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酱油制曲设备(酱油曲制作)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12:54   点击:1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酱油曲制作

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生产工艺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

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

2. 酱油曲精制曲

1、海天,产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中国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溯源于清干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其工艺讲究、口感醇厚的酿造方法领先同侪;

2、加加,产于湖南长沙市宁乡县,是国内知名的股份制调味食品企业,拥有4家子公司,先后荣获3项国家级荣誉,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酱油行业中第2位;

3、李锦记,产于香港市,创建于1888年,迄今已有122年历史, 它凭借严格的品质管理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酱料王国;

4、欣和,产于山东省烟台市,成立于2002年3月,产品独具特色,经过6个月的高盐稀态发酵,质感醇厚、酱香浓郁;

5、金冠园,产于福建省晋江市,从2001年生产酱油几千吨到2007年底的几万吨,这种飞跃在福建省食品行业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为了满足各阶层各区域人的口味,酱油从特级、一级、二级至三级都生产;

6、厨邦,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采用中国传统的天然酿造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优质的黄豆、面粉为原料,经纯种制曲,天然发酵,后期灭菌处理等工序精制而成。采用东北优质大豆和上等面粉作为原材料;

7、致美斋,产于广东省广州市,起源于1608年明末清初的“致美斋”酱园,与北京“六必居” 致美斋 、上海“冠生园”、长沙“九如居”合称为“中国四大名酱园”,秉承三百余年的酱园历史;

8、东古,产于广东省鹤山市,前身为始创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〇年)的调珍酱园,原设在鹤山县古劳镇古劳墟,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解放后成立为国营鹤山县酱油厂,一九九六年体制改革组建为鹤山市酱料食品有限公司,二OO一年经市工商局批准更名为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9、味事达,产于广东省广州市,专业生产“味事达”牌酱油,包括“味事达”牌味极鲜、臻品味极鲜、蒸鱼味极鲜、淳味生抽、淳味老抽、金标生抽、金标草菇老抽、烧烤汁、美味酱油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产品家喻户晓;

10、淘大,产于上海市,选用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以天然酿造方式,经蒸煮,制曲和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保持了酱油的传统风味。

3. 酱油曲种制作方法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一、原料处理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mm以下。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二、配料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三、发酵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

发酵缸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设备选用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适量多放些压锅水;②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③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④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五、烧酒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

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运用生料酿酒技术酿酒,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高并白酒70斤;百斤鲜红薯可产优质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计)。

酿出的白酒味美纯正,香醇可口,酒糟除可作为精饲料外,并可变废为宝,生产优质香醋、酱油、食用菌,使副产品大幅度升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适合在农村各家各户推广应用。

4. 酱油制曲工艺视频

自酿酱油的食材和调料:

黄豆 2000克,面粉 200克,酱油曲精 2克,水 6500克,盐 1000克,花粉 一点点

自酿酱油的做法步骤:

第1步.黄豆浸泡膨胀无皱纹,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到笼屉里面蒸煮1-2小时,然停火自然降温。不要蒸烂,黄豆降温降到40℃以下,接种酱油曲精,将曲精和面粉混合均匀,和黄豆拌匀,让黄豆都沾上面粉。 或者用磨豆浆剩下的黄豆渣面粉成面团,然后捏成小块小块铺在盘子里,晒干

第2步.把拌好的黄豆放在干净的盒子,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发酵制曲

第3步.温度30-35度之间最好,8-12小时,料发白,将曲翻一次,温度低延长时间。

第4步.28小时左右,黄豆表面会长满菌丝(菌丝为黄绿色),此时已经制曲完成。(受季节、温度的影响,长菌丝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点) 然后制好曲,拿去晒3天太阳.

