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焊接螺母din929(焊接螺母顶出实验母材撕裂)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2 19:57   点击:27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焊接螺母顶出实验母材撕裂

CO2气体保护焊机操作规程CO2气体保护焊机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持电焊操作证上岗。

2、打开配电箱开关,电源开关置于“开”的位置,供气开关置于“检查”位置。

3、打开气瓶盖,将流量调节旋钮慢慢向“OPEN”方向旋转,直到流量表上的指示数为需要值。供气开关置于“焊接”位置。

4、焊丝在安装中,要确认送丝轮的安装是否与丝径吻合,调整加压螺母,视丝径大小加压。

5、将收弧转换开关置于“有收弧”处,先后两次将焊枪开关按下、放开进行焊接。

6、焊枪开关“ON”,焊接电弧的产生,焊枪开关“OFF”,切换为正常焊接条件的焊接电弧,焊枪开关再次“ON”,切换为收弧焊接条件的焊接电弧,焊枪开关再次“OFF”焊接电弧停止。

7、焊接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焊电源,将CO2气源总阀关闭。

8、收回焊把线,及时清理现场。

9、定期清理机上的灰尘,用空压机或氧气吹机芯的积尘物,一般时间为一周一次。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

钢结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钢结构,标准规定了碳素结构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

护焊的基本要求。

注:产品有工艺标准按工艺标准执行。

1.1编制参考标准《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成与尺寸》GB.985-88

1.2术语

2.1母材:被焊的材料

2.2焊缝金属:熔化的填充金属和母材凝固后形成的部分金属。

2.3层间温度:多层焊时,停后续焊接之前,相邻焊道应保持的最低温度。

2.4船形焊:T形、十字形和角接接头处于水平位置进行的焊接.

3焊接准备

3.1按图纸要求进行工艺评定。

3.2材料准备

3.2.1产品钢材和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3.2.2焊丝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专人保管。

3.2.3焊丝使用前应无油锈。

3.3坡口选择原则

焊接过程中尽量减小变形,节省焊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4作业条件

3.4.1当风速超过2m/s时,应停止焊接,或采取防风措施。

3.4.2作业区的相对湿度应小于90%,雨雪天气禁止露天焊接。

4施工工艺

4.1工艺流程

清理焊接部位

检查构件、组装、加工及定位

按工艺文件要求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按合理的焊接顺序进行焊接

自检、交检焊缝返修

焊缝修磨

合格

交检查员检查

关电源现场清理

4操作工艺

4.1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的选择

不同直径的焊丝,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选择见下表

焊丝直径短路过渡细颗粒过渡

电流(A)电压(V)电流(A)电压(V)

0.850--10018--21

1.070--12018--22

1.290--15019--23160--40025--38

1.6140--20020--24200--50026--40

4.2焊速:半自动焊不超过0.5m/min.

4.3打底焊层高度不超过4㎜,填充焊时,焊枪横向摆动,使焊道表面下凹,且高度低于母材表面1.5㎜――2㎜:盖面焊时,焊接熔池边缘应超过坡口棱边0.5――1.5㎜防止咬边。

4.4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4.5定位焊所用焊接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当,定位焊焊缝应与最终焊缝有相同的质量要求。钢衬垫的定位焊宜在接头坡口内焊接,定位焊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定位焊长度不宜大于40㎜,填满弧坑,且预热高于正式施焊预热温度。定位焊焊缝上有气孔和裂纹时,必须清除重焊。

4.9焊接工艺参数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Φ1.2焊丝CO2焊对接工艺参数

接头形式板厚层数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焊丝外伸(mm)焊机速度m/min气体流量L*min装配间隙(mm)

612702712-140.5510-151.0-1.5

621902101930150.25150-1

82120-130130-14026-2728-30150.55201-1.5

102130-140280-30020-3030-33150.55201-1.5

102300-320300-32037-3937-39150.55201-1.5

12310-33032-33150.5201-1.5

163120-140300-340300-34025-2733-3535-37150.4-0.50.3-0.40.2-03201-1.5

164140-160260-280270-290270-29024-2631-3334-3634-36150.2-0.30.33-0.40.5-0.60.4-0.5201-1.5

