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犁铧与犁壁(铧式犁的主要作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21:53   点击:1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铧式犁的主要作用

1 双向翻转犁

双向翻转犁是在普通犁的基础上增设翻转机构而成的,其类型较多,按两组犁体的配置分为全翻转式和半翻转式两种。

全翻转式指两组犁体呈 180°相对配置,这种配置方式,犁的工作幅宽可随牵引力的增大而相应增加,且铧数较多时,不增加翻转机构的复杂性。国外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双向犁,多采用全翻转式。

半翻转式指两组犁体的夹角大于90°,即换向时犁体的转角小于90°,这是因为在工作状态,只要不工作的一组犁体的最低点距地面有一定高度且不触及地表即可。这种犁转角小,换向行程较短,翻转速度和惯性小,工作平稳,但犁的总幅宽必须小于拖拉机两轮内侧距离的一半。

2 高速犁

高速犁是为提高工作效率,专门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设计的。普通犁的耕作速度为4.5~6km/h,当耕速超过7km/h 时,即属于高速作业。高

速犁在国外应用较多,国内只在大型农场有所应用; 高速犁因作业速度较快,同样幅宽下犁的牵引阻力会增加很多,犁体的耕作质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经试验,用普通犁体高速耕作一般沙壤土,由于拖拉机前进速度增高,使土垡的绝对速度增大,土垡会过分地抛向已耕地,土垡过于粉碎,犁沟过宽。同时土垡沿犁体曲面的升土阻力也增加很多。

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设计高速犁体时,在犁翼末端,水平截面与前进方向的夹角选择时,应使土垡沿犁体曲面的运动速度的侧向分速度不超过1m/s( 与普通犁体的侧向抛土速度相同) ,并适当减少起土角,以减少耕作过程的升土阻力。

3 圆盘犁

圆盘犁是利用球面圆盘进行翻土、碎土的耕地机具,耕作原理较原有的耕作机具有很大区别,是以滑切和撕裂的形式、扭曲和拉伸共同作用来加工土壤。耕作时圆盘旋转,同圆盘耙耙片一样,圆盘与前进方向成一偏角,另外圆盘犁体的回转平面还与铅垂面成一倾角。

圆盘犁工作时,是依靠其重量强制入土的,入土性能比铧式犁差,因此其重量一般要求较大,通常配用重型机架,有时还要附加配重,以获得较好的入土性能。圆盘犁的优点是工作部件滚动前进,与土壤的摩擦阻力较小,不易缠草、堵塞,圆盘刃口长,耐磨性好,较易入土; 缺点是重量较大,耕过后沟底不平,耕深不稳定以及覆盖质量较差,造价较高,只在局部某些地区使用。

4 耕耙犁

耕耙犁按其碎土器的配置方式不同可分为分组立式、分组卧式和整组卧式3种。其中分组立式耕耙犁国内外应用较多,它是将每个犁体的翼部截短,在犁体侧上方各装一个立式旋转碎土部件,由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经传动装置驱动。工作时,耕起的土垡,在未落地之前,被旋耕刀片打碎,达到翻土和碎土的目的。

耕耙犁具有耕得深、盖得严、碎得透、生产率高等优点。水田、旱田和绿肥田耕作时,可将绿肥与碎土层搅拌均匀,有利于绿肥腐烂和均匀土壤肥力。

5 深松犁

深松犁主要用于土壤深松耕作、破坏犁底层、改良土壤理化性能,这种深松机适用于高速作业,牵引阻力比铧式犁小,能耗仅为铧式犁的60% ,一般采用悬挂式挂接。主要工作部件是深松铲,用来熟化耕作层下面的土壤,疏松耕作层以下 5~15 cm 坚硬的心土,避免土层上下翻动。因常在坚硬的土壤中工作,故应具有坚强的松碎土壤能力和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磨性。

深松铲采用凿形铲结构,安装在机架的后横梁上,连接处备有安全销,以防止碰到大石头等障碍物时,剪断安全销,保护深松铲。限深轮装于机架两侧,用于调整和控制耕作深度。有些小型深松犁没有限深轮,靠拖拉机液压悬挂油缸来控制耕作深度。

2. 铧式犁的特点

一是翻耕后土壤失墒大,裸露地表风蚀、水蚀大;