第5步.放到缸里面或者瓶子,加入2.5公斤14.5%的盐水,(盐水温度55-60℃),然后封闭,暴晒使曲发酵,每天用木棍搅拌1次,7天后再加5公斤14.5%的盐温水,水温50℃左右,加入花粉,2-3天搅一次,再发酵半月,半月后在太阳下密封暴晒自然发酵,不易再搅拌。

第6步.4个月后打开看看,颜色已经很深,酱香味很浓,晒的时间长味道会更好

第7步.用纱布袋榨去残渣即可。滤出酱油。

第8步.酱油渣,加盐水再过滤,重复可以出3遍

第9步.放入锅内加热消毒,煮15分钟左右,撇除泡沫

第10步.煮好的酱油最好装入瓶子,不要密封,瓶子口用纱布包好,防止灰尘,晒20天左右,沉淀后味道更好。

5. 酱油曲制备

工具材料:

黄豆10斤. 食盐1.6斤(实际操作,按比例添加菌种)

操作方法

01

一、原料处理:

1.把10斤黄豆拣一下,把烂的、破的、还有的里面可能有小的泥块等,都要拣出来,然后重新冲洗干净。

02

2.黄豆用水泡涨煮熟。黄豆放进容器内加清水漫过20厘米左右,换水润4-8小时到豆粒膨胀无皱纹,手指能把豆瓣掐断为宜,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

03

3. 蒸料:放到笼屉(蒸锅)等里面蒸煮1-2小时,然后停火自然降温(黄豆比较完整,蒸熟度八九分熟)。

04

拌曲:

待温度降至40度左右时拌入100克酱油曲精搅拌均匀(此酱油曲精为家庭专用,不需要拌入面粉)

05

制曲:

1.将料堆放在30度左右的室内8-12小时,厚2-5厘米,使料升温,发现黄豆结块,长出白毛,要适当用手捏碎。

2.然后再平摊在发酵架上,上面加盖潮湿布料,并注意表面常洒水,保持室内温度。(此步至关重要,温度一般要求30度左右,湿度50%左右)

06

四、发酵:

1.从架上取下半成品,然后将表面黄绿色孢子粉洗掉(洗曲),然后放在室外露晒10小时左右,黄豆干瘪就可以。

2.配置2份盐水:第一份,将1斤盐放到10斤50-60度热水中,搅拌均匀。第二份,将0.6斤放到10斤50度左右的热水中,搅拌均匀(第二份是在发酵到15天之后利用,在利用的时候现配现用)

3.将黄豆放入缸内,然后将配置好的第一份盐水放入缸内搅拌均匀,室温保持30度左右,然后缸的顶部加盖斗篷或是不漏水的雨具。

4.放入缸内1-7天,每天搅拌3-5次,7天之后,每天搅拌1-2次。15天之后,将配置好的第二份盐水倒入缸内搅拌均匀。从现在开始,每隔3-5天搅拌一次,2个月之后一次性加入50克生香酵母、酵红素(可以不加,生香酵母主要是为了酱油的香气产生,改善酱油的风味。酵红素是增加酱油的颜色和去除酱油里面的异味)继续发酵15天,尽量少搅拌,让其自然发酵,当发出香味并出油时,发酵完成。(一般正常酱油发酵时间为3个月,出油量为黄豆的3-5倍)

5.出油:可以用现有的工具比如漏斗等取油

6. 酿制酱油怎样制曲

1.原酿酱油以大豆和无脂大豆、豆粕或豆饼、小麦和小麦粉为原料。煮好后,曲霉与盐水混合,形成稀泥,再由微生物发酵而成。

2.勾兑酱油由大豆和麦麸制成。煮后将曲霉与盐水混合,形成固体酱油,再由微生物发酵而成。酱油与酱油等材料混合。由其制成,酿造酱油具有强烈的酱油香气,而酱油则具有酱油和无酯的香气。

3.原酿酱油是一种以大豆和脱脂大豆、豆粕或豆饼、小麦和麦麸为原料,以特殊的颜色、香味和味道制成的液体调料。根据发酵过程,分为高盐稀发酵酱油和低盐固体发酵酱油两大类。

