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测千分尺怎么样(千分尺检测)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4:09   点击:2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千分尺检测

外径千分尺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尔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从读数方式上来看,常用的外径千分尺有普通式、带表示和电子数显式三种类型。

2. 千分尺检测能力

需要修理测微螺杆。

  千分尺示值误差是反映千分尺准确度的综合性指标,是各种缺陷的综合反映。在计量检测工作中,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及径向摆动,测力过大或过小,刻线不精确及结构上的各种缺陷都会造成示值误差不合格。

  如果按千分尺的排查顺序,排除上述故障之后,仍然不能解决示值超差问题,那么,造成千分尺示值误差的原因就是测微螺杆的磨损,需要修理测微螺杆。

3. 千分尺检测精度

千分尺的分度是0.01mm,由于可以估读到小数点后三位,所以叫千分尺。

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尺寸的精密量具,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1mm按照测量范围可以分为0~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l25mm等多种。虽然千分尺的规格不同,但每一种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均为25mm

4. 千分尺检测标准

平常叫的千分尺实际上是百分位的应叫百分尺。使用前,应把百分尺的两个测砧面揩干净,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砧面接触(若测量上限大于25mm时,在两测砧面之间放入校对量杆或相应尺寸的量块),接触面上应没有间隙和漏光现象,同时微分筒和固定套简要对准零位。

2 转动测力装置时,微分筒应能自由灵活地沿着固定套筒活动,没有任何轧卡和不灵活的现象。

如有活动不灵活的现象,应送计量站及时检修。

3 测量前,应把零件的被测量表面揩干净,以免有脏物存在时影响测量精度。

绝对不允许用百分尺测量带有研磨剂的表面,以免损伤测量面的精度。

用百分尺测量表面粗糙的零件亦是错误的,这样易使测砧面过早磨损。

4 用百分尺测量零件时,应当手握测力装置的转帽来转动测微螺杆,使测砧表面保持标准的测量压力,即听到嘎嘎的声音,表示压力合适,并可开始读数。

要避免因测量压力不等而产生测量误差。

绝对不允许用力旋转微分筒来增加测量压力,使测微螺杆过分压紧零件表面,致使精密螺纹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损坏百分尺的精度。

有时用力旋转微分筒后,虽因微分筒与测微螺杆间的连接不牢固,对精密螺纹的损坏不严重,但是微分筒打滑后,百分尺的零位走动了,就会造成质量事故。5 使用百分尺测量零件时,要使测微螺杆与零件被测量的尺寸方向一致。

如测量外径时,测微螺杆要与零件的轴线垂直,不要歪斜。

测量时,可在旋转测力装置的同时,轻轻地晃动尺架,使测砧面与零件表面接触良好。6 用百分尺测量零件时,最好在零件上进行读数,放松后取出百分尺,这样可减少测砧面的磨损。

如果必须取下读数时,应用制动器锁紧测微螺杆后,再轻轻滑出零件,把百分尺当卡规使用是错误的,因这样做不但易使测量面过早磨损,甚至会使测微螺杆或尺架发生变形而失去精度。

在读取百分尺上的测量数值时,要特别留心不要读错0.5mm。 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在同一位置上再测量一次。

尤其是测量圆柱形零件时,应在同一圆周的不同方向测量几次,检查零件外圆有没有圆度误差,再在全长的各个部位测量几次,检查零件外圆有没有圆柱度误差等。

对于超常温的工件,不要进行测量,以免产生读数误差。

用单手使用外径百分尺时,可用大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住活动套筒,小指勾住尺架并压向手掌上,大拇指和食指转动测力装置就可测量。值得提出的是几种使用外径百分尺的错误方法,比如用百分尺测量旋转运动中的工件,很容易使百分尺磨损,而且测量也不准确;又如贪图快一点得出读数,握着微分筒来挥转等,这同碰撞那样,也会破坏百分尺的内部结构。

5. 千分尺检测什么

千分尺的读取方法:

1、从固定套上露出的刻痕线读取工件的毫米整数和半毫米整数。

2、从与固定套的纵向线对齐的微分筒上的刻度中读取工件的分数(百分之几毫米),可以确定小于一个栅格(千分之几毫米)通过估计法确定结果。

3、将两个读数相加就是测得的工件尺寸。

千分尺误差检查:

①将千分尺测砧表面擦拭干净。②旋转棘轮盘,使两个测砧先靠拢,直到棘轮发出2~3响“咔咔”声响,这时检视指示值③微分筒前端应与固定套筒的“0”线对齐。

④微分筒的“0”线应与固定套筒的基线对齐⑤若两者中有一个“0”线不能对齐,则该千分尺有误差,应予检调后才能测量。

6. 千分尺检测周期

5S现场管理方法

1.整理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

★防止误用、误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愈变窄小。

★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增加了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点: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实施要领:

