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纤维膜检测(纤维检测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13:02   点击:22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纤维检测方法

如果是无纺布楼上的方法可供参考,含棉量高吸水快,而且均匀;专业级的,可以将湿巾撕开(不是剪开),看里面纤维长短多少比例,纤维一般是长丝的;更精确的只能通过检测仪器了

2. 纤维测试方法

中性洗涤纤维测定

准确称取1.0g样品W(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ml中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注意加水保持刻度在100ml)

煮沸完毕后,取下直筒烧杯,趁热用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W2进行抽滤,将烧杯中的残渣全部移入,并用沸水冲洗玻璃坩埚与残渣,直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用20ml内酮冲洗二次,抽滤。

将玻璃坩埚置105度烘箱中烘2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直称至恒重W1。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计算:NDF(%)=(W1-W2)/W*100

3. 粗纤维检测方法

大米一级、二级、三级的分别,如下:

1、一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由于一级大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

因此,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2、二级大米: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加工精度低于一级大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一级大米。

3、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均低于一级大米和二级大米。

4. 纤维检测方法及标准

用手扯尺量法测出的长度叫手扯长度;用分梳法测出的长度叫分梳长度;用棉纤维光电长度仪测出的长度叫光电长度;用大容量纤维分析仪测出的长度叫跨距长度,常用的是2.5%跨距长度,简称2.5%纤维跨长。

一般情况下,分梳长度>手扯长度、光电长度>2.5%纤维跨长。棉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度关系密切,用较长的纤维纺纱,会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长度,使纱线在受外力作用时,纤维不易滑脱,成纱强度较高。

5. 测纤维的方法

面料的密度是指织物在单位长度内所具有的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密度分为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简称经密和纬密。其计量表示方法,我国一般采用:1英寸(2.54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

例如:某织物经纱密度是128根/英寸,纬纱密度是60根/英寸,在书写时,我们用 经密×纬密来表示,即:128×60 纤维的线密度和长度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纤维的长度是指纤维的长短程度。 貌似只有用织物密度镜(经纬仪)来测量吧。

纬密镜的原理是光的干涉,不同人读数之间会有误差。

比较精确的确认方法是拆绸,公制纬密是10cm内的纬纱根数,如果数出1m的布的纬纱根数,换算出的纬密误差就很小。

英制纬密为一英寸布的纬纱根数,方法同公制。

6. 纤维检测方法有哪些

  碳纤维布取样检测的项目按照要求,理论上有七项操作,一般情况下只做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详请可以查看 GB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取样检验(sampling control)是为了评定矿产取样结果的可靠程度,而对取样工作的三个基本环节,即样品采取、样品加工及样品分析(或试验)所进行的检查工作。其目的是要发现上述过程可能存在的误差,查明误差的性质和原因,特别是要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取样成果的质量。检查的方法,一般是用坑道及钻孔的共轭样品来检查岩心取样的可靠性,用全巷法或剥层法取样来检查坑道中其他取样方法的可靠性,用大规格样品来检查小规格样品的可靠性,用样品加工时的残余样来检查加工过程的可靠性,用内部及外部检查分析来检查基本分析的可靠性,等等。

7. 纤维的测定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机的外壳一般都要接地才行,这样即使外壳因电缆破损带电,也可以通过接地线形成回路,将电流导入大地,这时人触到电机外壳时,人也相当于一个电阻,此电阻与接地线二者是并联的,并联时,两电阻的电压是相同的,通过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人的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 而接地线的电阻不到1欧姆,根据分流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微乎其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