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网蛋氨酸(饲料添加剂蛋氨酸价格)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0 23:42   点击:2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饲料添加剂蛋氨酸价格

没有激素,但是蛋多多饲料中有饲料添加剂,包括蛋氨酸,多重维生素,符合胆碱,AD3粉等,另外还有骨粉,豆粕,玉米,麸皮等成份。

2. 蛋氨酸在饲料中的用量

赖氨酸主要用于猪,亦可用于家畜和犊牛,饲料中的一般添加量为0.1%-0.2%.它具有增强畜禽食欲,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外伤治愈的作用,是合成脑神经及生殖细胞,核蛋白质及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目前随着配合饲料的增加,势必使L-赖氨酸也会神速...

3. 饲料添加剂蛋氨酸价格上涨

羊常用的氨基酸添加剂主要有哪几种氨基酸添加剂:赖氨酸添加剂、蛋氨酸添加剂、精氨酸添加剂、色氨酸添加剂和苏氨酸添加剂,矿物元素添加剂含铁饲料:硫酸亚铁、硫酸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碳酸亚铁、柠檬酸铁铵、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铁、DL-苏氨酸铁含铜饲料:硫酸铜、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碘化铜以及蛋氨酸螯合铜含锰饲料:硫酸锰、碳酸锰、氧化锰、氯化锰及氨基酸螯合锰,含锌饲料:硫酸锌、氧化锌、碳酸锌、葡萄糖酸锌、蛋氨酸锌含钠饲料:硒酸钠和亚硒酸钠

4. 饲料添加剂蛋氨酸价格 与关联

蛋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品种,是动物饲料里一种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加有蛋氨酸的动物饲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动物快速成长,使其节省大约40%的饲料。

  在医药工业中,蛋氨酸是氨基酸输液和复合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之一。

  由于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因而它可用作营养增补剂,用于食品和保鲜品加工;由于蛋氨酸有特殊气味,主要用于鱼糕类制品。

5. 兽用蛋氨酸价格

有哪些生物饵料培养技朮?

有以下:一、蚯蚓养殖蚯蚓鲜体含蛋白质10%以上,干体含蛋白质55%,是一种很 好的动物性饵料,也适用于人工养龟。蚯蚓的适应性较强,利用生 活垃圾、杂草污泥、食品加工下脚料、牛粪等有机物、腐殖质作蚯 蚓的词料都可养殖,一般养殖1米2蚯蚓,年消耗伺料100-600 千克,可收获鲜蚯蚓12-27千克。

1。蚯蚓的饲料蚯蚓的词料按营养成分可分为氮素词料、碳素伺料和矿物质饲 料,按其饲料的特征和来源又可分为纤维性词料、粪肥性词料、植 物性伺料和污泥性饲料。蚯蚓特别嗜好纤维性饲料和粪肥词料,词 料的质量、理化状态以及含有的营养成分对蚯蚓的产量有直接影 响。

为了促进蚯蚓的消化,应在纯伺料中添加5%-10%的黏土或 沙壤土。(1) 词料种类① 纤维性词料主要包括各种落叶、野杂草、稻草、木屑、 纸类等。② 粪肥性词料包括牛马粪、猪羊粪、兔粪、鸡粪及人粪等。

③ 植物性词料包括蔬菜下脚料、果皮、烂瓜等。④ 污泥性词料包括城市和工厂污水处理场经处理无毒化后再经脱水的泥性固体。(2) 伺料的发酵① 堆积发酵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好,疏松堆积起来,经 8-10天(温度低可再延长)后,将伺料翻开捣碎,适量加水再疏 松堆积起来,当水分不足时再添加些水,使饲料含水量达70%左 右,以后翻堆间隔为8天、6天、4天、2天,经4次翻堆以后, 一般即可使用。

② 坑池发酵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坑池发酵,即将饲料原 料分批地填人坑池中,直到填满保持一定湿度即发酵。③ 发酵词料的直观质量鉴定方法在词料发酵旺期,其中心温度 可达50-75°C,以后料温逐渐下降,翻堆后料温不再升高;饲料颜色 由青绿色变为黑褐色,质地疏松,无异味,试放蚯蚓时,蚯蚓很快钻 人词料中。