二是形成犁底层,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三是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

四是翻耕后黏土上移,表层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土壤板结;

五是翻耕后表土细碎裸露,易扬尘,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3. 铧式犁有哪几种类型

以前耕田牛拉的叫犁。由木制的犁身和铁制的犁头两部分构成。

犁头包括犁和铧两部分。铧为生铁铸件套在木质犁头上功用是钻地破土,是一个三角状的尖锐翅状物。铧上面是犁,一个园形的小盆大小的熟铁锻件,滩着生,磨得白亮,功用是将土翻到两侧。

犁身主要是一个木质手柄,用来扶犁。

一张犁要两头牛拉,还得一个扶犁的农夫。

这种原始的犁,特点是两侧翻土,深度一般不超过五寸。

工业化后又有七寸步犁,犁铧合为一体,一侧右侧翻土,效率大为提高深度可至七寸。但仍然是两牛一人而已。

拖拉机使用后,有双轮双铧犁,五铧犁,七铧犁。效率更高,深度可超一尺。

4. 铧式犁的用途

在正常情况下,一拖集团公司生产的东方红180拖拉机普遍配单铧犁,犁以翻土为主要功能并有松土、碎土作用的土壤耕作机械,主要有铧式犁、圆盘犁、旋转犁等类型,东方红180拖拉机为4×2后轮驱功小型拖拉机,通常情况下配套单铧翻转犁进行耕地作业。

5. 铧式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显著促进增产。增产的原因是:(1)疏松土壤,加厚耕层,改善土壤的水,气热状况。(2)熟化土壤,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3)建立良好土壤构造,提高作物产量。(4)消除杂草,防除病虫害。

必要性

利用机械深耕深松,可以使耕层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适应作用生长发育的要求。但目前无论是旧式耕作方式还是机械翻地,普遍存在耕层偏浅的问题,一般为14~16 cm。因为对高产小麦而言,耕作深度一般应大于20 cm,否则会障碍了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形成下实上虚的耕层结构,影响地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粮食产量自然会受影响。

采用深耕深松作业,可以加厚耕作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熟化,加速养分分解与积累,为作物生长提供深厚的耕层,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大力提倡和推广深耕深松机械化地技术,对广大农业区尤其是以人畜力和小型拖拉机为主要耕作动力的农业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械化技术

深耕翻技术采用深耕机械作业,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强土壤对降水的吸收速度,提高降水蓄纳能力,避免产生地表径流。机械深耕的技术实质是用机械实现翻土、松土和混土,以利于恢复土壤团粒结构,调整三相(固、液、气)的比例关系,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深耕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与传统耕翻土地相比,可每隔2~3 a对土地深耕一次。深耕所使用的机械有铧式犁和圆盘犁。铧式犁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深耕机械,具有良好的翻垡覆盖性能,耕后植被不露头,回立垡少,为其他机具所不能及。圆盘犁以圆盘犁体为工作部件,牵引阻力较小,耕作过程中带刃口的圆盘旋转,能切碎干硬土壤,切断草根和小树根,特别适于高产绿肥田的耕翻作业,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圆盘犁的沟底不平,呈月牙状,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注意事项

耕翻时间

耕翻作业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或在当地雨季开始之前进行,因为这时耕地不仅可以及时将地面的残茬和杂草翻入土中,促其腐烂成肥,而且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繁殖,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充分接纳降水和促进土层熟化,尤其对需要晒垡和晾垡的半休闲地,争取早翻耕更为重要。

耕作深度

深耕一般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相关的农机具进行,是一项重负荷作业。耕作深度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当地的土质、耕层、耕翻期间的天气和种植作物等条件,又要考虑劳力、农机具和肥料的情况。对于原来耕层浅的土地,宜逐渐加深耕层,切忌将心土层的生土翻入耕层。如翻耕后持续干旱又无水源补偿,则耕深宜适当浅些。盐碱地忌一次犁得过深,以免加重耕层土壤的盐。

耕作周期

深耕深松要在土壤的适耕期内进行,深耕和深松的周期一般是每隔2~3 a深耕一次。同时,应配施有机肥。由于土层加厚,土壤养分缺乏,配施有机肥后,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肥力的恢复。在干旱、半干旱及无灌溉条件的地区,通过机械化作业手段,采用深耕深松等改善耕种条件的作业措施,是抗旱促丰收的有效旱作农业技术。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农机化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大力推广。

