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施工升降机对层门的要求(施工升降机防护门要求)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3:48   点击:2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施工升降机防护门要求

①电梯井口防护材质同楼层临边防护,应采用网片式或格栅式两种类型。

②防护栏高为1500mm, 宽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③在防护门上口两端设置φ16钢筋作为翻转轴,以使门上下翻转。

④在防护门底部安装不低于200mm高踢脚板,防护门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牌。

⑤安装电梯之前电梯门采取满封封闭式防护,经验收合格后履行移交手续。

⑥超长电梯井防护应采用网片式和格栅式两种类型,高度不低于1500mm。

⑦电梯井、风井等内部的水平防护,要求在施工作业层张挂水平安全兜网,施工作业层以下应隔层且不大于10米设置一道硬质水平防护。

2. 施工升降机防护门要求有哪些

施工升降机是施工机械中常见的机械设备,它的类型繁多,在工业中的运用广泛。施工机械的安全系数很高,那么它的安全装置有哪些呢?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如下:

1.限速器:为了防止施工升降机的吊笼超速或坠落而设置的一种安全装置,分为单向式和双向式两种,单向限速器只能沿吊笼下降方向起限速作用,双向限速器则可沿吊笼的上下两个方向起限速作用。限速器应按规定期限进行性能检测。

2.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装在与基础架连接的弹簧座上,以便当吊笼发生坠落事故时,减轻吊笼的冲击,同时保证吊笼和配重下降着地时成柔性接触,减缓吊笼和配重着地时的冲击。缓冲弹簧有圆锥卷弹簧和圆柱螺旋弹簧两种。通常,每个吊笼对应的底架上有两个或三个圆锥卷弹簧或四个圆柱螺旋弹簧。

3.上、下限位器:为防止吊笼上、下时超过需停位置,或因司机误操作以及电气故障等原因继续上行或下降引发事故而设置的装置,安装在吊笼和导轨架上,限位装置由限位碰块和限位开关构成,设在吊笼顶部的最高限位装置,可防止冒顶;设在吊笼底部的最低限位装置,可准确停层,属于自动复位型。

4.上、下极限限位器:上、下极限限位器是在上、下限位器不起作用时,当吊笼运行超过限位开关和越程后,能及时切断电源使吊笼停车。极限限位是非自动复位型。动作后只能手动复位才能使吊笼重新启动。极限限位器安装在吊笼和导轨架上。

5.安全钩:安全钩是为防止吊笼达到预先设定位置,上限位器和上极限限位器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动作,吊笼继续向上运行,将导致吊笼冲击导轨架顶部面发生倾翻坠落事故而设置的钩块状,也是最后一道安全装置。它能使吊笼上行到轨架安全防护设施顶部时,安全地沟在导轨架上,防止吊笼出轨,保证吊笼不发生倾覆坠落事故。

6.急停开关:当吊笼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各种原因的紧急情况时,司机能在任何时候按下急停开关,使吊笼停止运行。急停快关必须是非自行复位的安全装置,一般安装在吊笼顶部。

7.吊笼门、防护围栏门连锁装置:施工升降机的吊笼门、防护围栏门均装有电器连锁开关,它们能有效地防止因吊笼或防护围栏门未关闭就启动运行而造成人员的物料坠落,只有当吊笼门和防护围栏完全关闭后才能启动运行。

8.楼层通道门:施工升降机与楼层之间设置了运料和人进出的通道,在通道口与施工升降机结合部必须设置楼层通道门。楼层通道门的高度不低于1.8m,门的下沿离通道面,不应超过50mm。此门在吊笼上下运行时处于常闭状态,只能在吊笼停靠时才能由吊笼内的人员打开。应做到楼层内的人员无法打开此门,以保证通道口处在封闭的条件下不出现危险。

9.通讯装置:由于司机的操作室位于吊笼内,无法知道各楼层的需求情况和分辨不清哪个楼层发出信号,因此必须安装一个闭路的双向电器通讯装置。司机应能听到每一楼层的需求信号。

