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单头采棉机(采棉机采摘头)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21:38   点击:1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采棉机采摘头

  1 检查润湿器柱高度 

  经常检查湿润器水刷盘的磨损程度,如果磨损程度太大,就需要垂直调整湿润器柱。用扳手松开锁紧螺母,再顺时针转动调节螺钉,以提高湿润器柱的高度,逆时针旋转以降低湿润器的高度,调节湿润器柱的高度时应防止锁紧螺母旋转。调整的目的是:使每一个湿润器水刷盘衬垫的所有翼片,都刚好接触到摘锭。高度调整完毕后,将门锁闭。 

  2 采棉头加注润滑油 

  在驾驶仓将采棉机发动,使其处于怠速状态,结合润滑开关,采棉头结合手柄推到工作位置,将液压手柄放在注油工作位置上,这时就可以下车到任意一个采棉头前取出注油手动按钮盒,按下按钮这时润滑泵开始工作给采棉头注油,注油同时采棉头也开始空运转,这样就可以很方便观察到采棉头的摘锭杆有没有出油。采棉头的摘锭杆一定要出油才可以下地工作。采棉机上一共有186处润滑点,下地前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润滑时间来给采棉机注油润滑。 

2. 采棉机采摘头介绍

1、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使机器作业时前部滚筒比后部滚筒低19毫米,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584毫米,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的螺母调节,大约为3~6毫米,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锭的尖端间隙为1毫米左右为好,间隙过大会漏棉花,间隙过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损坏部件。甚至摘锭与压紧板的摩擦会产生火花,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从旋转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前采棉头继续旋转调整为调节板3个孔,后采棉头调整为4个孔,与支架上固定的孔对齐,插入凸缘螺钉,也可调整为前4后4。调整时应先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压力板。弹簧压力过小,采摘的棉花杂质少,但遗留棉增加;压力过大,采净率提高,但棉花杂质增加,且增加机件磨损。

4、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狭槽排成一条直线,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阻力,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间隙不合适时,可松开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逆时针转动,间隙变大,阻力小,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湿润器衬垫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高度:当摘锭刚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100升水兑清洗液1.5升,充分混合后即可。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15~20PSI。棉花较湿时应降低压力,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3. 采棉机采棉花

可以的,但如果严重的话会影响净采率。

棉田倒伏较为严重的,要做有效的人工分行,否则,机采时,采棉机采头无法分行,采摘质量较差,浪费严重,一亩地籽棉损失可达30公斤以上。

采棉机采收前10天内,棉田内禁止进水、跑水,防止陷车造成机采时间延误,确保采棉机及运花车辆的正常工作。

4. 采棉机采摘头涉及到的典型工艺

一是原理上的不同,CP系列是通过摘锭将棉花从棉桃上缠绕下来,脱棉盘将摘锭上缠绕的棉花脱到风筒中,由风筒吹入集棉箱中直接就是散花,集棉箱输送至打包系统将棉花打成圆包,而CS系列是将棉桃带着棉花一起采摘下来,由风筒将棉桃吹到CS系列自带的分离装置将棉花与棉桃分离清选出来,在将棉花输送至打包系统打成圆包。

二是采头构成原理不同,CP系列采棉机的采头是由摘锭、脱棉盘、摘锭毛刷组成,有三行、五行、六行,最大就是六行,目前采棉机还没有超过六行的采头,因为采棉机的采头又重又大,如果超过六行就不便于转场运输,头重脚轻很容易造成采棉机“倒栽葱”。

5. 采棉机采摘头工作原理

采棉机主要由彩棉头,自走底盘、液压系统、驾驶室操作系统、风力输棉系统、棉箱、电子系统、林润系统等统筹构成。

采棉机的调整以五行为例,采头左面两组、右面三组,分别挂在采棉机前的大梁上,左右采头在工作过程中高度随地面的高低自动仿形。每组采头有两组采摘机构前后排列。提高了棉花的采净率,没个采头装有报警装置,驾驶员可以在驾驶室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有故障的彩棉头以及部位,做到及时停机排除。

6. 棉花采摘机

1.采棉头水平调整

  采棉机停放在坚硬、水平的地方,如混凝土地面上;采棉头放置到稍高于地面的位置,将左右采棉头高度设为一致,结合液压锁定,发动机熄火并取下钥匙,在每个采棉头上部用水平仪检查,采棉头顶部应当水平,从而使得采棉头上的喂入口和地面保持垂直,这能使采摘时棉花达到较好的喂入状态,如果需要调整,用菜棉头连接板上的螺栓纠正采棉头的水平程度。

  2.采棉头前倾角度的调整

  在正常的采收情况下,采棉头应当前倾50mm,这将使前滚筒引入的杂物在到达采头出口处时从采头底部漏走;同时,前滚筒比后滚筒低一点,将会使摘锭能够全面接触棉株,提高棉株覆盖率和采净率。

3.扶禾器调整

  正常的采摘情况下,滑靴应当比扶禾器底部低约50mm,通过松开定位螺栓来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当使扶禾器尖部轻轻掠过地表而植株导向杆不会将杂物带进采摘头,当滑靴在地面上时,植株导向杆的末端应当与从下向上数第三排摘锭平齐,这将把底部倒伏的棉株运送到采摘区域,同时,也使收集的杂物能在进入采头前掉落。 扶禾器底部应当比采摘头的底部低50mm,可以通过改变挂接链条的长短来调整,使得扶禾器可以自由下落以启动仿形阀。

  最后,调整弹簧以平衡扶禾器的重量,太松会引起频繁的跳动,太紧则会增加滑靴上承受的重量,使得扶禾器插入地面导致滑靴过早磨损,这项调整可以通过改变链条连接板上的弹簧固定孔来完成。

  4.仿形控制系统的调整

  将采棉机开进棉田约15m,使得采棉机完全处于棉行中,停下采棉机,将仿形控制系统设置到“ON(开)”的位置,油门全开,结合驻车,检查采棉头到地面的位置。

  5.调整压茎板

  压茎板调整是采棉头调整中保证高采浄率和采摘棉花质量最重要的一项,如果压茎板弹簧压力太小,棉株在采摘区域将不能很好地压缩导致采净率下降;如果压茎板弹簧压力太大,植株虽能被很好地压缩使得采净率提高,但是对植株和青铃的损伤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