1.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3.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4.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5.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6.每日自我检查

2.整顿

★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目的: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点:

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实施要领:

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2.流程布置,确定放置场所

3.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

4.划线定位

5.场所、物品标识

整顿的“3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放置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

★物品的保管要 定点、定容、定量

★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

★易取

★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标识方法

★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表示

★现物的表示和放置场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统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3.清扫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

★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稳定品质

★减少工业伤害

注意点:

责任化、制度化。

实施要领: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

4.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4.清洁

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目的:

维持上面3S的成果

注意点:

制度化,定期检查。

实施要领:

1.前面3S工作

2.考评方法

3.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4.主管经常带头巡查,以表重视

5.素养

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开展5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

目的:

★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

★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

★营造团体精神

注意点:

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施要领:

1.服装、仪容、识别证标准

2.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礼仪守则

4.训练(新进人员强化5S教育、实践)

5.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晨会、礼貌运动等)

完整的品质管理控制流程

1。QCC:品质保障圈。包括IQC,IPQC,FQC,OQC,QA,QE,TQC等

2。IQC:进料品质检验。企业在物料需求订单下达后,对供应商供应之产品进行验收检验。IQC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它的作用是保障企业物料库存的良性。视企业对物料检验标准的不同,这个部门的人数也会有所不同,可设立课,组,班,也可单独一个(规模标准决定)(全检,抽检)

3。IPQC/PQC:制程检验。在物料验收后,由于批次抽检及库区存放等原因,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品质问题的产品,故在产品上线时要求对产品的首件进行品质确定,而PQC的职能就是进行首件的确认及批次生产过程中的品质规范及督导。从而提高制程品的成材率,降低成本

4。FQC:这是一个全面的单位。叫入库检验,也叫终检(制程)。在完成生产后,产品流到下线,即包装入库。在这个过程中,FQC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品质检查,包括包装,性能,外观等。保证入库品的性能,外观,包装良好且符合要求。视客户的需求及生产管控的必要可以设定全检并包装工作。说白了就是一批经过品质训练后从事包装检验入库工作的生产人员,属下线制程。亦可由生产单位来完成,FQC进行抽检入库。

5。QA:品质保障工程师。这是一个职位说明,应该说是品质保障组。它是公司内部对客诉调查改善的一个单位,进行提出制程优化方案,提高产品品质

6。QE:品质客诉处理工程师。这是一个对外进行品质说明,处理,协调的一个单位,它是直接与业务端及客户端进行协调,说明,处理的一个单位。包括系统文件控管,客诉8D回复,程序文件制订等

7.TQC:全面品质管理。它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是把品质深入到成本,交期等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更多领域做出了要求,从而提高企业信誉进而更全面的对品质进行控管。

-----品质管理的六大注意事项

一、品质管理规划

1、品管部岗位职责(包括品管部工作职责、相关人员工作职责、相关工作环节职责)。

2、相关部门品管职责(包括相关人员总体职责、相关部门具体职责)。

3、品质方针制定与实施(包括品质方针制定、品质方针实施)。

4、品质目标制定与实施(包括品质目标制定、品质目标实施)。

5、品质标准化管理(包括明确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修订标准)。

5、品质样板管理(包括采购用样板管理、生产用样板管理、客户用样本管理)。

二、品质资源管理

1、品质培训实施与管理 (包括明确培训的目的、确定培训的内容、实施培训)。

2、品质成本分析(包括品质成本分类、品质成本管理分工、品质成本管理步骤)。

3、品质信息管理(包括品质信息管理流程、品质信息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日常品质信息的利用四、异常品

质信息的处理)。

4、品管工作环境管理(包括、确定工作环境必需因素、建立所必需的工作环境、保持所建立的工作环境)。

5、相关供方管理(包括确定对供方的需要、与供方建立双向沟通、确定供方的过程能力、监视供方的交货状

况、鼓励供方实施持续改进的方案、邀请供方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评估、确认、奖赏有优良表现的供方、

内部损失成本统计表 表二 外部损失成本统计表 表三 鉴定成本统计表 表四 预防成本统计表 表五 废

品损失汇总表 表六 信息联络单 表七 供应商年度考核表)。

三、品质管理工具

1、第一节 帕累托图法(包括制作帕累托图、分析帕累托图、使用帕累托图法的注意事项)。

2、因果图法(包括明确因果图使用原理、制作因果图、分析因果图)。

3、散布图法(包括制作散布图、分析散布图)。

4、控制图法(包括明确控制图原理、制作控制图)。

5、关联图法(包括区分关联图的类型、制作关联图)。

6、亲和图法(包括确定课题、组成小组、搜集资料 .、书写卡片、汇总整理卡片、制作标签卡、作图)。

7、系统图法(包括确定目的,提出手段、措施、评价手段、措施 ,制作卡片,、初步建图,确认目的)。

8、PDPC法(包括明确PDPC法的用途、应用PDPC法)。

9、箭线图法(包括明确箭线图的应用范围、应用箭线图)。

四、品质计量管理

1、标准计量器具管理(包括实施标准计量器具的分类与检定、规范标准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明确标准计量

