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面包生产线(面包生产线工艺流程图)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9:52   点击:2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面包生产线工艺流程图

组建配方→材料秤重→搅拌→基本发酵→分割 →面团秤重→滚圆→中间发酵→整形→装模→成形后发酵→入炉烘烤→出炉→涮上光剂→冷却→成品

1、 面团调制

面团调制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中使面团延伸、折叠、卷起、压延、揉打,不断反复,使原辅料充分揉匀,并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尽量避免对面团有拉裂、切断、摩擦的动作。

2、 发酵过程的控制

面团发酵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发酵室的工艺参数温度一般为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一般为70%--75%。发酵时间应根据采用的发酵方法以及酵母用量而定。在发酵过程中,应通过对面团表面弹力的测试和膨胀程度的观察,正确判断面团的发酵程度,必要时需进行翻面操作以促进发酵。一般情况下,发酵好的面团体积应达到未发酵面团体积的2.5—3倍。

3、 中间醒发

面团经搓圆后,一部分气体被排出,面团弹性变差,不宜立即整形。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中间醒发,使面团消除张力而松弛,使酵母重新产气,使面团表面光滑,不黏附在整形机的辊上。中间醒发的理想温度为28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为70%--75%。

5、 成型

将发酵成熟的面团制成一定形状的面团坯。成型包括切块、称量、搓圆、静置、整形、入模、或装盘。在此期间,面团仍继续着发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使面团冷却和表皮干燥,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调整为65%--70%。面包放入整形机做形,整形后需要装模。装模时要将面团合缝向下,放入模具里,光面朝上。为了防止面团粘连在模具上,通常在模具上涂抹植物油。

6、 面团醒发

醒发室的温度以35—4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为85%--90%,以85%为适宜,不可低于75%。

7、 烘烤

分为三个阶段:烘烤初阶段,面火不宜超过120摄氏度,底火一般为250—260摄氏度。第二阶段,当面包内部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便进入第二阶段,这时上下火可以同时提高温度,最高可达到270摄氏度,经过这一阶段,面包就定型了。烘烤第三阶段,面火可使用180—200摄氏度,底火可使用140—160摄氏度。

8、 面包冷却

采用混合冷却。当车间温度较低时,采用自然冷却,当车间温度较高时,使用鼓风机适当吹放,加速面包冷却。通常面包中心部位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时即可进行包装。

9、 包装

这部分关系到保质期的问题。大家可以都查一下。

2. 面包生产线工艺流程图怎么画

一、电器机械类:电动打蛋器: 用来打发蛋白,打发鲜奶油及奶油等;厨用电子秤:做面包、西点不同做中点,材料不准就容易失败,所以称是必须的;烤箱;搅拌机;冰柜;单门发酵箱;微波炉。二、烘焙模具器材类:量杯量匙:量一些少于10克的材料;打蛋盆:买专门的打蛋盆比较好,因为盆沿比较高,不会打的时侯溅的遍地都是;分蛋器:分离蛋白和蛋清的,也可以直接用蛋壳分;硅胶刷:刷蛋黄液,液态油的时侯用的;硅胶刮刀:可以很干净的把盆内的面糊刮干净,拌面糊也很方便,减少浪费材料的机率;梯型刮板:梯型刮板非常好用的工具,在和面的时侯可以切面,刮干净石案板上粘的面团,如果有硅胶的可以买硅胶的,那样就可以刮烤盘上的饼干(做薄脆时用);面粉筛:把结块的面粉筛细。做面包的黄金法则:1、做面包一定要用高筋面粉,做蛋糕时一定要用低筋面粉;2、放料时盐不能遇到酵母,否则会抑制发酵,影响发酵效果;3、如果皮太硬的话,可以选择烧色浅的程序,或者稍微多放点水,或者把水换成等容量的鸡蛋和牛奶;如果面包里面成块没能烤熟,则应该少放一点水;4、放糖过多或者保温太久会使面包变焦的;5、最好放点黄油,没有的话,植物油也凑合;6、改良剂是可以使面包变得更蓬松、口感更好的化学物质,可用可不用,因为对健康有害,建议不要长期使用。

3.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草图

尼古拉·特斯拉是公认的天才科学家,他的许多革命性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特斯拉注册了数百项专利,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发家致富,晚年的时候更是一文不名,最后孤独地死在纽约一个小旅馆的房间里,还欠下了数额不小的房费。

这样一个辉煌而独特的生命怎么会以如此悲惨的方式结束呢?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对精神疾病知之甚少,根本无法得到治疗的年代。