如上述各点均达到则可确定饲料发酵已达标准。2。 蚯蚓的词养管理词料管理,主要抓住“湿、料、温、光、防、除”六个字。 湿:蚯蚓喜欢潮湿而不积水,不同品种要求湿度不完全相同,但一 般可掌握在含水量30%左右;料:词料要分批定点投喂,以表面 吃光为度,不可堆积过多;温:蚯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30°C, 以25°C左右为好,高温(35°C以上)季节应采取降温措施;光: 蚯蚓是夜行动物,怕光,应注意遮光;防:防止蚯蚓逃逸,尤其在 闷热天气或下雨之前,应在地面养殖床四周挖25厘米宽的排水沟, 并须防蚯蚓敌害,如蛇、鼠、蚂蟥等;除:蚯蚓的粪便应适时清 除,一般每月清除一次,每平方米养殖床每月可清除粪土 25-30 千克。

清除粪便后应及时添加新土料(图4-2)。3。 蚯蚓采集可利用蚯蚓怕光、怕热、怕水淹没和喜甜食等特性,采取诱、 赶、集等办法采集。二、田螺养殖1。营养价值我国田螺目前最常见的为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

田螺肉质厚实, 营养丰富,据测定,田螺鲜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1%、脂肪为0。2%、图4-2蚯蚓养殖无氮浸出物为20。1%、灰分为15。1%、钙为4。 9%、磷为0。32%。2。养殖方法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C,在15°C以下或30°C以上停 止摄食,l0°C以下开始人泥冬眠,15°C以上开始繁殖,每只田螺每 次可产仔螺20-30个,4龄以上的亲螺可产40-50个,5龄以上 的可产50-60个。

田螺对水质要求较高,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含 氧充足的水域,特别喜欢群集于有微流水,水深30厘米左右的地 方。田螺对氧较敏感,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摄食不良、1。5 毫克/升时开始死亡。田螺食性杂,天然饵料主要是浮游植物、青苔及有机碎屑等, 人工词料有青菜、米糠、鱼粉等。

因田螺用齿舌舔食词料,所以在 饲料投喂之前应先用水浸泡变软后再喂比较合适。田螺活动时间, 一般在晚19: 00到次日上午9: 00。田螺可在池塘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田螺150只,重量为 400-600克,可套养鲢、鳙鱼种5尾,水深在30-50厘米。

池塘内可 种植大型水生植物为田螺遮阳降温。池底要垫上10-13厘米厚的肥 泥。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必须补充人工饲料,以配合饲料效果较好,如用20%的玉米,加15%的鱼粉,加65%的米糠。一般每3-4天投 喂一次,投喂量为田螺总重量的1%-2%。

田螺经一年的精心饲养,个体重可达10克以上。饲养两年的田 螺,个体平均可达16克,四年可达28-32克,五年平均体重可达35-40克。田螺的收获主要是干池捕捉或微流水诱集,用网捞获。三、福寿螺养殖1。

营养价值福寿螺又称瓶螺、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 纲。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于1984年引进。福寿螺 适应性强,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营养 价值高。

据测定,每千克福寿螺鲜肉含蛋白质200克左右,螺壳 除含钙、磷外,还含有2。 5%的粗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福寿螺 的鲜肉可直接供龟食用,其干粉可代替进口鱼粉用于配合词 料中。2。 生活习性和食性福寿螺喜欢在温暖的条件下生活,最适水温为25-32°C,最 低临界水温为8°C,喜阴、怕光直射,喜欢生活于清洁水中,喜集 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处及进水口处,或者吸附在水中的竹木棍棒和 植物茎叶的背阳面,也能离开水体短时生活。

它是以植物性为主的 杂食性螺类,主要食浮萍、蔬菜、水草、瓜类、水果、米糠、麸皮 及少量禽畜粪肥、腐殖质等。在良好的条件下,福寿螺3-4个月龄就达性成熟,雌雄开始 交配产卵。卵不产于水中,晚上爬到离水面15厘米左右的干处, 如池边、竹、木棍或大型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下卵块并黏附在这 些物体上。

