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滤光片角度(滤光片的截止深度)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5 09:12   点击:1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滤光片的截止深度

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是20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深海特点为:高压、底层水流速缓慢、无光、水温低,盐度高、氧含量较丰、沉积物多。海洋是蓝色的,是因为水吸收光谱中红色部分的颜色,橙色和黄色也会被海洋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色则不会。就像滤光片一样,它在我们所看到的光谱的蓝色部分留下了颜色,它与天空的颜色无关。光线穿透海洋表面并在内部散射,海洋形成了自己的蓝色外观。然后光线从表面反射回来让我们看到。当光线从水中漂浮的沉积物和颗粒物上反射时,海洋也可能呈现出绿色、红色或其他颜色。然而,海洋的大部分是完全黑暗的。几乎没有光穿透深度超过200米,也没有光穿透深度超过1000米。

你越往远看,海水就越蓝。水分子首先吸收红外线、红色和紫外线,然后吸收黄色、绿色和紫色。蓝光被吸收最少,使其具有最大的海洋穿透深度。如果你看看未经编辑的水下照片,不是用闪光灯或其他人造光源拍摄的,所有的鱼看起来都是蓝色的!纯净的水看起来是无色的,但是如果有足够的深度和体积,它就会变成蓝色!!

短波长的光也更容易被散射或转向不同的方向,包括从水中回到我们的眼睛,使海水显得更蓝。只有当水非常纯净,海水的纯度可以改变颜色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像沙子或淤泥这样的颗粒会增加光的散射,从而改变水的颜色。

植物和藻类的腐烂也会使情况变得复杂,因为它们会给海洋增添绿色和其他颜色,例如浮游生物吸收可见光谱中的红色和蓝色部分,并反射绿色和黄色。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海洋看起来比其他海洋更清澈,颜色五花八门,从明亮的绿松石色、白绿色到群青、海军蓝,再到洗碗水的灰色和褐色。如果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能见度较低,这样的海洋看起来就会呈绿色或灰蓝色的状态。

而天空是蓝色的原因也是因为光的散射,。瑞利散射意味着较短波长的散射比长波长的散射要大得多。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粒子,小到你看不见它们。当太阳光线进入大气层时,它们会遇到这些粒子和分子。这种遭遇会导致太阳光线方向的改变散开。那个光是由不同的波长组成的,每个波长对应于一种特定的颜色。特定颜色波长的散射取决于它遇到的分子的大小,这种选择性散射过程也称为瑞利散射。空气是蓝色和紫色的完美分散剂,这就是我们看到天蓝色

2. 滤光片厚度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广义的说也包括照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一)、物镜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1、物镜的分类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90—100倍)。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根据像差矫正情况,分为消色差物镜(常用,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和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价格贵,使用少)。(所谓象差是指所成的像与原物在形状上的差别;色差是指所成的像与原物在颜色上的差别)

(消除色差(当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的时候,它们折射的方向略有不同,这导致了成像质量的下降)2、物镜的主要参数:物镜主要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①、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③、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3、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它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好。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当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使光线均匀地透过标本的明视照明法)时,显微镜的分辨距离为d=0.61λ/N•A式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单位

nm。 λ——照明光线波长,单位 nm。 N•A

——物镜的数值孔径例如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25,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 ,取其平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二)、目镜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1、目镜的结构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因为标本正好在光阑面上成像,可在这个光阑上粘一小段毛发作为指针,用来指示某个特点的目标。也可在其上面放置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所观察标本的大小。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2、目镜的作用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常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16倍。3、目镜与物镜的关系物镜已经分辨清楚的细微结构,假如没有经过目镜的再放大,达不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那就看不清楚;但物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构,虽然经过高倍目镜的再放大,也还是看不清楚,所以目镜只能起放大作用,不会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有时虽然物镜能分辨开两个靠得很近的物点,但由于这两个物点的像的距离小于眼睛的分辨距离,还是无法看清。所以,目镜和物镜即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三)、聚光器聚光器也叫集光器。位于标本下方的聚光器支架上。它主要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其中,聚光镜可分为明视场聚光镜(普通显微镜配置)和暗视场聚光镜。1、光镜的主要参数数值孔径(N•A

