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色温滤光片(降色温滤光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3 15:38   点击:25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降色温滤光片

索尼A7R的白平衡模式有:

自动,预设(日光,阴影,阴天,白炽灯,荧光灯(暖白色),荧光灯(冷白色),荧光灯(日光白色),荧光灯(日光),闪光灯,水中自动,色温/滤光片,自定义(1,2,3),自定义设置)色温:2500-9900K,带有滤光片(G7-M7 15段,A7-B7 15段)补偿功能

索尼A7R的ISO是:

自动(ISO100-6400,可在此范围内选择ISO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ISO100-25600(可扩展至ISO 50)

2. 何为降色温滤光片

型号 α7

型号别称 ILCE-7

相机类型 单电数码相机

相机画幅 全画幅相机

有效像素 2430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 视镜头而定

数码变焦倍数 4倍数码变焦

扩展变焦 智慧式变焦:约1.5倍或约2倍可选

操作模式 带全手动功能

传感器类型 CMOS传感器,Exmor APS HD CMOS

传感器尺寸 35.8×23.9mm

传感器描述 色彩空间:SRGB,AdobeRGB

影像处理系统 Bionz,X; TRILUMINOS色彩管理

照片分辨率 3:2(全画幅)/3:2(APS-C)

L(24M):6000×4000 /L(10M):3936×2624

M(10M):3936×2624 /M(6.0M):3008×2000 

S(6.0M):3008×2000 /S(2.6M):1968×1312

16:9(全画幅)/16:9(APS-C)

L(20M):6000×3376 /L(8.7M):3936×2216

M(8.7M):3936×2216 /M(5.1M):3008×1688

S(5.1M):3008×1688 /S(2.2M):1968×1112

镜头参数

镜头类型 可更换镜头

镜头卡口 索尼E卡口,可通过LA-EA1/LA-EA2适配器转接A卡口镜头

焦距范围 视镜头而定

等效焦距 视镜头而定

光圈范围 视镜头而定

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峰值对焦,眼睛优先对焦,预测对焦控制

对焦系统 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快速智能自动对焦); 117点相位对焦,25点反差对焦

对焦辅助方式 LED对焦辅助灯,约0.3m-3.0m

屏幕参数

液晶屏尺寸 3.0英寸

液晶屏像素 92万像素

液晶屏特性 可旋转,Xtra Fine 液晶屏; 可向上约90°,向下约45°翻转; 显示:图形显示,显示全部信息,无显示信息,数字水平量规,柱状图; 峰值检测:支持(峰值水平:高/中/低/关,峰值色彩:红/黄/白); 放大倍率:5.9倍/11.7倍(全画幅),3.8倍/7.7倍(APS-C)

视野率 100%视野率

亮度调节 5级

取景器类型 电子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像素 236万像素

取景器描述 屈光度调节:-4.0至+3.0m-1

放大倍率:0.71倍

曝光控制参数

曝光模式 全自动曝光,程序自动曝光(P),光圈优先曝光(A),快门优先(S),手动曝光(M)

曝光补偿 ±5级,以1/3或1/2级增减

测光方式 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多重测光

测光系统 1200分区测光

ISO感光度 自动,100-6400,可扩展至50及25600

白平衡模式 自动,晴天(日光),阴天,阴影,白炽灯,闪光灯,自定义,荧光灯(暖白色,冷白色,日光白色,日光),水中自动,色温/滤光片; 色温:2500-9900K,带有滤光片(G7-M7 15段,A7-B7 15段)补偿功能

场景模式 全自动,风景,微距,日落,手持夜景,人像,体育动作,夜景人像,夜景,动作防抖

视频拍摄参数

视频拍摄功能 支持视频拍摄

视频格式 MP4,AVCHD,MPEG-4 AVC(H.264)

视频分辨率 AVCHD:1920×1080(50p/平均比特率28Mbps)AVCHD:1920×1080(50i/平均比特率24Mbps)AVCHD:1920×1080(50i/平均比特率17Mbps)AVCHD:1920×1080(25p/平均比特率24Mbps)AVCHD:1920×1080(25p/平均比特率17Mbps)MP4:1440×1080(25fps/平均比特率12Mbps)VGA:640×480(25fps/平均比特率3Mbps)

性能参数

快门类型 B门,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 30-1/8000秒

防抖功能 支持镜头防抖

遥控功能 支持遥控功能

连拍 支持连拍功能,5张/秒(速度优先),连拍模式下:2.5张/秒

自拍 支持自拍功能,2或10秒延时,10秒3张影像,10秒5张影像

功能及滤镜 HDR(明暗对比优化),全景扫描,滤镜:玩具相机(标准,冷色,暖色,绿色,品红,左)/水彩画/插图(高,中,低); 创意风格:标准,生动,中性,清澈,深色,轻淡,肖像,风景,黄昏,夜景,红叶,黑白,棕褐色