1856年出生的特斯拉从小热爱科学和工程,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很快记住一本书的内容,而且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强。

23岁时的特斯拉

他有一个很特殊的能力,可以依靠想象构建发明,把一个新设备从创建,开发到测试的所有细节都在大脑中计算,很少为自己的设计画草图或者图纸。这个在普通人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能力与传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相差甚远。

特斯拉才华横溢,外表英俊,极富个人魅力,从远处看是一个完美的偶像,可是他有两个明显的短板:

一是不善与人相处。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抱怨他“过度”骄傲,从不承认自己有错。因为不善交际,他很难说服富有的商人为他看似离谱的前瞻性发明提供资助,唯一一次得到银行家的巨额投资还因为投资人觉得被忽悠而对他失去了信心,拒绝追加投资,使这个项目成为了特斯拉的滑铁卢。

二是没有商业头脑,为了搞发明不惜代价,发明成果屡屡被别人窃取,最有名的例子是他与爱迪生的恩怨。

特斯拉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一些心理问题,但那时疾病的症状被事业成功的光芒掩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事业频频遇阻,强迫症症状开始变得十分明显。

强迫症,简称OCD,是一种焦虑障碍,特征是痴迷于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和行为。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不应该做,但是内在的巨大焦虑感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为了缓解焦虑只好去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像许多患有OCD的人一样,特斯拉特别怕细菌。他反复洗手,所有食物都必须高温煮熟。他说这是因为他用显微镜看到水中有很多细菌,“你只需要观察这些可怕的生物几分钟,就再也不会喝一滴未消毒的水了。”

40岁时的特斯拉

为了避免与他人有身体接触,在与人会面时,他拒绝握手,而且通常都戴着手套。

他痴迷“3”这个数字,经常进行与3有关的强迫性仪式。比如在进入大楼之前先围着楼走三圈,在游泳池里游泳要游33圈。

他经常在同一家餐馆的同一张桌子用餐,向侍者要18张餐巾纸。吃饭时他会通过食物重量的精确值计算消化食物所需的咀嚼次数。

入住旅馆,房间号必须是3的倍数,每天早上要给他送18条干净的毛巾。

他对圆形物体有很深的恐惧,不能呆在一个戴着圆形耳环的女人身边,看到珍珠会浑身痉挛。

这些奇怪的习惯和仪式看起来很滑稽,但是证明了特斯拉的精神疾病十分严重。他的崇拜者们将特斯拉的举动归结于只是“举止古怪”,而他的批评者们则认为特斯拉“绝对是疯了”。

特斯拉一生都严格遵守自己的时间表,据说他每晚只睡两个小时,有时白天小睡一会儿,然后整晚做实验,邻居们夜里经常被他家发出的奇怪噪音吵醒,然后愤怒地报警。他的实验室助理说,由于工作紧张睡眠不足,特斯拉经常会感到极度疲劳,在实验过程中支撑不住会趴在办公桌上睡着。这种慢性失眠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他的心理疾病。

此外,特斯拉也有家族精神病史。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表现出了精神分裂和人格障碍的症状。他的父亲会与自己分裂出的不同人格进行激烈甚至暴力的争论,他的兄弟则频繁经历强烈的幻觉。

特斯拉本人也说曾经历过幻觉,他把他的许多科学发明归因于幻觉提供的灵感。例如,他说对交流电机的想法是受到闪烁的光线和火焰这些幻觉的启发。

今天,OCD患者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来得到缓解,可特斯拉没能幸运地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疾病不但从来没得到过治疗,也不被人们同情和理解,周围的人认为他“偏执”和“疯狂”。

随着时间的流逝,特斯拉变得越来越默默无闻,思想也变得愈来愈古怪。他认为可以通过在地球大气层中传输高频电流而“点亮地球”,在夜晚照亮整个城市。他说自己发明了一种死光武器,一束能量可以击落几英里外的飞机,还可以形成一道无形的能量墙保护着国家免遭入侵,敌军士兵一旦进入就立刻蒸发。

特斯拉生命的最后几年独自生活在纽约客酒店3327号房间,靠牛奶,面包,蜂蜜和蔬菜汁生活。被酒店催缴房费时,他给酒店经理看了一个盒子,说里面有美国政府想要的新武器,很快他就能从美国政府那里得到一大笔钱。

1943年1月7日,86岁的特斯拉在酒店房间去世。美国FBI迅速赶到,拿走了盒子,专门请人鉴定这是否就是传说中发射死光的装置,结果让他们很失望,那只是一盒毫无意义的元器件和电线。

特斯拉晚年病情迅速恶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就频繁宣称有重大发明,但从来没有展示过任何发明。死光武器就是其中一个,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中。

特斯拉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有些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特斯拉的创造力与他的强迫症是否相关?如果特斯拉的强迫症有机会得到治疗,他会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还是会失去创造的灵感?

