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有机物(茶叶有机物以干物质中含量的高低)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8:36   点击:12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有机物以干物质中含量的高低

鲜叶:形态

 

  不同的茶树,最大的区别在于叶片。而叶片特性的不一样,品质也不一样。

 

  1、观察树梢

 

  我们得会分清芽头,嫩叶,成熟叶。

 

  嫩叶跟成熟叶是怎么区分呢?观察叶片是不是长在已经木质化的枝条上(呈现出红褐或者褐色的),长在这种枝条上的鲜叶,就是成熟叶了。

 

  2、观察嫩叶颜色

 

  鲜叶都绿色的吗?

 

  其实并不是,会有以下几种颜色:

 

  鲜叶不同的颜色,品质也有不一样的表现。

 

  除了观察颜色外,我们还要观察叶子的光泽程度。

 

  3、观察成熟叶形状、厚薄与叶脉

 

  不同品种的茶树,最大的差异来鲜叶的不同。虽然茶树鲜叶都是以椭圆形为主,但是亦有不一样的高矮肥瘦,有一些鲜叶厚一点,有一些鲜叶薄一点,有一些鲜叶的主脉副脉显现一点。这些都是区分品种的关键因素。

 

  4、观察叶尖

 

  除了形状是主要的特征外,叶尖也是个重要的特征。

 

  不同的叶型与叶尖的鲜叶,品质也上也是有差异。

 

  5、观察叶种

 

  不同的叶种,跟成熟叶的大小、内在品质,有着重要的联系。

 

  每一类叶种,都有其特质。

 

  一般认为:叶子大的滋味比较浓强,叶子小的滋味比较鲜醇。

 

  6、观察叶缘

 

  叶缘除了观察起伏程度外,还要仔细观察叶缘的锯齿。

 

  7、观察绒毛

 

  除了鲜叶的形状外,像芽头与嫩叶背面的毫毛疏密程度,也会影响品质。

 

  观察茶树鲜叶,总结下来:

 

  先观察鲜叶的颜色与光泽,

 

  再观察成熟叶的形状、厚薄,观察叶脉显露情况,量度尺寸,

 

  接着观察叶尖的形状,叶缘的形状,再观察毫毛的疏密。

 

  你们想知道这些特征,跟品质有什么样的关系吗?不同的鲜叶,其内含物质也不尽相同。

 

  鲜叶: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茶叶中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700多种,可分为:水分、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三大部分。

 

  茶叶中的有机物,除了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初级代谢产物外,还有多酚类、生物碱、茶氨酸等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虽然含量不高,但是对茶叶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含水量

 

  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控制水分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许多制茶技术措施是以含水量为依据。

 

  杀青后叶片含水量在60%左右,加工完成后保存时要保证茶叶含水量在5~6%。

 

  2、多酚类

 

  简称茶多酚,是茶树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

 

  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含量和比例,以及在制茶过程中转化的程度、形式不同,对茶叶品质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形成茶汤苦涩味的主要原因。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茶多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黄烷醇类(儿茶素类,占比70-80%)

 

  黄酮醇类

 

  酚酸类

 

  花青素类

 

  儿茶素中的四种单体(EC/EGC/ECG/EGCG)

 

  3、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的重要滋味物质,其含量高低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在红茶茶汤中增加咖啡碱后,可提高滋味的鲜爽度。

 

  咖啡碱可以与多酚类化合物络合,特别是茶红素和茶黄素,当茶汤冷却后,这种络合物便悬浮在茶汤上,使茶汤浑浊,俗称“冷后浑”。这种现象在高级茶汤中尤为明显,是红茶品质良好的象征。

 

  鲜叶:质量

 

  鲜叶质量包括鲜叶嫩度、匀度和新鲜度三个方面,其中嫩度和匀度是鲜叶质量的主要指标,新鲜度主要是针对鲜叶采收、运输和管理过程的质量指标。

 

  1、嫩度

 