204120-140300-340300-340300-34025-2733-3533-3533-37150.4-0.50.3-0.40.3-0.40.12-0.15251-1.5

204140-160260-280300-320300-32024-2631-3335-3735-37150.25-0.30.45-0.50.4-0.50.4-0.45201-1.5

表二:Φ1.2焊丝CO2气体保护焊T形接头

接头形式板厚(㎜)焊丝直径(㎜)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焊接速度(m/min)气体流量(L/min)焊角尺寸(㎜)

2.3Φ1.2120200.510-153.0

3.2Φ1.214020.50.510-153.0

4.5Φ1.2160210.4510-154.0

6Φ1.2230230.5510-156.0

12Φ1.2290280.510-157.0

4.9.1控制焊接变形,可采取反变形措施.

4.9.2在约束焊道上施焊,应连续进行,因故中断,再施焊时,应对已焊的焊缝局部做预热处理.

4.9.3采用多层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4.9.4变形的焊接件,可用机械(冷矫)或在严格控制温度下加热(热矫)的方法,进行矫正.

5交检

6焊接缺陷与防止方法

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措施

焊缝金属裂纹

1.焊缝深宽比太大2.焊道太窄3.焊缝末端冷却快1.增大焊接电弧电压,减小焊接电流2.减慢焊接速度3.适当填充弧坑

夹杂

1.采用多道焊短路电弧2.高的行走速度1.仔细清理渣壳2.减小行走速度,提高电弧电压

气孔

1.保护气体覆盖不足2.焊丝污染3.工件污染4.电弧电压太高5.喷嘴与工件距离太远1.增加气体流量,清除喷嘴内的飞溅,减小工件到喷嘴的距离2.清除焊丝上的润滑剂3.清除工件上的油锈等杂物.4.减小电压5.减小焊丝的伸出长度

咬边

1.焊接速度太高2.电弧电压太高3.电流过大4.停留时间不足5.焊枪角度不正确1.减慢焊速2.降低电压3.降低焊速4.增加在熔池边缘停留时间5.改变焊枪角度,使电弧力推动金属流动

未融合

1.焊缝区有氧化皮和锈2.热输入不足3.焊接熔池太大4.焊接技术不高5.接头设计不合理1.仔细清理氧化皮和锈2.提高送丝速度和电弧电压,减慢焊接速度3.采用摆动技术时应在靠近坡口面的边缘停留,焊丝应指向熔池的前沿4.坡口角度应足够大,以便减小焊丝伸出长度,使电弧直接加热熔池底部

未焊透

1.坡口加工不合适2.焊接技术不高3.热输入不合适1.加大坡口角度,减小钝边尺寸,增大间隙2.调整行走角度3.提高送丝的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焊接电流,保持喷嘴与工件的距离合适

飞溅

1.电压过低或过高2.焊丝与工件清理不良3.焊丝不均匀4.导电嘴磨损5.焊机动特性不合适1.根据电流调电压2.清理焊丝和坡口3.检查送丝轮和送丝软管4.更新导电嘴5.调节直流电感

蛇行焊道

1.焊丝伸出过长2.焊丝的矫正机构调整不良3.导电嘴磨损1.调焊丝伸出长度2.调整矫正机构3.更新导电

CO2气保焊的使用近况CO2气体保护焊自50年代诞生以来,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焊接方法,在我国工业经济的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大量的外贸金属加工、钢结构行业大力发展,CO2气体保护焊以其高生产率(比手工焊高1~3倍)、焊接变形小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成为最优先选择的焊接方法之一。但是据我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CO2气体保护焊在实际生产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综合如下:

