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香蕉镰刀菌冠腐病(高粱镰刀菌穗腐病)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1 22:22   点击:2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香蕉镰刀菌冠腐病

兑水的每十毫升对30到40升水,20毫升的咪鲜胺60到80升的水 使用浓度过高会使农作物进行叶片出现灼烧的现象

1.防治柑橘果实贮藏期的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在采收后用25%乳油500–1000倍液浸果2分钟,捞起晾干、贮藏。单果包装,效果更好。也可每吨果实用0.05%水2~3升喷涂。

2.防治香蕉果实的炭疽病、冠腐病,采收后用45%水乳剂450–900倍液浸果2分钟后贮藏。防治杺果炭疽病。生长期防治,用25%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花蕾期和始花期各喷1次,以后隔7天喷1次,采果前10天再喷1次,共喷5–6次。

2. 高粱镰刀菌穗腐病

春季播种的高粱一般在立秋至处暑之间(阳历8月中旬)成熟。“立秋三天镰刀响”,说的是谷子的成熟收获期,高粱的成熟期要比谷子晚一周左右。一般情况下,物候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大约每50公里相差一天)

各地物候期不同,不同地区高粱的播种期相差较多,因此高粱的成熟收获期也不尽相同。高粱的生育期一般在100天左右,以鲁南地区(兰陵县)为例,春播(4月下旬)的高粱一般在阳历8月中旬成熟收获。

3. 香蕉冠腐病图片

咪鲜胺是咪唑类杀菌剂中的重要品种。在我国使用的咪唑类杀菌剂还有抑霉陛和氟菌唑,2001年登记的还有氰霜唑、曾经使用的有稻瘟酯。

这类杀菌剂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细胞壁而抑制其危害,其中的咪鲜胺和抑霉唑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及种子处理,氟菌唑主要用于喷雾防治作物生长的病害。产品性能:本品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采用基因诱导技术,激活植物抗病基因表达,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适用作物:适于在柑橘、芒果、香蕉和多种蔬菜、花卉上使用。

防治对象: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绿霉病、黄瓜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荔枝黑腐病、香蕉叶斑病、炭疽病、冠腐病、芒果黑腐病、轴腐病、等病害。产品规格:100ml×40瓶 200ml×20瓶 300ml×20瓶 1000ml×12瓶

4. 香蕉锈果病

红掌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植物,其花朵独特,有佛焰花序,色泽鲜艳华丽,火红的花朵衬托着碧绿的叶片,显得异常好看,不过红掌养护不当也会出现烂根情况,那么红掌烂根怎么办。

1.红掌烂根症状:初期少数根被侵染,在根表面出现淡黄色至褐色条状斑痕,皮层逐渐肿胀、腐烂。随着线虫在根内不断繁殖,整个根系被侵染,根系萎缩、变褐色,呈黑色腐烂。发病较轻的地上部无明显症状,根系小部分受害变色腐烂。发病严重植株其根系大量坏死腐烂,地上部黄化,且有锈色斑、衰退,矮小、分株少。

2.病原分析: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similis),属线虫门、侧尾腺纲,垫刃目,短体科,穿孔属,雌雄虫均为线形。雌虫头部低,不缢缩或略缢缩;口针发达,有明显的基部球;食道发育正常,后食道腺从背面覆盖肠;双生殖腺,对伸;尾呈长圆锥形,末端钝。雄虫头部高。显著缢缩,呈球形;口针和食道显著退化,无明显口针基部球;交合伞不伸到尾端。香蕉穿孔线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8℃。

3.发生规律:红掌烂根病在苗期和成株期、盆栽苗和地栽苗均可发生穿孔线虫侵害新根和幼根。

发现烂根,先洗根、剪掉烂根。放在通风阴凉处,待伤口愈合用百菌灵稀释水侵泡20分左右再上盆,换土,如没有土,也可把原土高温(微波炉、蒸锅)把侵泡的水加点生根剂,浇定根水,还有如果使用地暖应与地面隔离。防治方法如下:

1.用72.2%的普力克水剂50倍液灌根,间隔1周,连续3次。

2.在发病初期使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间隔10天施用1次,连续2~3次。

3.50%的福美双和5%敌克松粉剂混合灌根。间隔7~10天,头两次按500倍液使用,第三次按100倍液使用。红掌的生长适温度为日温22~32℃,夜温21~24℃,温度超过35℃时,会造成烧叶、苞片颜色淡、花朵寿命缩短的现象。温度低于10℃时,生长缓慢,并造成下位叶片黄化,温度高时可通过喷淋降温增湿调节。

5. 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为土壤习居菌,能在土中存活几年乃至20年之久。

病菌从植株根部侵入导管而致病。

病苗和带有病土的种苗(吸芽),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6. 镰刀菌顶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茎基部腐烂,有恶臭。发现拔掉带出来深埋处理, 可以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 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

        玉米顶腐病,分真菌和细菌两种, (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 苗期病株生长缓慢、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枯萎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茎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 剪叶促穗,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用手扒开或者用剪刀去头。细菌性的可以用链霉素或者叶枯唑喷施。真菌性的可以用多菌灵或者甲基硫菌灵喷施,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