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软启动器故障分析(软启动器故障分析报告)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7:00   点击:22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软启动器故障分析报告

①故障代码Err01→故障类容:→断相;→说明→主电路任意一相断相。

②故障代码Err02→故障类容:→过电流;→说明→超过额定电流12倍。

③故障代码Err03→故障类容:→过载;→说明→额定电流设置值小或电动机超载。

④故障代码Err04→故障内容:→三相不平衡;→说明→任意两相电流之差大于25%时保护。

⑤故障代码Err05→故障类容→晶闸管过热;→说明→温度大于70℃时保护。

⑥故障代码Err06→故障类容→ U相晶闸管故障;→说明→U相晶闸管短路。

⑦故障代码Err07→故障类容→ V相晶闸管故障;→说明→V相晶闸管短路。

⑧故障代码Err08→故障类容→ W相晶闸管故障;→说明→W相晶闸管短路。

⑨故障代码Err09→故障类容→ 无触发时有电流;→说明→停机状态下负载有电流。

⑩故障代码Err10→故障类容→ 无负载;→说明→输出端(U、V、W)悬空。

11.故障代码Err11→故障类容→ 逆相;→说明→电源输入端逆相。

12.故障代码Err12→故障类容→外部故障;→说明→外部设备故障。

2. 软启动器损坏原因分析

那肯定用排除法,先排除电机和电缆对地绝缘问题,最后才判断是否是软启动故障。

3. 软启动器故障处理

故障-F01(瞬停) 出现此故障是接线端子7和10开路,只要使用导线短接接线端子7和10即可解决。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可将软启内部功能代号“9”(控制方式)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避免此故障。

故障-F02(启动时间过长) 出现此故障是软启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使得软启动器的启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软启内部的功能代码“4”(限制启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倍。必须注意的是电机功率大小与软启动器的功率大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大的情况下,盲目地把参数设置到4~5倍,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软启内部的硅模块或可控硅。

故障-F03(过热) 出现此故障是由于软启动器在短时间内的启动次数过于频繁,为此在操作软启时,启动次数每小时不要超过12次。

故障-F04(输入缺相) 引起此故障的因素有:①检查进线电源与电机接线是否有松脱;②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电机是否匹配;③用万用表检测软启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符合正常情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 Ω);④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判断,就可予以排除。

故障-F05(频率出错) 此故障是由于软启动器在处理内部电源信号时出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出错。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品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理。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善。

故障-F06(参数出错) 出现此故障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具体操作:先断掉软启动器控制电(AC 220 V)用一手指按住软启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启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 s后松开“PRG”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

故障-F07(启动过流) 启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启动电流超出了500%倍而导致,解决此办法有:把软启内部功能码“0”(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能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还有功能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

故障-F08(运行过流) 导致此故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导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热进量。可检查负载与软启动器功率大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大软启拖多大的电机负载。

故障-F09(输出缺相) 主要是检查进线和出线电缆是否有松脱,软启输出相是否有断相或是电机有损坏。

4. 软启动器故障分析报告怎么写

1.瞬停: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而导致的,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的话,我

们可以告诉用户只需把软起内部功能代号“9”(控制方式)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避免此故障。

2、起动时间过长: 出现此故障是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把软起内部的功能代码“4”(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须要注意的是电机功率大小与软起动器的功率大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大的情况下,野蛮的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软起内部的硅模块或是可控硅。 3、输入缺相:

(1) 检查进线电源与电机接线是否有松脱; (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电机是否匹配;

(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符合正常情

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欧左右);

(4) 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

4.频率出错:

此故障是由于软起动器在处理内部电源信号时出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出错。出现这种

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品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理。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善。

5.参数出错:

出现此故障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具体操作:先断掉软起动器控制电(交流220V)

用一手指按住软起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起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S后松开“PRG”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

6.起动过流:

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电流超出了500%倍而导致的,解决此办法有:把软起内部功能码“0”(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能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还有功能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

软启动器是一种集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备。实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启动电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限流值、启动时间等。

软启动器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投入市场,填补了星-三角启动器和变频器在功能实用性和价格之间的鸿沟。采用软启动器,可以控制电动机电压,使其在启动过程中逐渐升高,很自然地控制启动电流,这就意味着电动机可以平稳启动,机械和电应力降至最小。因此软启动器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软启动器所附带的软停车功能有效地避免水泵停止时所产生的“水锤效应”

5. 软启动故障大全

1、电机起不来

电机不能起动的二种原因,一种是六种可控硅的其中一只触发不可靠或是不导通,一相电路通过的是半波直流,电动机的两相绕组通过的直流对电动机起到了制动作用,不仅电机起不来,严重的还会烧毁电机和可控硅。二是启动参数或启动曲线不当导致电机起不来,这是最为常见的故障问题。

前者在使用中发生,但概率低于接触器的故障率。后者多发生在第一次运输调整中,调整后不再出现。大多数软启动器厂家的产品不会出现此问题,启动程序性能好,出厂价值设定适用性强。只有很少制造商的产品需要制造商自己调整。

软启动器的五类常见故障问题

2、可控硅烧毁

可控硅破坏或爆炸,这种故障与国内外品牌无关,但比接触器故障率低,主要问题出现在饼式可控硅的安装技术上。

3、控制器烧损

与软启动器相比,控制器烧损最严重。一些制造商出现这种故障,修理率超过30%。进口和合资制造商此类问题很少见,主要是控制器的电源和触发电路和输入电路三个部分容易烧毁。

4、软启动器误动作

电机在运行装置下软启动器受到干扰停止状态下,软启动器受到干扰启动时,前者普遍,后者只有两个品牌。造成误动作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二是与线路布局有关。

5、软启动器内部插件接触不良

软启动器内部插件的选择本来不是问题,这是国内制造商容易忽视的问题,故经常发生故障。

6. 软启动器故障分析报告模板

电光软启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是:

1.瞬停: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而导致的,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的话,我

们可以告诉用户只需把软起内部功能代号“9”(控制方式)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避免此故障。

2、起动时间过长: 出现此故障是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把软起内部的功能代码“4”(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须要注意的是电机功率大小与软起动器的功率大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大的情况下,野蛮的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软起内部的硅模块或是可控硅。 3、输入缺相:

(1) 检查进线电源与电机接线是否有松脱; (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电机是否匹配;

(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符合正常情

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欧左右);

(4) 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

4.频率出错:

此故障是由于软起动器在处理内部电源信号时出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出错。出现这种

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品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理。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善。

5.参数出错:

出现此故障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具体操作:先断掉软起动器控制电(交流220V)

用一手指按住软起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起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S后松开“PRG”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

6.起动过流:

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电流超出了500%倍而导致的,解决此办法有:把软起内部功能码“0”(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能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还有功能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

软启动器是一种集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备。实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启动电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限流值、启动时间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