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饲料添加剂中常常用到(在饲料添加剂中常常用到哪些)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08:28   点击:2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在饲料添加剂中常常用到哪些

不完全是。

鸡饲料配方中的添加剂有的是药品添加剂,有的则不是。鸡饲料配方中的添加剂,常用的是抗生素添加剂、驱虫保健添加剂、抗氧化剂、防霉剂、中草药添加剂及激素、酶类制剂等。这类添加剂虽不含有鸡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添加后对促进鸡的生长发育,提高产蛋率,增强抗病能力及饲料储藏等大有益处。从中可看出,有的是药品添加剂,有的则不是。

抗生素添加剂。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一些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加入饲粮后,可抑制鸡肠道内有害菌的活动,具有抗多种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增重和产蛋的作用,尤其在鸡处于逆境时效果更为明显。常用的抗生素添加剂有青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泰乐霉素等。(在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时,要注意几种抗生素交替作用,以免鸡肠道内有害微生物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为避免抗药性和产品残留量过高,应间隔使用,并严格控制添加量,少用或慎用人畜共用的抗生素。)

驱虫保健添加剂。在鸡的寄生虫病中,球虫病发病率高,危害大,要特别注意预防。常用的抗球虫药有痢特灵、氨丙啉、盐霉素、莫能霉素、氯苯胍等,使用时也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抗氧化剂。在饲料储藏过程中,加入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氧化损失,如每吨饲料中添加200克山道喹,储藏一年,胡萝卜素损失30%,而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损失70%;在富含脂肪的鱼粉中添加抗氧化剂,可维持原来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各种氨基酸消化吸收利用效率不受影响。常用的抗氧化剂有山道喹、乙基化羟基甲苯、丁基化羟基甲氧苯等,一般添加量为每千克100∼150毫克。

防霉剂。在饲料储藏过程中,为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保持良好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可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常用的防霉剂有丙酸钠、丙酸钙、脱氢醋酸钠、克饲霉等。添加量为:丙酸钠每吨饲料加1千克;丙酸钙每吨饲料加2千克;脱氢醋酸钠每吨饲料加200∼500克。

蛋黄增色剂。饲料添加蛋黄增色剂后,可改善蛋黄色泽,即将蛋黄的颜色由浅黄色变至深黄色。常用的蛋黄增色剂有叶黄素、露康定、红辣椒粉等。如在每100千克中加入红辣椒粉200克∼300克。连喂半个月,可保持2个月蛋黄深黄色,同时还可以增进鸡的食欲,提高产蛋率。

2. 饲料添加剂具有哪些特点

饲料添加剂可以写产品功能,在词料添加剂中有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当然也有防腐剂,抗氧化齐剂等非营养物质,还有禁止加入的瘦肉精及激素等添加剂,营养物质的加入对动物生长有好处但也不能过量,非营养性物质防腐剂,抗氧化等更要控制加入量。

3. 在饲料添加剂中常常用到哪些药品

辛吉飞用到的调料与食品添加剂依次有食用盐+白砂糖+长粒味精+牛肉香精粉+乙基麦芽酚+焦糖色+酱油+香辛料+麦芽糖浆+食用油。

其中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酱油、食用油、香辛料、都是我们常见的调味品。

不太常见的有乙基麦芽酚、焦糖色、麦芽糖浆。

4. 在饲料添加剂中常常用到哪些成分

  激素类、安定类和抗生素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也称瘦肉精,主要添加在育肥猪饲料中,能够提高猪的瘦肉率。添加后,一方面是引起猪只机体代谢异常,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严重的出现死亡;另一方面是在动物产品中残留,人食用后,会造成二次中毒,危害人体健康。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由于误食含有该药品的动物产品,药检呈阳性,影响了比赛成绩,也损坏了国家声誉。  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毒性大小不一,危害程度不等。下面以一些重要指标为例,说明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动物机体的危害。  铅、汞和砷、氟、镉等属于重金属。饲料中的铅进入动物机体后,经血液循环绝大部分蓄积在骨骼,一部分经肝脏通过胆汁排出体外。铅中毒后,主要对动物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造成损害。脑血肿、脑血管扩张、神经节变性导致明显的神经症状;干扰体内卟啉代谢,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和铁利用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症状;肾小球上皮细胞肿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导致糖尿、氨基酸尿。铅可通过胎盘屏障传递给胎儿,对胎儿造成危害。  氟是一种全身性的组织毒,饲料中氟进入机体后,主要与血中的钙离子结合,引起机体钙代谢障碍,往往造成软骨、脆骨,幼龄动物牙齿、骨骼钙化不全,形成“氟牙”。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残留期长,通过饲料原料对饲料的污染最为严重。有机氯农药经饲料进入动物机体后,主要蓄积在脂肪、肝脏、肾脏、脑、血液等组织和器官中。其对机体的毒性主要表现在损害中枢神经和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干扰体内某些酶的活性,改变体内某些生化过程;损害动物的免疫功能;影响动物生殖能力;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力,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等,通过饲料摄入大量菌体后,细菌在肠道繁殖,并产生内毒素,内毒素对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肠道粘膜肿胀、渗出和坏死脱落,引起严重的胃肠炎症状。由肠壁吸入到血液后,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引起体温上升和运动神经麻痹。  饲料霉变主要由曲霉属、青霉属、交链孢霉属、镰刀霉属等引起。霉菌不仅仅会影响饲料质量,影响动物正常生长,最严重的是产生毒素,引起动物中毒。黄曲霉毒素B1毒性强,急性中毒常引起动物死亡,更多的是慢性中毒,毒素在动物体内蓄积,致畸、致癌,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  饲料添加剂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药物添加剂等。大多数来自自然产物和人工合成,部分具有毒副作用,在添加量过大时,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铜中毒时,大量铜在肝脏蓄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引起肝坏死;血液中铜含量大时,能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往往阻塞肾小管,使肾小球和肾小管急性坏死,出现少尿、尿闭和尿毒症。

5. 在饲料添加剂中常常用到哪些物质

诱食剂指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饲用诱食剂是由刺激味觉成分和辅助制剂组成的,因饲用动物的生活环境、生理特点、感受器官及味道的传播介质不同而有所区别。辅助制剂虽不是诱食剂的有效成分,它的品种选择和比重、粒度等理化性质不仅会影响吸附平衡和稳定性,还会影响在掺入饲料时的均匀程度。

目前市面上动物诱食剂有以下几种:

1.氨基酸; 目前研究表明,对鱼类具有诱食活性的主要是L型氨基酸,而且氨基酸对鱼类的诱食作用具有单一性,其中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2.氨基酸和核苷酸; 核苷酸通常与氨基酸、甜菜碱合用,能提高饵料适口性。

3.氨基酸与三甲胺内酯以及某些盐类或有机酸类;

6. 饲料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新型饲料添加剂有泰乐菌素、黄霉素、杆菌肽锌、大豆异黄酮、喹烯酮、肉桂醛等,不仅高效实惠,而且还是低残留的绿色健康抗生素添加剂。

1、泰乐菌素:抑制及杀灭微生物的种类范围广,对支原体使用效果很好。

2、黄霉素:通过干扰肽聚糖合成有极强的抑菌作用,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3、杆菌肽锌: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明显。

7.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原料应具备哪些条件

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外;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工艺及仓储设施;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施;生产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污染防治措施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