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齿轮泵工作过程叙述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7-12 04:11   点击: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齿轮泵工作过程叙述

答案

线轮传动是指由外齿轮齿廓为变态摆线、内齿轮轮齿为圆销的一对内啮合齿轮和输出机构所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

除齿轮的齿廓外,其他结构与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相同。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比约为6~87,效率一般为0.9~0.94。发生圆在基圆上滚动,若大于r1,点画出的是长幅外摆线;若小于r1,点画出的是短幅外摆线;用这些摆线中一根曲线上的任意点作为圆心,以针齿半径rZ为半径画一系列圆,而后作一根与这一系列圆相切的曲线,得到的就是相应的长幅外摆线齿廓或短幅外摆线齿廓,其中短幅外摆线齿廓应用最广。

用整条短幅外摆线作齿廓时,针轮和摆线轮的齿数差仅为1,而且理论上针轮有一半的齿数都与摆线轮齿同时啮合传动。但如果用部分曲线为齿廓就可得到两齿差和三齿差的摆线针轮传动。用长幅外摆线的一部分作轮齿曲线时,其齿廓与圆近似,并与针齿半径相差不大,因此可用它的密切圆弧代替。摆线针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效率高、运转平稳和寿命长。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和传动效率高等突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矿山、冶金、化工、纺织、国防工业等工业领域.该传动啮合齿数多,误差平均效应显著,传动精度高,且没有柔性构件,扭转刚度高,近年来在精密传动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外,基于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原理的摆线齿轮泵由于啮合过程平稳、脉动小、噪声低,也得到了各国的重视。

摆线针轮行星啮合传动的理论通常描述为:外摆法和内摆法形成短幅摆线;短幅摆线和针齿满足齿廓啮合定律;连续传动条件[1,2]。与渐开线等齿轮共轭啮合传动的理论相比,该理论存在以下问题:(Ⅰ)缺乏严密的数学推导,啮合方程、啮合线等与传动特性密切联系的问题没有相应的阐述;(Ⅱ)理论不成体系,如一齿差、多齿差行星传动通常是分别论述,没有反应内齿轮齿廓确定为针齿后其共轭齿廓的实质;(Ⅲ)有自相矛盾的结论,如连续传动条件为针轮比摆线轮多一齿,而实际上二齿差、三齿差完全能够正确啮合传动;(Ⅳ)概念不清晰,对于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等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二、齿轮泵工作过程中

一、使用前的准备。齿轮泵在启动前必须检查泵和电动机的情况。例如,有无卡住和不灵活;填料是否严密;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润滑油(脂)是否适量等。尤其十分重要的是,启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和排出管路上的有关阀门。

二、运转中的维护。齿轮泵在运转中禁止关闭排出阀门。其原因是液体几乎是不可压缩的。启动和运转中关闭排出阀门,会使泵或管路憋坏,还可能烧坏电动机。 在运转中应当用“听声音、看仪表、模温度”的办法随时掌握工作情况,同时要确保各部润滑良好。

三、流量调节。齿轮泵的流量调节主要是采用旁通阀门开启度进行调节。

四、禁止关闭排出阀门。齿轮泵在启动和停泵时,关闭排出阀门会将憋坏或烧坏电动机。为了安全,除了泵装有安全阀门外,在泵管路上还安装有回流管,启动时可打开回流管上的阀门,以减少电动机的负荷。

伍、齿轮泵的润滑齿轮泵的各部件都有靠吸人的油品润滑,所以齿轮泵不能长期空转和用来抽注汽油、煤油等黏度小的油品。使用前(特别是长期停用的泵)应向泵内灌人一些要输送的油品,使齿轮得到润滑并密封间隙。用齿轮泵润滑油时,温度不能太低,否则黏度大的油品不容易进入泵内,泵润滑不良而发出嘈杂的声音,并加速泵的磨损。

三、齿轮泵工作过程中存在径向力不平衡现象

1 泵不出油

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其次,检查齿轮泵进油口端的滤油器是否堵塞。

2 油封被冲出

1)齿轮泵旋向不对。2)齿轮泵轴承受到轴向力。3)齿轮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

用手转动联轴 节,应感轻快, 受力均匀。

检查泵的旋转方 向,应与泵体上标 牌所指示的方向相 符合。

检查液压系统有 没有卸荷回路, 防止满载启动和 停车。

检查系统中的 安全阀是否在 调定的许可压 力上。

在排油口灌 满油液以免 泵启动时因 干摩擦损坏 元件。

不少于 2min 的空 负荷运转,检查泵 的运转声音是否正 常和液流的方向是 否正确。

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到 1.OMPa 以下转动 5~ 10min,检查系统的动 作、外泄漏、噪声、温 升等是否正常。