附加功能 人脸检测,人脸登记,笑脸快门

WiFi 内置WiFi,支持智能手机观看,传送至电脑,电视观看,PlayMemories Camera AppsTM

闪光灯参数

机身闪光灯 无机身闪光灯,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

闪光测光 TTL通过镜头预闪测光

闪光模式 自动,强制,关闭,慢速同步,后帘同步,无线遥控

闪光曝光补偿 ±3级,以1/3或1/2EV增减6.3 OSS

3. 有色滤光片

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g(I/I。)=-lgT=kLc  式中 :A 为吸光度;  I。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  I 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T 为物质的透射率;  k 为摩尔吸收系数;  L 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即比色皿的边长;  c 为物质的浓度;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分光光度计原理是什么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近年来,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物质的鉴定及结构分析,而且还可以用于某些物质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谱技术可用于:  通过测定某种物质吸收或发射光谱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通过测量适当波长的信号强度确定某种单独存在或与其他物质混合存在的一种物质的含量。  通过测量某一种底物消失或产物出现的量同时间的关系,追踪反应过程。  一、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只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光谱应用范围内测量物质吸收辐射线的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精确测量特定波长的吸收值,而比色计则是一种较简单的测量仪器,其原理是利用虑光片来测量较宽波段(如可见光中的绿光、红光或蓝光范围)的吸收值。  光吸收法则:  溶液对光的吸收有两个基本法则: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吸收溶质的分子数目(即溶质浓度[C])呈指数相关。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透过吸收溶液的路径长度l成指数相关。  这两条法则包括在比尔-朗伯关系式中。通常以入射光(Io)和出射光(I)的光密度来表示:  ε其中ε对于吸收物质及波长是一个常数,称为吸光系数或吸收系数,[C]的单位为mol/L或g/L,l的单位为ml.这一公式非常有用,因为大多数分光光度计设计为直接测量log10(Io/I)的值(A)或消光值(E)(旧教材中可能使用以废除的术语:光密度)。对于遵循比尔-朗伯关系的物质,A与C呈线性关系。吸收值常用下标表示其波长,如A550表示550nm处的吸收值。透过溶液的光的比例称为透光率(T),可由出射光和入射光的比值求得。  吸收值(A)(absorbance)--由公式得出:  透光率(T)(transmittance)--通常以百分数表示:T=(I/Io)×(一)比色计比色计用于测定颜色明显,并且是溶液主要组分的待测物,如血液中的血红细胞,也可以在待测物之中加入一种试剂,使其形成有色产物(一种生色团),如用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定量分析某种物质要做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在测定待测样品的同时测定已知含量的物质来制成的,而不是使用比尔-朗伯关系。  光源通常为钨丝灯泡,通过一个凸透镜聚焦后产生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穿过装有溶液的玻璃样品或小池,然后透过一个有色滤光片到达光电管检测仪,检测仪产生一个同落在光电管上的光密度成正比的电势,来自于光电管的信号被放大然后传递到电流计或数字读数器。  比色计的使用:  ①接通电源使仪器稳定,使用前至少要让灯预热5min;② 选择一种同底物颜色互补的滤光器;③调零(用空白对照调零);④调整灵敏度;⑤分析样品及标准溶液;⑥由于不同比色杯的吸光特性、杯壁厚度不同,因此为了提高精确度,同一试验应用同一比色杯,且在比色槽中摆放的方位相同;⑦每次测样前清洗比色杯;⑧经常重复测定同一溶液检验比色计的可重复性;⑨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由于大多数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光的波带很宽,因而比色计既不能用于确定某种复合物,也无法分辨在混合液中吸收特性非常相近的两种物质。比色计所用光电管的变化系数为0.5%左右,因而不适合要求具有高度精确性的工作。使用这种最简单的仪器,由于仪表上对数测量刻度单位的随意性,即使是把表上的灵敏度/刻度调节到零控点,在一个仪器上获得的值不可直接同另一台仪器上测得的值相比较,同一仪器的不同设置之间也不可直接比较。比色计对于特定波长的量化工作是不合适的。  (二)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基本装置中采用高强度的钨灯作为光源,能够在可见光范围(400~700nm)调节。氘灯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测量(200~400nm);使用氘灯时要用石英杯,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分光光度计之所以优于比色计就在于使用了一个衍射光栅将光源的复色光转换为单色平行光束。实际上从这种单色一种产生的光不是某个波长的光,而是一段窄的带宽上的光,带宽是分光光度计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是由于它决定了吸收测量中所用的波长--普通分光光度计的带宽为5~10nm,用于研究的仪器的带宽小于因为光栅夹缝的宽度影响着带宽,带宽随光栅夹缝的宽度的减少而降低,要获得特定波长下的精确数据,尽可能使用最小的缝宽度。然而,减少了缝宽也会减少到达监测器的光度,降低了信/噪比。缝宽可减少的程度取决于检测/放大系统的灵敏度及稳定性于离散光的存在。  大多数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杯的光穿过路径为10nm.一次性塑料杯适合于对水和乙醇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测量。玻璃比色杯的生产要求更加严格的标准,因而在精确研究中要使用玻璃比色杯,尤其当溶液的吸收值很低时(《0.1),即使盛对照液与待测样品液的比色杯在光学性质上有稍许不同,也会导致结果偏差。玻璃和塑料会吸收UV光,因此在测波长小于300nm的吸收值时要使用石英杯。  进行测量之前,比色杯要保证干净,无划痕,外表面干燥,盛液到适当高度,并放在了比色槽中的正确位置。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可能会在玻璃/石英杯的内表面沉积,因而要用棉球沾上丙酮擦去比色杯内的沉淀或用1mol/L硝酸浸泡过夜。腐蚀性及毒性溶液必须使用有盖子的比色杯,以防止溅出,破坏仪器。  基本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管类似于比色计中所使用的光电管。许多情况下,当波长高于和低于550~600nm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光电管,这是因为它们在可见光波长内的灵敏度不同,更精彩的仪器中所使用的是具有比光电管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检测器。数字显示由于不易产生视觉错误和误读范围的错误,正逐渐代替指针读数。一些仪器可以直接给出所测定物质的浓度。  。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基本分光光度计只产生单束光。这种仪器首先用空白对照调到零吸收值,然后取出空白液,加入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收值。也有一种双束分光光度计,有单色光源产生的光束被分为两束,一束穿过待测液,另一束穿过空白液。吸收值由一个电子线路通过对比透过待测液及空白液的出射光进行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减少了由于光源输出的不稳定或检测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测量错误,这时由于待测液与对照液是同时进行测量的。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双束测定仪,用于记录已知波段下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如用于酶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  假如已知一种物质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率(通常是该物质的最大吸收值,这时灵敏度最高),这种物质纯溶液的浓度可用比尔-朗伯关系式算出。摩尔吸光系数是指物质在1mol/L的浓度下,比色杯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值。该值可以从光谱数据表中查到,也可以用实验方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物质的吸收值来绘制一条标准曲线。这样,在所要求的浓度范围内,便可确定吸收值与浓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该直线的斜率即为摩尔吸光系数。  比吸光率是指物质质量溶液浓度为10g/L时,比色杯厚度为1cm时测定的吸光值。该值对于未知分子质量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的测定很有用,这种情况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以其质量表示而不用摩尔浓度表示。使用公式Log10(Io/I)=εl[C]时,比吸光率要除以10才可以得到一个以g/L为单位的浓度值。  这种简单的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混合样品。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通过测量几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来估算每种成分的含量,如可用此方法在核酸存在下进行蛋白质含量的估算.

