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扫频仪与频谱仪(扫频式频谱仪)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10:06   点击:21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扫频式频谱仪

处理器里面的参量均衡一般有3个调节参数,一个是中心频率(F)、一个是带宽(BW或Q)、一个是增益量(GAIN)。对于频率和增益量大家一般都了解,但主要对于带宽这个参数不好掌握,均衡器实际上是一个滤波器,带宽这个概念就是这个滤波器的调节宽度也就是调节范围的大小,可以用带宽(BW)或者Q值来表示,带宽数值用倍频程(oct)为单位,Q值直接为数字表示。带宽的数据越大,调节的范围越宽反之调节范围就越小;用Q值表示的话则正好想反,Q值越大,滤波器越尖锐,调节范围越小。比如带宽是0.3oct或Q值为3的时候,选定频率后,调节的范围是和一般的31段均衡器调节范围相同,带宽是0.6oct或Q值为1.5的时候,调节范围和15段均衡器接近。

在使用参量均衡的时候,如果对这些概念还有疑惑,可以尝试这样两种调节方法。

1、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定一个频率,然后调节一下增益,再改变带宽或Q值的数据大小,反复尝试,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2、如果拿不定频率,可以先把带宽或者Q值设为0.3或3,增益做3-5分贝的衰减或提升后,再改变频率(也就是扫频),最终找到合适的频点,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更细一步的调节。

如果借助频谱仪来调节的话,就根据频谱的显示,先找到峰或者谷的中心点频率,然后进行衰减或提升,看频谱显示的峰或者谷逐渐平坦后,再调节带宽使曲线更加平滑。

2. 频谱分析仪与扫频仪

扫频带宽是(SPAN),指的是在屏幕范围内所测量的频率跨度。频谱仪一般有两种设置频率方法,如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或者中心频率-SPAN(跨度)。比如起始频率100Mhz终止频率200Mhz,如果用中心频率设置就是150Mhz-SPAN100Mhz。然而频谱仪读数是选定MARK(标记键),或者PEAK(峰值)。一般的频谱仪都是根据这两个按键来选定游标,然后通过上下键或者旋钮进行对各个频点进行查看。

3. 扫频仪 频谱仪

无线电台监考车——是一种监查无线通讯的检测设备。正式名称应该叫做“移动无线电监测车”。一般归属于各地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平时用于查处非法无线电使用。近年来因为电子作弊猖獗,所以无线电台监考车在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高级别国家考试中也会被调用来反作弊。这种车的功能比电子狗强大的多,密布的天线可以探测到更大的范围内的无线电发射活动,并且能够移动。在显示方面,这种车通过三角定位可以判断出信号源的大概位置,并且能够对其信号强度进行直观显示。最先进的侦察车甚至能通过频谱对比的方式显示出发射信号源的对讲机型号。

4. 扫频式频谱仪原理

振动式机型主要由振动电机,支座弹簧和底座等组成,振动电机与容器用螺栓固定连接,并一起安置在与底座相连的弹簧上。

工作原理:

机械振动采用凸轮偏心装置、可调配重偏心装置等;

电磁振动采用电磁线圈激励机械振动装置等。

振动台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运动。当电磁式振动台磁路中的电感线圈通过交流电流信号时产生激振力,磁路中产生振动运动。类似于动圈式扬声器。

振动台的试验目的:随机振动试验适用于使用中可能受到随机性振动条件影响的元器和设备。目的在于实验中作一连串可控制的模拟振动,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不用振动环境因素的考验,也能确定振动试验台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

1、普通机械振动台工作原理:

机械振动台主要由工作台面、振动悬挂机构、振动器弹簧组等部件组成,工作时,通过调速电动机拖动一组偏心轮做旋转运动,推动工作台面做垂直方向的增幅、减幅振动。

2、普通电磁振动台工作原理:

电磁振动台主要由工作台架、电磁激励线圈、动圈工作台面、平面弹簧等部件组成,通过电磁激励控制装置,推动工作台面做垂直方向的增幅、减幅振动。

A、正弦振动试验

正弦振动试验有两种方法:一是扫频试验,根据试验规定的频率用扫频方法不断地改变激振频率;二是定频试验,正弦振动的目的是在实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所经受的振动及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如按IEC(电工委员会标准),国标GB/T2423,美国军标MIL-810,国军标GJB150,等对试件进行扫频试验,或采用驻留共振点的连续定频试验。

B、随机振动试验

电子电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经受的振动绝大多数是随机性质的振动,随机振动比正弦振动的频域宽,而且是一个连续的频谱,它能同时在所有的频率上对产品进行振动激励。

冲击试验和碰撞

冲击和碰撞都属冲击范畴,规定冲击脉冲波型的冲击试验,主要是用来确定元件、设备的其它产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经受多次重复(碰撞则是多次重复)的机械冲击的适用性,以及评价结构的完好性。

5. 扫频式频谱仪价格

它们的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这两种仪器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生物灯就是TDP,它是一种磁疗!然而,频谱仪则不属于磁疗。

2.功能不同

频谱仪主要的功能是在频域里显示输入信号的频谱特性。生物灯则是利用灯泡的照射和发热来治疗人体器官的。

3.技术指标不同

频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频率范围、分辨力、分析谱宽、分析时间、扫频速度、灵敏度、显示方式和假响应。生物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灯光频率、灯光功率、照射时间。

6. 频谱扫描仪

ccd,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   

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pixel)。一块ccd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ccd的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图像像素转换成数字信号。ccd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电容,能感应光线,并将影像转变成数字信号。经由外部电路的控制,每个小电容能将其所带的电荷转给它相邻的电容。

ccd广泛应用在数位摄影、天文学,尤其是光学遥测技术、光学与频谱望远镜,和高速摄影技术如lucky imaging。ccd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

7. 扫描式频谱仪

共焦干涉仪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器。它特别适合分析激光输出模谱结构,监控单频激光输出和探测锁相效应,也可用来分析光谱线轮廓、超精细结构和同位素位移;它还可用作可调谐的窄带通滤波器等。

1958年,法国人柯勒斯(Connes)根据多光束的干涉原理,提出了一种共焦球面干涉仪。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这种共焦系统广泛用作激光器谐振腔。同时由于激光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对激光器的输出光谱特性进行分析,于是在共焦球面干涉仪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球面扫描干涉仪,这种干涉仪用压电陶瓷作为扫描元件或用气压进行扫描。

工作原理

共焦干涉仪最大透过率的频率就是干涉仪的共振频率,它决定于相邻相干光束的光程差。光程差正比于共振腔腔长,因而干涉仪透过波长是腔长的线性函数。若线性地改变腔长就可对波长进行线性扫描。干涉仪的透过光经光电转换,光源的频谱分布则可直接显示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或记录器上。

8. 扫频式频谱仪工作原理

频谱仪测试信道功率的方法:

要测试信道功率,您要测的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范范的说GSMK的基带宽度为270.833kbps,您使用的是频谱仪,信道功率是频谱的treac在信道上的积分值,如果您使用的频谱仪是FFT性质的,在硬件FFT带宽允许的情况下,RBW= 25 50 100 200 250 都可以,应该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如果使用的是压控扫频方式的频谱仪,建议Span=500KHz,RBW=25K。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