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南方全站仪测量距离(南方全站仪测量参数设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8:57   点击:22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南方全站仪测量参数设置

一、仪器操作部份

1,测量前首先要进行仪器精确对中及整平,

2,进行温度气压设定

A,按数字面板上的星号键

B,按功能面板上的F3(对应的是S/A)

C,按F3进行温度设定,以当天的温度为准。

D,按F4进行气压设定,以当地气压为准

(天津地区通常设为1013Pa)【一般不用设置】

3,棱镜常数设定

A,按数字面板上的星号键

B,按功能面板上的F3(对应的是S/A)

C,按F1进行棱镜常数设定(常为-30或者0)

4,有棱镜测量和无棱镜测量设定(NTS-312B无此功能)

A,按数字面板上的星号键

B,按功能面板上的F1(对应的是模式)

C,按F1设为有棱镜测量

D,按F3设为无棱镜测量

进行完上述设定后,可以进行放样测量了,

二,放样测量

1,按数字面板上的S.O键

2,输入一个文件名,然后按ENT键确定,按F3进行字母/数字切换。例如:FN:JIANWEI

3,按F1输入测站点坐标,然后输入测站点名,例如:点名:1

4,按F4输入测站点坐标数字,(对应:坐标)

5,按ENT键确定,(N,E,Z,各确定一次)

6, 输入仪器高,以实际仪器高为准,例如:仪高:1.5m

(通常不设,直接按ENT键确定)

7,按ENT键确定,

8,按F2输入后视点坐标,然后输入后视点名,例如:点名:2

9,按F4输入后视点坐标数字,(对应:坐标)

10,按ENT键确定,(N,E,各确定一次)

11, 照准后视点,然后按F4键,(例如:照准?是,对应F4键)该步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照准后视点才能点F4

12,按F3输入放样点坐标,然后输入放样点名,例如:点名:3

13,按F4输入放样点坐标数字,(对应:坐标)

14,按ENT键确定,(N,E,Z,各确定一次)

15, 输入棱镜高,以实际棱镜高为准,例如:镜高:2.15m

(通常不设,直接按ENT键确定位)

16,按ENT键确定,

17, 按F4继续(对应:继续)

18,转动仪器,将角度差调为零,然后锁定水平手轮,

※即:dHR=000000

19, 按F2,(对应:距离)

20, 按F1,(对应:测量)

21,前后移动棱镜杆,

※使:dH=0m

22,按F3(对应:坐标)

注意:将此时测出的坐标NEZ,对比输入的放样坐标NEZ,

N,E尾数误差为±5mm以内

23,一个点放样完成,接着放下一个点。

24,按F4 (对应:换点)

25,重复第12步,以此类推。

三,坐标测量

1,按数字面板上的 M 键

2,按F1 (对应:数据采集)

3,输入一个文件名,然后按ENT键确定,按F3进行字母/数字切换。例如:FN:NANFAN

4,按F1,(对应:输入测站点) 然后按F1输入测站点名,

例如:点名:1 ,按ENT键确定,注:点名,编码,仪高,各确定一次,通常编码仪高不用输任何数字。

5,按F3 (对应:测站)

6,按F4输入测站点坐标数字,(对应:坐标)

7,按ENT键确定,(N,E,Z,各确定一次)

8, 按F4,(对应:记录)

9,按F4键确定是,(对应:是)

10,按F2,(对应:输入后视点) 然后按F1输入后视点名,

例如:点名:2 ,按ENT键确定,注:点名,编码,镜高,各确定一次,通常编码镜高不用输任何数字。

11,按F3,(对应:后视)

12,按F4输入后视点坐标数字,(对应:坐标)

13,按ENT键确定,(N,E,各确定一次)

14, 照准后视点,然后按F4键,

※例如:照准?是,对应F4键,该步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照准后视点才能点F4

15,按F4,(对应:测量)

16,按F1,(对应:角度)

17,按F3,(对应:测量)

