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草莓高磷肥(草莓磷肥过量会结果吗)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30 09:56   点击:1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草莓磷肥过量会结果吗

氮肥:草莓种植过程缺少氮肥时叶片会枯焦,可用发霉的豆类、瓜子等进行发酵施于草莓根部。

磷肥:缺少磷肥时植株矮小甚至停止生长,且叶片会出现紫红色斑点,可将鱼翅、鸡蛋壳等物质进行发酵后直接置于土里来补充磷肥。钾肥:缺少钾肥时叶片会出现干枯灼伤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叶肉坏死,可用淘米水、茶叶水等浇灌补充钾肥。

2. 草莓施肥多了,是不是死了

可以放,草莓连续开花结果,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时期亩施草莓专用肥,在肥料选择上应补充氮肥、磷肥、钾肥、钙硼镁等元素,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3. 草莓化肥施多了会怎样

不会。引起早衰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生理性早衰,比如说草莓品种的问题、施肥不当造成的营养不良、激素使用不当、用药不当、没有补充微量元素、通透性不佳、湿度管理不当、枝叶徒长等这些都属于生理性早衰。

第二种就是病理性早衰,它主要就是指病虫害对草莓植株的危害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导致草莓植株出现枯萎、早衰的现象

4. 草莓钾肥过量怎么办

草莓开花结果可以多次用磷酸二氢钾。  众所周知草莓连续开花结果,在开花结果期间一旦缺磷少钾,就会降低抗寒力,着花少、花蕾弱,影响开花结果,不但坐果率低,且着色不好、含糖量下降、味淡,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保鲜。所以,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间要注意增施磷、钾肥,以防止草莓植株缺磷少钾。

在开花喷S诱抗素,可增加浆果的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在开花初期喷洒的,浆果呈长形,品质好。

5. 草莓结果了还能施肥吗

题主没有说明草莓是设施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因当下是设施草莓大量上市的时候,我尚且认为题主是为解决设施栽培草莓的果期管理!草莓本身就是非常不好管理的水果,设施栽培管理难度更大,在每一个生长期都需要精心呵护,对于设施栽培草莓果期,我认为要最重要的就是防病害,同时要做到科学追肥,严格控温,合理控水,及时补光,适时清园。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草莓 果期管理

我们家草莓是采用露地种植的,当下刚刚进入花期,最近雨水较多,对授粉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设施栽培出现问题还是要少很多,主要是因为设施栽培空气流动较差,棚内湿度大,关照受阻,这自然为病虫害繁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易引起草莓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等情况。因此,改善环境是有效防控的关键。

1、科学追肥:草莓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肥量较大,但它不耐肥,因此追肥应该做到少量多次,这样既能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又能避免肥害的发生。草莓果期应该从刚刚开始膨果时追施一次复合肥,主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座果率。膨果中期可采用尿素搭配过磷酸钙水溶肥,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坐果率。膨大后期可以增加叶面肥的喷施,喷施硅肥能促进植株细胞壁的生长,能有效对病虫害的抗性。值得注意的是,钾肥的追施要根据果子的膨大适当增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根系的生长。

草莓是喜钙作物,花果期对钙元素的需求量更大,一旦缺钙草莓幼果容易出现僵果的现象,而成熟的草莓会出现发软,重量轻,不易保持,同时也容易感染灰霉病。

2、严格控温:草莓果期对温度的要求为白天20℃~24℃左右,夜间8℃~10℃左右。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草莓的生长都是有影响的。温度如果太高,草莓果生长就比较快,时间太短以至于草莓个头小,口感较酸;如果温度太低,果实膨大变慢,成熟也晚。在遇到温度降低时,我们可以棚上盖草垫、棉被等措施。天气放晴时及时揭开覆盖物。

3、合理控水:草莓水分管控中应该按照“湿而不涝,干而不旱”原则。设施栽培草莓最好的控水方法是采用滴灌,一方面能高效例用水资源,同时也能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过大,这样也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如果不能实现滴灌,追肥后一定要浇水,其它时间应该做到见干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之间为宜。浇水建议在中午10点左右进行,此时水温相对温和,与地温最接近。

4、及时补光:草莓属于短日照作物,但是光照对草莓果期生长也非常重要,设施栽培容易引起光照不足,导致草莓植株徒长,果期易落果、产量降低。特别是草莓的硬度、甜度、口感都会受到影响,品质自然也就下降了。所以果期我们要对棚膜定期进行除尘,铺设反光膜,遇到阴雨天气,我们还可以增加补光灯,保证每天有8小时的充足光照。

