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三极管负反馈电路放大倍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3 07:37   点击:2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称为反馈系数,用β表示、反馈深度就是反馈量,用1+avβ表示(av为没有反馈时的放大倍数)。

对于负反馈的增益Af=A/(1+AF),定义分母1+ A(s)B(s)=F(s)为反馈深度。反馈深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表示引入反馈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无反馈时相比所变化的倍数。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反馈深度愈深,改善的效果愈显著。但是,对于多级放大电路而言,负反馈深度太深可能会引起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使放大电路失去放大作用,不能正常工作。

单级和两级放大电路是稳定的,而三级或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只要有一定的反馈深度,就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因为在低频段和高频段可以分别找出一个满足相移为180度的频率(满足相位条件)。

此时如果满足幅值条件|AF|=1,则将产生自激振荡。因此对三级及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必须采用校正措施来破坏自激振荡,达到电路稳定工作目的

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等于什么

这是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系数Fuu=Rm/(Rm+Rn)。

。。。这图标号也太不清楚了,Rm和Rn就是反馈支路上的那两个电阻,反馈支路就是连在差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端的那个拐状的支路,Rm就是接地的那个电阻。因此深度负反馈放大倍数G=1/F=(Rm+Rn)/Rm.

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因为加入了负反馈以后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减小1+AF倍,稳定性增加1+AF倍,负反馈以牺牲放大倍数来稳定放大电路,反馈越深稳定性越强但是牺牲的放大倍数也越多!

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管子的老化、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改变以及电源电压波动等原因,都会使放大器工作不稳定,导致输出电压发生波动。

如果放大器中具有负反馈电路,则输出电压的波动立刻会通过负反馈电路反映 到 输 入端。

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1.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直流 负反馈,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交流 负反馈。

2.某放大电路负载开路时,v.=6v,接上3k欧姆负载后,v.=4v。说明该放大电路的等效电阻r.=1.5kω。

3.双极型三极管是 电流 控制器件。应采用电流串联负反馈

如共发射极电路中,在发射极串一个电阻就是典型应用。

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等于

负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是个闭环电路,其放大倍数只和反馈网络的参数有关,和内部各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无关。

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单级放大倍数,和电路电气参数有关,多级基本放大电路组成的总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

深度负反馈的放大倍数af=[1/(1+a·f)]·a=1/(1+f)

这个公式知道吧?a=放大器原放大倍数f=反馈系数

公式的意思是:“引入负反馈之后的放大倍数”只有“未引入负反馈时候的放大倍数”的1/(1+f)

也就是说原来没反馈时电路已经在放大,现在引入反馈之后放大倍数只是比原来小而已不管怎样,仍然还是在放大,哪怕这个放大倍数很小。

同样从公式可以看出确实是稳定了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与非线性的半导体元件参数有关,半导体元件参数容易受温度影响,所以导致放大倍数不稳定,现在引入反馈之后,放大倍数只与反馈系数f有关,而f大小取决于反馈回路元件参数,反馈元件通常都是非半导体器件,相比下,参数的温度稳定性比半导体的晶体管好得多,也就使得放大倍数被稳定。

7. 负反馈会使电路的放大倍数

首先,对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稳定性的影响:以牺牲放大倍数来稳定放大电路,比如没有引入负反馈时放大倍数为Au,变化率为10%,引入1+AF为100的反馈电路,那么放大倍数为Au/(1+AF),但变化率为0.1%;其次,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1+AF倍,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至1/(1+AF);对输出电阻的影响:电流负反馈增大输出电阻1+AF倍,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至1/(1+AF);还能展宽频带:下限频率下降至1/(1+AF),上限频率上升1+AF倍,所以频带更宽。最后可以减小非线性失真等等作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