一只成熟雌螺,每隔5-10天产下一个卵块,每个卵块 有500-2000粒卵。每次产卵时间为20-90分钟。气温28-34°C、湿度68%-75%,孵化期4-7天,刚破膜而出的小仔螺就 开始爬行,跌落人水后群集到池边浅水处,或爬到离水面2-3厘 米的潮湿地水生植物上,以逐渐适应水中生活。

3。 养殖福寿螺的养殖产量很高,一般亩产可达到2000千克以上。(1) 饲养场地福寿螺对饲养场地条件要求不高,一些不宜鱼 类生长的水域,福寿螺也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凡是水源方便的各种 水体,如土池、浅塘、沟渠、洼地、水泥池等,稍加改造即可进行 养殖。

家庭亦可用缸、桶、盆等容器伺养。水深在1米以内,面积 可大可小。池子周围要建防逃墙或架设防逃用的塑料薄膜,一方面 防止福寿螺逃逸,一方面又可防止老鼠等敌害钻人。土池放螺前都 要用石灰清塘消毒。

新建水泥池要去除毒性后方可使用。养殖水面 上一般要放养浮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池中一般也要栽种部分高 大水生植物(挺水植物)。(2) 亲螺饲养及繁殖螺苗经45天左右的饲养,一般能分辨 出雌雄,最明显的区别是雄螺的厣中间稍突,雌螺的厣中间凹进。

选择个体大,螺壳完整的亲螺,一般个体重达10克以上,按雌雄 性比3:1、密度100-250个/米2,放人土池或水泥池中,进行繁 殖,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因亲螺要在干燥处进行产卵,故产卵时可在土池内斜向插些竹 竿、木片,高出水面20厘米左右,水里也可种植高大的水生植物 作为螺的产卵场所。

水泥池中一般不放置着卵物,雌螺可直接把卵 产在池壁上。福寿螺繁殖力很强,每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卵多次,一年产 卵期有4-6个月,卵呈粉红色,芝麻粒大小,并连成块状。产 下的卵块最好集中另池孵化,以防仔螺附在饵料上被大螺吃掉。

收卵块时应在产卵后20小时之内,卵块的胶状物还未凝固时用 小刀轻轻铲下,集中放在竹筛网或铁筛网上孵化,网目直径为0。 5-1厘米,离水面30-50厘米,上面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避 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7天左右即可孵出仔螺,仔螺跌人水中,2天 后开始摄食。亲螺每天喂足青词料,如蔬菜、青萍、瓜类及其他嫩叶,并需 适当加喂精料,如米糠、麸皮、豆饼等。精料投喂量每平方米50- 100克,洒在池子周边,最好每天捞出残饵,以免污染水体,一般 为每隔2-3天冲水一次,每隔10天可排出部分旧水,再注入同体 积的清水。

(3) 仔螺培育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刚孵出的仔螺4000-6000只。水深5-10厘米,池子面积不宜过大。当仔螺个体长到 1-3克重时,就要转入成螺池中伺养,一般密度为100-200个/米2,水深为50厘米左右。

有条件的地方要分级饲养,其密度可根 据养殖水体的面积合理放养,一般放养密度稀,生长速度快,反之 则慢。刚出壳的仔螺,宜投喂浮萍、嫩叶,投喂少量细米糠,4-5 天后,增投些豆饼粉,将这些精饲料洒在青词料上,投喂的方法要 做到量少次多。

水体要保持清新,勤排勤灌,每隔1-2天冲水一 次,经10-20天应稀疏分池一次,尽量做到密度适宜。福寿螺个 体重达到40克左右即可采收。(4) 越冬一般有干法越冬和湿法越冬两种越冬方法。干法越 冬:福寿螺在全干燥环境中,紧闭厣盖,不吃不动,在15°C左右 可以安全度过208天,成活率达91。