将溢流阀的 压力调整至 液压系统的 安全保护压 力运行。

3 建立不起压力或压力不够

多与液压油的清沽度有关,如油液选用不正确或油液的清洁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均会加速泵内部的 磨损,导致内泄。 应选用含有添加剂的矿物液压油,防止油液氧化和产生气泡。过滤精度为:输入油路小于60μ m, 回油路为10~25μ m。

4 流量达不到标准

1)进油滤芯太脏,吸油不足。2)泵的安装高度高于泵的自吸高度。3)齿轮泵的吸油管过细造成吸油 阻力大。一般最大的吸油流速为0.5~1.5 m/s。4)吸油口接头漏气造成泵吸油不足。通过观察油箱里是 否有气泡即可判断系统是否漏气。

5 轮泵炸裂

铝合金材料齿轮泵的耐压能力为38~45 MPa,在其无制造缺陷的前提下,齿轮泵炸裂肯定是受到了 瞬间高压所致。1)出油管道有异物堵住,造成压力无限上升。2)安全阀压力调整过高,或者安全阀的启 闭特性差,反应滞后,使齿轮泵得不到保护。3)系统如使用多路换向阀控制方向,有的多路阀可能为负 开口,这样将遇到因死点升压而憋坏齿轮泵。

6 发热

1)系统超载,主要表现在压力或转速过高。2)油液清洁度差,内部磨损加剧,使容积效率下降,油 从内部间隙泄漏节流而产生热量。3)出油管过细,油流速过高,一般出油流速为3~8 m/s。

7 噪音严重及压力波动

1)滤油器污物阻塞不能起滤油作用;或油位不足,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露出油面。2)泵体与泵 盖的两侧没有上纸垫产生硬物冲撞,泵体与泵盖不垂直密封,旋转时吸入空气。3)泵的主动轴与电机 联轴器不同心,有扭曲磨擦;或泵齿轮啮合精度不够。

四、齿轮泵工作过程中存在径向力什么和什么现象

因为齿轮泵分为压油区与吸油区,压油区的压力大于吸油区的压力,压力产生的径向力不一样造成液压泵径向力不平衡。

径向力不平衡使得传动轴会向吸油区偏离,导致齿轮与泵内壁相刮碰,影响泵正常工作,产生泄漏,磨损造成泵寿命下降。

五、齿轮泵工作过程中闭死容积发生变化

封闭容积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轴承等机件也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封闭容积增大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油产生气穴,引起噪声、振动和气蚀。齿轮泵发生困油时,不仅使轮齿和轴承负荷增加而降低泵的使用寿命,油温升高而加快油的变质,而且会导致泵的排量减小,产生振动和噪声,使齿轮泵的工作极不平稳。采用斜齿轮或人字齿轮时,齿轮的啮合过程不象正齿轮那样突然作线性接触和突然作线性脱开,而是作点性的逐渐啮合和逐渐退出,因此不会产生困油现象。扩展资料:注意事项:

1、泵传动轴与原动机输出轴之间采用弹性联轴器,其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l mm,采用轴套式联轴器的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

2、输出轴不能承受径向力的泵,传动装置应保证泵的主动轴不承受径向力,可以允许承受的力应严格遵守许用范围。

3、泵的吸油高度不得大于0.5m。

4、泵的过滤精度应≤40μm,在吸油口常用网式过滤器,滤网可采用150目。设置在系统回油路上的过滤器的精度最好≤40μm。

5、工作油液应严格按规定选用,一般常用运动粘度不应超过(25一33) x10-6m2/s,工作温度范围为-20-80℃。

六、齿轮泵的工作过程有哪些

在拆卸任何部件之前,请先查看机器的说明书并确保您拥有正确的工具和相关设备,以便安全拆卸机器和避免损坏机器。

首先,您需要关闭机器并断开电源线,以确保安全。

然后,拆下机器的外壳,通常需要拧开螺丝或解开卡扣等。

在拆卸齿轮泵和电机部分之前,您需要检查并分离相应的管路和连接杆。

使用正确的工具打开齿轮泵和电机部分的螺丝或卡扣。

拆下齿轮泵和电机部分。在进行此步骤之前,请确保您已经移除了所有可能会妨碍拆卸的部件或零件,如连杆或垫片等。

拆下齿轮泵和电机部分后,您需要清洁和检查所有零件,更换任何受损或老化的零件。

将新齿轮泵和电机部件安装回机器时,请确保您已正确地连接和安装管路和连接杆。

最后,重新安装机器的外壳,并测试机器是否工作正常。

七、齿轮泵工作过程中油箱可以不与大气相通

不是平位!

1、齿轮泵正常磨损和故障要比安装位置低于油箱的故障率要高;

2、如果泵自吸性能不是很强,那么会导致泵抽空;

3、容易导致泵吸空产生空气。

 正常来说,一般我们液压齿轮泵安装位置都低于油箱,就算是一些自吸性能好的泵也是如此,这样可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