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角向磨光机的砂轮应选用(角向磨光机磨削时应使砂轮与工件保持多少度的倾斜位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19:49   点击:24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角向磨光机磨削时应使砂轮与工件保持多少度的倾斜位置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猁,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2、使用砂轮的机具,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间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则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3、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4、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5、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 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6、机具启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衡,不得用力过猛。7、严禁超载使用。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8、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9、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掌管。10、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 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3)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4)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11、使用瓷片切割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并应随时观察机壳温度,当机壳温度过高及产生炭刷火花时,应立即停止检查处理; 2)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当发生刀息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12、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加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 2)磨削作业时,应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15°~30°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昨横向摆动。13、使用电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先根据钢板厚度调节刀头间隙量; 2)作业时不得用力过猛,当遇刀轴往复次数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少推力。14、使用射钉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和将枪口对准人; 2)击发时,应将射钉枪垂直压紧在工作面上,当两次扣动扳机,子弹均不击发时,应保持原射击位置数秒后,再退出射钉弹; 3)在更换零件或断开射钉枪之前,射枪内均不得装有射钉弹; 15、使用拉铆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被铆接物体上的铆钉孔应与铆钵滑配合,并不得过盈量太大; 2)铆接时,当铆钉轴未拉断时,可重复扣动扳机,直到拉断为止,不得强行扭断或撬断; 3)作业中,接铆头子或柄帽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 手持电动工具按对触电的防护可分为三类 Ⅰ类工具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如保护接地,使可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会变为带电体。Ⅱ类工具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但不提供保护接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它的基本型式有:①绝缘材料外壳型,系具有坚固的基本上连续的绝缘外壳;②金属外壳型,它有基本连续的金属外壳,全部使用双重绝缘,当应用双重绝缘不行时,便运用加强绝缘;③绝缘材料和金属外壳组合型。Ⅲ类工具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所谓安全特低电压,是指在相线间及相对地间的电压不超过42V,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随着手持电动工具的广泛使用,其电气安全的重要性更显得突出。使用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对手持电动工具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其内容至少应包含:工具的允许使用范围、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使用前的检查部位项目、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工具的存放和保养方法、操作者应注意的事项等。此外,还应对使用、保养、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重视对手持电动工具的检查、使用维护的监督,防震防潮防腐蚀。使用前,应合量选用手持电动工具 一般作业场所,应尽可能使用Ⅰ类工具。使用Ⅰ类工具时,应配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在潮湿场所应使用Ⅱ或Ⅲ类工具,如采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动作电流不大于30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作业时,应使用Ⅲ类工具,或装有漏电保护器的Ⅱ类工具,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不大于15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和安全技术要求的工具。安装使用时,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Ⅱ、Ⅲ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装置应远离作业场所。工具的电源引线应用坚韧橡皮包线或塑料护套软铜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作业时,不得将运转部件的防护罩盖拆卸,更换刀具磨具应停车。在狭窄作业场所应设有监护人 除使用36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隔离变压器副绕组不接地、电源回路装有动作可靠的低压漏电保护器外,其余均配戴橡胶绝缘手套,必要时还要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操作隔离变压器应是原副双绕组,副绕组不得接地,金属外壳和铁心应可靠接地。接线端子应封闭或加护罩。原绕组应专设熔断器,用双极闸刀控制,引线长不应超过3m,不得有接头。工具在使用前后,保管人员必须进行日常检查,使用者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日常检查的内容有:外壳、手柄有无破损裂纹,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轻快无阻,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保护线连接是否正确可靠,电源开关是否正常灵活,电源插头和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发现问题应立即修复或更换。每年至少应由专职人员定期检查一次,在湿热和温度常有变化的地区或使用条件恶劣的地方,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梅雨季节前应及时检查,检查内容除上述检查外,还应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电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对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也须检测绝缘,Ⅰ类工具应小于2MΩ,Ⅱ类工具应小于7MΩ,Ⅲ类工具应小于1MΩ;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或维修。工具的维修应由专门指定的维修部门进行,配备有必要的检验设备仪器。不得任意改变该工具的原设计参数,不得使用低于原性能的代用材料,不得换上与原规格不符的零部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漏装或任意拆除。维修后应测绝缘,并在带电零件与外壳间做耐压试验。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的Ⅰ类工具其耐压试验电压为950V,Ⅲ类工具为380V,用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的Ⅱ类工具的试验电压为2800V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手持式电动工具是携带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挪动性大、振动较大,容易发生漏电及其他故障。