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单片机psw是什么(当单片机的psw=01h)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0 20:57   点击:2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当单片机的psw=01h

PSW中的RS1,RSO=11表示工作寄存器选择位置为3区,所以RO-R7的直接地址为18H--1FH.

2. 当单片机的存储器或I/O接口资源不足时

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NumericalContr01)简称CNC系统,是一种用计算机通过执行其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实现数控功能,并配有接口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数控机床在CNC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地按给定的加工程序加工出工件。所以,计算机数控系统是一种包含计算机在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专业CNC维修

自1952年出现第一台数控铣床以来,一直采用硬件数控装置对机床进行控制,简称NC装置。经过大约二十年时间,到1971年开始引入了计算机控制。一开始CNC系统中采用小型计算机取代传统的硬件数控(NC),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数控机床大都采用成本低、功能强和可靠性高的微型计算机,取代小型计算机进行机床数字控制,简称MNC,但是大家习惯上仍称它们是CNC。采用计算机控制和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CNC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其控制过程是根据输入的信息(加工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插补运算,获得理想的运动轨迹信息,然后输出到执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CNC系统的核心是CNC装置。由于采用了计算机,使CNC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促使CNC系统迅速发展。

主要硬件元部件功能

CNC装置的硬件组成一般有:CPU及总线、存储器、输入设备接口、I/O电路接口、位置控制器、显示设备接口,以及通信网络接口等。下面对主要元部件做一简单介绍。

CPU与总线

1.CPU概述

CPU是CNC装置的核心,具有执行计算的能力和控制能力。CPU主要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一些暂存寄存器组成。CPU在CNC装置中工作时,其控制单元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组成程序的指令,进行译码后,向CNC装置的各部分按顺序发出执行操作的控制信号;同时接收执行部件发出的反馈信号,与程序中的指令信号比较后,决定下一步应执行的操作。

2.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独立模块之间传递各种信号的渠道。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功能模块通过总线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总线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传送和通信。

总线通常可以分为片总线、内总线和外总线。

片总线为元件级总线,是组成一个小系统或CPU插件各芯片间的连接总线。片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即所谓三总线结构。

内总线又称系统总线,为板级总线,甩于CNC装置中各插件板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如S—100总线、PC总线、Multi总线,STD、IBM—AT、标准总线等。

外总线又称通信总线,它用于系统与系统之间的通信。这类总线有RS—232C、RS—422、IEEE—488等。

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证明,STD总线是一种比较好的工业总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应用,也是国内优选重点发展的工业标准机总线。

STD总线的CPU模板几乎可以包容所有的8位和16位微处理器,如Z80、8080、68—00、8086、8088、80286,以及单片机8031、8098等,并且可以与各种通用的存储器和I/O接口模块匹配。

STD总线的工业接口板可以与控制现场的各种机电设备直接连接,可以驱动各种功率的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各种继电器、接触器等。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仅降低成本,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简化了系统设计。

STD总线的显著特点是模块化和高可靠性,可以简要地归纳如下:

(1)板结构,功能单一 STD产品采用小板结构,标准尺寸165mmXll4mm’一块模板通常只有一种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组成自己的实用系统。

(2)标准布局,安全可靠 各种模板都是按标准布局设计的,模板上的布局基本是由总线驱动,经过功能模块,连到I/O接口。这种结构设计,具有最短的路径,降低各种信号相互干扰,模块的可靠性提高。

产品配套,功能齐全 STD总线产品在国际上已有近千种模板,有许多家公司供货,可以提供多种STD总线的功能模块。

3. 当单片机的外部晶振接6mhz时

应该是51单片机吧,那我按照51的步骤来说。

首先51单片机机器周期的计算方式=12/晶振(Hz),单位秒(s),你的6MHz晶振那么就是12/6M=2us,而计数器每一个机器周期计数一次,所以最短定时时长就是2us;但是最长定时可以说是无限长,若你指的是在不使用变量计时的条件下,根据工作方式1的16位计数最大为65536,因每2us计数一次,则单个计时周期时长为65536*2=131072=131.072ms。然后,之前我所说的无限长是因为当131.072计时完成后可以对一个变量进行加1,如果这个变量是uint类型的,则可以计时(65536*131.072)ms,如果这个变量计数到65535时又对另一个变量进行加1,这样在单片机内存不被膨胀的情况下可以无限计数,则定时就可以无限长。最后,总结一下,最短定时2us,在不使用变量定时的情况下最长定时131.072ms。

