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酱油制曲设备(酿造酱油制曲工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6:07   点击:1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酿造酱油制曲工艺

1.原料:豆粕在高压蒸煮锅中加水浸泡后2kg压力5分钟短时间处理,迅速脱压冷却出锅。

2.原料:小麦炒熟后压碎与处理好的豆粕混合为制曲料3.培菌室做好米曲霉种曲4.混合好的制曲料接米曲霉曲种移到制曲设备中制曲5.制曲结束后曲料与盐水混合制酱酷装入发酵池。

6.发酵结束酱酷加盐水在压滤机中滤出酱油。

7.酱油通过化验分析,按质量标准勾兑好。

8.包装

2. 酱油制曲的工艺流程

1、饼粕加水及润水: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

2、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

3、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蒸料,使淀粉蒸熟糊化。

4、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

5、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

6、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

7、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3. 酿造酱油制曲工艺有哪些

1、第一步是煮豆子,煮之前先要浸泡8-12小时,泡到豆子饱满发胀,用手能轻易搓点豆子表面的皮即可。然后上锅里面煮,煮到八成左右就可以,用手能轻易的捏开即可。太生了不可以。

2、将15克米曲霉和1.5斤面粉混合,充分搅拌均匀。

3、将混合好的菌种面粉倒进豆子上面,充分的混合均匀。

4、然后将他们平摊到一块布上面,并用棉被盖起来。保持温度。里面最好温度能达到30-38度之间最好了。

5、大约一天之后,豆子会结块,里面热热的,豆子呼吸生成的热气会使里面的温度升高,有利于发酵。接了快的豆子要用手捏碎,捏碎之后再盖起来,再过差不多12个小时,豆子的颜色变为黄绿色,也就是购买的米曲霉的颜色,就可以了。

6、下一步就是将霉好的豆子放到太阳下面去晒,晒到6分干,然后洗掉表面的霉菌,准备入缸既可以了。

4. 酿造酱油制曲工艺流程图

古法手工酱油的酿造过程。

1、黄豆的处理。选择上等黄豆,将黄豆洗干净,浸泡三小时,泡到无褶皱。水高于黄豆5厘米大火煮到一捏就碎,控水,晾干。

2、黄豆制曲。米曲霉和面粉搅拌均匀,倒在黄豆上,让黄豆均匀裹上面粉。然后均匀摊开在竹盘上,底部架空表面盖上薄麻布,盖布的目的是别太干了,制曲也是需要水份的。16小时左右曲发白结块,温度升高,翻曲散热(把结块的曲打散)再盖上布。制曲全过程温度只要高于38℃都需要翻曲散热。24小时左右曲长出黄绿色霉,此时制曲完成。

3、装瓶晾晒。准备一个30斤瓶子,洗净晾干,1250g盐15斤水煮开晾凉。把制好的曲倒进瓶子搅拌均匀,瓶口盖上纱布防虫。放阳光下晒,下雨盖盖子。前几天每天早上搅拌让浮在上面的曲吸饱盐水,没有漂浮曲就不用搅拌了。6个月后酱油成熟。

5. 酿造酱油制曲工艺流程

1、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

2、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

3、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4、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

5、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6、发酵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7、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6. 酱酒制曲工艺

12987工艺是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粮(投入两次本地糯红梁,)九次蒸煮(要进行9个轮次的蒸煮)八次发酵(从第三轮开始就不在投入新的粮食了,随着发酵轮次增加,淀粉会被逐步消耗,直到八次发酵结束,醅内淀粉量仍在10%左右)七次取酒(第一次二次取出来的酒酸涩辛辣,第三到五次取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取酒称为“小回酒”,第七次称为“追糟酒”每一次取酒都不一样,也都各有用处)整个过程历经一年,即为12987工艺

7. 酱香制曲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大曲,制曲着重于堆,复盖严密,以保温保潮为主。每当品温上升到60一65℃,开始翻仓,属于超高温曲。常使曲块有明显的酱香味。超高温大曲的糖化力、发酵力均低,因此,用曲量大。

而浓香型白酒制曲原料以小麦为主,有些酒厂辅与豌豆、大麦。制曲顶温在55-60℃,制曲培养以翻为主。糖化力、发酵力较酱香型大曲低,曲香味浓郁。控制热曲顶点温度较高,一般在50℃以上,个别者高达60℃以上。翻曲次数较少,不象酱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频繁,工艺特点为多热少晾。

8. 酱油曲的制作技术

如何制作酱油

原料选择为较好的黄豆

制作方法

1.蒸豆:酿制酱油的黄豆(春大豆、秋大豆均可)必须先放入水中浸泡肥大,浸豆的时间长短要适宜,既要使黄豆中的蛋白质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浸泡时间过长变酸而破坏蛋白质。浸水时,把黄豆放进木桶或缸内,加清水1倍,通常以浸1小时,豆皮起皱纹为度。然后把它倒进箩筐内,排掉水分,置于蒸桶里,水开后,蒸煮4~6小时即可。

2.发酵:待蒸熟的黄豆冷却后,把它摊铺于竹篱上,送进室内发酵。室内要密封,并设若干木架层,便于装置竹篱,温度要在37℃以上,若室温不够,可加炭、煤火以提高温度,促进发酵。发酵时间为6天。入室3天后要翻动搅拌一次,使其发酵均匀。经过发酵的黄豆,当表面出现黄绿色的曲霉和酵母菌时取出,倒入木桶或缸内,按100千克黄豆加清水40千克的比例添加清水并搅拌,使其吸足水分,把余水倒掉后,装入竹篓内,上面加盖棉布。然后放在温度37~38℃的室内继续发酵,约过8小时,当手插进豆有热感、鼻闻有酱油香味时,即可停止发酵。

3.酿制:将经过发酵的黄豆装入木桶酿制(酿制用的木桶或缸,其上面要能密封,底层应设有出油眼)。酿制配方为:黄豆100千克、食盐30千克、清水40千克。具体操作是:装一层黄豆,撒一层食盐,泼一次清水,这样交替地装进桶内或缸内,最上层为食盐。然后盖上桶盖或缸盖,并用牛皮纸封好。

4.出油:经过4个月酿制后,把出油眼的木塞拔掉,套上用尼龙丝织成的罗网进行过滤。接着将盐水(100千克清水加17千克食盐)分5天冲进桶或缸内,从出油眼流出的即为酱油。一般每100千克黄豆可酿制酱油300千克。所得的酱油通常都要加入糖浆。糖浆的作法是:每100千克食糖加4千克清水,用旺火煮至色泽乌黑,无甜味并略带微苦为度。每100千克酱油的用糖量为12千克,糖浆过滤后拌入。

5.曝晒:将酱油用缸装好,置于阳光下曝晒10~20天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