尼古拉·特斯拉在世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非凡成就塑造了20世纪,使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在与慢性精神疾病作斗争时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 让人们更加敬佩他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面包生产设备流程图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而且每个年龄阶段培养的重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思维是什么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间接性与概括性两大特性。

数学思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或者说的更通俗一点,是一种感觉。它无处不在。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空间抽象思维等。

思维发展的时间是在2岁左右,2岁前是思维的准备时期。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主要依靠感知、动作;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形象、表象;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主要依靠语词的概括。4~12岁是孩子数学教育的最佳启蒙期,12~18岁是最佳发展期。在这个阶段数学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1.从生活中选取适宜的数学思维训练

比如:孩子吃饭时,有点心、面包、馒头和饼干。可以问孩子,如果你可以从这三样点心中选自己喜欢吃的两样,你选哪两样呢?看似简单的问答,实际是在有意识对幼儿进行组合的训练。

2.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比如,让幼儿选他自己喜欢的衣服和裤子,并引导孩子选什么颜色的上衣和裤子搭配漂亮。就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搭配的思维训练。

3.通过趣味化游戏、假设生活场所训练孩子

比如:假设家里一个房间是目的地,孩子要去这个地方,应该坐几路车,让他估计一下车子从一处房子到另一处房子要多少分钟、中间遇见几辆车,牌号是多少,让孩子大声读出车牌号或者是将这些车牌数字飞快的相加。训练了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

4.可以买一些益智玩具和书籍。比如积木等。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树立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幼儿喜欢上数学。 

青少年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被奉为老师的经典口头禅,所以青少年数学思维的训练可以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当中。

1.转化思维训练,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鼓励孩子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2.逻辑思维训练,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也可以给同学讲解一下过程。在这个讲解的过程中就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对题型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训练了推理的思维过程。

3.逆向和创新方法训练:让思维向问题的对立面方向考虑,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提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4.学会应用思维导图,将知识串起来,制成一张思维导图,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极大地训练了孩子的总结分析能力。

去年,综艺节目《最强大脑》里“赌王儿子”何猷君以惊艳的成绩夺得“数字华容道”比赛冠军,震惊一众网友。在比赛中,他只花了21秒就将打散的数字归位,展现的不仅仅是数学计算能力,更展示了他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培养孩子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势在必行,祝您的宝宝也成为一名数学小学霸。

5.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面包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是:原辅材料的处理调配——第一次和面——第一次发酵——第二次调制面团——第二次面团处理——第二次发酵——整形——成型——烤前加工处理——烘烤——冷却——-(半成品加工)包装——成品。

6. 制作面包的基本工艺流程图

①做图方式:平移;复制;成组复制;选区填充

②设置cad地砖布置图步骤:

入快捷h空格键,单击类型为用户定义。在选择双向为800,这里的800意思就是800*800的地砖。

单击添加:拾取点;单击空格;在回到图案填充和渐变色。

单击确定;在用字标注,完成了cad地砖布置图。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诞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交互式图形学的研究计划,由于当时硬件设施昂贵,只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开发的交互式绘图系统。

二十世纪70年代,小型计算机费用下降,美国工业界才开始广泛使用交互式绘图系统。

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PC机的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CAD系统开发的公司。当时VersaCAD是专业的CAD制作公司,所开发的CAD软件功能强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故得不到普遍应用。而当时的Autodesk(美国电脑软件公司)公司是一个仅有员工数人的小公司,其开发的CAD系统虽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费拷贝,故在社会得以广泛应用。同时,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该CAD软件升级迅速。

7. 面包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1.工作流程图

选择菜单键(工作红色指示灯亮)→启动加热→起压→升压→保压(间歇式加热)→保温(工作指示灯黄灯亮)

2.工作原理

阿迪锅采用全程密封控制,它通过温度和压力的调节、时间的设定来烹饪,并且在高原地区也可煮出很好的米饭出来;由于锅体采用密封控制,当启动加热时,锅内温度升高,水汽膨胀,压力上升,继而产生中温,温度和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间断通电,进入保压保温状态,烹饪食物。

