光度学测量分析。在仔细控制曝光和显影条件下,这种方法的精度较高。普通照相乳胶对280~500nm谱段灵敏。 [1]

(2)化学方法。暴露在紫外辐射下,能经受某些可测量的变化的化学品可用以测量辐射接触。这种方法较简单,但慢而且需要实验室。使用最广的探测器是丙酮亚甲兰反应。

(3)生物检测器。有报道,以人体皮肤和微生物(枯草杆菌孢子生物膜法)作为间接紫外辐射剂量计。

3. 监控摄像头滤光片

原因1: IR-CU下没有切换,保持在全通滤光片模式,造成白天红外光线进入使图像偏色,晚上图像正常。可以检查I R-C U下接线是否松动,或更换I R-C U下。

原因2: IR-CU下切换反,造成白天全通,晚上滤除红外光,造成白天图像偏色,晚上无红外光进入图像偏暗模糊。检查是否I R-C U下线接反,若接反可以跳线处理。

4. 监控滤光片怎么粘贴

只要把膜在粘贴边角上找到边点撕下来就行了。防水防尘膜使水、尘等脏污与镜片的接触面积变小呈110度角,与使其不易粘附于镜片表面,所以滤光片表面会更加光洁,增加了防水、防雾、防尘、防指纹等防污染的功能。可广泛用于摄相机摄影机镜头上,电子数码产品的窗口片,触摸屏等视窗产品上起防尘片等光学产品。

后视镜去除防水膜的方法很简单的,车主可以直接使用暖风机,吹风机之类的吹热或者在夏天暴晒一段时间就可以撕下来,也可以撕下来。

5. 电控滤光片

可见光谱visible spectrum是人的视觉可以感受的光谱。如白光经棱镜或光栅色散后呈红、橙、黄、绿、蓝、靛、紫彩带,即为可见连续光谱。在可见区也有线光谱及带状光谱。是整个电磁波谱中极小的一个区域。

可见光谱成像系统,它包括光源系统、分光系统、图像成像及记录系统、图像分析及处理系统等几个部分,由光学物镜、液晶可调滤光片(LCTF)、CCD照相机、光源和计算机等装置构成,其核心器件是液晶可调滤光片,它的功能类似于一个高质量的带通式干涉滤光镜。随着电控液晶调节方法的采用,解决了通光面内的均匀性、峰值光谱透过率以及带外抑制等问题,体现出精度高、易于实时控制等优点,对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监控滤光片不工作

你这个晚上他的红外灯会亮吗?如果红外灯都不亮的话那图像肯定是黑的;如果红外灯亮的话那这极有可能是他的IRCUT切换有问题,因为只有IRCUT晚上切换成全透滤光片的时候才可以有红外灯进入到摄像机,图像才会有,所以IRcut一定选择全金属的,全景摄像机你可以选择深圳施耐安的,都是全金属的 比较稳定

7. 监控滤光片切换器工作不正常

如果白天都很清晰,夜晚不显示或着画面模糊、有白点、有雪花等情况可能是红外光源的功能出故障,比如所贴滤光片不是红外光滤光片。CCD板机的黑白彩色转换触发电路不能正常工作,黑白电路本身不正常等等。这这种现象一般是相当少见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检查光源的问题了,及时更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