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离心式喷雾造粒机(离心式喷雾造粒机工作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6 20:39   点击:2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离心式喷雾造粒机工作原理

水下切粒机模板结构由模体、聚合物成型孔(模孔)、加热孔、造粒带(硬质合金复合层)等四部分组成。

模体:模板的本体,用来连接挤压机,切粒机水室,聚合物的流通道,加热棒,造粒带硬质合金均镶嵌在上面,起到骨架的作用。

模孔:熔融的聚合物由此通道挤压而出。

加热孔:用来装置加热棒,对熔融聚合物进行加热。

造粒带:模板的核心部位。高温熔融聚合物挤出后由高速旋转的切刀在此切粒。材质要求较高,既要有高硬度,又要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

工作原理:

熔融的聚乙烯塑料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增压到5.0MPa,经过换网器过滤掉可能存在的杂质后经过分流进入模板的多个流道,在这里物料由于流道直径逐渐变小加速流向出料端,终通过模孔以线状进入切粒水室,在这里熔融的聚乙烯瞬间被50—70℃的颗粒水冷却,并被紧密贴合在模板表面的高速回转切刀切成24mm长,直径2.5.3.5mm的聚乙烯颗粒,至此完成整个造粒过程,颗粒终被冷却水输送到离心干燥机进行脱水干燥。

2. 离心式喷雾造粒机工作原理图

50g。

试验表明,固形物含量在50g/100g时,蜂蜜粉的得率高。固形物含量高于或低于50g/100g时,蜂蜜粉得率均减小。因此,确定佳固形物含量为50g/100g。

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的过程中,进风温度、进料流量对粉末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进风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干燥速率和产品的颗粒结构。

进风温度太低,液滴表面成膜时间长,干燥不完全,产品含水量高,易结块;进风温度太高会影响到产品的储存稳定性。

出风温度由进风温度和进料量控制,在进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进料量大则出风温度低,进料量小则出风温度高。研究得知,进风温度在200℃时蜂蜜粉得率高,随着温度的再升高,蜂蜜粉得率减小。因此确定的进风温度200度时得率高。

3. 离子喷雾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加速器、四级透镜、扫描系统和靶室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省去次要部位。离子源是离子注入机的主要部位,作用是把需要注入的元素气态粒子电离成离子,决定要注入离子的种类和束流强度。

离子源直流放电或高频放电产生的电子作为轰击粒子,当外来电子的能量高于原子的电离电位时,通过碰撞使元素发生电离。碰撞后除了原始电子外,还出现正电子和二次电子。

正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选出需要的离子,再经过加速器获得较高能量,由四级透镜聚焦后进入靶室,进行离子注入。

4. 喷雾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有四种,具体如下:

1、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原理说的是在同一流质里,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流体会自动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通过三叉管时,低速流动的水流向高速的流动的空气。水被高速空气撕成一小滴一小滴(设想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刚开始速度慢,是水柱;但后来速度逐渐增大后就变成一滴一滴了)。这些小水滴喷出来后就成了雾。

2、高速水流碰到障碍物后裂成小水滴的原理:

用的是把水压入细管造成高速水流,高速水流碰到障碍物后裂成小水滴的原理。情形像把水龙头打开后用手指堵住。家用的喷雾器多用这种结构,成本低。

3、离心力将液体甩出原理:

是高速旋转的雾化盘利用离心力将液体甩出去,撕碎为小液滴类似于雨伞旋转时的情形

4、超声雾化原理:

振动可以在水面引起“浪花”,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十分高,于是它的“浪”的波长很小,因此它的“浪花”——小水滴也很小,这些小水滴就成了雾。

用了一段时间喷不出来,应该是气压太低了,调整一下气压就可以了。

5. 喷雾制粒机工作原理

物体物料与粘合剂在圆筒形容器中由境地混合浆充沛混组成湿润软材,然后由侧置的高速破坏浆切割成均匀的湿颗粒。

雾化器计量喷液确保颗粒成分均匀、稳定,生产效率高,颗粒流动性好,具有较高压缩,填充性。

湿法制粒机制出的颗粒比顶喷流化床制出的颗粒硬,健壮和圆整。一般颗粒被卸料到整粒机中破坏过大的结块,然后送入流化床中烘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