影响

增产

1、深耕能疏松土壤,加厚耕层,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作物生长发育

深耕能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熟土层.使耕层土壤疏松,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从而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变了土壤固、气、液3相存在的状况,即改善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扩大了根系生长范围,为根系下扎创造了有利条件,发育良好的根系是作物丰产的基础。同时,深耕使土层深厚疏松,在降雨期间使土壤能大量吸收水分,从而减少了地面径流量和对表土的冲刷,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深耕也改变了土壤的温度状况,据测定,深耕后的土壤温度比未深耕的高,昼夜温差减小,地温变化小。这是因为水分含量高的土壤,热容量大,因而温度上升和下降都比较慢。适合的土温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促进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低洼湿地,通过深耕,有促进散墒提温和增加土壤通气性的作用,因此有利于作物的播种与生长发育。

2、深耕可恢复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土壤条件

表层土壤由于受雨水的冲击和人们在农事作业时的不断“践踏”,土壤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耕层变得紧实,形成水、气通透不良的状态。通过深耕,一方面将结构不良的上层土壤翻埋到下层,使之在冻融交替、干湿交替和作物根系的作用下,把大而硬的土块变得酥而散,并逐渐恢复土壤结构;另一方面把结构已经变好的下层土壤翻至上层,有利于透水透气,这样上下层隔一定时间后交替更换,对于经常维持和不断改善整个耕层的构造是很有好处的。另外,如将耕层逐渐加深,使心土层土壤逐渐熟化,加厚熟土层,更利于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3、深耕能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

土壤养分的多少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基本因素,因作物所需养分绝大部分取自土壤。深耕可将绿肥、作物残茬和施在表土层的有机肥翻埋到下层,为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土壤熟化的进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中不可吸收的矿物质养分及有机养分,较快地转化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和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所必需的腐殖质,以充分发挥提高有机肥肥效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4、深耕能防除杂草和防止病虫为害。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任其泛滥,影响作物产量:病虫害是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深耕是消灭杂草、防止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形成对杂草、病虫极端不利的生存条件,使之无法生存而被消灭。通过深耕,将土壤表层的杂草和杂草种子翻到下层使其闷死烂掉。同时,又可将下层的杂草种子和多年生杂草的根茎翻到上层让其晒干冻死,或诱其萌发加以消灭。许多在地面的病菌、害虫可以翻入地下闷死,在地下的可以翻到地上冻死或被鸟啄食,从而减轻其为害。

秋耕比春耕更好。秋耕是指在秋作物收获后进行的耕翻。一般来说秋耕时间愈早愈好,因为早耕能接纳和保存更多的雨水,保证土壤墒情,能有效预防翌年春旱带来的威胁;早耕能延长土壤风化的时间,加速土壤的熟化过程;早耕可将地面残茬、杂草及时翻压下去,使其腐烂分解时间延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秋季早耕又有比较充足的整地时间,从而保证秋耕能具有良好的耕作质量。因此,秋季深耕对作物增产的意义更大。应注意的是在秋冬雨雪少的地区,秋耕后应立即耙耢,以利保墒。

危害

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的农民听信苏联生物学家‘特罗菲姆·李森科’的伪科学农业革新实行深耕(深达一两米)。他们相信最肥沃的泥土在深处,而这些泥土有助于让植物长出超大根系。但是,无用的石块,沙子被翻出,而肥沃的表层熟土却被埋到了下面。

深耕是作物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通过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但不是任何情况下深耕都能增产,也不是愈深愈好,更不是唯一措施。深耕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等合理运用,并要与耙、耢、压、中耕等耕作措施相结合,同时还要重视合理施肥、合理灌溉、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等其他农业增产措施的配套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6. 铧式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前尖后面逐渐宽,称铧

7. 什么是犁铧

80年代用的生铁犁铧是用来耕地用的

8. 铧式犁的组成

犁一样的农具的读音是xiàng lí yī yàng de nóng jù。

犁[lí]一种耕地的农具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主要有铧式犁、圆盘犁、旋转犁等类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