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水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图解)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1:50   点击:1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水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图解

游泳池水质澄清剂简称净水剂,在泳池每天使用循环过滤系统后,泳池水还是没达到理想的清澈效果时,也就是说,泳池有微小悬浮物的时候使用。 聚合氯化铝:因为需要做沉淀,所以又名游泳池沉淀剂,使用方法为:按每1000立方水5-10KG的用量.使用时按固体聚合氯化铝1份:清水3份的比例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2-3%的溶液即可洒入泳池中使用。

2. 水质检测仪器使用方法

水质测试笔是用来检测水质的PH值,酸碱度,是养鱼必备的器材之一.因为水质好不好往往用肉眼看不出来,得依靠相关的仪器检测一下更准确.使用方法:将电极护盖取下打开开关将电极放入测试的液体显示屏上就会显示PH值。1.

拿下笔套,打开开关。

2.

将此水质检测笔插入测试溶液中,至水位线位置。

3.

轻轻搅动除去水中气泡。

4.

待3秒读数稳定,按住HOLD键将笔取出读取数值。

5.

使用完毕擦拭探头上的水,将笔盖盖回保存

3. 水质检测仪的安装图

游泳池水净化系统中常见在线检测仪的安装方法:

1、直接将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整体管段构成的装置上,将传感器直接安装在管线上,直接承受管路内部的水体压力和流体的冲刷。

2、整体化管路,将管道与测量装置做成一个整体,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并且管路施工需要刻意安排管路走向和位置。

3、存在缺陷,将电化学传感器形同温度、压力之类的热工传感器安装,管路中水流湍急,大量的水体对于电化学传感器内

部的电解质形成较快的浸泡性析出或中毒,传感器测量数据不能稳定;管路中的压力变化较大,在正负压力交替发生时

传感器寿命会明显缩短,正确的做法是需要为电化学传感器营造一个适合的测量环境。

seko水质检测仪的安装方法:

1、使用P33流通装置,在就近的需要测量的流程中做一个开口,安装小型检修阀,引出一个1/4″的小管至P33流通装置,装

置的出口与大气压平衡,只需要少量代表性样品流过流通装置(传感器)足矣。

2、使用P34流通装置,泳池系统的水体总量较大,将P34流通装置粘接或螺纹安装在管路的三通上,通过装置上的针型阀来

调节样品流量,使出口流量为200~400ml/min即可,如果有集水槽将这个水回流或舍弃。出口压力与大气压相同,自然不同

会出现对传感器的影响。

3、流通装置仅引流和使用了少量代表性样品,在很小水流的情况下,实现了传感器稳定测量、准确运行,免除了压力对传感器的作用,并且施工非常的简便,传感器使用环境的改变使其使用寿命得到成倍的延长

4. 水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图解大全

池塘养鱼,水质是个大问题。如果养鱼水质不好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了解几种鱼塘水质净化方法。

1.合理增氧调节养鱼水质

合理使用增氧机,既可直接增加中池塘的溶解氧含量,又可搅动池水而使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促进底池释放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使有害因子无害化,维持池塘水体的优良环境。池塘配备增氧机,其负荷以0.3千瓦/亩计算。

合理使用增氧机,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使池塘上下层池水溶解氧分布均衡;第二,避免晴天傍晚开机,以免水体因缺氧而引起鱼儿浮头;第三,阴雨天 ,宜夜间及早晨开机,中午不开机,否则不但不能增加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反而降低了上层水体中浮游生物的造氧功能,增加耗氧水层;第四,夏秋季节,白天水温高、上午或傍晚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易引起鱼儿浮头,一般黎明时可适当开机。

2.科学投喂调节提高养鱼水质

随着全价颗粒饲料和自动颗粒投饲机的使用,单位水体的鱼产量比传统养殖池的产量成倍增长,成鱼养殖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传统养殖方式投喂散料,相当一部分饲料粉末不能被鱼儿摄食而溶入池水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从而限制了鱼产量;使用自动颗粒投饲机投喂颗粒饲料则减少了饲料的浪费,从而使水质更加容易控制。

投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选择优质、全价颗粒饲料;第二,合理配备投饲机,一般15亩以下水面以每2亩配备投饲机1台,15亩以上水面每4~5亩配备1台投饲机;第三,正确使用投饲机,根据“小一大一小、慢一快一慢”的投喂原则进行投喂;第四,根据鱼体摄食情况适时停机,一般约有40%鱼儿散开后即可停机;第五,两次投喂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以上。

3.加注新水提高养鱼的水质

池塘加注新水能带进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如铁、锰、硅等,加深池塘水位,增大鱼儿活动空间,冲淡有毒物质,快速提高水质。成鱼养殖期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新水,池水中的生物代谢产物会逐渐积累,易使池水老化,加剧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鱼儿应激增加、摄食减少、体质下降。特别是养殖中后期,由于鱼体处于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大,投喂量增加,致使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含量急剧上升,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及时排除部分底层池水,加注新鲜池水,可以减少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含量,降低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浓度,促进池水中浮游生物生长。养殖前期,可每隔15~20天换水1次,养殖中后期的7~9月是鱼类生长旺季,可每隔7~10天换水1次;换水时,应掌握先排后加,每次换水量约在30厘米左右

4.生物制剂调节法提高水质

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或有机物进行营养繁殖,能降低池水中氨态氮和硫化氢等物质的含量,净化水质,有效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

硝化细菌可将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革兰氏阳性放射菌能抑制有害菌类的繁殖。使用上述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控制成鱼养殖池的水质,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5.合理施肥调节法提高水质

新开池塘,往往塘底瘦,需施基肥(以施经发酵腐熟的鸡、猪粪为好),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250~300千克。追肥以无机肥为主,每亩可施尿素1~2千克、磷肥2~4千克。养殖2年以上的池塘,不需要施基肥,只需在进水后施入适量无机肥即可,每亩可施尿素1~2千克、磷肥2~4千克。

施用无机肥时最好选在晴天上午9~10时进行,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在成鱼养殖前期的3~6个月,池水可适当肥些,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池水肥度要淡些,池水透明度可控制在35~40厘米。

5. 水质检测仪的原理

卫星遥感监测水质应用原理:水质遥感监测则是通过传感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接收的辐亮度值,根据纯净水体和被污染水体不同的光谱特性,分析水体中水质参数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散射,反演得到水体中各水质参数的浓度。

6. 水质检测仪原理图

工作原理是:根据水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导电不同,来判定水中所含可熔融性颗粒的多少。

水质测试笔也称TDS测试笔,TDS水质测试笔是一种简易便携式水质测试工具,用来测试水的TDS值或水的电导率,以判断水的纯净或污染程度。同时兼有测试水温和环境温度的功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饮用水业、家庭、个人居家 旅游、野外作业等作为水质的检验判别工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