43%,因此采用干法越冬是安 全可靠的。当水温降到12°C时,将螺捞出冲洗干净,在室内晾干,3-5天后把破壳或死亡的螺拣出,然后把晾干的螺放人纸箱或木 箱中;为了给螺创造一个干燥的环境并防止积压破壳,装箱时应放 一层木刨花,放一层螺,然后将箱子放在20°C左右通风干燥处越 冬。

湿法越冬:冬天水温下降至12°C以下时,福寿螺的活动明显 下降,6°C以下活动基本停止,冬天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于池上,并 加盖一层草苫保温,晴天时可揭去草苫,利用光照升温。水深一般 控制在50厘米以上,在气温只降至7-8°C的南方,可室外自然 越冬。

4。 利用方式(1) 直接把鲜螺肉投喂给龟鳖食用。(2) 把鲜螺肉添加到龟鳖词料中混合投喂。(3) 晒干或烘干后磨成粉,按一定配比添加到饲料中,制成龟 鳖用配合伺料。(4) 采用龟螺或鳖螺混养的方式。

一方面螺可摄食龟鳖的残饵 生长繁殖,另一方面龟鳖又可以螺为食。据有关报道:在100米2 水体中投放30千克福寿螺,可繁殖180万只仔螺,能供给个体在 500-800克的龟或鳖50-80只食用。

一般龟鳖喜食个体重20克 以下的螺,如个体较大的螺一般不容易被捕食。在稚龟鳖池内不宜龟螺或鳖螺混养,因为个体大的成螺会对稚龟鳖造成危害,这点应引起注意。四、 河蚬养殖1。 营养价值河蚬又称黄蚬,属双壳类动物。

广泛分布于我国湖泊、江河 中。河蚬肉营养丰富,鲜肉中含蛋白质6。8%、脂肪0。6%、无氮 浸出物 24。9%、灰分 12。0%、钙 3。42%、磷 1。2%。2。 养殖河蚬为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成面盘幼虫,在完成浮游生活阶 段后,开始生长贝壳,并沉到水底,将壳体埋在水底淤泥中,只将 吸管伸在水中进行呼吸,摄取食物,河蚬养殖池不宜过大,水深保持1米左右。

水质不宜过于肥 沃,不能注入含农药和化肥的水,这样很容易引起河蚬的死亡。每 亩水面可放养河蚬苗60-130千克,其规格为800-4000个/千克。 河蚬在池塘中能不断繁殖,因此第二年可适当少投苗种。

如果从外 地购苗,可装人麻袋或草包中运输,为避免河蚬苗途中死亡,应保 持一定的湿度,也不要堆放得过厚。放养之前,应将池水排干,在日光下暴晒2-3周后再往池塘 中注水。在养殖过程中,应投喂豆粉、麦麸、米糠,也可施用鸡粪 或其他肥料,河蚬的生长率根据词养条件而定,苗种平均个体重约0。

11克,饲养1个半月可长至0。45克;3个月可达0。91克;4- 4。5个月可达2。25克;5-6个月可达4克左右;7-7。5个月可达 到5。 4克左右,这时即可采集。3。 利用方式小河蚬可直接投喂龟鳖,个体大的应碎壳后投喂,最好事先剔 去碎壳,以免划伤龟鳖消化道。

五、 水蚯蚓培养随着名优特新水产品和观赏鱼类生产的迅速发展,苗种阶段 的最适活饵料——水蚯蚓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显然,仅靠天然 产出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也必须走人工培育水蚯蚓这条有效之路。1。

建池应选择有水源保证的地方建池,如能引人无毒害的生活污水则 可降低生产成本。水蚯蚓培育池一般以长条形为好,池长5-30 米,池宽1-1。5米,深0。25米,比降0。2%-0。5%,进水口设 在稍高的一端,稍低的一端设排水口,池底铺设石板或打成“三合 土”。

水蚯蚓培育池可利用边角零星土地修建,在鱼种场(站)可 利用鱼池渗漏水或排出的废水作水源。但必须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缓 流水进出,否则其产量将受到影响。2。 培养基水蚯蚓池建好后,就可以向池内装填培养基。