器具管理的注意事项)。

2、一般计量器具管理(包括检定一般计量器具、使用一般计量器具)。

3、能源计量管理(包括明确能源计量范围,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检定与维护,明确能源计量管理注意事项)。

4、计量器具的选配 (包括选配计量器具考虑的因素、不确定度的选配方案、计量器具的选择步骤)。

5、计量器具的校准(包括校准类型、校准的注意事项)。

6、计量器具操作指引(包括电子秤、弹簧秤、硬度计、游标卡尺、高度尺六、厚度计、千分尺)。

7、计量器具内校标准(包括硬度计内校标准、深度尺内校标准、高度尺内校标准、外径千分尺内校标准、200~

500mm卡尺内校标准、200mm以下卡尺内校标准、厚度器内校标准、电子秤内校标准、钢卷尺内校标准、温

度计内校标准)。

8、计量器具周检(包括制作计量器具的周检日程表、报出下年度周检计划、报出下月周检计划、开具检定通知单、实施周检、严禁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9、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包括A类管理、B类管理、C类管理)。

五、品质检验控制

1、检验的分类与选择(包括按照检验数量分、按照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按照检验地点分类、按数据性质分

类、按照检验手段分类、按检验目的分类、按检验周期分类)。

2、检验计划制订(包括编制检验计划的准备工作、检验计划的内容、制作检验流程图)。

3、进料检验(包括进料检验概述、进料检验流程、进料检验项目与方法、进料检验方式的选择、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进料检验中紧急放行控制)。

4、过程检验(包括过程检验目的、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在线检验、完工检验、末件检验)。

5、半成品品质检验(包括半成品制程控制、半成品品质检验)。

6、成品检验(包括包装检验、生产部成品入仓检查、成品出货检验)。

六、不合格品控制

1、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包括产品开发与设计方面、机器与设备管理方面、材料与配件控制方面、生产作业控

制方面、品质检验与控制方面)。

2、不合格品标准(包括选择标识物、应用标识物)。

3、不合格品隔离(包括规划不合格品区域、放置标识、管制不合格品区货品)。

4、不合格品评审(包括提出不合格品处置申请、核查申请、复审及判定、终审及判定、安排处理、重新验证、

QC部对允收入仓的允收品进行分类标识)。

5、不合格品处置(包括条件收货、拣用、返工与返修、退货、报废、不合格品记录)。

6、不合格品预防与控制 (包括{执行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二、执行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七、品质改进计划

1、品质改进组织与运行(包括持续品质改进概述、持续品质改进组织与运行)。

2、品质改进(包括环境建立企业管理层的领导、确立品质改进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具体制定企业品质

改进的目标、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全员继续教育和培训)

3、品质改进活动开展(包括识别改进机会,确定改进项目、成立品质改进组织、制定品质改进计划 、品质改进

问题诊断、制订和落实品质改进的方案、控制与评价品质改进 、改进效果的验证和确认、改进成果的保持,

再改进项目的确定)

4、CC活动推行(包括品管圈概述、QCC小组组建、QCC活动开展、QCC活动成果总结 、QCC成果发表、

QCC活动评价、CC常见问题解决、QCC成功推行技巧)

5、TQM活动推行(包括TQM特点、TQM活动内容、QC小组建设)

6、Sigma管理 (包括{6Sigma管理基本内涵、6Sigma管理推行关键、推行6Sigma管理基本流程}

7、无缺点计划实施(包括明确无缺点计划的实施前提、实施无缺点计划

7. 千分尺检测国家标准

1、首先了解一下千分尺的结构,各部位的名称。

2、点按“set”键不超过1秒,千分尺处于工作开机状态,当显示器出现数字即为开机。

3、打开测量螺杆旁边的锁紧装置,如图示。

4、反向旋转套筒,砧面离开一定距离。

5、用擦镜纸或眼镜布蘸取酒精,放在砧面间隙中,清擦测砧与螺杆的接触面。

6、正向旋转套筒及测力装置,听到出现啪啪连续响声即刻停止,按住“set”设置键超过1秒,当显示器显示为“0.000”,校准归零完成。

8. 千分尺检测要去什么地方

需要标准量规(量柱),专用仪表螺丝刀,专用开口扳手,仪表油,脱脂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