18,按F1,输入点名 例如:点名:3 ,按ENT键确定,

注意:点名,编码,镜高,各确定一次,通常编码仪高不用输任何数字。

19,按F3,(对应:测量)

20,按F3,(对应:坐标)

21,此时测出来的坐标NEZ就是我们需要的坐标。

22,按F4,(对应:记录)

23,继续测量下一个坐标点,按F4 (对应:同前),记录,

以此类推进行坐标测量。

2. 南方全站仪连续测量设置

 南方全站仪高程不准调整检查:

1) 检查测量用的棱镜杆是不是竖直,可换基座式棱镜使用光学对点方式对中整平测量比较高程误差;

2) 按照说明书附页“检查指标差i角”的方法检验校正;i角偏大影响会直接影响全站仪高程精度

3) 检查高低差值是不是偏大

4) 关闭补偿器测量结果与打开补偿器测量结果对比是否一致

5) 观察测量环境,是不是在由山脚(山顶)测山顶(山脚),或跨河跨山谷测量,由于空气密度不同会产生视线折射现象,影响精确对中,造成测量结果错误 如果上述问题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请送南方测绘全站仪维修中心进一步校正。

在TN-S系统中,PE线和N线都是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地方引来的,但这两根线除在中性点处有电气连接外,之后一直到负荷末端,必须绝缘良好,不准再有电气连接,因此在配电箱内也不能有任何连接。

PE线是为人的安全、为人免受电击而设置的,沿它的整条PE线上,电位始终与零电位相等,什么时候PE线上都无电流(故障情况除外),而所有设备外壳或故障情况下可带电的部件,都接了PE线,这就保障了人员的安全。

N线则不一样,它和任意一火线构成220V电压供给单相负载,一般三个相各自带的单相负载不可能完全相等,差异较大,这就导致负载端的零点位移(两个点不在一点上),这样,电源中性点与负载中性点之间就有电压,有电压存在,N线中就有电流。

其电压、电流的大小、方向,取决于当时系统阻抗和三相的单相负载不平衡情况。不必须说明,即使是三相电动机,各相的电阻、阻抗也不可能100%平衡,总有误差,有误差,中性点就有位移,只是程度很小而已。因此中性线上任何时候对地都有电压,都有电流流过。这就是为什么除接地点外,不允许N线PE线再有任何的连接。

3. 南方测绘全站仪参数设置

按星号键 再按F4(对点) 出现激光对电器。按F1开。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4. 南方全站仪单次测量设置

你好,在小范围角度测量方面,全站仪较动态gps有较大优势,动态gps单次解算,稳定度不高,采用静态采集解算后,可以提高角度观测精度稳定度。

希望可以帮到你

5. 南方全站仪高程测量

面板上按键功能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

ANG——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

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

ESC——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

POWER——电源开关键

► ◄ ——光标左右移动键

▲ ▼ ——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

F1、F2、F3、F4——软功能键,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

3.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V——竖盘读数 ;HR——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

HD——水平距离;VD——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SD——斜距;*——正在测距;

N——北坐标,相当于x;E——东坐标,相当于y;Z——天顶方向坐标,相当于高程H。

6. 南方全站仪仪器常数设置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7. 南方全站仪精度是多少

采用同轴双速制、微动机构,使照准更加快捷、准确。

2、控制面板具有人机对话功能。控制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屏组成。除照准以外的各种测量功能和参数均可通过键盘来实现。仪器的两侧均有控制面板,操作十分方便。

3、设有双向倾斜补偿器,可以自动对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修正,以消除竖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8. 南方全站仪参数设置详情

1. 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器。

2. 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 外)。

3. 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

4. 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

5. 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上的电池卸下分开存放。电池应每月充电一 次。

6. 仪器运输应将仪器装于箱内进行,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

7. 仪器安装至三脚架或拆卸时,要一只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跌落。

8. 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用其它物品擦拭。

9. 仪器使用完毕后,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灰尘。仪器被雨水淋湿后,切勿通电开机,应用干净软布擦干并在通风处放一段时间。

10. 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信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

11. 即使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