鱼池底部污泥、 发酵牛粪、鸡粪等是制作培养基的好原料。实践证明,池底铺垫一 层甘蔗渣和糖泥(糖厂的废弃物),再撒一层腐熟的禽畜粪,然后 加水浸泡,再混人有机质丰富的肥泥,捣匀,推平后即可下种。

在 下种前撒一层麦麸与米糠的混合发酵词料(8 : 2或9 : 1),有利于 提早采收和高产。3。 投种水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一年 四季都可引种培育。可以采集、收购当地污水沟、排污口及码头、 河湾等处的水蚯蚓作为种子将其均匀撒布于培养基上,一般无需长 途引种。

每平方米培育池的用种量至少在500克左右,多达5千克 也无妨。水蚯蚓的繁殖力极强,尤以28°C左右产卵最多,孵化率 最高,刚孵出的幼蚓体长6毫米左右,像淡红色的丝线,肉眼仔细 看方能见到,水蚯蚓的寿命约80天。

4。 饲养管理水蚯蚓以腐败的有机质为食,特别喜食带有甜酸味的发酵麦麸 等人工伺料。因此在高密度强化培育条件下,光靠施肥补充有机质 还不够,必须适量补充饲料,一般3天投喂一次,注意喂料时应关 闭进水口,以防词料散失。

培育池水深以保持3-5厘米为好,过浅或太深均不利于水 蚯蚓的生长,盛夏可适当加大水的深度,以免太阳晒死幼蚓和蚓 卵。培育池的水通常应保持缓慢流动状态。进出水口应设牢固的过滤网布,以防敌害生物进人。

平时要经常清除青苔、杂草与螺 类,夜晚则可捉除泥鳅、黄鳝与蛙类,还必须严防鸭子、水鸟闯 进觅食。5。 采收水蚯蚓喜群集于培养基表层3-5厘米处,有时尾部微露于 泥外,受惊时则缩人泥中,当水中缺氧时,常以尾鳃伸出基面在 水中颤动,严重缺氧时则会离开培养基集合成小团,浮于水面, 采收水蚯蚓产品正好利用它的这一生物学特性来进行。

具体步骤 如下。(1) 造成蚓池缺氧环境前一天傍晚断水或减少水流量,造成 蚓池缺氧环境,第二天早晨就能抓取成堆成团的水蚯蚓。(2) 用聚乙烯网布淘洗为了清除混杂其中的泥沙、青苔,还 得将抓到的水蚯蚓放在聚乙烯网布里淘洗一遍,然后盛装在大盆子 里,表面盖一层纱布,加少量清水,另用一个空盆反扣上,静止2 小时后,揭开扣盆,在纱布上面便是厚厚的一层十分纯净的朱红色 水蚯蚓。

注意:纱布下面的渣滓里,还有一些水蚯蚓和大量的蚓 卵,不能把它们白白丢弃,应将其放回培育池中。(3) 采收一般投种后20-30天就可以开始采收,每次每平 方米面积可收0。25-2。0千克,5-9月份天天都可采收,如饲养 管理精细,每667米2培育池年可产水蚯蚓1500-2500千克。

六、红虫培养1。 红虫的营养价值及其他作用红虫是大型浮游动物的俗称。红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 蛋白质含量高于猪、牛、鱼肉,且蛋白中氨基酸组分全,并含有 大量糖类、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养殖的鱼、鳖、龟经常吃红虫, 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丰满度明显增大,抗病能力也增强。

家禽等 吃了红虫产蛋又多又大,猪词料中添加适量红虫,其增重率极为 明显。现在已有人开始利用红虫作食物及调味品,不但营养丰 富,而且味道鲜美。红虫在水中又可摄取大量细菌及有机碎屑, 具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多年前环境生物工作者已把红虫作为水质 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2。 红虫培养红虫的培养方法较简单,即在18-25°C水温条件下,用大玻 璃缸小水泥池等都可作为培养容器,取水10千克,加入粪肥(新 鲜)150克,肥泥6千克,搅拌后放置2天,然后过滤取液,加人 清水3-4倍,再从自然水体中引入红虫进行培养,以后每隔4天 酌情追肥1次,经过10-12天即可达到繁殖高峰,此时全缸(池)布满红虫,呈现出砖红色,即可捞取利用。

