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用锄头挖笋(挖笋需要的工具)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22:02   点击:2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挖笋需要的工具

首先需要带好工具,上山挖笋,必带的工具锄头,如果感觉可能会挖得多的话,可以再带上袋子,或者其它可以装的东西。

2.

尽量去可以挖笋的竹林,不要跑到不让随便挖笋的竹园去挖,不然会挨批的,当然,如果自己有竹园,或者认识,相信挖笋的时候没人说你的。

3.

找老竹,一般的竹笋生长在老竹旁边,所以挖笋的时候需要找寻老竹,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找到竹笋的位置。

4.

看土壤,由于竹笋在地底下,所以很难分辨出来,不过有经验的挖笋人,一般会学会看土壤是否隆起,或者土壤龟裂,以及用锄头轻轻刨开腐土层查找。

2. 挖竹笋的工具有哪些

把手机变成挖冬笋探测仪。1.启动手机,打开照相机app。2进入照相机首页,可以看到照相机下放中间有个可以拍照的按键。

3.对准一片可能有冬笋的土地拍照。4.放大照片,仔细查看有没有冬笋,如果有可以直接找到挖回去,如果没有立马换地方。这就是把手机变成挖冬笋探测仪的方法。

3. 挖笋工具图片

挖竹笋的正确方法

1、首先看土壤裂痕。竹笋在土壤中膨大时,迫使土壤产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的裂痕,浅的可以遇见嫩青、黄笋尖。脚踩时松软有弹性,用锄头挖时感觉松软,当然也可以结合主鞭的方向寻找笋的位置。

2、在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过的竹林地内发现有小小圆圈并呈黑色湿润状态的地方,多半能找到笋。因为笋在夜间蒸发了一定的水分,当然这样的前提是笋够大,而且接近于地表。当然在开垦过的竹林地里寻笋时候,由于土层过于松软,裂缝往往是一条线,千万不能放过。既然讲了裂缝的问题,回到理论,土层太硬,或者太松软裂缝很小,只有在土层不太松软的情况下往往裂缝明显。有时候出笋的土层上有小石头或者硬物,其出现了起翘的现象,那证明下面有笋在顶了。

3、找到子鞭,但是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

4、挖退笋孔笋,竹能够计划生育,当笋太多时候能退笋,退笋孔往往是主鞭的所在,前一年退笋孔,少数鞭重新生长出笋。也可以顺挖寻找,但是几率非常小。因为当年出笋后,此鞭的出笋位置往往不在附近了,可以结合去寻找竹笋位置,如果是开山顺挖的话,工程量比较大。

4. 如何快速挖笋

:全面翻土挖笋,把竹林细致深翻30----40cm,遇到冬笋,就一次性挖取。但这种方法很费力。2:观察地表泥土有无松动或者龟裂,裂缝,耸起等。用脚踩时土壤松软,这里肯定有笋,挖取便可。

3:找断鞭,既往年在生产劳动中挖断的竹鞭,往回挖30---50cm可找到冬笋。

4:找笋穴,既上个大年挖春笋的穴位旁边可找到笋。

5:找露出地面的青鞭,青鞭两头30---40cm有笋。

6:找嫩鞭,露处地表的嫩鞭,顺鞭往回找到它的分叉处,一定有笋。但这有时比较困难。

7:顺藤摸瓜,选择3--4年,叶片浓绿带黄点的孕笋竹,然后,在它附近浅挖,寻找黄色或者棕黄色的竹鞭。顺着这类竹鞭翻挖,当竹鞭侧芽发达时,继续向前挖,很快就能挖到冬笋。绝大多数竹鞭的走向与毛竹竹枝平面成垂直方向。

5. 挖笋需要什么工具

一、人工找:

(1)选竹子

嫩竹是不会长笋的,嫩竹表面颜色比较浅的,总之颜色越深就越老的。一两年的竹子比较绿的。建议找二年以上四年以下竹子。一般是看竹子叶的颜色,黄一点嫩一点的是1-3年的。3年以后的叶子有点发暗深绿色的,叶子的纹路更清晰。

(2)选土质

最好选土比较松的地方,还有要看地上的裂缝,竹株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凡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是有笋的征兆。

没有挖过的地方,观察地面水路痕迹。有水路痕迹的地方有笋;竹鞭分叉地方有笋;竹鞭突然由地面深入处有笋;挖冬笋时,随便一深挖,出现大冬笋,说明此地冬笋多而大;冬笋相连几个都是大冬笋,说明此地是挖冬笋的好地方。

6. 用什么挖笋

挖冬笋方法一:找青鞭

找露在地表的青鞭,要青鞭表面鞭衣已经腐烂的,青的油光发亮的两头才有笋。挖青鞭上来下去的两头,30厘米左右,而且一般在鞭梢钻上来那头找冬笋的几率更大哦!

挖冬笋方法二:找断鞭

断鞭是人们在以前挖笋过程中无意间铲断的鞭,首先找到断鞭,注意要找金黄色、上面还留有没有完全腐烂的鞭衣,只有这样的断鞭,挖到30~50厘米处有冬笋!

挖冬笋方法三:找笋穴

笋穴就是每年人们挖掉笋后留下的洞,其实这些笋穴也是找冬笋的关键点哦!

