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自动旋转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功能)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3 04:29   点击: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旋转式压片机功能

压片机主要用于制药工业的片剂工艺研究。压片机将颗粒状物压制成直径不大于13mm的圆形、异形和带有文字、符号,图形片状物的自动连续生产设备。有些制药压片机在片剂压片时出现毛边和粉尘应配套筛片机同时进行除尘( 两次以上 ),必须要满足GMP规范。

工作原理

1. 冲和模:冲和模是压片机的基本部件,每副冲模由上冲、中模、下冲3个部件构成。上、下冲的结构相似,其冲头直径也相等,上、下冲的冲头和中模的模孔相配合,可以在中模孔中自由上下滑动,但不会存在可以泄漏药粉的间隙。冲模加工尺寸为统一标准尺寸,具有互换性。冲模的规格以冲头直径或中模孔径来表示,一般为5.5-12mm,每0.5mm为一种规格,共有14种规格。

冲头和冲模在压片过程中受的压力很大,常用轴承钢(如crl5等)制作,并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

冲头的类型很多,冲头的形状决定于药片所需的形状。按冲模结构形状可划分为圆形、异形(包括多边形及曲线形);冲头断面的形状有平面形、斜边形、浅凹形、深凹形及综合形等。平面形、斜边形冲头用于压制扁平的圆柱体状片剂,浅凹形用于压制双凸面片剂,深凹形主要用于压制包衣片剂的芯片,综合形主要用于压制异形片形。为了便于识别及服用药品.在冲模端面上也可以刻制出药品名称、剂量及纵横的线条等标志。压制不同剂量的片剂,应选择大小适宜的冲模。

2. 压片机的工作过程

压片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①下冲的冲头部位(其工作位置朝上)由中模孔下端伸入中模孔中,封住中模孔底;

②利用加科器向中模孔中填充药物;

③上冲的冲头部位(其工作位置朝下)自中模孔上端落入中模孔,并下行一定行程,将药粉压制成片;

④上冲提升出孔,下冲上升将药片顶出中模孔,完成一次压片过程;

⑤下冲降到原位,准备下一次填充。

3. 压片机制片原理

①剂量的控制。各种片剂有不同的剂量要求,大的剂量调节是通过选择不同冲头直径的冲模来实现的,如有直径6mm、8mm、11.5mm、12mm等冲头。在选定冲模尺寸之后,微小的剂量调节是通过调节下冲伸入中模孔的深度,从而改变封底后的中模孔的实际长度,调节模孔中药物的填充体积。因此,在压片机上应具有调节下冲在模孔中的原始位置的机构,以满足剂量调节要求。由于不同批号的药粉配制总有比容的差异,这种调节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剂量控制中,加料器的动作原理也有相当的影响,比如颗粒药物是靠自重,自由滚落入中模孔中时,其装填情况较为疏松。如果采用多次强迫性境入方式时,模孔中将会填入较多药物,装填情况则较为密实。

②药片厚度及压实程度控制。药物的剂量是根据处方及药典确定的,不可更改。为了贮运、保存和崩解时限要求,压片时对一定剂量的压力也是有要求的,它也将影响药片的实际厚度和外观。压片时的压力调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过调节上冲在模孔中的下行量来实现的。有的压片机在压片过程中不单有上冲下行动作,同时也可有下冲上行动作,由上下冲相对运动共同完成压片过程。但压力调节多是通过调节上冲下行量的机构来实现压力调节与控制的。

2. 旋转式压片机功能介绍

1、 蒸汽压片处理玉米是通过蒸汽热加工使玉米膨胀、软化,然后用一对反向旋转滚筒产生的机械压力剥离压裂这些已膨胀的玉米,将玉米加工成规定密度的薄片。

2、其机理实际上是一个凝胶化的过程,即将紧密结合型的玉米淀粉,通过凝胶化来破坏细胞内淀粉结合的氢键,从而提高动物对玉米淀粉的消化率。此外,在处理过程中,玉米中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得到改变,有利于瘤胃对蛋白质的吸收[3,4,6]。蒸汽压片处理玉米促进凝胶化过程及提高整体消化率的作用因素主要是水分、热量、处理时间及机械作用。

3、 水分的作用是起膨胀和软化作用;加热可使电子发生移动,破坏氢键,促进凝胶化反应;足够的蒸汽调质处理时间是获得充分凝胶化过程的保证;滚筒的机械作用是一个压碎成型及达到规定压片密度的过程

3. 旋转式压片机操作方法

旋转式压片机的工作原理 动力由电机输出,通过无极调速轮输送到三角皮带轮,再通过传动轴附离合器中的摩擦轮带动蜗杆轴,经蜗杆传给转盘下方的蜗轮,从而带动转盘转动。

33副冲杆一方面随转盘一起作圆周运动,另一方面沿同定的上下导轨作升降运动,经过加料装置、填充装置、压片装置等机构完成加料、填充、压片、出片等连续的工艺过程。

4. 全自动旋转压片机

旋转式压片机的冲模装法:

冲模装置前,首先要拆下前面的料斗、加粉器、加料器架等零件,并将转盘的工作面、模孔和安装的冲模逐件揩擦干净,做好准备工作,依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1)中模装置:将转盘上的中模固紧螺钉逐件旋出与转盘外圆平,勿使中模装入与螺钉的头部碰着,中模装置甚紧,放置时要平,可用中模打棒(随机工具)上冲孔穿入,用手锤轻打入,中模进入模孔后,其平面不可高出转台平面为合格,然后将螺钉固紧之。

