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幼儿园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幼儿园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反思)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21:14   点击:2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幼儿园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反思

我认为自己的饮食就是,早上喜欢吃面条粉丝,中午吃饭

2. 幼儿食品安全活动反思

这一节课一开始出现红色娃娃和红色食品,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因为幼儿都喜欢鲜艳的颜色和玩具。

兴趣式的投入让幼儿有了积极的心态,课堂上认识红色食品的时候,幼儿们都比较积极参与活动。

充分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了红色食物的名称,顺利的完成了制定的教学目标。

3. 幼儿园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反思小班

牛肉面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尤其是小朋友,更是喜欢吃。

但美味不可多得,任何食物适可而止,过量对身体肯定有一定的影响。

在教学中,通过动画的形式,给朋友们展示了牛肉面,孩子们非常高兴,同时也告诉孩子们,一定不能多食,要营养均衡,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这样才能有益于自己的健康和成长。

4. 幼儿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例

毒大米、瘦肉精、染色血燕、毒豆芽、三聚氰胺奶、敌敌畏火腿、毒香肠、双氧水死猪肉松、红心鸡蛋、毒蔬菜、

5. 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案例

南京市建邺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多家成人用品店销售的保健食品疑似为假冒伪劣产品。

2015年7月21日,建邺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对11家性保健店进行了突击查处,发现11家性保健店存在销售宣称壮阳功能的假冒保健食品行为。经检验,在相关产品中均检出“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药物成分。经深入追查,涉案假冒保健食品的生产窝点位于河南郑州和三门峡市,犯罪嫌疑人檀伟强、席海霞、席兰伟等人以租赁的房屋为加工窝点,购卖大量空胶囊、西地那非、淀粉等原料,以及空瓶子和外包装盒等包装材料,将西地那非和淀粉混合装进空胶囊,包装后制成成品销售至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

上述11家性保健店经营者通过陕西省西安市的郝辉和翟文静购进这些假冒保健食品进行销售。此案共查获“金伟哥”、“植物伟哥”、“德国黑蚂蚁”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近百个品种共计90多万颗,西地那非粉末25公斤,涉案金额约1300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

6. 幼儿园食品安全的反思

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戏、生活中许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饼干每人一份;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三、活动过程

1、利用实物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饼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吧,大家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出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师幼一起说说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2、情报模拟。

教师手拿铅笔,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几种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铅笔小弟弟,我喜欢看书,协助和画画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万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小朋友健康成长,你记住了吗?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颜六色,嗅一嗅还有点香味,你喜欢我吗?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欢我但一定要记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3、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吗?为什么?

(2)小结:铅笔、橡皮、玩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吃到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4、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来咬的东西,并说说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布娃娃等。

反思: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 幼儿园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反思总结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现在在这里向大家深深地作出检讨,我在昨天上午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要求,在校外购买了一些吃的东西,我感到很难过也很痛苦,这给大家带来的一些困惑和麻烦,我以后一定要保证绝对不会再去购买校外的视频,请大家多多监督,多多原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