一、气源的问题

我国现在还没有对焊接用CO2气体纯度要求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出售的CO2气体主要是制氧厂、酿造厂、化工厂的副产品,如未经处理就作为焊接保护气体使用,其水分及杂质气体含量很高且不稳定,从而增加焊接飞溅、焊缝产生气孔及影响焊缝塑性等焊接缺陷。比对国外多数国家规定,要求焊接用CO2气体纯度不低于99.5%,有些国家甚至要求CO2纯度高于99.8%,水分含量低于0.0066%,来作为获得优质焊缝的前提条件。

二、焊接参数选择的问题

一般焊工培训大多把手工电弧焊作为基础项目,主要让焊工掌握焊接电流的选择、焊接速度及运条方法、焊接电弧的控制。在施焊操作上,一个熟练的手工电弧焊焊工对掌握CO2气保焊基本不成问题,但在焊接参数的选择上,很大一部份焊工显得不够老练,以我国CO2气保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短路过渡形式为例,归纳下来问题主要在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回路电感匹配得不太合适,以及焊丝干伸长不合适,造成焊接电弧不稳定、飞溅以及未焊透等,影响焊缝成形、焊缝的机械性能。只有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匹配得较合适时,才能获得较稳定的焊接过程,在一定的焊丝直径和焊接电流下,若电弧电压偏低,电弧短、焊缝成型高,甚至会造成冲丝、电弧引燃困难,使焊接过程不稳定;若电弧电压偏高,则熔滴过渡的频率变慢、颗粒变大,电弧长度长、焊缝成型宽,过高的电弧电压会烧毁导电咀;因焊接回路电感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焊接电弧的燃烧时间,关系到熔滴过渡的稳定、焊接熔深及焊缝成型,在一定的焊丝直径和焊接电流、电压下,若选择过小的电感量,焊接时会造成熔深太浅,即使再增加焊接电流、电压,只能会使过渡到熔池的液态金属溢出熔池,形成未熔合、未焊透。要选择合适的电感量,一般视焊丝直径、母材厚薄及不同的焊接设备通过试焊来确定;合适的焊丝伸出导电咀长度应为焊丝直径的10~12倍(一般在10~20mm范围内),焊丝的干伸长太短,就会因为焊枪喷嘴与工件距离近而增加飞溅金属堵塞喷嘴,焊丝的干伸长太长,则会增加飞溅、引起焊接不稳定,气体保护效果变差等。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先根据工件厚薄、坡口形式、焊接位置等选好焊丝直径,再确定焊接电流,调节好回路电感量,使飞溅降低到最小。

三、焊工操作问题

许多企业在承接任务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加工周期短,导致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单纯的“放大”焊接电流来提高生产效率,而操作工艺方法上又不注意,经常会发生液态金属流淌在坡口里或焊缝层间,虽然焊缝外观平整、饱满了,但在焊缝内部可能会形成焊接缺陷——未熔合现象(在焊接质量范畴是不允许存在的缺陷)。而克服这一缺陷的方法是简单的:操作时要始终保持电弧走在液态金属熔池的前面。关键是操作工人意识中对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焊工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和质量意识的教育,其次,需要企业对焊工技能方面的培训加大投入力度,虽然CO2焊接方法目前普及程度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操作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四、焊机的问题

一般用户选择CO2气保焊接设备不外乎厂家推销、朋友推荐、习惯性购买或同类加工结构的设备借鉴等几个途径,作为用户来说,在选购此类焊接设备时,因缺乏比较专业的鉴别人员而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因为使用的CO2气保焊机本身的问题影响焊接质量或增加购买成本,从而提高使用成本的因数可归纳为:

