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南方全站仪后方交会视频(南方全站仪后交会法怎么操作)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04:22   点击:12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南方全站仪后交会法怎么操作

全站仪后方交会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1、开机后先按S.O键,输入文件名(可选项)。

2、确定,再按S.O键下翻。

3、F2键选择新点,再按F2选择后方交会法,再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选项)。

4、F1距离后方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棱镜,测量,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然后再看残差(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大不大,不大就可以进行计算,接着就是进行定位放线了。

5、放样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名—回车—输入仪高—回车—输入A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输入B点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计算—记录—最后完成。

2. south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怎么测

(三),距离测量1.连续测量确认处于测角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照准棱镜中心照准V:90°10′20〃HR:170°30′20〃H-蜂鸣R/L竖角P3↓②按键,距离测量开始*1),2);HR:170°30′20〃HD*[r]<VD:m测量模式S/AP1↓HR:170°30′20〃HD*235.343mVD:36.551m测量模式S/AP1↓显示测量的距离*3)―*5)再次按键,显示变为水平角(HR),垂直角(V)和斜距(SD)V:90°10′20〃HR:170°30′20〃SD*241.551m测量模式S/AP1↓*1)当光电测距(EDM)正在工作时,"*"标志就会出现在显示窗.*2)将模式从精测转换到跟踪,参阅6.5"精测/跟踪测量模式".在仪器电源打开状态下,要设置距离测量模式,可参阅12"基本设置".*3)距离的单位表示为:"m"(米)或"ft""fi"(英尺),并随着蜂鸣声在每次距离数据更新时出现.*4)如果测量结果受到大气抖动的影响,仪器可以自动重复测量工作.*5)要从距离测量模式返回正常的角度测量模式,可按ANG键.*6)对于距离测量,初始模式可以选择显示顺序(HR,HD,VD)或(V,HR,SD)参阅12"基本设置".2.N次测量/单次测量当输入测量次数后,仪器就按设置的次数进行测量,并显示出距离平均值.当输入测量次数为1,因为是单次测量,仪器不显示距离平均值.确认处于测角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照准棱镜中心照准V:12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②按键,连续测量开始*1);HR:170°30′20〃HD*[r]<VD:m测量模式S/AP1↓③当连续测量不再需要时,可按F1(测量)键*2),测量模式为N次测量模当光电测距(EDM)正在工作时,再按F1(测量)键,模式转变为连续测量模式.F1HR:170°30′20〃HD*[n]<VD:m测量模式S/AP1↓HR:170°30′20〃HD:566.346mVD:89.678m测量模式S/AP1↓*1)在仪器开机时,测量模式可设置为N次测量模式或者连续测量模式,参阅"基本设置".*2)在测量中,要设置测量次数(N次),参阅"基本设置".(四),坐标测量通过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后测量坐标时,可直接测定未知点的坐标.进行坐标测量,注意:要先设置测站坐标,测站高,棱镜高及后视方位角.步骤如下: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设置已知点A的方向角*1)设置方向角V:12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②照准目标B,按键照准棱镜N:标识符:仪高:0.000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②按F4(测站)键F4测站点点号:PT-01输入调用坐标回车③按F1(输入)键F1测站点点号:PT-01回退空格数字回车④输入点号,按F4键*1)输入点号F4点号->PT-11标识符:仪高:0.000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⑤输入标识符,仪高*2)*3)输入标识符输入仪高点号->PT-11标识符:仪高:1.235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⑥按F3(记录)键F3点号->PT-11标识符:仪高->1.235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记录[是][否]⑦按F3(是)键,显示屏返回数据采集菜单1/3F3数据采集1/2F1:输入测站点F2:输入后视点F3:测量P↓如果不需要输入仪高(仪器高),则可按F3(记录)键.在数据采集中存入的数据有点号,标识符和仪高如果在内存中找不到给定的点,则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该点不存在".2.设置后视点通过输入点号设置后视点将后视定向角数据寄存在仪器内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由数据采集菜单1/2按F2(后视),即显示原有数据F2后视点->编码:镜高:0.000m输入置零测量后视②按F4(后视)键*1)F4后视点号->输入调用NE/AZ[回车]③按F1(输入)键F1后视点号:回退空格数字回车④输入点号,按F4(ENT)键*2)按同样方法,输入点编码,反射镜高*3)*4)输入PT#F4后视点->PT-22编码:镜高:0.000m输入置零测量后视⑤按F3(测量)键F3后视点->PT-22编码:镜高:0.000m角度*斜距坐标---⑥照准后视点选择一种测量模式并按相应的软键例:F2(斜距)键进行斜距测量,根据定向角计算结果设置水平度盘读数测量结果被寄存,显示屏返回到数据采集菜单1/2照准F2V:90°00′00〃HR:0°00′00〃SD*<<测量…数据采集1/2F1:输入测站点F2:输入后视点F3:测量P↓每次按F3键,输入方法就在坐标值,设置角和坐标点之间交替交换如果在内存中找不到给定的点,则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该点不存在".3.碎部测量:即进行待测点测量,并存储数据操作过程操作显示由数据采集菜单1/2,按F3(测量)键,进入待测点测量.F3数据采集1/2F1:测站点输入F2:输入后视F3:测量P↓点号->编码:镜高:0.000m输入查找测量同前②按F1(输入)键,输入点号后*1)按F4确认F1输入点号F4点号=PT-01编码:镜高:0.000m回退空格数字回车点号=PT-01编码0>镜高:0.000m输入查找测量同前③按同样方法输入编码,棱镜高*2)F1输入编码F4F1输入镜高F4点号:PT-01编码->SOUTH镜高:1.200m输入查找测量同前角度*斜距坐标偏心④按F3(测量)键F3⑤照准目标点照准⑥按F1到F3中的一个键*3)例:F2(斜距)键开始测量数据被存储,显示屏变换到下一个镜点F2V:90°00′00〃HR:0°00′00〃SD*[n]<<测量…⑦输入下一个镜点数据并照准该点点号->PT-02编码:SOUTH镜高:1.200m输入查找测量同前⑧按F4(同前)键按照上一个镜点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被存储按同样方式继续测量按ESC键即可结束数据采集模式.照准F4V:90°00′00〃HR:0°00′00〃SD*[n]<<测量…点号->PT-03编码:SOUTH镜高:1.200m输入查找测量同前*1)点编码可以通过输入编码库中的登记号来输入,为了显示编码库文件内容,可按F2(查找)键.*2)符号"*"表示先前的测量模式