捞取红虫后,应及时追肥,调节培养液,或去掉原培养液,重 新配置新的培养液,引人红虫新种,继续培养,达到其繁殖高峰时 再利用。可以几个培养容器(池)交叉培养,随时都有高峰繁殖 者,以便适时取用。

七、黄粉虫培养黄虫(图4-3)是珍贵动物的活饵料。虫体含蛋白质 47。 68%1脂肪28。 56%,用于养龟鳖增肉率高,饵料系数低,经 济效益显著。黄粉虫适应性较强,人工词养方法简便,主要食麦 麸、米糠,加少许蔬菜叶等,3-3。

5千克麦麸即可产1千克黄粉 虫,养殖成本低。1。黄粉虫的饲养(1) 工厂化养殖这种方式适用于龟鳖苗、牛蛙、蛤蚧、蝎子黄粉虫等的培育。其生产规模由养殖的需要来决定。养殖的方式是在室内 进行。词养室的门窗要装上窗纱,防止敌害进入。

在每间房内安设 若干排木架(或铁架),每只木架分3-4层,每层间隔50厘米, 每层放置一个饲养槽,槽的大小要与放置的木架相适应(图4-4)。 词养槽可用铁皮或木板做成,一般规格为长2米、宽1米、高20 厘米。

若用木板做成的槽,其边框内壁要用蜡光纸或塑料膜裱贴, 使其光滑,防止黄粉虫爬出。图4-4黄粉虫的词养(2) 家庭伺养家庭养殖黄粉虫可用面盆、木箱、纸箱、瓦盆 等容器在阳台上、床底下养殖,养多了还可喂鸡、鸭或烘干备用, 可谓一举多得。

容器太粗糙的,在其内壁裱糊光滑的纸即可。(3) 词料及投喂人工养殖黄粉虫的词料有两类:一类是精 料,如麦鼓、米糖和玉米芯等;另一'类是青料,如各种菜叶、瓜果 皮等。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晒干备用,新鲜麦麸也可以直接投喂;青料要 先去泥土,洗净晾去水分再投喂。

注意不要将过多的水分带人槽内, 以防词料霉变。发了霉的词料不要再投喂,否则会致病,引起死亡。(4) 温度和湿度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是变温动物,其生长 活动、生命周期与外界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

温度和湿度超出以上范围,黄粉虫的各态死亡率较高,夏季气 温高,水分易蒸发,要注意通风降温,过干燥时可在地板上洒些 水,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梅雨季节,湿度过大词料易发霉,应打 开窗户通风。冬季天气寒冷,可以关闭门窗在室内加温培养。

2。 黄粉虫的作用除留种的虫体外,无论幼虫、虫蛹,还是成虫均可作为活饵料或干词料。幼虫从孵化到蛹,寿命约3个月,在这漫长的时期内虫体由几 毫米到30毫米,因此也适于词育各种规格的龟鳖。15毫米以上的 幼虫和蛹也可喂养各种稚龟鳖。

生产过剩的黄粉虫,可以烘干保存,作为珍贵动物的贮备干伺 料。另外,也可以加工成粉,作为饲料添加剂。3。 黄粉虫的运输如果要引种,幼虫和蛹可以用桶添加些麦麸搬运。如果运输成 虫,因其爬越能力较强,而且个别虫体还会飞,应当在桶口扎一纱 网再运输。

整个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透气,保持适宜温度、湿 度,防止积压和积水。八、绳蛆饲养蝇蛆含蛋白质约59%,共含18种氨基酸,还含有动物生长所 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因此是较好的动物性蛋白词料,也 是解决龟鳖等珍贵动物词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繁殖蝇蛆最大的难题是种蝇的词养管理和蛆与料的分离。1。种蝇的饲养(1) 饲养条件①种蝇笼用木材或钢筋做成30厘米X30厘米X50厘米的笼箱,一面留有直径15-30厘米的圆孔,外连30 厘米的布袖套,以防操作时种蝇外逃。