)是聚光镜的主要参数,最大数值孔径一般是1.2—1.4,数值孔径有一定的可变范围,通常刻在上方透镜边框上的数字是代表最大的数值孔径,通过调节下部可变光阑的开放程度,可得到此数字以下的各种不同的数值孔径,以适应不同物镜的需要。有的聚光镜由几组透镜组成,最上面的一组透镜可以卸掉或移出光路,使聚光镜的数值孔径变小,以适应低倍物镜观察时的照明。2、聚光镜的作用聚光镜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起会聚光线的作用,以增强标本的照明。一般地把聚光镜的聚光焦点设计在它上端透镜平面上方约1.25mm处。(聚光焦点正在所要观察的标本上,载玻片的厚度为1.1mm左右)3、可变光阑可变光阑也叫光圈,位于聚光镜的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中心部分形成圆孔。其作用是调节光强度和使聚光镜的数值孔径与物镜的数值孔径相适应。可变光阑开得越大,数值孔径越大(观察完毕后,应将光圈调至最大)。在可变光阑下面,还有一个圆形的滤光片托架。(四)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50mm,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其作用是将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是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强,是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反光镜通常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装在聚光器下面,可以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任意旋转。反光镜的作用是使由光源发出的光线或天然光射向聚光器。当用聚光器时一般用平面镜,不用时用凹面镜;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弱时用凹面镜。观察完毕后,应将反光镜垂直放置。(五)照明光源显微镜的照明可以用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

1、天然光源光线来自天空,最好是由白云反射来的。不可利用直接照来的太阳光。

2、人工光源①、对人工光源的基本要求: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光源发热不能过多。②、常用的人工光源:显微镜灯;日光灯(六)滤光器安装在光源和聚光器之间。作用是让所选择的某一波段的光线通过,而吸收掉其他的光线,即为了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或削弱光的强度。分为两大类:滤光片和液体滤光器。(七)盖玻片和载玻片盖玻片和载玻片的表面应相当平坦,无气泡,无划痕。最好选用无色,透明度好的,使用前应洗净。盖玻片的标准厚度是0.17±0.02mm,如不用盖玻片或盖玻片厚度不合适,都回影响成像质量。载玻片的标准厚度是1.1±0.04mm,一般可用范围是1—1.2mm,若太厚会影响聚光器效能,太薄则容易破裂

3. 滤光片的截止波长

主要参数

中心波长(Center wavelength):带通滤光片的中心称为中心波长(CWL)。通带宽度用最大透过率一半处的宽度表示(FWHM),通常称为半宽。

入射角度(Incident angle):入射光线和滤光片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当光线正入射时,入射角为0°。

截止深度(Blocking):根据滤光片分类而定,以窄带滤光片为例:截止深度:>OD4-OD6 UV-NIR。

光谱特性(Spectral characteristics):滤光片光谱参数(透过率T,反射率R,光密度OD,位相,偏振状态s,p等相对于波长变化的特性)。

4. 滤光片的截止深度怎么算

ICR(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智能字符识别)就是在OCR的基础上,植入了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OCR未识别的字符,可根据该字符上下文语句信息并结合EAI的语义网络的知识库,进行未识别部分的字符信息补全。在语义推理的过程中,只有当未识别字符上下文片段中的变量节点与语义知识库中语句匹配完全成功时,才将匹配结果输出,解决了OCR技术的缺陷

5. 干涉截止滤光片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滤光片的位置到单缝的距离为10厘米,目的是使白光通过滤光片时具有很好的平行度和一定的强度,保证干涉条纹清晰、稳定。

6. 滤光片的截止深度是多少

OTFC-1300镀膜机的基本配置是:搭载了10KV双电子枪,750W的RF射频离子源,光学膜厚监控装置(Optorun 制,HOM2-R-VIS350A),低温冷凝器(Polycold),油旋转机械泵 (Edwards E2M275)罗茨机械泵(Edwards EH1200);多点和环型坩埚可镀200层以上,膜厚可达20000nm之多。这就意味着单片镀膜就可以达到截止深度OD5以上,不用再为了达到高OD值而再做两片胶合了。从而大大提升了滤光片的成像质量以及产品合格率。

7. 滤光片截止范围

就是过滤不需要的光线,透过需要的光线假如光线是100你只需要里面的1-50,滤光片的作用就是把50-100(根据不同滤光片)的或截止,或吸收,或反射

光线也是分波段的,目前滤光片的主要波段还是在1-2500nm其中400-760是可见光波段也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色,1-380是紫外波段,760往上都是红外波段

透过的光线不会100%全部透过,目前最高透过99.99%,这也是要按照需要来调整的透过率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