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豆油皮机起皮不好,怎么回事(小型豆油皮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0 13:21   点击:21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豆油皮机起皮不好,怎么回事

工艺流程:选豆→去皮→泡豆→磨浆→甩浆→煮浆→滤浆→提取→烘干→包装 制作方法

1.选豆去皮。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3.磨浆甩浆。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4.煮浆滤浆。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5.提取豆筋。熟浆过滤后流入豆筋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豆筋。

6.烘干包装。把挂在竹竿上的豆筋送到烘干房,顺序排列起来。烘干房温度达50~60℃,经过4~7小时,待豆筋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2. 小型豆油皮机

各地对豆腐皮的叫法不甚一致,有如下两种:

一是在豆浆煮沸之后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挑”起来晾干成的豆腐皮,也叫“油皮”、“腐竹”、“豆腐衣”、“豆笋”,本条目为了辨义将用“油皮”标注;

二是压制成的豆腐皮(千张、干豆腐),与豆腐干近似,但较薄(比油皮则明显较厚,可以看成超薄的豆腐干)、稍干,有时还要加盐,口味与豆腐有区别,本条目为了辨义将用“千张”标注。

二者虽都叫“豆腐皮”,但形状、成分、口味、菜肴做法均有较大差别。但举一例,上海人吃素鸡和素鸭,素鸡就是千张卷成,而素鸭则是油皮卷成。

”油皮“和”千张“都是常见的豆制品,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全国各地他们的名词往往让人烦恼,笔者曾经听过“豆腐皮”,“豆皮”,“腐皮”,“油皮”,“腐竹”,“千张”,“百叶”“豆笋”,“干豆腐”,可想而见全国应该还有更多的名称称呼这两种让人喜爱的豆制品。在安徽湖北等地方,“油皮“和”千张“都是常见的豆制品,”油皮”就是当地的豆腐皮。有趣的是在中国北方一些”千张“被称为豆腐皮的地区,当地其实并不吃“油皮”,仅吃“千张”。而在东北,他们吃的“干豆腐”就是千张。而在南方福建等地,他们吃的”豆腐皮“其实是包括了”油皮“和”腐竹“两种豆制品。湖南一般包括“豆笋”(腐竹)、“千浆皮子”(百页)、“豆油皮子”(油皮)三种。

3. 油豆皮和豆油皮是一回事吗

豆油皮你是说的油豆皮吧,是生的并不是熟的,但是要弄熟了才可以使用,可以水煮,也可以用热水泡开,平时的话都是用来制作一些素串或者小吃时候会用到,以及自己在家做一些菜肴也会使用的,区别于豆腐皮就是豆腐皮可以生吃,但是油豆皮不能直接食用。

4. 自动油豆皮机

如按照正常步骤加工而成的豆腐皮,在被水浸泡时,水的颜色会有些微变,“但这种轻微的颜色变化是正常的,和大家平时看到的浸过豆腐的水颜色差不多。但如出现非常明显的偏黄或偏绿,豆腐皮就可能添加了不应添加的成分。”

如果浸泡出的水明显偏黄,呈现不正常状态,“可能是染色所致,添加了水溶性染料。”估计是加了柠檬黄然后用盐煮的

鉴别豆腐皮质量,豆腐皮要从色泽、组织状态、气味、滋味等方面进行鉴别。

  良质豆腐皮色泽,呈均匀一致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组织结构紧密细腻,富有韧性,软硬适度,薄厚度均匀一致,不粘手,无杂质;具有豆腐皮固有的清香味,无其他任何不良气味。

  此外,良质豆腐皮还具有豆腐皮固有的滋味,微咸味。

5. 油豆皮发粘怎么办

油豆皮要用冷水浸泡。

油豆皮是大豆磨浆烧煮后,凝结干制而成的豆制品。是从锅中挑皮、捋直,将皮从中间粘起,成双层半圆形,经过烘干而制成的。皮薄透明,半圆而不破,黄色有光泽,柔软不粘,表面光滑、色泽乳白微黄光亮,风味独特,是高...

油豆皮要用冷水泡,用冷水泡开的油豆皮会更加的劲道有嚼劲,而且对于油豆皮的营养成分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需要在食用前提前几个小时泡开

6. 豆油皮坏了是什么样的

豆油皮是豆浆经过高温后产生的像奶皮状的东西,豆油皮做好后是没有酒精味的,但是一般会用食用酒精进行防腐,因此不必担心,如果你购买的豆油皮有酒精味,只需要进行挥发即可!

是不是没有酒精的更好呢? 是的,但是一般天热的情况下豆油皮是非常容易腐败的,因此如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不用酒精防腐,在技术上是做不到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