3.产品结构

锅盖:锅盖整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顶盖采用耐高温、高光泽的PP料,可耐高温不损坏。

胶圈:特别制造, 耐腐蚀、寿命长,是普通胶圈的一倍以上

内胆:由多种微量元素在金属表面进行低温氧化形成一个整体, 具有抑菌的效果, 保持食物原汁原味!质地坚硬、耐磨性好、具有优良的抗蚀性、氧化膜无毒无害、经久耐用、高温高压下不退色、水煮不脱色,质地坚硬、超厚材质,能够有效防止各种刮擦。外锅:采用爆花喷塑工艺:它是在不锈钢的表面进行特殊工艺处理。可保护内锅不受磨损、不影响阿迪锅的加热速度和效果。

外壳:具有耐磨、光洁度好的特点,加热过程中不会烫伤,同时保温效果好

8. 面包生产线工艺流程图解

一.什么是搅拌?

搅拌,通常我们称为“揉面”,将水加入面粉中以后,通过不断的揉搓,面粉中的蛋白质会渐渐聚集起来,形成面筋,面筋是小麦蛋白质构成的致密、网状、充满弹性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搅拌的时间越长,面团面筋形成的会越多,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产生的空气,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经过烘烤以后,蛋白质逐渐凝固,形成坚固的组织,从而达到支撑起面包的结构作用。

其实在现代化机械生产面包时,最能展示个人技巧优劣的重要过程,就是搅拌;因为它考验了眼、耳、手等视觉、听觉、触觉所感知的能力。简单来说,最终成品面包的好坏,如果说绝大部分都取决于搅拌过程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二.面团搅拌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制作产品的工艺。

面包的制作工艺有很多种,例如:中种法、直接法、液种法、低温发酵等。根据不同的面包品种,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是制作出好的产品的前提。

2.确定制作产品的原材料比例。

面包的口味不同,选择的材料也不同,其酵母、盐、糖等基本材料的比例也会不同。根据不同的面包品种,确定最终的材料比例,是制作出合适的产品的首要条件。

3.材料的前期准备。

配方中原材料的准备是否完全,直接关系搅拌的最终状态,也会间接影响成品的口感及风味。例如:添加谷物或果干的面团,是否需要泡水或泡酒来调整其软硬度及风味。

三.搅拌的目的

1.使原材料分散的同时,后期加入水后,保证其均匀混合。

2.在搅拌过程中,将空气融入面团当中。

3.增加面团的力度弹性及延展性。

前面有提到,搅拌面团都需要加入湿性材料将其混合均匀,根据面包品类的不同,调整其搅拌的状态。

9. 面包生产线工艺流程图片

面包起源于美索不达来亚文明。公元前4000年 面包雏形出现面包起源于美索不达来亚文明。由苏美人和塞姆人利用野生小麦发明了平烤面包——将不发酵的面团直接用火烤熟或放入烧红的土窖中闷熟。

公元前1700年 的面包改良面包传入尼罗河流域,并作为古埃及人敬奉神明的供品。古埃及人发现了天然酵母制成了“发酵包”。面包作为古埃及人的主食,在式样、种类、口味逐渐多样化,埃及人被称为“面包族”。面包技术传向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印度并被发扬光大。

公元前 1200年 罗马人发明了平板式烤炉。

公元前1000年 烘焙的发展腓尼基人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入古希腊。希腊人发明了有更好保存热力的蜂巢低圆顶封闭式烤炉。希腊人改良埃及人的面包制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亚泼彼利斯(Apopylian)、科利克斯(Kollix)等产品。希腊人开始培养酵母菌用于制作面包。采用 “沙漏式”磨粉机使磨粉技术、产量、面粉品质上升。职业面包师、面包店出现,烘焙也逐渐成。

1870年:面包搅拌机发明,机器逐渐代替手工制作,面包产量更大,品质更均一。

20世纪初 :粮食种类繁多,面包的主食地位逐步被肉类取代。

现在:烘焙品种类繁多,天然食品大行其道,面包营养价值高。冷冻面团介入市场,半成品面包店盛行。

中国烘焙史明朝万历年间 :意大利传教士将面包制作方法传入我国,但没有引起兴趣。明末清初 :德国传教士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入沿海城市。

1897年 :俄国人在东北修建铁路时,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入东北。面包制作技术逐步由上海、青岛、天津、广州、哈尔滨等地传入内地,仍维持在手工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后 :引进先进的烘焙工艺和技术,使烘焙业蓬勃发展,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