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紫色滤光片(红绿滤光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2 04:15   点击:2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红绿滤光片

就拿阿凡达举例吧:《阿凡达》采用3D技术,将电影屏幕变成了一个通向潘多拉星球的大门。  在看3D电影时,我们不仅能看到上下、左右方向的运动,还能够看到离我们而去或者向我们而来的动作。3D电影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已经过大脑处理。因为两只眼睛位置的区别,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都有细微的不同。大脑会将这些图像处理成立体视觉,让我们能够分辨出距离感。3D电影原理就是如此———让两只眼睛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图像,剩下的就让大脑自动完成吧。  最常见的电影3D效果,是用“光分技术”来实现的。它依赖于偏振光和滤光片,让每只眼睛只接收到一部分光,而滤掉另一部分。在上世纪拍摄3D电影时,人们会在一个镜头前加一块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只让水平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另一个镜头前加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再将这两个镜头并列,之间的距离和人眼之间距离差不多,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在播放时,让观众戴上带有偏振片的眼镜,偏振方向和摄像机偏振片的方向相同。这样,左眼的眼镜就会完全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而右眼的眼镜则滤掉左侧摄像机的画面。这种3D电影要求观众必须坐得笔直。  后来,利普顿改良了这种技术,造就了RealD 3D。它的偏振光振动方向在一个圆周上旋转,再加上传统电影速度6倍的播放速度,想怎么歪着看电影都行。现在,RealD 3D已经成为了使用最广泛的3D电影技术。  光分技术是被动式的3D电影技术。也就是说,它不需要控制眼镜。色分技术也是这样。可能有些人还会对上世纪80年代的立体电影记忆犹新———它的两片眼镜片颜色不同。如果不戴眼镜的话,这种电影投影出来像是印刷有偏差的彩色画册。戴上滤光眼镜之后,眼前就能出现色彩鲜艳的立体场景。它最大的弱点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已经淡出电影制作领域了。直到2007 年,Dolby公司开发出Dolby 3D系统,色分技术才重新热起来。借助放在放映机前的滤光片将投影机射出的光线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并分别投影到屏幕上。通过滤光眼镜来分别接收这些光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同样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该技术比传统色分技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机装上滤光片就可以放映3D电影,而取下滤光片,还可以放映传统电影。《阿凡达》首映礼上,采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只要让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精确的不同,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所以主动式3D电影技术采用了另一种思路———控制眼镜的透光,让每只眼睛看到其中一半的画面。只要镜片变黑的程序与显示画面同步,就能构成立体视觉。现在显卡大厂Nvidia已经在家用电脑上提供了这种产品,有些电影院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术。但是它的成本较高。  目前的3D电影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至于哪种技术最后会成为主流,已经早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另一个问题了。  3D电影并非电影技术发展的唯一方向。例如“巨型超大银幕”IMAX屏的可视面积比普通电影屏大上10倍左右,且通过多种技术革新来保证在大屏幕上依然能获得清晰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IMAX屏幕开始成为人们观影的重要标准。这也是许多文章鼓励大家去看3D+IMAX《阿凡达》的原因。 望楼主采纳

2. 透过红色滤光片看绿色

护眼。

ltps屏幕有护眼模式主要通过屏蔽蓝光、调节屏幕亮度的方式保护双眼的。

ltps lcd屏幕不伤眼。

LCD屏幕不会自发光,所以LCD屏幕采用蓝光LED背光板,而在其上覆盖有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无色滤光片,当蓝光透过三种滤光片时形成RGB三原色。但蓝光并不能被滤光片完全吸收,会穿透屏幕,形成短波蓝光,当人类双眼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就会造成伤害。

3. 红色滤光片

可见光颜色对应的波长颜色波长范围红770~622nm橙622~597nm黄597~577nm绿577~492nm蓝、靛492~455nm紫455~350nm相对应的,可见光的频率在3.9×1014~8.6×1014Hz之间

4. 红绿蓝滤光片

光 学 三 原 色

  

  

  从颜色混合原理上讲,一般分为光学三原色(遵循颜色加法原理)和印刷三原色(遵循颜色减法原理)

  

  光学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

  

  组合的颜色:红+绿=黄(Yellow); 绿+蓝=青(Cyan); 红+蓝=品红(Magenta); 红+绿+蓝=白(White)

  

  这里所写的颜色都是100%颜色的叠加。随着它们叠加比例的不同,则产生不同的色彩

  印 刷 三 原 色

  印刷三原色: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

  组合的颜色:青+品红=蓝;品红+黄=红;黄+青=绿;青+黄+品红=黑。

  这里所写的颜色都是100%颜色的叠加。随着它们叠加比例的不同,则产生不同的色彩。由于印刷是通过油墨反射光的原理产生颜色,所以反应出的颜色的纯度与所用油墨有很大关系,特别是青品黄三色叠加成黑色在实际应用用无法达到纯黑,所以在印刷上会添加一种黑色,形成青品黄黑四色。

  

  电视机,显示器就是光学原理的三原色,颜色是通过三色的不同量的叠加产生的。

  书,宣传画等印刷品则是利用颜色的减法原理产生的。

  

  由于光学上的颜色与印刷上的颜色成色原理不同,所以它们所表达的色彩范围(色域)也不同,一般说光学的色域包含印刷的色域。这就是为什么印刷品的颜色有时无法达到显示器或电视机上显示的颜色。

  

  另:印刷的三色中,青色是指一般所说的天蓝色,品红是指一般所说的洋红,玫瑰红。在早期的印刷厂里一般工人称为蓝和红。所以这就造成了印刷三色是:红黄蓝三色的原因。而这与光学的红绿蓝造成了混淆。所以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注意。

  

  原色理论

  

  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混色理论

  

  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而:

  

  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

  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

  

  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红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

  

  A:颜色旋转混合:

  

  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颜色旋转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B:空间混合:

  

  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这种混合称空间混合。

5. 绿光滤光片

滤光片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滤光片有不同的用途。 滤光片产品主要按光谱波段、光谱特性、应用特点等方式分类。

光谱波段:紫外滤光片、可见滤光片、红外滤光片 光谱特性:带通滤光片、截止滤光片、分光滤光片、中性密度滤光片、反射滤光片; 其中带通型即选定波段的光通过,通带以外的光截止。

比如我们的红外带通滤光片。

短波通型即短于选定波长的光通过,长于该波长的光截止。

比如我们的红外截止滤光片。

长波通型即长于选定波长的光通过,短于该波长的光截止。

比如我们的红外滤光片,IPL滤光片。 我们常见的滤光片有低通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窄带滤光片。

如低通滤光片主要用于CCD和CMOS上其作用是:

1。滤除光线中的红外光,2。修整进光。 艾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镀膜及光学加工的的企业,生产各类型的滤光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