挖冬笋方法四:找杈枝

顺着竹子最下方的枝杈找就是地下鞭的生长方向,地下鞭的80~120厘米地方就有冬笋,如果是上坡方向,那么挖到笋的几率比较大。用这种方法找到冬笋的前提:首先这棵竹子得是壮年竹,其次竹子最下端的分枝上还有几片金黄色的竹叶,这样的竹子下面才有笋。

7. 挖笋如何找笋

很多夺笋的表情包上,配都都是两只熊猫吃笋的画面,感觉夺笋说的就是两只熊猫在争夺美食笋。主要也是因为熊猫特别喜欢吃笋,用熊猫做的表情包也很可爱。但这些网络用语,真实的意思肯定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其实夺笋是谐音梗在网上火起来的,夺笋的意思是多损。这几年谐音梗在网上很火,感觉不知道一些非常火的谐音梗,都没有办法在网上混了。

夺笋这个词汇在网络上走红,还是因为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大家都知道郭老师的口音可是相当的迷惑,经常把多损读成夺笋。一开始是郭老师的粉丝学他这么说话,渐渐的很多网友就被“传染”了,也开始纷纷把多损说成夺笋。网上大家评论一个人干了特别损人的事情,网友就开始发“夺笋”来形容这个人。

夺笋是什么意思

而且网上还因为夺笋这个梗,诞生了很多新的网络词汇,比如说挖笋,指那些特别拉胯特别损人的人。比如最近有很多的选秀节目,但是大家的一些造型真的很不给力,明明是大帅哥但是却被造型师给打扮丑花了。这时候网友就会骂这些造型师都去后山挖笋了,就是指责这些造型师实在是太损了的意思。

8. 挖笋的工具是什么

  平原地区适合种植苦竹笋,苦竹,大明竹属,地下茎混生型。竹笋肉色白,质嫩厚,富含粗纤维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其味甘苦,清凉开胃,营养丰富,有增进消化腺分泌、清除肠胃有毒物质作用,有降压、降脂药用价值,已逐渐成为居民所喜爱的特色菜肴。竹竿亦是市场走俏产品。经营苦竹生产是一项投资少、致富快、适应性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

  一、营造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黄壤或红壤。

  2.造林整地。造林地坡度小于15度的采取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度小于30度的采取带状整地,坡度大于30度的采取块状整地。

  3.母竹标准。母竹基径1厘米以上,年龄1~2年生,来鞭10~20厘米,去鞭15~25厘米,单株留枝4~5档,3~5株一丛时,留枝2~3档。植株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检疫性病虫害。

  4.母竹栽植。苦竹栽植密度每亩种80~100株;3米×2.5米和2.5米×2.5米左右,穴大小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0厘米。栽植时间,选择在雨水至清明期间栽植。栽种时先将母竹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层踏实,使鞭根舒展,下紧上松,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在天气或土壤干燥时要先适当灌水,再进行覆土。栽竹时要做到: 深挖穴、浅栽竹、下拥紧、上松盖。

  二、幼林管护

  1.植后管护。栽后要注意经常检查,久旱要浇水,久雨要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严禁人畜践踏,加强竹林保护。

  2.松土除草。每年松土除草3次,2月浅削松土,6月深翻松土。

  3.合理施肥。栽后3~6个月,可进行一次施肥。第一年,6月每亩施入农家有机粪肥1000千克,9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0千克,结合松土翻入土中;第二年,2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0千克,6月每亩再施入农家有机粪肥1000千克,9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20千克;第三年可按成林标准进行施肥。

  三、成林丰产竹林培育技术

  1.除草松土。苦竹林郁闭后,一般无杂草。如果有,一定要除去,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每年要松土2次。

  2.合理施肥。

  (1)2月施笋前肥: 每亩施入竹笋专用复合肥30千克,采用开沟施入。

  (2)6月施行鞭肥: 每亩施入腐熟农家粪肥2000千克,结合松土,翻入土中。

  (3)9月施孕笋肥: 每亩施入竹笋专用复合肥20千克或相当含量的农家土肥。

  3.留好母竹。苦竹笋出土时间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笋,应全部挖出食用;盛期出土的竹笋,要选留母竹,每年每亩保留健壮笋400株。竹笋采收,在笋尖离地面5~7厘米处开始挖笋,选用特制竹笋采收工具进行挖笋,不损伤竹鞭和笋芽。

  4.合理砍伐。每亩苦竹林均匀保留母竹1200株左右,母竹留养3年,4年生以上全部砍掉。每年“寒露”后砍伐4年以上的老竹。

  四、低产苦竹笋用林改造技术

  1.竹林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壤深厚肥沃、竹种优良、成片分布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苦竹林、低产老竹林进行改造。

  2.劈山清理。对低产及老苦竹林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竹林中的柴、草、刺、藤及老、残、病、小的苦竹。每平方米保留1~2株生长健壮的苦竹。

  3.深翻垦复。坡度在20度以下的,可采用全面深翻垦复,垦复时间选择在10月至次年2月进行,垦复深翻深度30~40厘米,土块翻盖不打碎。

  4.增施土肥。结合深翻垦复进行施肥,每亩施用厩肥20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

  5.立体混交。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苦竹林,改造时每亩宜保留3~5株阔叶树,有利水土涵养,维护苦竹笋用林生态系统平衡。

  改造后按成林丰产竹林进行培育管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