5、适时清园:一方面要对草莓周边的杂草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对要及时疏花疏果,对下部的老叶、枯叶、病叶等进行及时清理。这样做主要目的是减少养分的额外消耗,保证草莓果膨大有足够的养分供给。

疏花疏果主要是对病、弱、畸形果进行摘除。每个花序保留1~2个健康果,具体怎么留可以根据苗子的大小,品种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大果品种一般留2级花序为宜,小果品种可以留3级花序为宜。摘叶也是有讲究的,也要结合品种进行,如果是在10片叶以内挂果的,一般摘去底部叶2片左右,如果是10片叶以上挂果的,一般摘去底部叶4片左右。

6、病虫害预防:草莓果期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灰霉病,应当加强日常管理,以预防为主,一方面合理管控,另一方面发现病害及时清理,用塑料膜包裹好带出园地处理。如果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沼气液稀释后喷施,既可以做叶面肥,还能有效杀菌消毒,起到预防的作用。

总结:

草莓果期管理是保值保产的关键期,特别是设施内栽培更不好管,总的来说要多观察细节变化,随机应变,从日常管理着手。果期常发的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都应该以预防为主,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通过加强温光水肥、疏花疏果、适时清园等措施来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6. 磷肥过多对草莓有影响吗

1、 改变留果方式,避免透支营养

在导语中我们提过,造成坐果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一茬留果太多。在果实发育期间,为保证果实的生长,大量的养分都会流向果实,一旦留果过多,根茎叶等的营养吸收过少,草莓为了保住小命,自然会先停止繁育"下一代"。

因此,要想永久的改善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树立一个以长期效益为重的留果理念,不过分留果。建议11月20日以前下果的莓友,顶花序尽量少留果;12月中旬左右下果的莓友,顶花序可以适当多留果;如果是冷棚栽培,下果晚,成熟期长,可以适当多留果;暖棚栽培的话则更要注意叶果比例。长势健壮草莓每个花序留3-5个果,小苗、弱苗适当减少留果数。

2、 减少激素依赖,增施肥水为上

一些莓农一旦发现结果变小,就大量的施用膨大素,生怕这茬果浪费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保住这茬果,但对于植株长期种植来说,却是一个非常严重伤害。结果变小原本就是草莓营养不足的一个提醒,而膨大素却强迫草莓把保障"生命"的营养用于"繁育下一代",那么草莓的状况还能好吗?

因此,出现明显坐果疲劳的草莓植株一定要减少膨大素的施用,并且及时补充肥水来保障营养物质的供给。冬季棚室内气温和地温较低,草莓根系活力不旺。因此,草莓坐果盛期应随水冲施水溶性好、易吸收的速效肥料,主要增加氮钾肥的用量和适量的微量元素肥。

3、 喷肥保护叶片,增强光合作用

冬季由于低温降低,用于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的根系能力就会下降,此时草莓所需的营养就需要自身进行光合作用来配合根系进行供给,而叶片正是草莓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合成营养的重要"器官",因此叶片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摘除光合作用能力不强且还要消耗营养的老叶。但需要注意的是,摘叶不宜过多,应根据植株和叶片的长势决定是否摘叶。只要植株长势正常,叶片机能健全,满足通风透光的条件,就可不摘除叶片,2-2.5:1的叶果比是较佳的。其次就是配合增施肥水来喷施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型的叶面肥,为草莓植株补充养分。

4、 注意养根护根,保障营养吸收

草莓坐果疲劳主要是由于根系衰弱引起的,所以养根护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了。在20℃左右的地温条件下,根系的活力、根系的生长能力较强;而在9℃以下时,草莓的根系的能力就有所下降了,加上长期在过盐过碱或板结的土壤中生存,就加速了根系的衰败。

养根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充点生根液就可以解决的。首先,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性。其次不能偏施化肥,而应该多施用生物菌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最后就是地温了。温度会明显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15-20℃是草莓根系生长最适宜、活性也最强的地温。

另外,如因草莓根部病害或土壤板结、盐渍化,致根量少时,尽量用腐殖酸类营养调土生根,补充营养,促苗生根,而不建议直接用激素生根。

7. 草莓缺氮肥

看看是不是土壤问题,加些有营养的土壤和肥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