  指芽叶伸育的成熟度,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是评定茶叶等级的主要指标。一般而言,嫩芽叶多、伸育健壮、叶质柔软、叶色浅绿是鲜叶嫩度好的标志。

 

  2、匀度

 

  指同一批鲜叶质量的一致性。同一批鲜叶老嫩不一,则叶质柔软程度不同,内含成分也不同,会给制茶带来很大困难,如很容易造成杀青程度生熟不一、揉捻中嫩叶断碎或老叶不成条等问题。

 

  3、新鲜度

 

  保持原有理化性质的程度。鲜叶采摘后放置时间越长,内含物便不断分解和转化,与刚采摘下的鲜叶差距便越来越大,导致加工形成的品质有所变化。

 

  新鲜的叶子挺拔、不皱缩

 

  鲜叶:管理

 

  鲜叶经采摘后,原则上要求立即进行加工,以保证其新鲜度,但是有些时候会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投产,需要进行短时贮存或运输。

 

  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如不加强鲜叶管理,就会造成鲜叶受损,降低鲜叶新鲜度,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由于影响鲜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鲜叶水分、温度、氧气和机械损伤等,所以在管理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保持鲜叶质量。

2. 茶叶中含有哪些主要有机物

茶的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这也是做茶时常说的“四斤鲜叶一斤茶”的原因)。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0%~96.5%的有机物组成。

构成茶叶生化成分的基本素有30余种: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铜、铝、锰、硼、锌、钼、铅、氯、氟、硅、钠、钴、镉、铋、锡、钛、钒等。

茶叶中经分离鉴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已有700多种包括:初级代谢物产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次级代谢产物(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芳香物质、皂甙等)。

3. 茶叶有机物以干物质中含量的高低为准

因为在茶叶的主要成分中,超过95%的部分是有机物,剩下的无机物部分不到5%。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磷、钾、硫、镁、锰、氟等微量元素。

新鲜的茶叶中,80%的含量都是水分,晒干后水分含量比较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叶蛋白,但是仅仅少部分叶蛋白能够溶于茶汤中(总量不超过5%),还有二十多种氨基酸(总量不超过5%)。另外,茶叶中也含有少量的脂肪。

茶叶含有许多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保健功效最大的就是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的精华活性成分,而茶氨酸仅存于茶叶中。

茶叶中还含有部分生物碱,如咖啡因、茶碱、可可碱、黄嘌呤、腺嘌呤等,这些生物碱在冲泡时可以溶解在水中。茶叶的苦味就是来源于咖啡因(其咖啡因的含量比咖啡豆更高)。茶叶中还含有香气成分,不同的茶品香气是不一样的。

4. 茶叶干物质含量是什么

茶叶中的铜含量并不随土壤中铜含量升高而增加,而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含量值.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茶叶中铜含量与土壤中铜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1816,即呈弱负相关.分析得出了茶树对铜的吸收规律是"主动有效式"吸收,即茶叶中铜的含量主要是根据茶树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需要而确定的. 

5. 新鲜茶叶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

是指茶叶中的特有物质

茶叶中有n化合物是n化合物

是茶叶中有笑气硝镪水。

茶叶中有n化合物是茶叶中有笑气硝镪水,n化合物名称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硝酸别名笑气硝镪水。

6. 晒干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茶叶能晒太阳,但不需要晒太长时间。

茶叶受潮以后是可以晒的,在茶叶的保存过程中需要保持干燥。

茶叶受潮的处理办法

1.用太阳晒

茶叶如果只是受潮没有变质变味,就找个大晴天,把茶叶放到太阳下晒,经常翻动。但此方法有一个缺点,在阳光紫外线的暴晒下,茶叶中的各种成分会被破坏,茶叶的色、香、味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个方法还要根据受潮的茶叶属于什么茶,不同的茶叶处理方法不同,比如普洱茶等紧压茶就不建议这样做。

茶叶只要放在开放的环境中半个月就可以饮用了。茶叶最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需要经常拿来去晒太阳,晒太久会导致茶叶的营养物质流失。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