1、在CO2气保焊机的选型上走极端路子,用户不顾自身焊接加工的特点和产品特色,要么一味追求结构较简单的低价位“抽头式”CO2气保焊机,受其焊接参数调节限制影响使用范围;要么购买高价位的,不但增加了前期投入成本,有时因为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费用高,甚至因定不到个别零部件而使设备报废,使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2、国内现CO2气保焊大部分使用短路过渡形式焊接,而短路过渡焊接时对焊接电源的动特性要求很高。有的用户虽购买了新型的CO2气保焊机,但动特性较差,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回路电感匹配形成稳定焊接电弧范围狭窄或只有几个稳定点,焊接参数调节时焊接电弧状态变化不明显,提高了焊接参数调节的难度,影响焊接范围和焊接质量。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制造业大幅度需求的递增,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优化,通过加深了解和经验积累,用户通晓CO2气保焊使用特点并以更挑剔的态度对待每个环节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CO2气体保护焊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认真熟悉焊接有关图样,弄清焊接位置和技术要求。

(2)焊前清理。CO2焊虽然没有钨极氩弧焊那样严格,但也应清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的油污、漆层、氧化皮以及铁金属等杂物。

(3)检查设备。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地线接地是否可靠;导电嘴是否良好;送丝机构是否正常;极性是否选择正确。

(4)气路检查。CO2气体气路系统包括CO2气瓶、预热器、干燥器、减压阀、电磁气阀、流量计。使用前检查各部连接处是否漏气,CO2气体是否畅通和均匀喷出。

2.安全技术

(1)穿好白色帆布工作服,戴好手套,选用合适的焊接面罩。

(2)要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小屋内或容器内焊接时,要注意排风和通风,以防CO2气体中毒。通风不良时应戴口罩或防毒面具。

(3)CO2气瓶应远离热源,避免太阳曝晒,严禁对气瓶强烈撞击以免引起爆炸。

(4)焊接现场周围不应存放易燃易爆品。

3.焊接工艺

C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参数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丝直径、焊丝伸出长度、气体流量等。在其采用短路过渡焊接时还包括短路电流峰值和短路电流上升速度。

(1)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短路过渡焊接时,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周期性的变化。电流和电压表上的数值是其有效值,而不是瞬时值,一定的焊丝直径具有一定的电流调节范围。

(2)焊丝伸出长度是指导电嘴端面至工件的距离。由于CO2焊时选用焊丝较细,焊接电流流经此段所产生的电阻热对焊接过程有很大影响。生产经验表明,合适的伸出长度应为焊丝直径的10~20倍,一般在5~15mm范围内。

(3)气体流量小电流时,气体流量通常为5~15L/min;大电流时,气体流量通常为10~20L/min,并不是流量越大保护效果越好。气体流量过大时,由于保护气流的紊流度增大,反而会把外界空气卷入焊接区。

(4)电源极性CO2气体保护焊一般都采用直流反接,飞溅小,电弧稳定,成形好。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操作禁忌

1、CO2焊不允许用普通H08A焊丝

CO2是一种活泼气体,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分解出原子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使焊缝中大量的合金元素烧损,同时,还能使飞溅增加,气孔倾向增大。而普通H08A焊丝中仅含有少许的合金元素,无法弥补焊缝中被烧损的合金元素,焊缝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CO2焊应该选择含有足够的锰和硅等脱元素的焊丝,方能减少金属飞溅,保证焊缝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2、焊丝中硅和锰的含量不宜过高

CO2焊常采用Si和Mn联合脱氧,其效果极佳。但是加入焊丝中的Mn和Si元素,由于在焊接中一部分直接氧化和蒸发掉,一部分消耗于FeO的脱氧:还有一部分则留在焊缝中作为补充合金元素,所以要求焊丝要含有足够的Si和Mn,且比例要合适。如果将Si和Mn含量提得过高,则会降低焊缝金属的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焊缝的力学性能.