4.勾兑酱油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

5.原酿酱油氨基酸氮含量越高,酱油质量越高,鲜味越浓。在酿造过程中,在各种微生物的不同酶系作用下,各种有机物在原料中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多种成分的酱油,氨基酸氮含量高

7. 酱油曲怎么做

酱油的曲种就米曲酶一种,米曲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最适合温度在30度左右,国内主要是沪酿3024,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华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8. 做酱油的曲是什么样的

①把黄豆泡好,过水。

②上蒸锅蒸熟,蒸熟后晾凉致40度

③用干面粉搅拌酱油曲,因为直接撒不够均匀!

④拌好后把粉撒到黄豆上,翻拌均匀。

⑤需要一个无菌,潮湿,温度30-40度得环境!(最佳黄曲霉菌生长环境,可以快速生长)

⑥黄豆会先长白毛,然后逐渐变黄,最后是青黄色,等到了青黄色,就可以下一步了

⑦霉菌长好后把黄豆放到缸里,加盐水,晾晒,最少三个月才能完全发酵好!

9. 酱油曲制作方法

材料:黄豆4斤,面粉0.5斤,麦皮0.1斤,酱油曲精1克,饱和盐水,八角1克,陈皮2克,公丁香3克,茴香1克,味精2克,白酒0.1斤、红糖0.3斤。

步骤:

1、原料处理。选优质黄豆,倒入缸或池中浸泡2-4小时左右,洗净沥干,用压力锅煮熟;面粉和麦皮用锅炒至微焦黄色。

2、接种。黄豆熟料呈红棕色,略有豆香味,摊凉后将面粉、麦皮和酱油曲精混合均匀拌入。拌入。

3、制曲。接种翻拌均匀的豆料分装于竹篾簸箕2-3厘米后,盖上盖子,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制曲。经过约24小时后料温上升,豆粒表面长满了白色菌丝,此时用铲将豆分成几块翻过来,经过约24小时,期间约5小时打开盖子1次,豆粒表面长满黄绿色的孢子有正常曲香,无其他异味即为成曲。(以上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变,以菌种生长情况为准)

4、发酵。将黄豆曲倒入罐或坛中,加入饱和盐水,达到用手用力压豆粒能浸没为合适,表面再盖一薄层盐粒。表面再盖一薄层盐粒。

5、日光暴晒。将黄豆曲放到阳光下,经过1-3个月天然日晒夜露即为成熟酱醪。

6、淋油。加入盐水浸泡成熟酱醪3天,吸出的酱油液汁浓粘,色泽红棕,味道香浓,再加入盐水浸泡7天,吸出酱液,第三次加入盐水浸泡7天,再吸出酱液。

7、配制成品。将三次吸出的酱液混合,经10天日光曝晒,沉淀,加入八角、陈皮、公丁香、茴香的煮出液,再加入味精、白酒、红糖和盐使酱液盐分浓度约为17%(约10-15斤酱油),加热煮沸过滤即为成品五香黄豆酱油。

10. 自制酱油曲

酱油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泡豆 把黄豆中杂质拣干净并清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8小时,豆粒表面圆润无皱纹就算泡好了

步骤 2

蒸豆 把泡好的豆子的水分沥干,放入蒸锅中蒸熟,不要蒸太烂,一捏能碎即可。 我放入高压锅隔水蒸熟的,这款高压锅嗤气1分钟关火(根据各自高压锅类型的不同,合理掌握时候)

步骤 3

拌曲炒面粉,面粉放凉后,其中50克面粉加入菌粉拌匀,如果蒸的豆子较湿可以多加一点,因为菌种的发酵需要合理的湿度~

步骤 4

蒸好的黄豆或者黑豆拿出,锅底的水倒掉,蒸熟的豆倒回高压锅(高压锅已经加热了,不用再消毒处理,使用其他器具注意做消毒处理)~ 豆子放凉,温度30℃左右(夏天放至室温即可),拌入拌了菌粉的面粉,拌匀~ 盖上湿布(湿布不能滴水,以免杂菌落入豆中),因为豆子发酵需要一定的湿度,盖布不湿了需要重新湿一下盖上~