3. 全站仪后方交会使用方法

后方交会法是根据两个及以上的后视点使用三角函数进行坐标计算了,后视个数越多,产生的误差越小,你说的“这样的坐标有两个”是指后视坐标吗?

如果是后视就不存在你所说的问题,后视越多计算越精确,前提是你的点没问题。

4. 南方全站仪如何后方交会

1、开机后先按S.O键,输入文件名(可选项)。

2、确定,再按S.O键下翻。

3、F2键选择新点,再按F2选择后方交会法,再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选项)。

4、F1距离后方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棱镜,测量,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然后再看残差(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大不大,不大就可以进行计算,接着就是进行定位放线了。

5、放样

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名—回车—输入仪高—回车—输入A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输入B点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计算—记录—最后完成。

全站仪后方交会注意事项:

1、全站仪后方交会法跟极坐标法的原理是一样的,都要有两个已知条件。

2、极坐标法有两个已知坐标或者一个坐标一个方向就可以了,后方交汇要有两个坐标。

3、在仪器里面找到后方交汇,有的叫交会测量,有的叫新点。每个仪器不同都不一样。

4、有的一起要输入两个坐标后在测距,有的是输一个测一个。输入坐标,然后测距,然后按计算,定向就可以了,后交有条件限制的。

5、根据经验交会角度不能小于15度和大于165度、更不能再一条直线上或者三角关系危险圆上。要不然仪器就不能计算出结果,无法交会。

6、对交会距离也有一定限制,得慢慢摸索,总之比极坐标法好用,可以交会2个坐标,也可以交会很多坐标,坐标多精度高。

5. 南方全站仪后方交汇法

南方测绘nts一332r10全站仪后方交会采用的是角度交汇。但在全站仪工作时也可以同时测量距离,包括水平距离、斜距和高差等。

6. 南方全站仪后方交会法视频

启动后方交会按键,照准第一个控制点进行观测,储存观测成果,再照准第二个已知点进行观测,储存观测成果,计算测站点坐标。完毕。

7. 南方全站仪后交法使用方法图解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距离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3)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4)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3)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8. 南方全站仪后方交

后方交会,只要仪器有这个功能没有这个功能的话你要1.仪器站在可以通视两个已知点的位置,把仪器调设水平。(这个点暂叫C点)

2.观测对中器对点做记号3.观测CA线和CB线的距离4.在CAD图用CA线和CB线长度作为半径画圆得出C点的坐标(A和B点的坐标体系)

9. 全站仪后方交会方法

 1、开机后先按S.O键,输入文件名(可选项)。

2、确定,再按S.O键下翻。

3、F2键选择新点,再按F2选择后方交会法,再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选项)。

4、F1距离后方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棱镜,测量,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

然后再看残差(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大不大,不大就可以进行计算,接着就是进行定位放线了。

5、放样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名—回车—输入仪高—回车—输入A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输入B点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计算—记录—最后完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