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深度千分尺厂家(深度千分尺规格及精度)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4:49   点击:25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深度千分尺规格及精度

1、使用前先将深度千分尺擦干净,然后检查其各活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在全行程内微分筒的转动要灵活,微分螺杆的移动要平稳,锁紧装置的作用要可靠。

2、根据被测的深度或高度选择并换上测杆。

3、0—25mm的深度千分尺可以直接校对零位:采用00级平台,将平台、深度千分尺的基准面和测量面擦干净,旋转微分筒使其端面退至固定套筒的零线之外,然后将千分尺的基准面贴在平台的工作面上,左手压住底座,右手慢慢旋转棘轮,使测量面与平台的工作面接触后检查零位:微分筒上的零刻线应对准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微分筒锥面的端面应与套管零刻线相切。

4、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深度千分尺,要用校对量具(可以用量块代替)校对零位:把校对量具和平台的工作面擦净,将校对量具放在平台上,再把深度千分尺的基准面贴在校对量具上校对零位。

5、使用深度千分尺测量盲孔、深槽时,往往看不见孔、槽底的情况,所以操作深度千分尺时要特别小心、切忌用力莽撞。

6、当被测孔的口径或槽宽大于深度千分尺的底座时,可以用一辅助定位基准板进行测量。

2. 深度千分尺使用方法图片

深度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转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

深度千分尺测量杆长度规格有0~25mm、25~50mm、50~75mm等等。

螺旋测微器是个通称,有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公法线外径千分尺等。它的原理是用很精密的螺丝通过旋转,而测出它的轴向移动的距离。螺丝的螺距(任意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0.5毫米。也即套管旋转一周,轴向移动0.5毫米。而套管圆周等分为50格,故每格是0.01毫米,也即它的测量精度。

下面以最常用的外径千分尺为例,介绍它的使用方法:被测物先放在台面上,或用其它物件把它夹住。

左手持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外围,右手用拇指、中指、食指捏住另一端有花纹的那只轮子(专业名称为棘轮)。把被测物放入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头之间,右手顺时针方向慢慢拧紧,直至棘轮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看一下此时的读数即可。

3. 高精度千分尺

应该是问精度最高的尺子。目前精度最高的尺子应该是千分尺,它的精度一般为0.01mm。

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精度由高到低是:千分尺(精度0.01毫米)、游标卡尺(精度0.1毫米)、钢尺(钢卷尺,精度1毫米),皮尺(精度1厘米)。

测量长度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精度不同的工具,不必片面追求高精度。

4. 深度千分尺用途

长度测量工具 。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

①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

②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

5. 深度千分尺规格有几种

使用方法是:

1、使用前先将深度千分尺擦干净,然后检查其各活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在全行程内微分筒的转动要灵活,微分螺杆的移动要平稳,锁紧装置的作用要可靠。

2、根据被测的深度或高度选择并换上测杆。

3、0—25mm的深度千分尺可以直接校对零位:采用00级平台,将平台、深度千分尺的基准面和测量面擦干净,旋转微分筒使其端面退至固定套筒的零线之外,然后将千分尺的基准面贴在平台的工作面上,左手压住底座,右手慢慢旋转棘轮,使测量面与平台的工作面接触后检查零位:微分筒上的零刻线应对准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微分筒锥面的端面应与套管零刻线相切。

4、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深度千分尺,要用校对量具(可以用量块代替)校对零位:把校对量具和平台的工作面擦净,将校对量具放在平台上,再把深度千分尺的基准面贴在校对量具上校对零位。

5、使用深度千分尺测量盲孔、深槽时,往往看不见孔、槽底的情况,所以操作深度千分尺时要特别小心、切忌用力莽撞。

6、当被测孔的口径或槽宽大于深度千分尺的底座时,可以用一辅助定位基准板进行测量。

6. 深度千分尺量程

千分尺的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要高,比方说游标卡尺测量后最多可读出小数点后两位数,而千分尺测量后可读出小数点后三位数。游标卡尺可测出某物体厚度5.22mm,而千分尺测量同一物体厚度为5.223mm。游标卡尺与千分尺同为高精度测量用具,用的时候必须小心轻拿轻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