10.地面进口处防护棚:施工升降机安全完毕时,应及时搭设地面出入口的防护棚,防护棚搭设的材质选用普通脚手架钢管、防护棚长度不应小于5m,有条件的可与地面通道防护棚连接起来。宽度应不小于升降机底笼最外部尺寸。其顶部材料可采用50mm厚木板或两层竹笆,上下竹笆间距应不小于600mm。

11.断绳保护装置:吊笼和配重的钢丝绳发生断绳时,断绳保护开关切断控制电路,制动器抱闸停车。——汉高机械

3.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门有哪些要求

1、电梯防护门严格按照强制性标准对安全技术要求设置电梯井口保护措施。升降井口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固定闸门和防护栏杆或固定门应做定型,工具,其高度在1.5至1.8的范围内。

2、电梯井口必须在正负零层设置的首道安全网,每两层的上部,大部分每10m设计安全平网,网络安全质量必须gb5725-1997“安全网”的标准网一致,方法必须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在安全平网电梯拆卸,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在地板和屋顶,一个短边尺寸大于1.5m的孔,孔周围应设置在防护栏杆的要求一致,底部设置安全平网。

3、在电梯井口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明显,夜间应设置警示灯。

4、电梯井口保护栏杆和闸门应标有黄色和黑色条纹,并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标准进行生产。

5、电梯井口保护设施需要临时拆除或变更,并由该项目专职安全标志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并做好搬迁或变更中的安全对策。同时通知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恢复后的安全设施必须由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管理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6,在安全生产教育,施工现场应电梯井口等危险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实告知所有作业人员,使现场操作人员了解电梯井口的危险,风险,熟悉电梯井口防跌倒措施,避免与操作环境的不熟悉,误入电梯井口造成崩溃。

4. 升降机楼层防护门安全要求

一、施工电梯防护脚手架搭设的设置

1.1施工电梯防护架的搭设

1、电梯脚手架底层搭设时,先垫放50厚木脚手板,离地200mm高处搭设扫地杆。立杆纵距1.8m,0.7m,1.8m;立杆步距1.5m,楼层通道平台处步距1.8m。

2、防护架搭设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防护架。外立杆距离主体结构距离按现场实际尺寸确定,150-2650mm范围内。

3、在电梯靠近楼层处需搭设拉车平台,门桥高度1.8米左右。

4、立杆必须对接,立杆、大横杆的加长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和大横杆相交处用直角或旋转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要错开500mm以上,并不得在同一步架内,同一步架内外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也要错开。

5、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为保证脚手板的牢固,在两大横杆的中间加一根横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6、钢管的接头位置:不可在同一断面,必须相互错开,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均要大于100mm,以防杆件滑脱。

7、平台搭设时,立杆距墙皮或板边200mm,平台两侧设置栏杆,并用脚手板围护,密目安全网封闭,平台面先铺50*100木板,再满铺15厚胶合板固定牢固并设置防滑条做脚手板。

8、施工电梯口防护措施

楼层电梯出入口每层每个电梯笼需要安装1个安全门,安全门采用标准成品,规格按照现场实际确定。

9、脚手板:脚手板采用50*100木板,再满铺15厚胶合板固定牢固并设置防滑条。所有电梯出入口必须满铺脚手板,在脚手板木枋铺好后,用8#铁丝将脚手板四角与外架横杆绑扎牢固,每块木枋与横杆的绑扎点不得少于4点。

10、防护设施:脚手架外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式安全网。密目安全网规格采用1800×6000,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

11、在施工中,防护栏、安全网、脚手板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可随意拆除。

12、在电梯出口处有洞口的楼层需要用脚手板盖上。

13、电梯安全防护门

搭设楼层门门框及其以外的防护围栏,安装楼层防护门。随着导轨架的升高,升降机达到每一层新的楼层时,要及时在通道靠近施工升降机一端安装楼层防护门。防护门由钢材焊接而成。施工升降机对准楼层时,由电梯操作员打开防护门,供人、料进出;电梯离开楼层前必须关好防护门,插好门插。在通道的楼层入口处上方设置醒目的楼层标识牌。

1.2通道平台架的构造参数

1、平台架立杆横向间距不大于1.5m、纵向间距不大于1.8m。

2、平台架步距不大于1.5m,支撑脚手板的小横杆间距不大于0.6m。

3、挡脚板18cm高,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杆。

1.3通道平台架的材料要求

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及零配件等须统一规格,证件齐全,杜绝使用次品和不合格品的钢管。材料管理人员要依据方案和交底检查材料规格和质量,履行验收手续和收存证明材质资料。