3、CO2焊不宜采用大颗粒滴状过渡

当焊丝直径大于1.6mm,电流小于400A时,熔滴为大颗粒滴状过渡,其尺寸大小不仅决定于表面张力与重力的平衡。由于CO2气体在高温下分解时,要吸收大量的电弧热量,对电弧有冷却作用,造成电弧收缩,使电弧电场提高,迫使电弧集中在熔滴下部,而熔滴在较大的斑点压力作用下,被迫上挠而形成非轴向过渡,如图2-5所示。这种大颗粒非轴向过渡的熔滴,飞溅很大,电弧不稳定,焊缝成形也较差,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宜采用。

有关焊机、操作规程相关信息

2. 螺母焊接变形

优缺点:

(1)螺柱焊与一般电弧焊相比,焊接时间短,输入母材的能量很小,因而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均很窄,焊件变形小。

  (2)采用螺柱焊生产率高,焊接时间通常不超过1s。

  (3)采用螺柱焊不仅可以节约材料,而且可以减少连接部件所需的机械加工及焊接工作量。

  (4)若采用电容储能螺柱焊可以将小的螺柱与薄件相连接。

  (5)因为螺柱焊熔深浅,焊接过程不会损害预先进行加工的结构背面,焊后无需处理。

3. 焊接螺母顶出实验母材撕裂怎么处理

首先,需对“原材料裂纹”和“锻造裂纹”先确定概念,对锻造后出现的裂纹,都应理解为“锻造裂纹”,只不过,导致锻造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可以再分成:

1、原材料缺陷所致的锻造裂纹;

2、锻造工艺不当所致的锻造裂纹。

从裂纹宏观形态先进行大致区分,横向一般与母材无关,纵向裂纹需要结合裂纹形态与锻打工艺等结合分析。

裂纹两侧有脱碳,肯定是锻造过程中产生的,至于是原材料还是锻造工艺造成的,这就需要根据金相和工艺过程去分析。

对同一批次同种型号的工件,锻造裂纹基本都在一个位置,在显微镜下延伸比较浅,两边有脱碳。而材料裂纹不一定在同一位置重复出现,显微镜下深浅不一。多看多分析,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材料裂纹多半是与材料纵向一致的。而锻打裂纹有两种,一种是过热过烧造成的,裂纹附近有氧化脱碳现象。还有一种是打冷铁也会造成发裂,这一种有晶格破坏撕裂的现象。从金相上可以区别开来。

锻造的目的:

1、成形要求;

2、改善材料内部组织,细化晶粒,均匀元素成分与组织;

3、使材料更致密(锻合材料内部原有未暴露空气的缩孔或疏松等等),流线分布更合理;

4、通过合理的锻后热处理方式,为下道工序服务。

因此,锻造锻合原材料内部一定的缺陷是职责所在。大型铸锻件往往是直接由钢锭锻压开始的,钢锭内部必然存在大量的冶铸缺陷,显然,合理的锻造,都可以将其中的所谓“缺陷”锻合。所以,锻造工艺的合理性是决定锻件是否会开裂的主要原因。

当然,相对某一稳定的锻造工艺,如果事前对锻造前原材料提出明确的原材料缺陷等级控制要求的,当因原材料缺陷等级超出要求并在原锻造工艺下锻造出现的开裂现象,我们可以认作“原材料缺陷所致的锻造裂纹”。

裂纹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工艺过程分析,包括加热过程有没有保护气氛都应该考虑,锻造应该是把原材料裂纹锻打密合才对。氧化皮通常致密是灰色的,制样过程造成的脏东西很疏松的颜色偏黑,高倍下一看就知道,实在无法分辨直接打能谱一定能分辨。

锻造裂纹

锻造裂纹一般在高温时形成,锻造变形时由于裂纹扩大并接触空气,故在100X或500X的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裂纹内充有氧化皮,且两侧是脱碳的,组织为铁素体,其形态特征是裂纹比较粗壮且一般经多条形式存在,无明细尖端,比较圆纯,无明细的方向性,除以上典型

4. 焊缝与母材连接处开裂

焊缝开裂有以下原因:应力、拘束力、化学成分、电流、母材清洁度、扩散氢含量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是造成焊缝开裂。

