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浸出设备的分类(浸出器的构造)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2 16:29   点击:11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浸出设备的分类

我国食用植物油标准体系是根据油料品种、质量以及与之适应的加工工艺,确定质量等级。我国市场上的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4个等级。

有些类别的油脂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籽油等。

而部分类别的油脂如压榨花生油、油茶籽油、芝麻油等,则只有一级和二级之分。

产品的质量级别是评价植物油品质的依据,不同的级别各项质量的限定值不同,包括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酸值、烟点等多项指标,级别越高限定值越严格。

2. 浸出器的构造

  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

  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该法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与其他常见的浸出方法相比,渗漉法的特点如下:   

1、溶剂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流动,上层留下的浸出液置换下层的溶剂位置,不断造成浓度差,渗漉法相当于无数次浸渍,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连续操作,浸出效率高,适用于贵重药材、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亦可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时充分提取。  

2、渗漉器底部带有滤过装置。不必单独滤过,节省工序;   

3、冷渗法可保护有效成分;   

4、渗漉过程时间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5、对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的药材不宜选用。

3. 浸出设备的分类标准

浸岀油的工艺流程?

浸岀油的工艺流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

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

(1)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分类按操作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间歇式浸出和连续式浸出:

①间歇式浸出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分批、间断、周期性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②连续式浸出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按接触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

③浸泡式浸出 料胚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叫浸泡式浸出。属浸泡式的浸出设备有罐组式,另外还有弓型、U型和Y型浸出器等。

④喷淋式浸出 溶剂呈喷淋状态与料胚接触而完成浸出过程者被称为喷淋式浸出,属喷淋式的浸出设备有履带式浸出器等。

⑤混合式浸出 这是一种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属于混合式的浸出设备有平转式浸出器和环形浸出器等。

(2)浸出法制油工艺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

①直接浸出 直接浸出也称“一次浸出”。它是将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制油工艺过程。此工艺适合于加工含油量较低的油料。

②预榨浸出 预榨浸出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过程。此工艺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油料。

(3)浸出工艺的选择依据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浸出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与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关系密切,它直接影响到油厂投产后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操作条件等诸多方面。因此,应该采用既先进又合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的依据是:

①根据原料的品种和性质进行选择 根据原料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如加工棉籽,其工艺流程为:棉籽→清洗→脱绒→剥壳→仁壳分离→软化→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若加工油菜籽,工艺流程则是:油菜籽→清选→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根据原料含油率的不同,确定是否采用一次浸出或预榨浸出。如上所述,油菜籽、棉籽仁都属于高含油原料,故应采用预榨浸出工艺。而大豆的含油量较低,则应采用一次浸出工艺。 大豆→清选→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

②根据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择 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应随之改变,如同样是加工大豆,大豆粕要用来提取蛋白粉,就要求大豆脱皮,以减少粗纤维的含量,相对提高蛋白质含量,工艺流程为: 大豆→清选→干燥→调温→破碎→脱皮→软化→轧胚→浸出→浸出粕→烘烤→冷却→粉碎→高蛋白大豆粉

③根据生产能力进行选择 生产能力大的油厂,有条件选择较复杂的工艺和较先进的设备;生产能力小的油厂,可选择比较简单的工艺和设备。如日处理能力50吨以上的浸出车间可考虑采用石蜡油尾气吸收装置和冷冻尾气回收溶剂装置。

(1)工艺流程:料胚(或预榨饼)→存料箱→封闭绞龙→(溶剂→)浸出器(→湿粕)→混合油

油料经过预处理后所成的料胚或预榨饼,由输送设备送入浸出器,经溶剂浸出后得到浓混合粕和湿粕。

(2)浸出设备:浸出系统的重要设备是浸出器,其形式很多。

间歇式浸出器——浸出罐;连续式浸出器——平转式浸出器、环形浸出器、卫星式浸出器、履带式浸出器等。

4. 浸出法分为

压榨好。

压榨法是采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它渊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比较天然,但成本高 浪费大 所以价钱高。

浸出法是采用化工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种方法。从世界食用油脂制取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但无论如何,我觉得都会有化学残留。所以价格也便宜。

对上述两种制油方法,生产企业按不同需要选用,用其所长,互作补充,往往在同一个企业内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例如,在生产风味油脂,如浓香花生油、芝麻油等时,为了保留油脂一定的浓香味,就得采取压榨法(通过压榨前的高温蒸炒才能出香味),而不采取浸出法。但压榨后的“油饼”内存留着的油脂,还得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再加工成成品油。

5. 单级浸出工艺用什么设备

1)真空还原法对比直接真空还原与碱热真空还原反应炉内锡挥发情况,结果表明,还原剂焦炭粉用量为矿重的0.5%,温度1200℃下反应1h,锡的挥发率大于99%;在挥发锡后的热炉渣中加入20%矿重的苏打继续焙烧2h,使渣中钨转为钨酸钠,通过简单的水浸,钨浸出率大于99%。

真空还原过程中钨不被还原而进入渣中,从而实现钨锡分离。

(2)加压碱浸法对比不同浸出剂,确定用苏打-烧碱混合加压碱浸处理钨锡中矿。

最佳工艺参数为:苏打加入量为理论量1.5倍,烧碱加入量为矿重的15%,浸出液固比为5:1,反应温度180℃,浸出时间2h。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钨浸出率大于99%,浸出液中杂质含量低,实现了钨与杂质的初步分离。

浸出液通过萃取实现了钨的分离与富集,N235萃钨在优化条件下单级钨萃取率70%左右,经过3级逆流萃取,钨平衡萃取率大于99%。

(3)苏打焙烧-水浸法针对低品位含锡钨中矿,采用苏打焙烧-水浸法可实现钨锡分离,在优化条件下,钨浸出率大于98%,铷浸出率90%左右。优化实验条件参数为:苏打加入量为矿重的30%,850℃焙烧2h,焙砂浸出液固比l:s=4:1,95℃下浸出2h。

浸出液通过“萃铷-交钨”实现了铷、钨的分离与富集

6. 浸出设备的三种浸出方式

一、原理不同

压榨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而浸出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

二、方法不同

压榨法就是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经过选料,培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

而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

7. 按浸出方法进行分类,浸出设备有

大豆油的国家标准

吕蔚蔚

GB 1535-2017《大豆油》

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的大豆油,具体要求如下。

1、大豆原油

气味、滋味:具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0.20。

不溶性杂质/(%):≤0.20。

酸值(KOH)/(mg/g):≤4.0。

过氧化值/(mmol/kg):≤7.5。

溶剂残留量(mg/kg):≤100。

2、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

气味、滋味:

1级:无气味、口感好。

2级:滋气味、口感良好。

3级: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4级: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1级、2级:澄清、透明。

水分及挥发物/(%):1级≤0.05;2级≤0.05;3级≤0.10;4级≤0.20。

不溶性杂质/(%):≤0.05。

酸值(KOH)(mg/g):1级≤0.20;2级≤0.30;3级≤1.0;4级≤3.0。

过氧化值/(mmol/kg):1级≤5.0;2级≤5.0;3级≤6.0;4级≤6.0。

烟点(℃):1级≥215;2级≥205。

冷冻(0度冷藏5.5小时):1级澄清透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