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酱油怎么酿造的(古代酱油怎么酿造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06:30   点击:2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古代酱油怎么酿造的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了。而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酱油起源于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

2. 古人如何酿造酱油

古代第一坛酱油应该是老陈醋

3. 民间酱油的酿造过程

如果是做酱料发酵,需要一个多月,先把黄豆洗净泡水里三个小时,然后上锅里蒸熟,凉到40度放拌白面的酱油曲精然后进行发酵,先长白毛,用手哔咔开让热量散发,然后豆子长绿毛,豆子发酵好了。

然后晒两天再把豆子放到玻璃瓶子里放上60度的食盐水,一斤黄豆四两食盐的盐水。盖上盖子放到温度40度左右的地方发酵,一个礼拜倒缸一次,一个月倒四次发酵完成!剩下的工作熬制发酵好的豆子就行了。熬出来的就是酱油!上面的是短时间做酱油方法,长时间的我就不说了,至少半年。

4. 古代酱油怎么做的

传说是杜康的儿子发明的。

古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酱油和醋了。

现代科考证明,在春秋时期以前中国用梅果的汁作为酸味调味剂的。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醋作为调味剂了。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他的儿子觉得酒糟丢掉太浪费了就存放在缸里,后来二十一日的酉时打开了缸,开缸时,香味扑鼻而来,尝一下酸甜兼备,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这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醋。食醋,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因其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酷爱食醋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称号——食总管。

5. 古代有酱油料酒吗

这种香辛料并没有突出的味觉特征,经历了两千多年,依然活跃在餐桌上,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传说,神农氏四处尝百草。有一次,误食毒蘑菇,腹如刀绞,疼痛难耐,一时昏厥。苏醒后发现有阵阵清香顺风飘来。神农氏顺着香味,找到了一株长着尖细叶子的青草。神农氏拔出草根,仔细咀嚼,清香的味道中透着一股辣味。吃了草根不久,神农氏一阵腹泻,感觉死而复生。神农氏姓姜,他将这株救命的植物,叫做生姜。

现代人都吃过的这种香辛料,在古代与名人、名著、美食都有交集

生姜又叫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等,是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浑圆扁平,肉质肥厚,主要有姜油酮、姜烯酮、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等成分构成。中国中东部、东南部至西南部都能种植生姜,以川、陕、粤、鲁为主产区。

北宋文豪苏东坡对美食颇有造诣。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东坡回到杭州,担任知州。次年梅雨季节,浙江爆发洪涝灾害。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修桥筑堤,使浙西人民平安度过了洪水肆虐的时期。百姓为了感谢这位父母官,送来了苏东坡最爱吃的猪肉。

这位美食家将五花肉切成大块儿,配上生姜、料酒、葱段、酱油,慢火炖煮之后,猪肉醇香味浓,肥而不腻。苏东坡把这些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人们吃完之后,称口叫绝,称其“东坡肉”。在“东坡肉”好吃的背后,生姜起了解腻去腥、提味增香的作用。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李纨和宝玉等人约了邢岫烟、薛宝琴、李纹、李绮等人在芦雪亭举办诗会。第二天一早,宝玉急不可耐地用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子吃完了。这里的野鸡瓜子是一种类似于炒鸡丁的家常菜。在清代《调鼎集》就有野鸡瓜子的炒制方法。“去皮骨切丁配酱瓜、冬笋、瓜仁、生姜各丁、菜油、甜酱或加大椒炒。”生姜配荤菜,是制作美食的秘诀。

6. 古代酱油怎么酿造的呢

酱油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泡豆 把黄豆中杂质拣干净并清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8小时,豆粒表面圆润无皱纹就算泡好了

步骤 2

蒸豆 把泡好的豆子的水分沥干,放入蒸锅中蒸熟,不要蒸太烂,一捏能碎即可。 我放入高压锅隔水蒸熟的,这款高压锅嗤气1分钟关火(根据各自高压锅类型的不同,合理掌握时候)

步骤 3

拌曲炒面粉,面粉放凉后,其中50克面粉加入菌粉拌匀,如果蒸的豆子较湿可以多加一点,因为菌种的发酵需要合理的湿度~

步骤 4

蒸好的黄豆或者黑豆拿出,锅底的水倒掉,蒸熟的豆倒回高压锅(高压锅已经加热了,不用再消毒处理,使用其他器具注意做消毒处理)~ 豆子放凉,温度30℃左右(夏天放至室温即可),拌入拌了菌粉的面粉,拌匀~ 盖上湿布(湿布不能滴水,以免杂菌落入豆中),因为豆子发酵需要一定的湿度,盖布不湿了需要重新湿一下盖上~

