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砖混结构施工过程?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8-15 13:50   点击: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砖混结构施工过程?

砖混结构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地基施工:先进行地质勘测,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地面平整度,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和处理,包括打地下室、浇筑地基、加固处理等。

2. 墙体施工:从地基起,按照设计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制定的墙体拐角,进行砌墙作业。砌墙时应注意砖缝的处理,确保墙面平整、垂直和水平。

3. 楼板和屋顶施工:在砌好的墙体基础上搭建钢筋骨架,然后浇筑混凝土楼板(或屋顶),并在其上进行隔水层等防水处理。

4. 梁柱施工:在楼板浇筑完成之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梁柱施工。先进行预埋件的安装,然后进行钢筋绑扎和浇筑混凝土。

5. 外部装修:墙体砌筑平整、染色、装修,并进行墙面防潮、防水等处理。

6. 室内装修:进行电线管道布置,预留插座和开关孔,装修石膏板、垭口处理和油漆涂装等。

最后,要进行房屋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施工和设计要求。

二、砖混结构施工难点?

 对砌体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砂浆饱满度控制。

  上述“四度”是影响砌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平整度、垂直度偏差大会改变砌体的受力状态,影响结构安全。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重要因素。

  要从根本上控制“四度”,就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随砌随检查的岗位责任制,检查要贯彻自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原则,特别强调改正和处理的及时性,平整度和垂直度较正应在砂浆初凝前进行,最迟不超过终凝,否则就会影响砌体质量。

  内外墙要同时砌筑,否则要大大影响墙体整体性,影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对临时施工洞要严加控制。由于楼层施工平面运输需要和过人需要,常在分隔墙上留临时洞口。封口接槎往往不好,造成该部位整体性下降。故要求少留临时洞口,留设洞口顶部应设置过梁,并予设水平拉接钢筋。  合理留设脚平眼,脚手眼封堵按隐蔽工程验收,以防封堵不密实影响砌体质量及渗水。

  严格控制砖、砂等地材质量。

  (2)与卫生间相连房间墙体渗漏的控制

  上述部分由于使用不同材料施工,各种材料在物理性能指标下特别是热胀冷缩系数相异,往往形成裂缝,造成渗漏,针对于此目前设计已加以考虑,但是考虑在墙体施工时后浇砼,施工单位若马虎从事,只用水冲刷一下,渗漏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通过其它类似工程监理我们认为此处增设现浇砼拦水坝,砼浇筑时与板面砼一同进行,确保此处不形成施工缝,就可以确保不渗漏。

  (3)外墙渗漏

  外墙渗漏一般发生于脚手架洞眼和空调管留洞处,对于脚手架洞眼的堵塞稍有不慎即发生渗漏,空调管洞只要保证预埋角度就可以确保不倒泛水。

  对脚手架洞眼的堵塞,监理应严格控制按以下操作方法:清理除尘浇水充分湿润布浆(有条件采用膨胀水泥砂浆、砖四周均应满布砂浆)填砖(填砖要注意外墙面凹入20mm勾缝一周后粉刷10mm,留10mm一外粉同时进行。

  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外墙粉刷砂浆中掺加防水剂,为减少业主投入,可在基层粉刷完成后,在面层留出8mm二次粉刷层,在二次粉刷时增加防水剂砂浆粉刷,可解决外墙面渗漏。

  (4)外墙窗户渗漏

  外墙窗户渗漏一般从窗下,窗周边形成倒泛水或流水不畅或填塞材料收缩形成缝隙等原因造成渗漏,解决方法是窗塞缝采用软填料,确保其热胀冷缩系数基本与砂浆一致。

  窗框线粉刷时上边留出滴水线,下边留泛水,确保上框边水顺滴水线流下,下边顺泛水流出。

  (5)厨、厕给排水管

三、砖混结构主体每平米造价?

如果是自建房,在两层以上的,大约在750元左右每平米。只有一层的,应在850元左右每平米。因为楼层越多,分摊基础费用就越少。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四、多层砖混结构施工顺序?

多层砖混结构的施工顺序如下:

地基基础分部,基坑开挖,洛阳铲钻探,原土碾压,素土分层碾压,三七灰土碾压,基础砌砖,圈梁钢筋、模板、浇筑。

主体工程分部,砖砌体,构造柱钢筋、模板、浇筑,圈梁及楼板模板、钢筋、浇筑,逐层进行。

屋面工程分部,屋面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豆石保护层,配件安装。

门窗工程分部,门窗加工、安装,玻璃、五金安装。

水电暖安装分部,管线布置,设备安装。

装饰装修分部,抹灰,刷白,油漆,楼地面铺装等。

五、砖混结构楼梯施工顺序?

常规施工程序是放线一一开挖基槽一一基础施工一一首层墙砌体(一般是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同时施工,以加强建筑整体性)一一壹层楼面一一二层及以上各层墙体和楼面﹣一顶层墙体、屋面施工等。此外就是屋面找平、保温、防水,水暖、电器、空调、智能、消防的安装,门窗内外装修,最后做室内外清理,然后竣工验收。

在国内目前这是保证建设进度、质量、造价、安全和环保目标的可靠施工程序。

也可采用其他程序。如可以将承重墙、楼板、其他构件全部预制或部分预制,然后统一吊装就位。也可先预制混凝土梁、板、楼梯之类构件,同时砌筑或后砌筑承重墙,待墙砂浆达设计强度后用支顶或吊装等手段使其就位。此外还有逆做法等施工方式,但这些都不是常规施工方式,适应面较窄,尤其在国内,用的不多。

六、砖混结构改造最佳方案?

首先说一下砖混结构老破小的几个痛点

1:层高普遍较低(有2.8米甚至更高的,较少)

2:墙体厚且都承重,格局可改性不大。

3:采光差

4:配套设施老化

5:空间局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