②饲养器具主要有词料盆、饮水盘、羽化缸和产卵缸,用 普通土碟和罐头筒、盒等皆可。产卵缸为直径20-25厘米的瓷钵。(2) 种蝇来源一般野生蝇不滋生病菌,只是细菌的中间宿 主。种蝇可用野生蝇灭菌后替代,通常可在羽化缸内放进含水量 10%的营养料,然后放人待蛹化的蛆,一星期形成蛹壳后,用10 克/米3水体的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液浸泡2分钟,然后选择粗大饱 满的蛹置人种蝇笼,几天后种蝇破壳而出,2天后即可产卵。

(3) 种蝇饲料① 牛奶粉加红糖调稀液,最好再加点捣烂的熟鸡蛋。② 鲜蛆浆加红糖调稀糊状。③ 动物内脏或腐烂的肉。④ 小杂鱼捣烂调稀。以上词料均以稀为好,但含水量不高于50%,使种蝇不能在 里边产卵。

(4) 词养管理种蝇词料盆和饮水盘要放人纱布,以防种蝇落 水而溺死,产卵缸放人麸皮或兽用配合词料,最好放些小杂鱼或动 物内脏等,因苍蝇有趋氨性,在词料中掺少许氨水,光线达到一定 强度时,种蝇即会产卵,蝇卵5-6小时即孵化成幼蛆,再移人繁 育池。

种蝇产卵的最适温度为22-30°C,词料含水量70%-85%, 种蝇产卵20天后就淘汰掉。采取笼养法可充分解决卵源,稳定蛆产量,且防止病菌传染, 以免龟鳖食后染病。2。 蝇蛆繁育(1) 蝇蛆繁育条件①繁育池为便于投喂,可在塘边建长 17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砖池(标准池)数个,邻近水 的一边砌成漏墙(留6厘米X6厘米的洞),最底一层砖砌实,以 便保持水分。

用水泥或石灰砂浆灌缝,防止蛆虫钻缝或蚂蚁钻人, 上面用苇席和石棉瓦遮阳挡雨。②培养料麦麸、大麦粉、玉米渣等碳水化合物,用水搅拌,抓在手中刚滴水为宜;野杂鱼、虾、腐肉和其他动物内脏,拌水静 置后表面刚见水为宜;鸡、猪等非草食性动物的新鲜粪便。

培养料 的关键是水分,含水量70%为佳,50%以下种蝇不产卵,蝇蛆发 育慢,90%以上只有很少的蝇卵。可用苇席或9目铁丝网将砖池的漏墙堵上,放人培养料,最好 是动植物词料混合使用,以便保持水分,增加蛋白质含量。

(2)繁殖管理将产卵缸内的卵一起埋人繁育池中的培养料 中,然后根据情况经常洒些水,蝇蛆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35°C,13°C以下停止发育,低于8°C或高于43°C逐渐死亡。经2-3天的 生长发育,蛆虫进人蛹化期,从漏墙爬出寻找干燥场所,此时可捉 取喂龟鳖。

应注意的是:砖池周围应将松土压实,防止蛆虫钻人;保持培 养料的水分要适中,不然蛆虫会在培养料内蛹化,如果定时喂食,可用40%的水直接浇人,促使蛆虫爬出,一般一个标准池可产蛆1。5-2千克。(3)蝇蛆利用可将活体蝇蛆直接喂龟鳖,利用蛆的爬动,易 被龟鳖发现而吞食;还可和蚓浆一样,与其他饲料原料搅拌在一 起,制成湿性配合词料,也可烘干,代替鱼粉。

九、酵母(TS酵母)生产1。酵母性能酵母,即TS酵母,是目前新型词料酵母,是第七代饲料酵 母。由于其生产工艺是固体发酵,克服了液体发酵的六大缺点,即 设备投资高、原料受限制、动力消耗大、技术复杂、成本高、有三 废产生。