由于此类工具又常常在人手紧握中使用,触电的危险性更大,故在管理、使用、检查、维护上应给予特别重视。一、 工具的触电保护措施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中,将手持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措施的不同分为三类: Ⅰ类工具: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 Ⅱ类工具: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来防止触电; Ⅲ类工具: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且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来防止触电。二、 根据环境合理选用 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工具本体良好的双重绝缘或外加绝缘是防止触电的安全可靠的措施。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或经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使用者须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上。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控制箱、电源联接器等和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具。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三、 Ⅰ类工具的保护接零 前已述及,Ⅰ类工具是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的。采用保护接零的Ⅰ类工具,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即保护零线应单独与电网的重复接地处连接。为了接零可靠,最好采用带有接零芯线的铜芯橡套软电缆作为电源线,其专用芯线即用作接零线。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铜线。工具所用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插孔和插头,不得乱插,防止把零线插入相线造成触电事故。应当指出,虽然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手持电动工具仍可能有触电的危险。这是因为单相线路分布很广,相线和零线很容易混淆,这时,相线和零线上一般都装有熔断器,零线保险熔断,而相线保险尚未熔断,就可能使设备外壳呈现对地电压,以酿成触电事故。因此,这种接零不能保证安全,尚须采用其他安全措施。四、 使用与保管 1. 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检修和健全的管理制度。2. 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检查。外观检查包括: (1) 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 (2) 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3) 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 (4) 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5) 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牢固。电气检查包括: (1) 通电后反应正常,开关控制有效; (2) 通电后外壳经试电笔检查应不漏电; (3) 信号指示正确,自动控制作用正常; (4) 对于旋转工具,通电后观察电刷火花和声音应正常。3. 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场所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其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能拖拉在地。4. 电源开关或插销应完好,严禁将导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钩在开关上。特别要防止将火线与零线对调。5. 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更不可用手握持工具的转动部分或电线,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6. 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7. 在高空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下面应设专人扶梯,且在发生电击时可迅速切断电源。五、 检修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由专职人员进行。修理后的工具,不应降低原有防护性能。对工具内部原有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检修后的工具其绝缘电阻,经用500V兆欧表测试,Ⅰ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Ⅲ类不低于1MΩ。工具在大修后尚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分别为:Ⅰ类—950V,Ⅱ类—2800V,Ⅲ类—380V。手持电动工具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2.使用砂轮的机具,其转速一般在10000r/min以上,因此,对砂轮的质量和安装有严格要求。使用前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间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帽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3.手持电动工具转速高,振动大,作业时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4.采用工程塑料为机壳的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防止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5.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为保证手持电动工具的正常使用,在手持电动工具作业前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 (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6.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7.严禁超载使用。为防止机具故障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8.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9.手持电动工具依靠操作人员的手来控制,如果在运转过程中撒手,机具失去控制,会破坏工件、损坏机具,甚至造成伤害人身。所以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10.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 (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3)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4)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11.使用瓷片切割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并应随时观察机壳温度,当机壳温度过高及产生炭刷火花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2)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当发生刀片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12.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加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2)磨削作业时,应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15°~30°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得横向摆动。13.使用电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先根据钢板厚度调节刀头间隙量; (2)作业时不得用力过猛,当遇刀轴往复次数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少推力。14.为了防止射钉枪射钉误发射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使用射钉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和将枪口对准人; (2)击发时,应将射钉枪垂直压紧在工作面上,当两次扣动扳机,子弹均不击发时,应保持原射击位置数秒钟后,再退出射钉弹; (3)在更换零件或断开射钉枪之前,射枪内均不得装有射钉弹。15.使用拉铆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被铆接物体上的铆钉孔应与铆钉滑配合,并不得过盈量太大以免影响铆接质量; (2)铆接时,当铆钉轴未拉断时,可重复扣动扳机,直到拉断为止,不得强行扭断或撬断,以免造成机件损伤; (3)为避免失去调节精度、影响操作,作业中,接铆头子或并帽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2. 角向磨光机的砂轮,线速度不得小于

