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硬度计压痕(硬度计压痕的深度)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08:59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硬度计压痕的深度

钢材硬度测试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1、肖氏冲击法,肖氏是利用冲击体下落时钢材越硬回弹越高的原理。

2、里氏冲击法,里氏是利用冲击体下落时钢材越硬回弹速度越快的原理。

3、用硬度计来测试,用的是金刚石(钢球压头)压入一定的力,测量压痕在工件上的面积或深度来计算工件的软硬度。

现在比较推广应用里氏。

还有就是属于土方法了,需要很有经验的人才能看出来:

就是用锉刀或砂轮机打磨材料,根据火星多少判断材料大致的硬度范围。

因为钢材含碳量越高越硬,所以火星越大钢硬度越高,但是这不是很准,因为有的钢含杂质特别多,所以打磨中火星非常大。

所以说需要很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看出来。因为不光是火星多少,还要看火星的颜色来判断。

不过一般情况下火星大硬度大,火星小硬度小。

2. 维氏硬度计压痕深度

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维氏硬度值与下列因素有关:

1、 试验力:硬度值大小与试验力大小、试验力方向、试验力保持时间极其施加速度有关。

2、 压头:硬度值与金刚石压头两相对面夹角、横刃及其四棱锥体的表面粗糙度等均有关。当压头顶端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时,称这条线为压头横刃。

3、 试样:硬度值与试样材质、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压痕间和压痕到试样边缘间距离以及试样温度等均有关。

维氏硬度试验误差分析

压痕对角线长度测量不精确引起的硬度测量误差

-----当压痕对角线长度测量大了,硬度测得值较硬度真值低;反之,当压痕对角线长度测量小了,硬度测得值较硬度真值高。 压痕对角线越长,则硬度测量相对误差越小。因此当试验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选用较大的试验力,以便能得到较大的压痕,减少硬度测量相对误差。

3. 以压痕深度计量硬度值的是

洛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的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

用一定大小的载荷P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压入被测金属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后卸除载荷。载荷P与压痕表面积F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布氏硬度一般适合较软材质的硬度测量。当被测样品过小或者布氏硬度(HB)大于450时,就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4. 硬度压痕直径对照表

里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对照表如下:

里氏硬度里氏硬度

里氏硬度是由瑞士LEEB博士1978年首次提出的全新的硬度测量方法,它的定义是:用规定质量的冲击体在弹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冲击试样表面,用冲头在距离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之比计算出的数值。

洛氏硬度洛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的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在洛氏硬度试验中采用不同的压头和不同的试验力,会产生不同的组合,对应于洛氏硬度不同的标尺。

5. 硬度压痕换算

度式: (HS)=勃式硬度(BHN)/10+12 (HS)=洛式硬度(HRC)+15 (BHN)= 洛克式硬度(HV) (HRC)= 勃式硬度(BHN)/10-3

互相间没有换算公式。

但根据试验结果,可获得大致的换算关系如下:1HRC≈10HB≈10HV

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

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6. 硬度计压痕深度测量装置

1、打开硬度计的电源,旋转试验力变换手轮,选择试验力。

2、硬度计按方向键移选择表, 1适用于有色金属, 2适用于黑色金属,按ENTER键确认,主屏幕弹出转换表,按ENTER键确认,主屏幕状态显示出所选硬度值转换标尺。

3、按方向键,弹出DWELL保荷时间菜单,选择加荷时间。

4、按方向键,弹出FUNCTION菜单。选择**个选项Single, 按ENTER键确认,硬度计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5、转动压头与物镜转换罩壳,使10×物镜位于主体正前方位置。

6、转动升降丝杆使试验台上升,直至试样表面清晰成像。硬度计如果在目镜中观察到的像模糊,可转动目镜前部镜头,直至清晰为止。

7、转动转换罩壳,使压头位于主体前方,按面板START键,硬度计开始加载、保载、卸载。

8、转动转换罩壳,使10×物镜位于主体正前方位置,观察目镜中的压痕成像。

9、移动目镜的刻线,使其逐步靠拢,当刻线内侧无限接近时,两刻线内侧之间位于无光隙的临界状态时,按面板CLR键,这时主屏幕上的d1的值为零。

10、移动右边手轮使刻线分开,移动目镜左侧鼓轮,使左边的刻线移动与压痕左边外形交点相切,移动右边刻线内侧与压痕外形交点相切,按下目镜上测量按钮,对角线d1测量完成,目镜转动90度,测量对角线d2,按下测量按钮,主屏幕显示本次测量的值和所转换的的硬度值。一次试验结束。

11.如果认为测量有误差,可重复上述程序再次测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