TS酵母具有成本低、原料易得等优点,特别是第七代饲 料酵母比前几代酵母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物学效价高。加人词 料中之后,可使词料报酬、生产性能提高,养殖对象的增重率、成 活率、单产量均提高8%-22%;二是产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色氨酸比第三至第六代提高50%,蛋氨酸提高1倍以上;三是菌 种更多更优良,除扣囊拟内孢霉外,另增加了许多优良菌种:①可 在诱导物存在条件下产生色氨酸的国外引进菌种B1菌;②能增生 生物素的B2菌;③能产生生长刺激物质的B5菌;④能产生高量氨基酸的产朊假丝酵母S3;⑤新筛选出的能产生高量蛋氨酸的菌 种。

这些菌株互不拮抗,其发酵产品还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主要 表现在具有多种消化酶活性、免疫因子、活细胞和未知生长刺激因 子),以该产品取代等量的秘鲁鱼粉用来养殖鱼、虾、龟、鳖,一 般可增加产量5%-30%,成活率提高6%以上,饵料系数降低 0。

10-0。15。总养殖效益可提高15%左右。2。 生产工艺流程选料—原料粉碎—配料—拌料—灭菌—打料—接人菌种—发 酵—干燥—粉碎—装袋—抽检—封袋。3。 操作技术要点(1) 选料选用的各种原料均需干燥,新鲜不霉变,无异味未 受污染,粉碎粒度为0。

6-1。0毫米的细粒。(2) 配料按一定配方分别对各种原料称重、配料,将干料用 搅拌机(或人工)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用料重的55%-60%的净 水泼人料内,该水中事先溶解料重20%的硫酸铵,再充分翻动搅 拌均勻,送人打料机内,将料块打碎、打均匀。

(3) 灭菌将打匀的料装人料袋内或摊放于蒸笼屉上,放人常 压消毒锅内灭菌(锅内水煮沸到98-102°C,保持锅内温度在 100°C) 6-8小时,停火,降温,也可用多孔蒸汽喷管喷气消毒 40-60分钟,以达到杀灭原料中杂菌的目的。

(4) 碎料将已降温到40°C左右的灭菌料送入打料机,将料 打碎或以铁锹拍打弄碎,待接种。(5) 菌种溶解接种前约10小时,将酵母菌菌种溶解在为料 重29%左右的干净清水中,菌种用量为干料重的1%,然后铺一层 料,泼一些菌种溶液。

(6) 发酵固体发酵可在塑料大棚或活动式塑料小棚及房间内 进行,但应在专门的水泥地上或发酵架或发酵池内发酵。具体做 法:①将准备放置料的发酵场地用15%的生石灰水溶液喷刷一遍, 再喷2%的苛性钠水来灭菌,还可用紫外线灭菌灯杀菌;②待药液 干后,在地上或架托上铺好灭过菌的编织袋,将已接种好的料均匀 摊铺于袋上,料的铺摊厚度为2-3厘米,不宜过厚;③注意事项: 认真搞好生产、工作环境卫生,与生产有关的房棚、场地和器具械要严格消毒灭菌,用一次,灭一次菌,生产人员也需讲究卫生, 发酵房棚内温度保持23°C以上,最好是29-32°C;料温不可超过 35°C,否则细胞死亡;30°C以下,料厚不超过4厘米,过厚发酵不 透不匀。

若料温长期处在低温下,易感染杂菌;要密切注意湿度,自铺料发酵开始房棚空气相对湿度应在85%-90%,如湿度过低 酵母菌难以生长,如过高也不利,大于95%的高湿时间不能过长,需及时通风散湿,料内酵母菌长好后可通大风,散湿散热,以使料 内水分尽快蒸发,防止杂菌滋生。

(7) 干燥其方式有晾晒、烘干。多雨多湿地区尤应采用室内 烘干法。烘干温度以50-60℃为宜,如需添加其他添加剂时,应 在此时加进,将干燥的料再放人打料机内打一次,打碎后再晒,以 便在短时间内晾晒干或烘干。

(8) 粉碎用高速粉碎机按要求粉碎,立即取样装袋,注明生 产批号、日期,以便在常规定氮后分级,并立即封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