步骤 5

制曲 室温20℃,放置了大约15—16小时,豆子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白色的菌,开始结块,测了一下豆子的温度,已经达到31.4℃(制作时,豆子本身的温度不应该超过35℃),把它摊在竹编上发酵~ 注意,发酵时,豆子的温度会升高,需要关注豆子的温度,豆子多可以直接摊到竹编上发酵,豆子越多,豆子温度会升高的越高。 1000克豆子发酵时,豆子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到40℃以上,需要赶紧摊到竹编上,或者步骤5时直接摊在竹编发酵

步骤 6

把豆子倒在竹编篮里摊开,厚度不超过2厘米,盖上湿布避光发酵~ 环境温度在20~25度为宜,豆本身的温度最高不应超过35度。环境相对湿度应在80%,同时豆子内不应有积水,且豆子表面可以接触到大量氧气。为达到这样的环境,我把竹匾放在一个小竹编上面(还可防止湿布流到台面的积水把豆子浸湿),然后在竹编上搭放大块的湿布(注意不能让湿布的水低落在豆子上,让湿布四周向下垂落至台面;这样豆子就被包围在一个湿润的氛围中,且豆子表面仍然存在大量空气供曲呼吸。 盖布干了需要及时打湿更换~ 图片的竹编是带防蝇罩的,上面直接盖上湿布即可

步骤 7

使用不带防蝇罩的竹编篮,需要把湿布撑起来(我用高压锅的蒸屉蒸架),以免湿布接触到豆子,落入杂菌,影响豆子发酵~ 同样,底部要垫起来,因为发酵中豆子的温度升高,直接放在台面上不透气,会使底部形成一层水气~ 可以在竹编篮铺上烘焙纸,再铺上豆子,这样发酵好的豆子,取出时,孢子粉不会预留在竹编篮上,竹编篮比较好清洗(竹编篮可以不清洗

步骤 8

成曲 48小时,变成了满满的黄绿色,本图片颜色和实际的颜色有差,具体颜色参考步骤10豆子的颜色

步骤 9

制醪 锅里烧水,水开加盐,搅拌融化,放凉~ 浓盐水对锅有伤害,那就用砂锅吧~

步骤 10

霉好的豆子装入罐子,加入120克炒好的面粉~ 我做出的霉豆子大概1200克,我按10%加入的面粉,有方子建议:每500克霉豆子加入0.3~0.5斤的炒熟的小麦(可用面粉代替

步骤 11

加入放凉的盐水,搅拌,即成为稀态的酱醪~

步骤 12

发酵 盖上不密封的盖子,防止杂物掉入,放在阳光下暴晒,但要注意防止雨水落入。(我通常用几层纱布盖住瓶口,图片如菜谱主图,如果不确定是否会下雨,我习惯把盖子搭上去,不拧紧,如此图)。 在刚开始发酵时要经常搅拌,搅拌频率逐渐降低。在发酵至三周或一个月时应停止搅拌;同时可密封后暴晒发酵。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步骤 13

十天后~压榨 待酱油发酵好后,可直接用细密棉布过滤酱醪并压榨得到酱油。如果酱油过咸,可添加温开水约65℃继续浸泡6小时以上后再过滤压榨。

步骤 14

加热 把取得的酱油加热至90℃15~20分钟,可起到灭杀残留微生物、调和风味和沉淀渣滓的作用。

步骤 15

再次过滤 将加热后的酱油用棉布进行再次过滤,可获得更为澄清的酱油。

步骤 16

制成的上好手工酱油为酒红色,鲜味较市面上掺加味精的酱油略淡些,但总体的味道更加醇厚。整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控制也是很关键的,

步骤 17

制作酱油需要用:酱油曲精~

7. 古代酱油怎么酿造的视频

制作相册,视频也可以发朋友圈即可。

8. 古法酱油是怎么酿造出来的

古法酱油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

酱油的保质期与包装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包装着不同的保质期,一般来说,瓶装包装的酱油保质期会在6个月左右。塑料袋包装的保质期一般为3个月。

大家判断酱油是否变质时,可以看酱油的外表,如果将油在瓶子中上层出现白色的漂浮物,就说明这种酱油已经发生了变质,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细菌,不再适合人们食用,不然这些细菌就会进入人体内部,伤害人体健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