可以的啊,就是切割出来后切口肯定毛刺很多,会变色,不如用角向磨光机装砂轮片来切割,这样好多了。

金刚石切割片是一种切割工具,广泛应用于石材,混凝土,预制板,新老马路,陶瓷等硬脆材料的加工。金刚石切割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体与刀头,基体是粘结刀头的主要支撑部分,而刀头则是在使用过程中起切割的部分,刀头会在使用中而不断地消耗掉,而基体则不会,刀头之所以能起切割的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金刚石,金刚石作为目前最硬的物质,它在刀头中摩擦切割被加工对象,而金刚石颗粒则由金属包裹在刀头内部。

3. 使用角磨机时,砂轮片与工件面

角磨机加砂轮片不需要垫片,直接安装就可以了,砂轮片安装在角磨机上,要把带铁圈的一面安装在里面,这样才够安全不至于蹦片,安装沙布伦片不需要安装垫片。

4. 磨削时,应使砂轮与工件保持

是酸性的。

磨削是一种主要利用磨料进行材料去除的加工方式,磨削过程中通常存在较高压力、有大量热量产生、容易引起烧伤、同时还有一系列因素影响。磨削中对磨削液有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1.磨削过程中的切削液

在磨削过程中,砂轮与工件表面摩擦产生高热量,可造成工件熔化、烧伤,产生裂纹和砂轮堵塞等现象,为了消除这些不良现象,必须用充分的切削液进行冷却。切削液可将砂轮表面的磨屑冲掉,减少砂轮的堵塞,还能减少磨粒和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降低工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2.磨削对切削液的要求

(1)冷却作用切削液要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带走在磨削区域产生的高热量。

(2)润滑作用切削液应当具有适当的润滑性能,减少砂轮和工件之间的摩擦。

(3)清洗作用切削液能将粘附在砂轮、工件上的磨粒和磨屑冲掉,减少砂轮的堵塞和防止工件表面划痕。

(4)缓蚀作用切削液对机床和被磨工件应没有腐蚀作用。

5. 在使用角向磨光机的砂轮时

角向磨光机是薄片的,可做角铁等简单切割,而手提砂轮机是用来打磨较粗糙边角和表面。

6. 磨削作业时应使砂轮与工作面保持

磨削加工与其它切削加工方法比较,有以下特点:

砂轮是由磨料和结合剂粘结而成的磨削工具。

砂轮是一种特殊的多刃磨削工具。

磨削加工能获得极高的加工精度和极低的表面粗糙度值。

磨削作为机械加工的精加工工艺,是工件经过粗加工后,只切除工件表层极薄的金属层,最终达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一般磨削加工的金属切除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高速磨削,强力磨削则有较高的金属切除率。

砂轮在磨削时还具有自锐性,即部分磨顿的磨料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脱落或崩碎,从而露出新的微刃磨削,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性能,这是砂轮具有的独特能力。

砂轮的工作表面需经过修整,才能形成合适的微刃进行磨削加工。按加工要求修整粗微刃或细微刃的操作

,是磨削加工的最基本操作。

7. 磨削工件时应站在砂轮的什么位置

内圆磨床内孔磨削有纵向磨削法和横向磨削法,内圆磨床磨削内孔时工件的旋转方向与砂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能够实现率磨削。

一、横向磨削法:

适用于工件长度大不的内孔磨削,其出产效率高。

1.内圆磨床磨削台阶孔时,要查看头架主轴的反转轴线与工作台纵向行程方向是否平行,不然内孔 端面会发生中凸或中凹。

2.由于砂轮作连续横向切入,切削负荷添加,砂轮易钝化。这时可选用粒度号较小的砂轮;加强接 长轴刚性,尽量减小接长轴的悬伸长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