4. 颜色滤光片

1.在被检者试戴镜架上放上验光矫正试镜片,视力已达0.8以上。

2.通常检测先测右眼后测左眼,先遮盖左眼。

3.要求被检者注视红绿双色视标时,先看绿色视标,再看红色视标,再看绿色视标,询问被检者哪种色视标更清晰,或两种视标一样清晰。

4.被检者报告:红色视标清晰,说明近视欠矫,应加上-0.25D(或减去+0.25D);绿色视标清晰,说明近视过矫,应减去-0.25D(或加上+0.25D)。再询问绿、红色视标哪个清晰,以0.25D梯度增减,直至红绿视标一样清晰,再次复查视力。

如无红绿视标,可用红绿滤光片交替置于试镜片前,也按上述方法精调球镜度数。

但红、绿滤光片必须为标准波长镜片,保证红绿两种色光互补良好。

5. 温度对滤光片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太阳不能用望远镜来观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是用放大镜片制成的,而太阳会产生一定的阳光热量,强烈的太阳光通过望远镜就会产生聚焦,这样会产生几千度的温度,容易烧伤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其他打火源的情况之下,人们就可以摘掉自己的眼镜来对太阳进行聚焦,在放大镜的下面放一张纸或者是一些细纸碎,就会慢慢的灼热起来,这样就达到了放大镜期货的目的。

而使用望远镜看太阳是同样的道理,太阳相当于一个大火球,温度极高,当望远镜聚焦太阳光热量达到几千度的时候,就会烧伤眼睛,从而就会导致失明,所以用望远镜来看太阳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如果想要使用望远镜来观看太阳的话,要有一些保护措施才可以。可以在前面的物镜上面安装一些金属过滤器,这样就可以把太阳的光线过滤掉,就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物资来遮光,比如使用遮光镜的话,就可以遮掉一部分的光,这样通过的只是少部分的光,对眼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同时也要注意观看时间不能太长。

只要安全使用望远镜,就不会对眼睛造成危害。可以去选择那些适合观看不同事物的望远镜,比如有专门看太阳的望远镜,当然看的同时也不要直视太阳,不然会烧伤自己的眼睛。

一般用望远镜观看太阳的人,必须要在镜片的前面加上一个滤光片,原因是为了减弱太阳光,这样它就不会导致眼睛灼伤。

6. 色温滤色镜

这种现象是由于白平衡没有调节好、相机自身出现故障而造成的;解决办法:在拍摄时一定要先观察周围的环境,拍照之前把白平衡调节好即可排除故障;白平衡调节功能的作用和在使用传统相机进行彩色摄影时加色温滤色镜的作用类似的,目的是达到准确的色彩还原;若无变化,则可能是相机自身出现了故障,需要到厂家维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