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实验室配备(实验室配备标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5:51   点击:2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实验室配备标准

实验人员配备参考标准为:小学平均12个班1人,初中平均8人班1人,高中平均5个班1人。农村学校则分别18、9、6个班配备1名实验教师。

 实验室负责管理的教师的职责如下: 一、执行学校有关实验室的工作计划,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二、按照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准备和开出教学实验,积极配合有关教师,切实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课外科技实验活动。

 三、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仪器研制,改进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实验室工作水平。

 四、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熟悉材料、药品的性能,负责作好仪器设备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更新工作和材料、药品的使用、回收、处理工作。

 五、负责实验室、仪器室及材料、药品、标本、模型、挂图、教具的物质管理工作;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习惯。

2. 实验室配备标准要求

这要根据你实验室存在试剂等化学物品的各类而定,有的可以用水灭火,有的不可以用水,有的可以用干粉,有的不能用干粉,有的能用黄沙,要根据储存物质的性质选择适用的灭火剂来灭火。

数量的话也是根据你存在物品的多少、实验室的面积等实际情况确定的。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3. 实验室应配备

一般实验室温度控制23+/5℃,湿度控制65+/15%RH,对于不同实验室要求不一样,具体应包括如下要求。

1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通风换气设备,以及实验废气的排放管道,保持实验室内的空气新鲜洁净。

2 实验室应配备冰柜用以保存样品和试剂。

3 实验室应配备保险柜用以保存剧毒物品。

4 对实验室内部不同功能的区域,尤其是进行具有高毒性和“三致效应”的环境污染物分析场所,应进行分隔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加以区分。

5 对进入不同区域的人员、设备和分析项目存在干扰的情况进行控制,如使用警示标识或门禁,以避免实验室环境发生交叉或外来干扰。

专用实验室应满足哪些条件?

天平室或傅立叶红外分析室

(1)室温20±5℃,湿度65±5 %;

(2)内部应安装空调或除湿机等必要的设备,保证必需的恒温恒湿条件。

光谱分析室

(1)配备样品处理间:有洗涤池、实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摄谱室):室温20±5℃,湿度65±5 %;

(3)通风:仪器激发部分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

4. 实验室配备标准有哪些

1.电源配置

实验室的照明电源与实验设备电源必须分开,并配备总、分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应尽量远离水源,所有电器开关、插座必须采用防爆结构。 实验设备电源应有两孔和三孔的,且具有保护盖插座,安置在各需要处,并侧向安装,避免因液体的溅入而短路。

2.通风设备

实验室要求新风必须全部来自室外,然后全部排出室外, 化学通风柜的排气不得在室内进行空气循环。 通风柜有上部排风式、下部排风式和上下同时排风式。 选择通风柜时可根据所排出物质的性质决定,如果排出物质较空气重时,可选择下部排风式;如排出物质较空气轻时,选择上部排风式;如排出物性质不稳定时,选择上下同时排风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上下排风量的比例。 另外,通风柜不能作为唯一的室内排风设施,局部可能产生危险物质的仪器上方还应该设置排气罩进行局部排风。通风柜的台面理想的是用水泥的;如果采用木材柜,应该进行防水阻燃技术处理,使其能够耐一定的高温。

3. 实验桌

实验室内两实验桌间前后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 60 c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 l30 c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 150 cm。 实验室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小于 60 c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 90 cm。 实验室桌端部与墙面 (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55 cm。

4.实验柜

实验室中应设置小型储藏柜,放置短时期内需使用的化学试剂。 储藏柜应有良好的耐火性能,通风确当,备有必要的安全色装,以保证试剂与危毒物的储藏安全可靠。实验室自存的危 毒物品数量应严格控制,非工作必需者不应储存,更不应久放不用。

5. 管线

根据实验需要,实验室需要敷设水、电、煤气、压缩空气等管道。 管道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化学稳定性,管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煤气、过热蒸汽、压缩空气的阀门,应该漆成不同的颜色,或做成不同的形状,避免混淆。阀门的开关位置,应易识别,一看就可以辨出是开还是关。 控制电、煤气、压缩空气、过热蒸汽等线路或管道的安全总闸,应设在实验室的外面。

此外,在实验室内配备必要消防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四类消防设施为实验室必备:

1. 灭火设备

实验楼应根据技术规范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包括消防水龙、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砂箱等。 每一个实验室均应配备小型灭火器,悬挂在室内。

2.防毒用具

每一楼层应设若干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防毒面具,以便及时开展灭火与救人的工作。 其容量应可供呼吸 30 分钟。

3.报警器

从事剧毒气体的实验室,应设报警器。遇有毒气外泄事故,可及时向附近的实验室发出警报。报警器可为电铃或汽笛。

4.事故照明

实验楼应配备紧急电源,确保停电时疏散通道与紧要场所的照明。紧急电源分备用发电机与备用蓄电池两种。备用发电机应能远距离启动或设自动启动装置。为了防止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停电而引起的危险,应由备用发电机保证供电,且应在停电后45秒钟内保证照明需要,照度可为正常情况下1/8左右。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楼梯的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灯,可用备用蓄电池供电,照度应不低于1勒克司。在可能产生事故的仪器设备附近,控制室、疏散通道两侧的墙面上,安全出口的上顶部,楼梯口和走道的拐角处,应重点设置事故照明灯,并涂上显目的颜色标志。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处,还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灯。

此外,CEIDI西递提别提醒,除了实验室装修设计中的消防设计以外,实验室在使用中也要制定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降低因人为失误造成的消防安全问题。例如实验室内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且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更换; 实验室内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氢气、氮气、氧气等)必须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避免超负荷用电;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可燃性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不得混合放置等。

5. 小学科学实验室配备标准

一 、活动目标

1. 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对戏中学习科学。

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活动日期及地点

每周三下午活动课 , 科学实验室

三、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科学知识及实验操作兴趣小组活动制定以内容:①科学知识②实验操作等活动。

四、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前活动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采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做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多强调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评价

1.每次上课前进行签到,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发喜报或笔记本)。

6. 实验室设置标准

新建的喜格-医院检验科平面布局应能清晰的分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之间应有物理隔离。

污染区主要由检测实验室、采血室组成;半污染区主要由试剂库、制水间等辅助功能间组成;清洁区主要由办公室和更衣室组成。

7. 化学实验室配备标准

一个实验室发生消防危险的主要方式就是燃烧和爆炸,所以要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对实验室进行设计。

防火:

1.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符合规范要求;

2.装修材料尽量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3.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备相应的灭火设施;

4.与其他区域设置防火门等;

5.实验室不应设置在宿舍楼;

6.实验室与其他建筑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防爆:

1.要有防爆措施,例如设置泄压窗,泄压门等,泄压门窗不能正对交通要道或重要建筑;

2.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等;

3.对屋内的环境进行控制,例如防止爆炸粉尘堆积的喷水洒水措施等。

其实,每个建筑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隐形针对性的设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