焊缝的开裂原因很多,要根据裂纹产生的位置。如果是在焊缝上,就要考虑母材焊材是否不合格,或者焊接电流是否过大。

如果是焊缝附近的熔合线,那么就要考虑预热。

如果是在母材上,那一般是母材的问题。

5. 焊缝与母材交界处裂开的原因

开裂的原因如下:

(1)由于异种母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过大。

(2)同种材料焊接加热不均匀,造成冷却过程中收缩不一致。

(3)焊缝正在凝固时,零件相互错动。

(4)结晶温度间隔过大。

(5)焊缝脆性过大。

应该找出原因是避免裂纹的重要一步。 焊材的选择 焊前清理 预热 后热 以及锤击会减少裂纹的发生先确定裂纹的方向尺寸走向,然后用砂轮打磨去除全部的裂纹(长度方向 深度方向),然后再用正确的焊材焊接

6. 焊接螺母的破坏性试验

全数检验、抽样检验、计数检验、理化检验、破坏性检验等。

1、全数检验全数检验一般应用于:重要的、关键的和贵重的制品;对以后工序加工有决定性影响的项目;质量严重不匀的工序和制品;不能互换的装配件;批量小,不必抽样检验的产品。 例如:适合冰柜的制冷效果,不适合电视机的寿命试验,钢管的强度试验,大量的螺母的螺纹。

2、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拣出来,而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所以,经过抽样检验认为合格的一批产品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主要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

3、计数检验对抽样组中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通过测定检验项目仅确定其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从而推断整批产品的不合格品率,这种检验叫计数检验。计数检验的计数值质量数据不能连续取值,如不合格数、疵点数、缺陷数等。

4、理化检验质量检验的方式按检验性质划分,可分为理化检验和官能检验。理化检验又称"器具检验",就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设备,如千分尺、千分表、验规、显微镜等所进行的检验。

5、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是在产品检验过程中使得受检产品的形态发生变化,产品的使用功能或性能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的检验形式或者方法。非破坏性检验是产品经过检验以后,受检产品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功能没有受到影响的检验形式或者方法。

7. 焊接母材开裂

需要开坡口,然后打底焊,不要一次成型焊接,分两次焊接完成,如果有条件预热钢板焊接部位,焊接完保温处理。焊接后冷却太快了,热胀冷缩的原因。还有焊接的焊条成分尽量接近母材,也就是说焊条和钢板成分接近最好。

焊条焊接前不要受潮,两百五十度保温一小时,最好配置保温桶,用多少取多少焊条。

8. 焊接螺母脱落的原因

一、工件和螺母物流管理对焊接工件根据大小和周转频次合理包

装或布置工位器具,给定一定数量,根据此数量分配总计工件焊接需要的螺母,如每件需要3个螺母,50件需要150个螺母,每次员工领50件坯料和150个螺母,当50件焊接完毕还剩1个螺母就说明有漏焊现象,此时必须自检一遍,进行补焊。员工必须对自己焊接的产品进行标记,同时定人定工序防止扯皮现象。二、一个工件有两种以上螺母的漏焊错焊管理准确发放坯料和螺母,每人焊接一种螺母,3种螺母分3个人三道工序三台设备焊接。

三、螺母脱落造成的假漏焊管理焊接参数专人设置,严禁私自改变,特别是为了提高“功效”,私自调整焊接时间,确保焊接螺母无虚焊不脱落。一般企业注重焊接电流、焊接热量的设置,很少检测电极头压力,对于焊接火花大的原因可以参考:焊接电流大;

点焊头压力不够;焊接材料不同;有赃物等情况酌情处理。

四、定量控制准确控制坯料数量和螺母数量,螺母可以根据需要

选择合格供应商定量包装,工件坯料自制时可以从内部周转控制数量。

五、画记控制管理画记控制时不得见螺母就画,不得几个人同时画一个成品件,必须计数,这是最后一道工序。

总之,让我们的每个操作工管理好自己的工序,就能避免出错和不出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