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555电路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555电路制作与运用大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4 06:31   点击:2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555电路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接通电路后,定时电容C1通过R1、R6和R7开始充电,当C1的电压充到2Vcc/3之前,555的第2和6脚电压低于2Vcc/3,此时555的第3脚和第7脚输出高电平。当C1电压(第2和6脚电压)充至2Vcc/3之后,555状态翻转,第3脚和第7脚输出低电平,C1开始通过R6和R7和555的第7脚对地放电,直至C1电压降低至Vcc/3时555状态再次翻转,第3脚和7脚再次输出高电平,C1重新通过R1、R6和R7充电,然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555不断翻转,第3脚就会输出方波脉冲。

脉冲的高电平宽度 tH=0.693(R1+R6+R7)C1

电平宽度 tL=0.693(R6+R7)C1

2. 555电路制作与运用大全

频率的算法是T=0.693CTon=1s,用1μF的定频电容,计算得要1.4M的电阻Toff=3s,1μF定频电容,要4.3M的电阻(对频率要求不高可选近似值代替)用两个二极管来使用Ton和Toff不同,

3. 555电路的基本原理

555定时器在三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不同:

1、单稳态模式

在单稳态工作模式下,555定时器作为单次触发脉冲发生器工作。当触发输入电压降至VCC的1/3时开始输出脉冲。输出的脉宽取决于由定时电阻与电容组成的RC网络的时间常数。当电容电压升至VCC的2/3时输出脉冲停止。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改变RC网络的时间常数来调节脉宽。

2、双稳态模式

双稳态工作模式下的555芯片类似基本RS触发器。在这一模式下,触发引脚2和复位引脚4通过上拉电阻接至高电平,阈值引脚6被直接接地,控制引脚5通过小电容(0.01到0.1μF)接地,放电引脚引脚7浮空。所以当引脚2输入高(有误应为低)电压时输出置位,当引脚4接地时输出复位。

3、无稳态工作模式

无稳态工作模式下555定时器可输出连续的特定频率的方波。电阻R1接在VCC与放电引脚7之间,电阻R2接在引脚7与触发引脚2之间,引脚2与阈值引脚6短接。电容通过R1与R2充电至2/3VCC,然后输出电压翻转,电容通过R2放电至1/3VCC,之后电容重新充电,输出电压再次翻转。

4. 555时基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55时基电路是通用集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电路没有之一,555的基本电路分为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电路、无稳态电路3种,其它的应用电路基本都是在这三种电路基础上的变通与扩展,下面仅就3种基本电路做一简要说明:

1、施密特触发器 将引脚2与6连接做输入端就可以构建一个固定回差电压的施密特触发器,回差电压为2/3Vcc-1/3Vcc,如果启用5脚控制端,就可以构建回差电压可变的施密特触发器。

2、单稳态电路 低电平触发有效,只要给一个触发脉冲,就可以在3脚得到一个宽范围的定时间隔。

3、无稳态电路 可以产生从几赫兹~兆赫兹的脉冲信号,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多种形式的脉冲信号源。

5. 555简单电路

555芯片很多厂家都生产的,各个厂商所提供的指标都不一样。比如我用过的TI德州仪器和Maixm美信生产的555芯片最大电压到18V,而SeCoS、HITACHI日立和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输入电压范围则是4.5V到16V。一般用到那种芯片,需要上网找它的数据手册(datasheet),以便确定其特性。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做产品的会要求供应商提供我们指定的芯片,就是为了保证稳定。而一般的555芯片保证其供电电压在4.5到12V的范围肯定不会出问题。

6. 555时基电路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 掌握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原理 555集成时基电路称为集成定时器,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其应用十分广泛。

该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因而广泛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与检测。它的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K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

其电路类型有双极型和CMOS型两大类,两者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相似。几乎所有的双极型产品型号最后的三位数码都是555或556;所有的CMOS产品型号最后四位数码都是7555或7556,两者的逻辑功能和引脚排列完全相同,易于互换。

555和7555是单定时器,556和7556是双定时器。双极型的电压是+5V~+15V,输出的最大电流可达200mA,CMOS型的电源电压是+3V~+18V。

7. 555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555时基集成电路工作在单稳状态,平时③脚和⑦脚均为低电平.当用手触摸一下金属感应片M时,人体的感应信号通过0.1μF电容加至555时基集成电路的②脚,使电路翻转进入暂稳态,这时③脚输出高电平直接加到门铃芯片的触发端,芯片被触发并通过三极管推动扬声器发声。同时⑦脚也变为高电平,电源通过100KΩ电阻对4.7μF电容充电,当电容上的电压充至2/3电源电压时,电路又翻转,暂稳态结束,③脚又变为低电平。待再触摸一次M时,上述工作过程周而复始。因此每触摸一次M,门铃就被触发一次。③脚上的0.01μF电容为抗干扰电容,可防止门铃被误触发。

8. 555内部电路原理图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

  其工作原理是: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C2 的输出为 0,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C1 的输出为 0,C2 的输出为 1,可将 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低电平。

9. 555电路的工作原理

555定时器原理:555集成时基电路称为集成定时器,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其应用十分广泛。

该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因而广泛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与检测。

它的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K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其电路类型有双极型和CMOS型两大类,两者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相似。

10. 555电路工作原理图

555定时器在三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不同:

1、单稳态模式

在单稳态工作模式下,555定时器作为单次触发脉冲发生器工作。当触发输入电压降至VCC的1/3时开始输出脉冲。输出的脉宽取决于由定时电阻与电容组成的RC网络的时间常数。当电容电压升至VCC的2/3时输出脉冲停止。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改变RC网络的时间常数来调节脉宽。

2、双稳态模式

双稳态工作模式下的555芯片类似基本RS触发器。在这一模式下,触发引脚2和复位引脚4通过上拉电阻接至高电平,阈值引脚6被直接接地,控制引脚5通过小电容(0.01到0.1μF)接地,放电引脚引脚7浮空。所以当引脚2输入高(有误应为低)电压时输出置位,当引脚4接地时输出复位。

3、无稳态工作模式

无稳态工作模式下555定时器可输出连续的特定频率的方波。电阻R1接在VCC与放电引脚7之间,电阻R2接在引脚7与触发引脚2之间,引脚2与阈值引脚6短接。电容通过R1与R2充电至2/3VCC,然后输出电压翻转,电容通过R2放电至1/3VCC,之后电容重新充电,输出电压再次翻转

11. 555电路的使用方法

3脚输出电平在地到电源电压之间。“3脚接两个红外发射头”。如果它们是并联,而且与3脚之间没有限流电阻的话,“输出电压只有1.3V”,正是它们的正向压降。

1。串接适当的限流电阻,电流不能超过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允许值。

2。4脚是RESET,只接受电压控制。“p20输出地高电平只有2v多”。

  NE555 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大约在1971年由Signetics Corporation发布,在当时是唯一非常快速且商业化的Timer IC,在往后的30年中非常普遍被使用,且延伸出许多的应用电路,后来基于CMOS技术版本的Timer IC如MOTOROLA的MC1455已被大量的使用,但原规格的NE555依然正常的在市场上供应,尽管新版IC在功能上有部份的改善,但其脚位功能并没变化,所以到目前都可直接的代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