(2)上冲装置:应将上轨导盘的缺口处嵌舌扳上,冲杆的尾部涂些植物油,逐件擦插入孔内,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冲杆,检验头部进入中模上下及转动灵活,须无硬擦现象为合格,全部装妥后应将嵌舌扳下。

(3)下冲装置:拉开主体上的小门,由主体的圆孔装上,装法与上冲相同,装妥后必须将圆片盖平。

(4)冲模全套装毕后,将拆下的零件按原位置装好,用手继续转动试车手轮,使转盘旋转1---2转,观察上下冲进入中模孔和在曲级轨道上运行,必须灵活无碰撞现象,开动电动机,使空车运转2---3分钟,平稳、正常即可投入生产。

旋转式压片机的使用说明:

1、使用前须重复检查冲模的质量,是否有缺边、裂缝、变形和紧松不合情况及装置是否完整良好现象。

2、检查颗粒原料的粉子是否干燥及颗粒中的粉末含量最好不超过10%。如不合格的不要硬压,否则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及使用寿命和原料耗损。

3、初次试车应将压力调节控制的指示正针放置在6上,将粉子倒入斗中,用手转动试车手轮,同时调整充填和压力,逐步增加到片剂的重量和软硬程序达到成品要求,然后先开电动机,再开离合器,进行正式运转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须定时抽验片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须要时进行调整之。

4、速度的选择对机器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原料的性质黏度及片径大小和压力在使用上不能作统一规定,本机的结构无级变速装置,慢速适用于压制矿物,植物草素、大片径、黏度差等和快速难以成型的物料,快速适用于压制粘合、润滑性好的和易于成型的物料,因此,使用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技术性能、内部构造、控制机构的使用原理及在运转期间不得离开工作地点,为防止发生故障而损坏机件,借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

6、在使用中要随时注意机器响声是否正常,遇有尖叫声和怪声即行停车进行检查消除之,不得勉强使用。

旋转式压片机机件润滑:

1、本机的一般机件润滑,在机器的外表均装有油杯和油嘴,可按油杯的类型分别注以黄油和机油,开车使用前应全部加油一次,中途可按各轴承的温升和运转情况添加之。

2、上盖的玻璃油杯是润滑转盘的轴承,在运中以每分钟2---4滴。

3、蜗杆上的旋盖油杯是润滑蜗杆蜗轮,在运转中按实际润滑情况加之。

4、传动轴的两端内装有滚动轴承,轴壳外装有油嘴,可以每二星期加油一次,用油枪压入。

5、冲杆的尾部与曲线轨导用黄油润滑,注意不宜过多,防止油污渗入粉子而影响片剂的质量。

6、在加油时应注意不要使油渗出杯外,更不要流到机器的周围和地上,因为油类很容易使物料污染影响片剂质量。

旋转式压片机注意事项:

1、机器设备上的防护罩、安全盖等的装置不要拆除,使用时应装妥。

2、冲模需经严格探伤试验和外形检查,要无裂、变形、缺边、硬度适宜和尺寸的准确,如不合格的切勿使用,以免机器遭受严重损坏。

3、颗粒粉子不宜超过100目,因它会使上冲飞粉多,下冲漏料多,影响机件容易磨损、粘冲和原料损耗。

4、不干燥的原料不要使用,因它会使粉子粘在冲头面上。

5、运转中如有跳片或停滞不下,切不可用手去取,以免造成伤手事故。

6、开车应先开动电动机,待运转正常后,再开动离合器。

7、使用中如发现机器震动异常或发生不正常怪声,应立即停车检查。

8、使用中压力不要过大,一般以电动机的负荷来测定,用380伏电动机在压片时的重载电流不超过4安倍为正常。

9、片重差异增加:在加片过程中,重量差异不能超过出药典所规定的限度,方为合格,但在压过程中,常发现片重差异增加,原因处理简介如下:

(1)冲头长短不齐:易造成片重差异增加,故使用前用卡尺将每个冲头检查合格后再用。如出现个别片量轻,可因下冲运动失灵,致使颗粒的充填量较其他为少,应检查出个别下冲清除障碍。

(2)加料斗或加粒器堵塞:在压片时,如所用颗粒细小,且有粘性或具有湿性及颗粒中偶有棉纱头、药片等异物混入,流动不畅,使加入模孔的颗粒减少、影响片重,若遇片重突然减轻时,应停车检查。

(3)颗粒引起片重变化:颗粒过湿,细粉过多,颗粒粗细相差过大,以及颗粒中润滑剂不足,亦均能引起片重差异的变化,应提高颗粒质量。

(4)产生片重变化的原因,总的情况系由于压片机故障或工作上疏忽所造成,故在压片过程中,应该做好机件保养工作,详细检查机件有无损害,并以隔一定时间(10---20分钟,称片重一次,片重是否合于规定。

5. 旋转式压片机使用方法

个人感觉应该是原料的问题,干粉本身粘合性与颗粒比就差很多,所以压制成片以后会显得很软,这种情况下,最好把干粉制粒再进行压片工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