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分尺如何校正(如何校对千分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1:55   点击:2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如何校对千分尺

25到50的千分尺数显怎么来校准呢?

每一个千分尺出厂时都配备一个校准试棒,当我们在使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的时候,出现有尺寸误差的时候,说明千分尺本身的测量存在不准确现象,这时候需要使用校准试棒进行校准,看看是否有误差出现,如果数值存在误差,就需要送专门校准的部门进行精确的调校,恢复精度即可。

2. 怎样校对千分尺

千分尺在测量前,必须校对零位,即通常所说的“对零位”。其方法如下。对测量范围0-25mm的千分尺,转动微分筒,当测杠和测砧两侧面快要接触时,转动测力机构,使两侧面轻轻地接触,当测力机构发出“咔咔”的爬动声后,即可读数。这是微分筒的零刻线应与固定套筒的基准重回,微分筒面也刚好与固定套管的零刻线右边缘相切或微分筒的断面离开(离线)或盖住(压线)固定套管的零刻线,但离线不得大于0.1mm,压线不得大于0.05mm。如果零位不符合要求,则应对零位进行调整。

3. 校对千分尺零位时 微分简

1、如果零位偏差很小,就用扳手扳动固定套管微调

2、如果零位偏差比较大则需要将微分筒旋转后移,松开固定套管的紧定螺钉,前移或后移固定套管,对零后再锁紧固定套管

3、调节时用量面纸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擦拭干净,不能有油垢或其它杂质,同样将校对量杆的两测量面擦拭干净,然后在进行调节

如果零位偏差比较大则需要将微分筒旋转后移,松开固定套管的紧定螺钉,前移或后移固定套管

扩展资料

使用保养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锁紧固定套管

4. 如何校对千分尺零位

千分尺在测量前,必须校对零位,即通常所说的“对零位”。其方法如下。

对测量范围0-25mm的千分尺,转动微分筒,当测杠和测砧两侧面快要接触时,转动测力机构,使两侧面轻轻地接触,当测力机构发出“咔咔”的爬动声后,即可读数。这是微分筒的零刻线应与固定套筒的基准重回,微分筒面也刚好与固定套管的零刻线右边缘相切或微分筒的断面离开(离线)或盖住(压线)固定套管的零刻线,但离线不得大于0.1mm,压线不得大于0.05mm。如果零位不符合要求,则应对零位进行调整。

5. 怎么校对千分尺

1.外观检查用目视观察,千分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2.仔细检查仪器各零件是否有磨损、碰伤、腐蚀或其他缺陷,同时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3.被校准千分尺应先清洗,擦拭干净,其侧面应光洁无划痕。

4.拿取量块时,应带手套,不可对着标准量块及配套设备讲话,以免手汗或唾液造成标准器锈蚀。

5.选择适当的标准量块,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测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测量时要手持千分尺的隔热装置,测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千分尺刻度线垂直成90度角,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测量数值减去标准量块数值,即为误差值),普通最大允许误差为±4μm,数显最大允许误差±2μm。

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7.校准完毕后,把量块和配套设备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放回原处妥善保管。把校准合格的量具放在已检合格区域摆放整齐。收拾工作台上的5S保持工作台清洁干净。

校准合格的千分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千分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8.校准记录

填写并完成测量仪器内部校验报告。校准完后需填写校准记录由实验室或档案室保存至少3年。

6. 校对千分尺的量块

用量块校准。取合适尺寸的量块(因为千分尺是有测量范围的),用千分尺测数,数值差,就是千分尺的“问题”,然后校正千分尺。

下面就将这种方法介绍给你:

步骤一。先将千分尺微分筒后的测力装置及紧固螺钉拆下,然后找一把带有圆木把把的起子,拿住微分筒,由外向里轻轻敲击(注意力度适中),将微分筒与其中的连接件分开。

步骤二。找齐微分筒与千分尺基座上的刻度线,只要基本对齐即可!然后将前一步所拆下的部件依次还原即可。

步骤三。最后就是校对零刻度线了,方法是:将千分尺两测毡用干净纸巾(丝绸为佳)反复擦拭干净,然后将千分尺两测毡用你平时测量时的力量紧固到一起,然后锁紧微分筒上的锁紧螺钉,用千分尺自带专用工具(拨叉)校对对零即成!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对零为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