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磷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名词解释)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31 07:31   点击: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磷肥利用率名词解释

1、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适合于各种土壤、各种作物,但最好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其中磷酸铵是氮磷二元复合

肥料,且磷含量高,为氮的3~4倍,在施用时,除豆科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直接施用必须配施氮肥,调整氮、磷比例,否则,会造成浪费或由于氮磷施用比例不当引起减产。

2、混溶性磷肥。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最适宜在旱地施用,在水田和酸性土壤施用易引起脱氮损失。

3、拘溶性磷肥。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这类磷肥不溶于水,但在土壤中被弱酸溶解,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石灰性碱性土壤中,与土壤中的钙结合,向难溶性磷酸方向转化,降低磷的有效性,因此,适用于在酸性土壤中施用。

4、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肥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施入土壤后,主要靠土壤的酸使它慢慢溶解,变成作物能利用的形态,肥效很慢,但后效很长。适用于酸性土壤用作基肥,也可与有机肥料堆腐或与化学酸性、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效果较好。

2. 氮肥利用率名词解释

农作物肥料主要有氮肥,磷肥和钾肥,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肥料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最高为50%,磷肥最高为15%,钾肥最高为70%。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利用率可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

3. 水溶性磷肥名词解释

根据磷的溶解性,可将磷肥分为三类:

(1)水溶性磷肥。磷肥中磷素易溶于水,可被花卉直接吸收利用,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富过磷酸钙、磷酸铵等。

(2)柠檬酸溶解性磷肥。能溶于2%柠檬酸的磷肥,称弱酸性磷肥,如钙镁磷肥、沉淀磷肥、钢渣磷肥、偏磷酸钙、硝酸磷肥等。

(3)难溶性磷肥。只能溶于强酸的磷肥,称难溶性磷肥,属于这一类的磷肥有各种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粪等。

4. 难溶性磷肥名词解释

磷肥是由磷矿石加工而成,根据它们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属水溶性磷肥,易溶于水,其养分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为速效性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是指能溶于2%的柠檬酸、中性柠檬酸或微碱性柠檬酸铵溶液的磷肥,又称枸溶性磷肥,主要包括钙镁磷肥、沉淀磷肥等。不能溶于水、弱酸,只能溶于强酸的磷肥称为难溶性磷肥,主要有磷矿粉、骨粉等。

5. 磷肥后效名词解释

不是的,磷肥加水后会变为水溶液(含有磷酸盐的水溶液)。磷在植物的体内属于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对于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参与植物的光合过程以及对糖、淀粉的利用过程。

磷肥溶于水。磷肥按照所含磷酸盐的溶解性能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其中水溶性磷肥易溶于水。

6. 肥料利用率名词解释

自化肥工业开启农业绿色革命以来,全世界的农业科学家都在致力同一个目标:寻找各种手段给化肥增效,不断提高养分利用率。

今天,随着农业转型,化肥不仅要提高利用率,实现减量增效,还要承担改善土壤、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任。

换言之,今天,评价一种肥料牛不牛,标准有两个:一是养分利用率高不高,二是能不能改土提质。

要达到这两大目标,必须对传统化肥进行改性增效。而这将开启化肥行业新一轮繁荣的全新赛道。

中国年均农用化肥消费量大约是6000万吨(折纯),占全球化肥消费总量的1/3~1/4,如此之大的使用量,背后的原因就是化肥利用率不高,平均利用率仅有大约33%,远远落后于发达农业国家。

7. 高品位磷肥名词解释

◆磷肥 磷肥的原料有鱼刺,骨头,蛋壳,淡水鱼的下水鱼鳞,剪掉的头发,指甲等。

把这些杂物适量均匀地拌在花土里,或者发酵腐熟后,加水稀释浇入盆土里,就会使花卉色艳,光亮,果实丰满。◆钾肥 施用钾肥可以使花卉增加抵抗倒伏,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淘米水,剩茶叶水,洗奶瓶水,都是很好的钾肥,还含有一定成分的氮和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