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抖筛机(茶叶圆筛机工作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1:43   点击:1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圆筛机工作原理

砖茶加工分为毛茶初制、渥堆陈化、复制拼配、汽蒸压制、烘房干燥等5个主要工段。复制是整理茶条,使大小、长短基本一致,剔除杂物的过程。复制工艺略有不同,但基本遵循以下工艺流程,解块→筛分→切茶→筛分→去杂→匀堆拼配。面茶和里茶要分开复制。

切茶采用立式或流水式切茶机,主要将不能通过滚筒圆筛的较长茶条切短。一般建议采用流水切茶机,因为立式切茶机,当切茶量较大时,容易堵塞

2. 茶叶振动分筛机

采摘茶叶。 采摘茶叶一般采摘顶端的一芽两叶!

铁锅烧热,下入采摘来的茶叶,迅速翻炒

将炒好的茶叶,放入簸箕,揉捻

将揉好的茶叶,解块分筛,摊开

3. 茶叶筛分机的作用

1/10

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2/10

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失 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 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 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

酵。

浪 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10

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

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

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

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10

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10

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成形。

第三、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

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

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10

干燥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10

初制茶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10

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9/10

加工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花: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的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B、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

焙火分:炭焙、电焙

焙火越重就成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成越生。

制茶三把火有焙火:目的在改变成茶的风味。

干燥:将水份蒸发。

杀青:则是停止发醇。

虽然都是同样的三把火,但使用的时间、目的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

C、掺和: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

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10/10

哪些过程造成了那么些茶,也就是造成不同茶类的主因:

A、发醇: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

B、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

C、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

D、采摘时茶青的采摘的部位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第四个原因

4. 茶叶平面圆筛机的作用

茶叶加工设备需要鲜叶平输、立输、过渡平输等茶叶运输机,茶叶杀青机、冷却装置、揉捻机、茶叶烘干机、烘干机出料振动槽、炒干机、圆筛机、风力选别机、滚动匀堆机。这些为绿茶初制过程中茶叶的加工设备。

要建好一个茶叶加工厂,茶叶机械设备加工能力的预算,机械的选型与配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茶叶的鲜叶经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和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干茶种类也不相同。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成的是红茶;经杀青、揉捻、炒干(烘干)制成的是绿茶。用不同的机械又可制成不同外形的绿茶,如用扁茶炒制机可做成龙井茶(扁形茶);用眉茶炒制机可做成眉茶(眉形茶)等。所以在机械设备选型配备方面,主要应考虑采用何种适合当地特点的制茶工艺进行选择,做什么茶选什么茶机。

5. 茶叶圆筛机工作原理图解

茶叶高碎亦称高末,又叫劳保茶,是旧时北京所特有的一种茶叶,实际上就是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这种碎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在旧时的北京,北京的穷人买不起好茶,但又偏爱喝茶,故茶叶店将此物出售

6. 茶叶圆筛抖筛机的区别

拼配的方法如下:

首先毛茶制作完成之后,要按各等级茶类进行精制加工。传统精制加工程序 : 毛茶 → 筛播 → 拣剔 → 拼配 → 烘焙 → 摊凉 → 勻堆 → 包装。

1. 筛 播。筛播目的在于分出茶条粗细、整碎及清除小块黄片,便和拣剔。其做法是: 先将毛茶通过筛孔1平方厘米抖筛机筛分,筛面称粗茶,筛下称二未;二未再经筛孔0.8平方厘米的抖筛机筛分,筛面进行播剔或用风选机风选,淘汰去碎小的黄片,筛下称三末;再用筛孔0.6平方厘米圆筛机筛分,筛面播剔或风选,筛下称四末;四末又经0.4平方厘米筛孔再筛,筛面再播,筛下称粉末。一般情况,筛播要做到看茶做茶,凡毛茶的碎末及三角黄片多的,要经过五筛五播,以彻底清除黄片及粉末。相反,粉末及黄片较少的,经过了三筛三播即可。凡通过筛播以后各筛面的茶如混和粗茶均需进行拣剔。

2. 拣 剔。拣剔目的在拣去较粗老的黄片(即二拣)及茶梗茶枝、扁条、非茶杂物等。

3. 拼 配。拣好的茶称为净茶,将净茶与粉末混合拼堆。拼配的方法 :一层净茶约65厘米厚,一层碎末适量,至碎末拼配完为止,配好以后,拌勻以备烘焙。

4. 烘 焙。烘焙目的在于袪除毛茶中多余的水分及杂劣味,增进品质,提高耐贮性。釆用焙笼烘焙,其方法是 :先把木炭打碎入炉樁实,按焙炉大小50~100斤,略堆出炉面。然后将烧红的炭,称为火母,放在炉头,让其燃烧,掌握到炉面完全烧透时,上面盖上黑谷糠灰,盖蔽炉头,经燃烧一夜,谷糠灰由黑色变白色,全面检查炉头有无露火,对露火的随即盖好,随后准备下焙。下焙前,必须将空焙笼放入炉内烘焙片刻,除去焙笼异味。烘焙时先焙二拣、茶枝,后焙净茶,每焙投叶量6~7市斤。

 烘焙温度,不同茶类级别对温度要求有所区别,如单丛茶以85~90℃,浪菜茶100℃左右,中茶110~120℃,二拣茶枝140~150℃。此外,还要根据气候状况灵活掌握,冬季和雨天温度可高些,旱天及夏季温度可低些。

烘焙时间,不同茶类级别及含水量对烘焙时间同样有所区别,通常单丛7~8小时,浪菜5~6小时,中茶4~5小时,二拣茶枝4~6小时。

 翻拌是为了保证烘焙均勻,全程需要进行多次。翻拌时应将焙笼移出炉外进行,避免茶末碎法掉入炉中引起燃烧,产生烟焦味。第一次翻拌要在焙面的茶条返变硬挺,闻到清味时进行。因毛净茶初下焙不久茶面还湿回软,杂味未能消除,故必须待杂味除去后,才能进行翻拌。

 烘焙适度的鉴别,净茶烘焙至闻到有米饭香,甜味感,含水量约4.5%~5%,就可算为成品熟茶。二拣(即粗茶)以约显赤色为止。随着时代变迁,现今机械化生产主要应用在中级或低档茶,高档茶仍然来用焙笼烘焙。

 5. 匀堆,将焙好的熟茶按批次等级别堆,让其褪去火性,然后对各等级茶分别混和拉平,拌匀2~3次便可包装。

 6. 包装,一般净茶(精制茶)可按客户不同需求进行包装上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