4. 当单片机的PSW=11H当前的工作寄存器

改变 RS0 RS1 的数据就可以改变工作寄存器组,软件给这两个东西赋值就行了. 上电复位后,在初始化程序里,对寄存器PSW的RS1、RS0(PSW.4、PSW.3):4组工作寄存器区选择控制位1和位0。

默认应该是寄存器组0. 当你需要使用工作寄存器时,cpu通过寄存器PSW的RS1、RS0(PSW.4、PSW.3)的设置来选择访问哪组工作寄存器组。

5. 当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为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

6个

把晶振周期(振荡周期)定义为节拍(用P 表示)。 晶振脉冲经过二分频后,就是单片机的时钟周期,时钟周期也称为状态(用S表示)。这样,一个状态就包含两个节拍,其前半周期对应的拍节叫节拍1(P1),后半周期对应的节拍叫节拍2(P2)。状态周期(或状态S)是晶振周期的两倍,它分为P1节拍和P2节拍。规定一个机器周期的宽度为6个状态,并依次表示为S1~S6。由于一个状态又包括两个节拍,因此,一个机器周期总共有12个节拍。由于一个机器周期共有12个晶振周期, 因此机器周期就是晶振脉冲频率的十二分频(即T=12/fosc)。当晶振脉冲频率为12 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1μs;当晶振脉冲频率为6 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2μs。

6. 当单片机的计数来自于时钟脉冲时

上升沿产生,ALE电平变化与P上沿同步。实际使用不需要深究到如此细节。不论什么厂家、什么型号的单片机,只要有ALE信号,就是用在低位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上,用来触发锁存器保存低位地址信号。

7. 当单片机的外部晶振接6mhz时,ale输出引脚的周期为

感觉问的好像有一点小问题,单片机中有几种周期,如时钟周期也就是震荡周期,这里应该是0.5us,然后我们说执行一个特定的操作(读存储器啊什么的)的时间叫机器周期为12个时钟周期为6us,然后你这里说的指令周期是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的,可以是1,2也有4个,如果是单周期指令那应该是6us,双周期指令应该是12us,这就是这个说指令周期为多少的一个小问题了

8. 当单片机的PSW=01H时,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

PSW=91H=10010001“每个位代表含义,我是初学者,只能帮你到这了

答: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于设定CPU的状态和指示指令执行后的状态。

CY(PSW.7):进位标志。在执行加减运算指令时,如果运算结果的最高位(D7)发生了进位或借位,则CY由硬件自动置1。

AC(PSW.6):半进位标志位,也称为辅助标志位。在执行加减运算指令时,如果运算结果的低半字节(D3)发生了向高半字节进位或借位,则AC由硬件自动置1。

F0、F1(PSW.5 和PSW.1):用户标志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F0、F1赋予一定的含义,由用户置1和清0,作为软件标志。

RS1、RS0(PSW.4 和PSW.3):工作寄存器组选择控制位。通过对这两位设定,可以从4个工作寄存器组中选择一组作为当前工作寄存器。

OV(PSW.2):溢出标志位,有两种情况影响该位。一是执行加减运算时,如果D7或D6任一位,并且只一位发生了进位或借位,则OV自动置1,

P(PSW.0):奇偶标志位。每条指令执行完后,该位都会指示当前累加器A中1的个数。如果A中有奇数个1,则P自动置

9. 当单片机的晶振为6mhz时指令周期为多少

51单片机,根据晶振频率,计算指令周期,设置定时器的分频,然后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MOD,最后设置初值TH0TL0比如用的XHZ的晶振,stc的单片机有3种模式(X/12)x/6,还有单周期指令,选择12分频的,T=1/(X/12)就是一个指令周期,如果定时没有分频,(65536-Z(初值))*T就是定时的时间比如是12M的晶振那么设置TMOD=0x01;16位定时器模式TH0=(65536-20000)/256;TL0=(65536-20000)%256;就是设置了20ms的定时

10. 当单片机的EA引脚接高电平

答案是60KB

当EA接高电平时,表示首先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rom),再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又因为51单片机中可寻址程序存储器最大为64k

所以,最多可扩展的rom大小=最大可扩展内存(64kb)-内部rom(4kb)

-》60K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