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的Q235-A级焊接钢管,材质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相应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外涂刷防锈层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完好。

2 、扣件: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套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中的规定。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进场后必须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锈蚀严重和有裂纹的扣件。

3 、脚手板:用50*100木板面铺15厚胶合板作为脚手板。

二、室外施工电梯口防护措施

2.1施工升降机的每一个登机处应设置层门;

1、层门应全宽度挡住开口,与地面的最大间隙为35mm;

2、层门两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护栏,护栏的中间高度应设横杆,护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

3、吊笼与侧面护栏的间距不应小于100mm;

通道平台架搭设、使用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2.2搭设注意事项

1.钢管脚手架的扣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钢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他材料绑扎。

2.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3.脚手架搭设时应设安全警戒区,设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搭设脚手架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且具备搭拆高大脚手架的经验。

4.底部第一排立杆应按立杆搭设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至少有6m、4m 两种不同长度的钢管作立杆。

5.脚手架底部必须保证坚实平整;底部垫通常木脚手板(或废旧木方)且必须保证水平,内外立杆加绑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为20cm。

6.杆件端步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以防止杆件滑脱。为了保证外观整齐,外露长度不得大于150mm。

7.杆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采用3 个旋转扣件固定;搭接接头应错开。

8.密目网封口要对齐,每个网眼都要用钢丝绑紧,密目网要兜在外侧立杆的里面。

9.为保证平台架的整体稳定性按规范设置连墙件,连墙件采用钢管一端与防护架外立杆连接,一端与楼层预埋的钢管拉结;架体两侧设置钢管斜撑。

10.防护架通道处每层在显著位置表面楼层层数牌。

11.防护架在夜间施工应安装足够照明。

2.4通道平台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及管理规定

1、通道平台架的验收标准规定

l)通道平台构架结构符合前述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之内。

2)节点的连接可靠,其中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矩达到<40-60N·m。

3)钢管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应≤1/2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值:当架高≤20m 时为不大于50mm。

4)纵向横杆的水平偏差应≤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

2、通道平台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1)搭设完毕后;

2)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 天,在重新使用之前;

3)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

4)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3、 防护架使用规定

1)、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

2)、工人在架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通道平台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防护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项目安全部、技术部检查验收后才能使用。

5、防护架未经检查验收前,除架子工以外严禁其它人员攀登,验收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要做局部拆除时,必须经过方案制定人及审批人同意由架子工进行操作。

6、大风雨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平台架进行检查,对有松动的及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加固。

7、在进行平台架搭设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不许穿带钉、易滑的鞋上架操作。

8、防护架搭拆及使用时注意对成品的保护。

9、柱子混凝土强度达到7.5MPa时才允许与平台架进行拉接。

10、防护架上的施工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规范值。

5. 施工升降机防护门要求标准

 电梯井门洞安装,1800mm高立式钢筋防护门。  

电梯井口安全防护的有关技术要求。  

1、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强制性标准要求设置电梯井口防护措施。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其高度在1.5m至1.8m范围内。  

2、电梯井口内必须在正负零层楼面设置首道安全网,上部每隔两层并最多每隔10m设一道安全平网,安全网的质量必须符合GB5725—1997《安全网》标准中安全平网的要求,进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对楼层和屋面短边尺寸大于1.5米的孔洞,孔洞周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底部应加设安全平网。  

3、在电梯井口处要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呀我醒目、明显,夜间应设置红灯示警。  

4、电梯井口的防护栏杆和门栅应以黄黑相间的条纹标示,并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标准进行制作。  

5、电梯井口防护设施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的,需经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专职安全员签字认可,并做好拆除或变动后的安全应对措施,同时要告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安全设施恢复后必须经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有关现场管理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应将电梯井口等危险场所和部位具体情况,如实告知全体作业人员,使现场作业人员了解电梯井口的危害性、危险性,熟悉掌握电梯井口坠落防范措施,避免因不熟悉作业环境,误入电梯井口造成坠落事故的发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