步骤 5

制曲 室温20℃,放置了大约15—16小时,豆子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白色的菌,开始结块,测了一下豆子的温度,已经达到31.4℃(制作时,豆子本身的温度不应该超过35℃),把它摊在竹编上发酵~ 注意,发酵时,豆子的温度会升高,需要关注豆子的温度,豆子多可以直接摊到竹编上发酵,豆子越多,豆子温度会升高的越高。 1000克豆子发酵时,豆子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到40℃以上,需要赶紧摊到竹编上,或者步骤5时直接摊在竹编发酵

步骤 6

把豆子倒在竹编篮里摊开,厚度不超过2厘米,盖上湿布避光发酵~ 环境温度在20~25度为宜,豆本身的温度最高不应超过35度。环境相对湿度应在80%,同时豆子内不应有积水,且豆子表面可以接触到大量氧气。为达到这样的环境,我把竹匾放在一个小竹编上面(还可防止湿布流到台面的积水把豆子浸湿),然后在竹编上搭放大块的湿布(注意不能让湿布的水低落在豆子上,让湿布四周向下垂落至台面;这样豆子就被包围在一个湿润的氛围中,且豆子表面仍然存在大量空气供曲呼吸。 盖布干了需要及时打湿更换~ 图片的竹编是带防蝇罩的,上面直接盖上湿布即可

步骤 7

使用不带防蝇罩的竹编篮,需要把湿布撑起来(我用高压锅的蒸屉蒸架),以免湿布接触到豆子,落入杂菌,影响豆子发酵~ 同样,底部要垫起来,因为发酵中豆子的温度升高,直接放在台面上不透气,会使底部形成一层水气~ 可以在竹编篮铺上烘焙纸,再铺上豆子,这样发酵好的豆子,取出时,孢子粉不会预留在竹编篮上,竹编篮比较好清洗(竹编篮可以不清洗

步骤 8

成曲 48小时,变成了满满的黄绿色,本图片颜色和实际的颜色有差,具体颜色参考步骤10豆子的颜色

步骤 9

制醪 锅里烧水,水开加盐,搅拌融化,放凉~ 浓盐水对锅有伤害,那就用砂锅吧~

步骤 10

霉好的豆子装入罐子,加入120克炒好的面粉~ 我做出的霉豆子大概1200克,我按10%加入的面粉,有方子建议:每500克霉豆子加入0.3~0.5斤的炒熟的小麦(可用面粉代替

步骤 11

加入放凉的盐水,搅拌,即成为稀态的酱醪~

步骤 12

发酵 盖上不密封的盖子,防止杂物掉入,放在阳光下暴晒,但要注意防止雨水落入。(我通常用几层纱布盖住瓶口,图片如菜谱主图,如果不确定是否会下雨,我习惯把盖子搭上去,不拧紧,如此图)。 在刚开始发酵时要经常搅拌,搅拌频率逐渐降低。在发酵至三周或一个月时应停止搅拌;同时可密封后暴晒发酵。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步骤 13

十天后~压榨 待酱油发酵好后,可直接用细密棉布过滤酱醪并压榨得到酱油。如果酱油过咸,可添加温开水约65℃继续浸泡6小时以上后再过滤压榨。

步骤 14

加热 把取得的酱油加热至90℃15~20分钟,可起到灭杀残留微生物、调和风味和沉淀渣滓的作用。

步骤 15

再次过滤 将加热后的酱油用棉布进行再次过滤,可获得更为澄清的酱油。

步骤 16

制成的上好手工酱油为酒红色,鲜味较市面上掺加味精的酱油略淡些,但总体的味道更加醇厚。整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控制也是很关键的,

步骤 17

制作酱油需要用:酱油曲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